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聽到有人與我們意見相左時,你會立即展開辯論,抑或是安靜聆聽並且尊重他的言論表達自由呢?
《情緒留白》這本書的作者麥特由於從小處於父母情緒不穩定的狀態,所以總是戰戰兢兢地察言觀色,導致無法如實表達情緒。由於擔心父母突如其來的責罵,於是只要其他人講話超過一定時間,注意力即會逐漸飄散而無法專心聆聽。
經過一段時間後,麥特發現原來自己過往對「傾聽」之所以排斥是因為內心的恐懼,因為擔心自己不被認同,所以才會無法放輕鬆認真傾聽,一旦放下這些恐懼,會發現原來「傾聽」可以給予人鼓勵與肯定的力量,也可以讓自己產生同理心而達到進化的目的。
我們向來都誤解「傾聽」一定要有相當程度的認同,但作者表示「鼓勵」意味著我們聽見對方的表述,或者是已接收到對方與我們分享的觀點,跟盲目的贊同有極大的不同,這是傳達支持鼓勵的方式,又不至於讓我們為了展現友善而違背自己的觀點。
當然,如果遇到一些人希望我們積極附和他們的觀點且跟著同仇敵愾時,或許會覺得單純的鼓勵方式過於客套與冷漠,那我們也可以採取「肯定」他們確實經歷過這些事情的態度,而非站在拯救者的立場去給予問題解方,因為有時候不經意所提出的建議會讓對方感受到被指責與否定,反而失去了傾聽的本意。
那如果換個角度來看,當我們遇到別人對我們展開批判時,我們要如何理性看待並且不被影響情緒呢?作者認為即便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依然可以創造出情緒留白的空間,比如向對方表示:「無論你選擇如何看待我,都感謝你花時間關注我,將我視為你生活的一部分。」
這樣的回答,即是不把對方看成是惡意攻擊的一方,反而是用充滿感謝的態度去回應,是否顯得高明許多呢?
在這本書中所提到的「空間」概念,除了在溝通與回應上可以運用,同時也強調替自己設立界線的重要性,當我們明確向他人表達我們需要個人的空間或無法立即回應他們的需求時,真正善體人意的人可以明白保留空間的必要性,倘若指責我們自私或無法為他們犧牲奉獻時,那就證實了他們只是「偏執」作祟,而非真正對我們懷抱著「真愛」。
許多人與人之間的衝突,其實不需要糾結於為什麼對方會說出或做出何種行為,不如我們抱持著「好奇心」去觀察與思考,一旦我們以客觀分析的角度去探究,而非聚焦於對方肯定是針對我們個人的不懷好意,將會對人性的心理奧妙感到相當新奇,自然也會讓原本被激起的情緒平穩下來,這並非僅是為了平息雙方的戰火,而是避免讓自己陷入受害者情結而怨天尤人。
假設你想成為一個善於傾聽又不想輕易被他人言論影響的人,相信這本書可以啟發您許多靈性思考,也可以從取悅他人的習慣中解脫,獲得完全屬於自己的強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