退撫基金與勞動基金該繼續好好加油!

退撫基金與勞動基金該繼續好好加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最近(2021年8月)退撫基金好像終於揚眉吐氣,因為它的投資績效贏過勞動基金,而且,看起來直至8月的表現似乎還不錯。(註1)

勞動基金運用局認為應著重長期績效表現。很好!

談「長期績效表現」,退撫基金與勞動基金除了營運績效遠遠未達國際採用的長期投資績效標準7%~8%(或實質收益率4%~5%),更遠不及國際退休金優等生的投資表現。所以,就長期績效而言,這兩個基金的管理表現,還真是該好好自我檢討、反省啊!

更令人傻眼的是,勞動基金運用局居然用一個荒謬的理由解釋其投資績效表現較差的原因:基金規模太大。

以下,就讓我們一步一步來看看,勞動基金和退撫基金這對寶的年度表現、長期表現,以及與國際其他優質基金的比較,也看看那些規模比勞動基金大的優秀退休基金的表現。

今年上半年,軍公教退撫、勞保、新舊制勞退和國保,投資績效介於6.62%~8.62%之間,儘管同期比安大略教師退休計劃略勝一籌,但是,國際間也有不少基金今年上半年表現優於我國,像丹麥atp(17.9%)、瑞典的ap1退休基金(10.9%)皆是(圖1)。

raw-image

基金操作根本沒有驕傲的條件。

若從勞動基金運用局所言要從長期經營的角度看,我國上述這幾支基金的投資績效就太差了。

我們將投資績效拉長到5年、10年和20年(圖2~圖4),就會發現,時間越長,越可以看到我國政府管理的退休基金長期績效真的很差。(註2)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也許有人想問,長期績效(20年)的差距3%~4%很多嗎?

這麼說吧!如果將1000億元分別交給這些基金管理20年,獲益大約會差2~3倍,也就是國內政府管理的基金,會比國外的優秀基金少賺1000~2000億元(圖5)。

raw-image

簡言之,被我國政府強制管理的各退休基金,儘管在「今年」上半年的表現算是不錯,但這些基金的長期績效很差卻是不爭的事實,所以,沒什麼好炫耀的。

那麼,勞動基金運用局主張,由於其基金規模太大,所以操作不易,是否合乎投資邏輯呢?

就學理來說,基金越大應該會越好操作,因為大基金有足夠的資金聘請更有能力的高手來操盤(註3)。

就實務面,我們用幾支規模比新制勞退大的基金:加拿大退休計劃(cpp)、丹麥atp、安大略教師退休計劃(otpp)來比較一下。

規模:

新制勞退:約$3.28兆元($3,280,951,800,000元)

丹麥atp:約$4.19兆台幣($4,187,393,000,000台幣/約9598億丹麥克朗)

安大略教師退休計劃(otpp):約4.97兆台幣($4,972,971,000,000台幣/約2212億加幣)

加拿大退休計劃(cpp):約11.18兆台幣($11,177,945,000,000台幣/約4972億加幣)(圖6)

raw-image

在上面這四支基金中,新制勞退規模最小,但是,若比較這四支基金2009年~2020年的投資績效會發現,新制勞退(4.38%)是最差的,安大略教師(10.16%)和加拿大cpp(11.52%)的投資績效是新制勞退的2倍多,丹麥atp(17.7%)則是新制勞退的3倍多。(圖7)

raw-image

從上面的數據可以知道,新制勞退的規模不應成為投資績效不彰的藉口,更不該影射其為管理營運欠佳的絆腳石。

試想:

勞動基金運用局講出這麼違反投資理論與實務的卸責理由,是不是因為其投資團隊實力太差?還是在其深不可測的黑箱中,還有許多游迺文們拉低了勞動基金的投資績效?

總之,以長期投資的角度看,被政府強行介入管理的基金投資績效皆很差,因此,這些基金就算在今年上半年表現良好,這種短期表現實在沒什麼可炫耀的。想炫耀,等到有像丹麥atp那樣亮麗的、長期的穩定表現,再說吧!

