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法學院的情緒談判課(中)│書摘分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 書摘分享

▪ 事實上,當你被人看輕時,可以透過讚賞對方將雙方拉到同一立足點上。  


▪ 不要責怪他人。責怪會激起對方的防禦心。

當他們滿腦子想著如何反駁,聆聽能力就會下降,雙方合作的可能性也隨之降低。


▪ 賞識是一項核心欲念。每個人都渴望被理解、尊重與聆聽。

當人們受到真誠的肯定,他們更願意配合,比較不會展現敵意。


▪ 先承認對方,再肯定自己。

徵求意見是承認對方地位、同時不貶低自己的一個好方法。   

 

▪ 以打壓別人來抬高自己的做法,從來不是個好主意。

相反地,你應該向對方澄清你的角色、展現專業態度,不要跟對方爭高下,而是應當尊重對方的地位,並將自己的長處傳達給對方。


▪ 認清你在某一領域永遠強過他人的事實:你是全世界最了解自己情緒、利益、需求與特殊情況的權威。

每個人都有擅長的領域,所以沒必要彼此爭奪地位。欣賞別人的過人之處,並為自己的專長與成就感到自豪。


-

尊重他人也才能贏來尊重,當雙方處於平等地位,不論是意見、想法、彼此利益及需求,會更好的達到共識及平衡,如同書中提到的:「每個人都渴望被理解、尊重與聆聽」。


我想語言存在的目的之一或許就是能夠被理解,而懂得聆聽並欣賞他人也是很重要的,書中另外也提到:除了聆聽字句,也要聆聽「旋律」,聆聽者必須從談話氛圍蒐集訊息。人有時並不會那麼直接的表達,所以不只聆聽,更需要的是懂得聆聽弦外之音,若無法聽出他人的重點,就有可能一直在各自的議題上打轉,而無法達到真正的溝通了。

