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環境充滿提示,習慣就能順利養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們在試圖養成一個新習慣的時候,很常遇到一天都快過完了,才發現自己忘了做這件事。比如一天都快過完了,才驚覺自己今天還沒閱讀或是任何你想做的事情。

因此如果能讓要養成的習慣提示能清楚、明顯,就很容易提醒我們要做這些事。

像我會把書放在家裏常活動的地方,像是客廳、臥室,因此很容易就會接受到提醒,告訴我要翻一下書來看。或是你可以透過手機設定,來提醒你要做些什麼事,這些都能避免自己忘了做這些事,久了自然無法養成習慣。

而更好的提示方式,就是將新習慣和既有的習慣綁在一起,這稱為「習慣堆疊」,也就是我們可以吃完早餐後看個書、運動完後進行冥想、吃完飯後看個英文影片之類的,讓習慣帶領你做下一個新習慣。如此一來就能更自然而然的養成你要的習慣。

透過找些小習慣養成,你會發現你的生活開始變得不一樣,會一步步朝著你希望的方向發展,回頭來看就會覺得更加的充實。

avatar-img
5會員
29內容數
建立好習慣,一步步改造自己的人生。無法意識到你的習慣,你就會被他控制,接著把他稱之為命運。我會分享各種習慣養成的技巧,以及我如何培養各種小習慣,透過養成這些習慣,將人生一步步往理想的生活邁進。無論是工作、健康、自我成長,都能透過習慣建立的方式,讓自己越來越滿意自己的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fitness RED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利用設定小目標,讓自己能在沒有壓力下來行動,是非常容易成功執行的方式。但利用小習慣找技巧時,很容易會陷入一個陷阱,會讓我們感到壓力而開始想逃避。 這陷阱就是「目標膨脹」
我們開始計畫想要養成的習慣,會安排很多行程、菜單,這些都讓我們充滿幹勁,覺得有一天一定會達成這些目標。 但也往往發現越是這樣想,中間的阻礙越大。
我們要做一件事情,一定剛開始會有目標,透過目標產生動力,然後開始行動(假設真的開始行動)。 像我要減肥二十公斤,目標明確,然後開始使用各種減肥法,無論是生酮、低碳、168或各種斷食法、喝奶昔,再加上每天去健身房狂操猛練。終於減掉20公斤了。接下來呢?
當我開始學習並嘗試在生活中加入各種小習慣,像是冥想、看英文影片、對鏡頭說話、看書、感恩日記等等,雖然每天目標都很小,每個習慣設定執行時間都不超過十分鐘:冥想五分鐘、英文影片六分鐘、說話一分鐘、看書有打開就好、感恩日記就是寫一行字。 但只要一開始執行,基本上都是超過一剛開始設定的時間。
運動,我不會,好難。要學英文,我不會,好難。要學樂器,我不會,好難。 這些先入為主的「我好難」,都限制了我們開始行動、養成習慣的動力。 你應該會走路,那你可以從每天走五分鐘開始。你應該背過一些單字,可以從簡單的英語教學影開始。你應該學過直笛,知道什麼是DOREMI,可以從你可以輕易演奏出一段音樂
過去是在沒有刻意培養的情況下,不自覺的使用了一些培養習慣的技巧(比如兩分鐘法則、自我效能感),但在瞭解及研究如何培養習慣之後,也透過這些方式,培養出一些過去沒辦法建立起的習慣。
利用設定小目標,讓自己能在沒有壓力下來行動,是非常容易成功執行的方式。但利用小習慣找技巧時,很容易會陷入一個陷阱,會讓我們感到壓力而開始想逃避。 這陷阱就是「目標膨脹」
我們開始計畫想要養成的習慣,會安排很多行程、菜單,這些都讓我們充滿幹勁,覺得有一天一定會達成這些目標。 但也往往發現越是這樣想,中間的阻礙越大。