註1:退撫基金績效超越勞動基金 勞動基金運用局說話了(聯合報)

註2:由於部份退休基金缺乏10年和20年的數據,故在圖中沒有呈現。如:私校退撫於2013年才開始進行自主投資,故其數據只有5年。丹麥atp所提供的年報從2009年開始,故沒有20年的投資數據。

註3:摘自Keith P. Ambachtsheer所著的 Pension Revolution第15章


avatar-img
綠園嬿語的沙龍
96會員
183內容數
自從新教師法暨退休新制實施後,教育職場遭逢鉅變。因此,此專題會探討教育職場狀況與風險,以幫助更多人瞭解教育職場的實際狀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綠園嬿語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當退休金的累積採確定提撥制之後,退休金的多寡與投資績效息息相關。而在國際間,絕大多數OECD國家不僅讓退休金經營私營化,還提供多種投資選項,讓人民可以趁年輕時多累積一點退休金,讓老年生活更有保障。因此,我國政府應該釋出管理權,並開放競爭,方能讓新制公教人員的退休金更有保障。
我國勞退採取的是確定提撥制,因此,勞退的投資績效與勞工的退休收入息息相關。許多國家為了提升確定提撥制退休金收入,紛紛提供計劃成員自選方案,並鼓勵甚至預設計劃成員選預定收益率較高的方案。反觀我國勞動部,不斷與國際慣例背道而馳,抗拒讓勞工擁有較優渥的退休金方案,此舉無疑將勞工的退休金置於水火之中。
政府長期管理勞工的退休金不彰,投資績效遠遠不如先進國家,因此,往往用數據混淆視聽,意圖欺騙百姓政府的勞動基金管理優於OECD國家。事實上,政府所提出的數據有許多不實之處,不僅無法明確將計算母數提供給人民,其所聲稱的「優於OECD國家」的數據也非事實。
退休金投資管理是否透明,是退休金投資獲利的關鍵,而國際間,由政府管理的退休基金,管理透明度往往有巨大的問題,這一點在勞動基金弊案可以明顯看到。為了落實管理透明,我國應效法OECD國家,退出退休基金管理,讓退休金管理私營化,人民的退休金才能得到初步免於受到黑箱作業保障
勞保破產的腳步越來越近,而政府始終拿不出讓勞保長治久安,讓勞工安享老年生活的方案,只會不斷用「政府負最後支付責任」充當安慰劑。 本篇以加拿大改革加拿大退休計劃為例,說明政府只想用拖延的方式,掌控勞工的退休金,卻根本不想向先進國家借鏡,引進透明有效率的管理,讓勞工安享晚年。
政府為了實施退撫新制,於是在今年(2023年)4月28日召開公聽會。由於過去政府管理退休基金(公教退撫舊制、勞保、勞退)不僅黑箱,且弊案連連。反觀OECD國家,由於政府退出管理,僅負監督之責,因此退休基金不僅管理透明,且績效好,因此,本人在該公聽會中強烈呼籲,政府應退出退撫基金管理。
當退休金的累積採確定提撥制之後,退休金的多寡與投資績效息息相關。而在國際間,絕大多數OECD國家不僅讓退休金經營私營化,還提供多種投資選項,讓人民可以趁年輕時多累積一點退休金,讓老年生活更有保障。因此,我國政府應該釋出管理權,並開放競爭,方能讓新制公教人員的退休金更有保障。
我國勞退採取的是確定提撥制,因此,勞退的投資績效與勞工的退休收入息息相關。許多國家為了提升確定提撥制退休金收入,紛紛提供計劃成員自選方案,並鼓勵甚至預設計劃成員選預定收益率較高的方案。反觀我國勞動部,不斷與國際慣例背道而馳,抗拒讓勞工擁有較優渥的退休金方案,此舉無疑將勞工的退休金置於水火之中。
政府長期管理勞工的退休金不彰,投資績效遠遠不如先進國家,因此,往往用數據混淆視聽,意圖欺騙百姓政府的勞動基金管理優於OECD國家。事實上,政府所提出的數據有許多不實之處,不僅無法明確將計算母數提供給人民,其所聲稱的「優於OECD國家」的數據也非事實。
退休金投資管理是否透明,是退休金投資獲利的關鍵,而國際間,由政府管理的退休基金,管理透明度往往有巨大的問題,這一點在勞動基金弊案可以明顯看到。為了落實管理透明,我國應效法OECD國家,退出退休基金管理,讓退休金管理私營化,人民的退休金才能得到初步免於受到黑箱作業保障
勞保破產的腳步越來越近,而政府始終拿不出讓勞保長治久安,讓勞工安享老年生活的方案,只會不斷用「政府負最後支付責任」充當安慰劑。 本篇以加拿大改革加拿大退休計劃為例,說明政府只想用拖延的方式,掌控勞工的退休金,卻根本不想向先進國家借鏡,引進透明有效率的管理,讓勞工安享晚年。
政府為了實施退撫新制,於是在今年(2023年)4月28日召開公聽會。由於過去政府管理退休基金(公教退撫舊制、勞保、勞退)不僅黑箱,且弊案連連。反觀OECD國家,由於政府退出管理,僅負監督之責,因此退休基金不僅管理透明,且績效好,因此,本人在該公聽會中強烈呼籲,政府應退出退撫基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