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史上首次P.A.檢測,在高雄圓滿落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蕭文乾 2023年5月6日 發表
https://www.facebook.com/wen.hsiao.100/posts/10226588946123458?ref=embed_post

raw-image

不認識我的人,都覺得我說話,口氣很大。

動不動就30年奮鬥,全球、全人類、改寫歷史、典範轉移、所有華人、所有洋人的。

-

新認識我的人,會覺得我講話剛好。

真的就是30年全球全人類改寫歷史典範轉移華人洋人的。

-

真認識我的人,會覺得我講話實在太客氣了吧。

根本只要30分鐘,就會聽懂「人類語言習得史」要改寫了。

要因為臺灣改寫了。

-

美國英國澳洲政府,都在狂推 P.A. ,可是英文苦無注音符號;

他們這三國的孩子,只好用44種色塊跟44張圖片,把英文搞得像智力測驗。

臺灣政府,即將因為臺灣雙語無法黨在2024年1月13號的大選,以史無前例的小黨支持度,囊括了破百萬的政黨票,成功護送黨主席以不分區立委的身份,進入國會,協助國民,參與國政,以出奇冷靜的借力使力,沁涼了雙語政策這顆沸騰多時的燙手山竽。

-

沸騰的,燙手的,都因母語而變溫暖了。

-

因為,說到底,P.A. 就是注音符號,

就是大家學英文時,

學到水深火熱時,

都忍不住要求助的那個冰冰涼涼的母語符號。

只是,以前老師都會禁止,打手手;

但是,以後老師都會鼓勵,拍手手。

-

而,這種「一符一音的拼讀系統」,

英國四百年來,從來沒能出現過;

美國兩百年來,曾經富蘭克林想革命過,卻也功虧一簣。

只有中國在一百年前,發明了;

但如今又拋棄了,回頭去擁抱英文字母。

而臺灣在74年前,帶過來了;且如今又升級了。

升級成為「中文雙語」的注音符號。

-

換句話說,我斷言,

美國孩子,即將用臺灣的注音符號,去學英文發音。

跟中文。

-

WTF?