-

哈佛法學院的情緒談判課

作者│羅傑.費雪 Roger Fisher、丹尼爾.夏畢洛 博士 PHD Daniel Shapiro

譯者│黃佳瑜

出版│商業周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ᴘᴀɴɢ-ᴘᴀɴɢ • 閱讀筆記☁
25會員
89內容數
“了解得愈多,愈不易迷惘” 思想上的學習 VS. 內在裡的成長 文字帶來平靜;思考;成長☁ 這裡盡量週更,期待在這裡能為你帶來改變
2024/12/15
我們的選擇依賴於所面臨的處境。在特定的情況下,任何東西都可能比其他東西更有價值,因為和我們的選擇一樣,價值也依賴於情境。
Thumbnail
2024/12/15
我們的選擇依賴於所面臨的處境。在特定的情況下,任何東西都可能比其他東西更有價值,因為和我們的選擇一樣,價值也依賴於情境。
Thumbnail
2024/12/06
人們都是以一種自己認為有價值的東西為代價,自願換取另一種他認為價值更大的東西。從任何一方來看,交換都不是平等的,因為雙方對價值的判斷不一樣。
Thumbnail
2024/12/06
人們都是以一種自己認為有價值的東西為代價,自願換取另一種他認為價值更大的東西。從任何一方來看,交換都不是平等的,因為雙方對價值的判斷不一樣。
Thumbnail
2024/11/16
年輕的時候,不能只關心周圍的小事情,而是要放眼世界,機會來自四面八方。
Thumbnail
2024/11/16
年輕的時候,不能只關心周圍的小事情,而是要放眼世界,機會來自四面八方。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本書作者透過多年來在各種諮商、教練課程中累積的大量溝通案例,開宗明義即表示:『認可(validation)』,可以在溝通中讓對方感覺到自己被聽見、理解。 閱讀後十分喜歡,想推薦想推薦給想好好被傾聽&想好好傾聽的人🫶🏻
Thumbnail
本書作者透過多年來在各種諮商、教練課程中累積的大量溝通案例,開宗明義即表示:『認可(validation)』,可以在溝通中讓對方感覺到自己被聽見、理解。 閱讀後十分喜歡,想推薦想推薦給想好好被傾聽&想好好傾聽的人🫶🏻
Thumbnail
不論對象是他人或自己,責怪都毫無益處。責怪通常只會引發自我辯白、批評與負面情緒的惡性循環。
Thumbnail
不論對象是他人或自己,責怪都毫無益處。責怪通常只會引發自我辯白、批評與負面情緒的惡性循環。
Thumbnail
賞識是一項核心欲念,每個人都渴望被理解、尊重與聆聽。當人們受到真誠的肯定,他們更願意配合,比較不會展現敵意。
Thumbnail
賞識是一項核心欲念,每個人都渴望被理解、尊重與聆聽。當人們受到真誠的肯定,他們更願意配合,比較不會展現敵意。
Thumbnail
要欣賞一個人,首要任務就是從那個人的角度看事情,體會他的感受。最主要的工具,就是你的聆聽與提問能力。
Thumbnail
要欣賞一個人,首要任務就是從那個人的角度看事情,體會他的感受。最主要的工具,就是你的聆聽與提問能力。
Thumbnail
「改變語言的習慣,就可以改變思維」 作者建議我們要將語言模式從否定改成肯定,這也是許多人都分享的觀念,但要確實執行,的確是需要本身有意識的、隨時的提醒並反思自己,才能真正成為使用正向語言的人。 與他人的交流,首重傾聽,許多交流的失敗,問題大多出在不會傾聽的那一方。因為接收不一定等於接受。也就
Thumbnail
「改變語言的習慣,就可以改變思維」 作者建議我們要將語言模式從否定改成肯定,這也是許多人都分享的觀念,但要確實執行,的確是需要本身有意識的、隨時的提醒並反思自己,才能真正成為使用正向語言的人。 與他人的交流,首重傾聽,許多交流的失敗,問題大多出在不會傾聽的那一方。因為接收不一定等於接受。也就
Thumbnail
想像你身處一個場合,你正和某人爭執,你認為自己的看法是最正確的,無人能敵,並且你正在和對方據理力爭。客觀來說,你的觀點也具有一定的優勢。在這個狀況下,你會選擇用何種方式說服對方放下執念,對你的說法信服?
Thumbnail
想像你身處一個場合,你正和某人爭執,你認為自己的看法是最正確的,無人能敵,並且你正在和對方據理力爭。客觀來說,你的觀點也具有一定的優勢。在這個狀況下,你會選擇用何種方式說服對方放下執念,對你的說法信服?
Thumbnail
《謝謝你這麼說:守護自己並維持關係,讓日常生活變踏實的語言GeuReohGe MalHaeJwoSeo GoMaWo, 그렇게 말해줘서 고마워》 📖唯有傾聽自己的聲音,才能聽懂別人的話。 忽略自己的內心,也會輕視他人的心意。 許多看似不經意或出於好意的話語,因為碰觸到了當事人內心的
Thumbnail
《謝謝你這麼說:守護自己並維持關係,讓日常生活變踏實的語言GeuReohGe MalHaeJwoSeo GoMaWo, 그렇게 말해줘서 고마워》 📖唯有傾聽自己的聲音,才能聽懂別人的話。 忽略自己的內心,也會輕視他人的心意。 許多看似不經意或出於好意的話語,因為碰觸到了當事人內心的
Thumbnail
我們先來看一段關於這本書的簡短訪談,看完之後你將會對這本書有更多的好奇心,也會深信這本書將使我們獲益良多。
Thumbnail
我們先來看一段關於這本書的簡短訪談,看完之後你將會對這本書有更多的好奇心,也會深信這本書將使我們獲益良多。
Thumbnail
在談判過程中,最壞的結果無非就是雙方不讓步。有的是為了利益爭執不下,但更多時候都是為了〝爭一口氣〞。所以我們要懂的一個道理,代價最低的讓步就是尊重別人,這麼做可以用最少的付出換來最大的收穫。尊重別人,就是意味著給予對方正面的關注,以鄭重的態度待人,你希望別人如何待你,就以同樣的方式待人。
Thumbnail
在談判過程中,最壞的結果無非就是雙方不讓步。有的是為了利益爭執不下,但更多時候都是為了〝爭一口氣〞。所以我們要懂的一個道理,代價最低的讓步就是尊重別人,這麼做可以用最少的付出換來最大的收穫。尊重別人,就是意味著給予對方正面的關注,以鄭重的態度待人,你希望別人如何待你,就以同樣的方式待人。
Thumbnail
從〝認同自我〞出發,要去接納別人之前,我們必須先懂得如何好好接納自己,了解各種需求,克服各種情緒,這個我們談判之前的第一課,也是最關鍵但卻最容易被遺忘的一件事。 了解自我感受、尋找替代方案,在試圖影響別人之前,要先影響自己。想要與別人合作偷快,都得從學習與自己相處,與自己好好合作開始。
Thumbnail
從〝認同自我〞出發,要去接納別人之前,我們必須先懂得如何好好接納自己,了解各種需求,克服各種情緒,這個我們談判之前的第一課,也是最關鍵但卻最容易被遺忘的一件事。 了解自我感受、尋找替代方案,在試圖影響別人之前,要先影響自己。想要與別人合作偷快,都得從學習與自己相處,與自己好好合作開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