若,我這種弔詭之極的先知性預言奇蹟,在10年內發生。

您說,這是我大口氣,還是太客氣。

我說,都不是。

-

是無條件的愛,

在起初的起初,

吹的那口氣。

raw-image


雙語的定義:雙語=母語+外語 外語的定義:在可預見的未來,還是美語。 雙語的教改:我的主張就是SoR。 SoR, 是 Science of Reading, 意即「腦科學實證的英文學習步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美國、英國、澳洲,三國政府的教育部官網,共同宣稱: 學英文的第一步,不是KK音標,不是自然發音,不是CLIL, 不是多語臺灣英語友善,而是... 一種叫做 P.A. 的語言準備。
所有講華語的人, 都內建一個天賦的禮物, 那個珍貴的禮物,叫做P.A.
每年都一萬個高三孩子,學測英文作文交白卷,這教育就是錯的。 每天都一百萬的小學孩子,上個音樂課,還要聽到破英文,這就是錯的。上個美術課,也要聽到破英文,這就是錯上加錯。
雙語政策,其實就是「學好英文」政策。 而「學好英文」, 是一個「各吹各的號,沒誰服氣誰」的大擂台
雙語政策是「相」; 學好英文是「用」; 討好人民是「體」。
I take my job and my dream and my beliefs and my country and my faith seriously.
美國、英國、澳洲,三國政府的教育部官網,共同宣稱: 學英文的第一步,不是KK音標,不是自然發音,不是CLIL, 不是多語臺灣英語友善,而是... 一種叫做 P.A. 的語言準備。
所有講華語的人, 都內建一個天賦的禮物, 那個珍貴的禮物,叫做P.A.
每年都一萬個高三孩子,學測英文作文交白卷,這教育就是錯的。 每天都一百萬的小學孩子,上個音樂課,還要聽到破英文,這就是錯的。上個美術課,也要聽到破英文,這就是錯上加錯。
雙語政策,其實就是「學好英文」政策。 而「學好英文」, 是一個「各吹各的號,沒誰服氣誰」的大擂台
雙語政策是「相」; 學好英文是「用」; 討好人民是「體」。
I take my job and my dream and my beliefs and my country and my faith seriously.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你有沒有發現現在我們周圍到處都是 AI 的聲音,但怎麼聽起來都怪怪的?沒錯,那些 AI 聲音大多都是外國腔,從 YouTube 影片到 TikTok 短影音,滿耳聽到的都是不太對勁的口音,聽起來有些彆扭。 所以呢,網際智慧跳了出來:「我們要來個大改造!」,推出了一個有點酷的計畫...
Thumbnail
國語政策、臺灣各大族群及其母語乃至「臺語」爭端等究竟緣何而來,本文透過一點閱讀心得,從外國到本國,從南非到台灣,提出自己的一點想法,與大家一起討論、思考臺灣各族群母語乃至「國語」政策的未來。
臺灣國語與臺語之間的差異,包括國語運動對臺灣本土語言的影響,以及臺灣國語的發音特色。
Thumbnail
近日教育部公告將臺灣閩南語「正名」為臺灣台語,引起軒然大波,正反雙方紛紛採在自己的政治立場上熱議紛紛。身為一個語言學專業的學生,我原本以為這是一個冷門到不能再冷門的科目,但想不到與政治沾上邊之後,可以如此「熱門」。不過,既然是語言學專業的學生,總是得提一提自己的見解。
Thumbnail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抱持著積極學英文,練習口說的正向信念,你認為,會全世界的人都會來幫助你學習,還是招致奇妙的,差點身家都玩掉的大冒險記? 這麼光怪陸離又極致離奇的事,就發生在我身上,最後還演變成職場中的辦公室謠言大對決。 話說從頭,其實臺灣是個相當具包容性,多元文化共榮的島國,就
Thumbnail
小弟不才這學期教了台語一小段時間,深感它在當今台灣社會真是充滿各種微妙感。像是先前金曲台語歌后鄭宜農沒在頒獎典禮上講台語,就引發正反不同立場強力衝突。別的不說,光是怎麼稱呼它都會讓不同族群的民眾憤怒不滿,實在動輒得咎。葉高華教授的小文〈說不出名稱的那種語言〉滿深刻地說出這種尷尬感。 根據葉老師的說
Thumbnail
臺灣政府提出了2030雙語國家政策,旨在提升學生英語學習成效,但成績提昇未如理想,本文探討教育體制對教學成效的影響,以及重新思考英文學習的持續重要性。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臺灣雙語教育挑戰和機遇的研討會回顧,並試著提出更深入的討論和思考。 透過分享《國際雙語教育研討會》的內容,希望提出思考和討論。 簡言之,這篇文章呼籲更多關於雙語教育的持續討論和思考。
Thumbnail
臺灣在地緣政治上始終是東亞亞太地區最不可忽視的重要角色。 有些臺灣人過了許久仍然喊出:「...........」等口號,令外媒不解。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你有沒有發現現在我們周圍到處都是 AI 的聲音,但怎麼聽起來都怪怪的?沒錯,那些 AI 聲音大多都是外國腔,從 YouTube 影片到 TikTok 短影音,滿耳聽到的都是不太對勁的口音,聽起來有些彆扭。 所以呢,網際智慧跳了出來:「我們要來個大改造!」,推出了一個有點酷的計畫...
Thumbnail
國語政策、臺灣各大族群及其母語乃至「臺語」爭端等究竟緣何而來,本文透過一點閱讀心得,從外國到本國,從南非到台灣,提出自己的一點想法,與大家一起討論、思考臺灣各族群母語乃至「國語」政策的未來。
臺灣國語與臺語之間的差異,包括國語運動對臺灣本土語言的影響,以及臺灣國語的發音特色。
Thumbnail
近日教育部公告將臺灣閩南語「正名」為臺灣台語,引起軒然大波,正反雙方紛紛採在自己的政治立場上熱議紛紛。身為一個語言學專業的學生,我原本以為這是一個冷門到不能再冷門的科目,但想不到與政治沾上邊之後,可以如此「熱門」。不過,既然是語言學專業的學生,總是得提一提自己的見解。
Thumbnail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抱持著積極學英文,練習口說的正向信念,你認為,會全世界的人都會來幫助你學習,還是招致奇妙的,差點身家都玩掉的大冒險記? 這麼光怪陸離又極致離奇的事,就發生在我身上,最後還演變成職場中的辦公室謠言大對決。 話說從頭,其實臺灣是個相當具包容性,多元文化共榮的島國,就
Thumbnail
小弟不才這學期教了台語一小段時間,深感它在當今台灣社會真是充滿各種微妙感。像是先前金曲台語歌后鄭宜農沒在頒獎典禮上講台語,就引發正反不同立場強力衝突。別的不說,光是怎麼稱呼它都會讓不同族群的民眾憤怒不滿,實在動輒得咎。葉高華教授的小文〈說不出名稱的那種語言〉滿深刻地說出這種尷尬感。 根據葉老師的說
Thumbnail
臺灣政府提出了2030雙語國家政策,旨在提升學生英語學習成效,但成績提昇未如理想,本文探討教育體制對教學成效的影響,以及重新思考英文學習的持續重要性。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臺灣雙語教育挑戰和機遇的研討會回顧,並試著提出更深入的討論和思考。 透過分享《國際雙語教育研討會》的內容,希望提出思考和討論。 簡言之,這篇文章呼籲更多關於雙語教育的持續討論和思考。
Thumbnail
臺灣在地緣政治上始終是東亞亞太地區最不可忽視的重要角色。 有些臺灣人過了許久仍然喊出:「...........」等口號,令外媒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