我們要做一件事情,一定剛開始會有目標,透過目標產生動力,然後開始行動(假設真的開始行動)。 像我要減肥二十公斤,目標明確,然後開始使用各種減肥法,無論是生酮、低碳、168或各種斷食法、喝奶昔,再加上每天去健身房狂操猛練。終於減掉20公斤了。接下來呢?
當我開始學習並嘗試在生活中加入各種小習慣,像是冥想、看英文影片、對鏡頭說話、看書、感恩日記等等,雖然每天目標都很小,每個習慣設定執行時間都不超過十分鐘:冥想五分鐘、英文影片六分鐘、說話一分鐘、看書有打開就好、感恩日記就是寫一行字。 但只要一開始執行,基本上都是超過一剛開始設定的時間。
運動,我不會,好難。要學英文,我不會,好難。要學樂器,我不會,好難。 這些先入為主的「我好難」,都限制了我們開始行動、養成習慣的動力。 你應該會走路,那你可以從每天走五分鐘開始。你應該背過一些單字,可以從簡單的英語教學影開始。你應該學過直笛,知道什麼是DOREMI,可以從你可以輕易演奏出一段音樂
過去是在沒有刻意培養的情況下,不自覺的使用了一些培養習慣的技巧(比如兩分鐘法則、自我效能感),但在瞭解及研究如何培養習慣之後,也透過這些方式,培養出一些過去沒辦法建立起的習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閱讀《原子習慣》後,我開始從六月起培養好習慣,通過習慣堆積策略,早上靜心和晚間寫作,形成日常規律。書中提到,成功最大的威脅是無聊,持續的練習和自律是培養好習慣的關鍵。我相信,這些小改變會帶來長遠的積極影響,最終實現自我提升與成長。
Thumbnail
有時讀者會問我,在一段時間中專注於建立一個習慣比較好,還是多個習慣並進比較好。對此,我的答案幾乎都是專注於一個習慣。這不只是因為單一習慣的建立比較簡單,也也助於解決在習慣養成時常常被輕忽的角度:當你在建立一個新習慣時,你往往也在建立好幾個新習慣。
我一看到書就想睡覺、我去書局總感覺腸胃蠕動特別順暢、我沒有看書習慣......等等,都是我推薦朋友「看書」這件行為的第一反應,當然,也有部分的朋友對於養成看書習慣給予正向反饋,只是,畢竟新習慣養成總是需要多點練習加上一點努力,所以,常常有人提到「到底該如何養成閱讀習慣,並且愛上看書?」的議題。 今
Thumbnail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 版權為作者所有,內容僅個人心得與摘要 這本書會告訴你怎麼利用四個步驟建立更好的習慣?
大約從四月中開始,我嘗試建立一些習慣 這些習慣其實我之前也都曾經想要做過,大多都是我心血來潮做一下,但可能維持個幾天就又因為懶惰 或是覺得做這些也沒用而放棄 這次不一樣了,我下定決心要改變
Thumbnail
我們常常會自然而然地去做一些事,也常聽到跟「習慣」相關的句子,例如:習慣成自然、習慣就好、你這個壞習慣要改掉…等。查閱字典對「習慣」的解釋是:「長期養成,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行為模式或地方風尚。」而在網路書店查詢跟「習慣」相關的書名,竟有數百本之多,包括全球銷售超過1500萬本以上的《原子習慣》,可見習
Thumbnail
當我我們開始一項新的習慣時,我們也許會設立像是以下的目標:每天超慢跑30分鐘,於是開始興高采烈的執行,前幾天都還可能找出時間來超慢跑,例如早上起床後,有時候比較晚起床,就會在下班後跑一下。然後,生活或是工作中的意外插進來了,有時是公司突然需要加班,有時是晚間的好友聚餐,這些突發事件,會讓你忘記執行新
Thumbnail
你有沒有思考過,習慣在生活中有什麼作用?根據《原子習慣》一書的作者James Clear的說法,習慣是「多次重複後的自動化行為」。當習慣還沒有養成時,我們的大腦需要花費很多精力做決策。想像你剛搬到一個陌生城市要出門上班,一開始面對的就是如何從住家到辦公室,你也許會花費幾天的時間,嘗試不同的交通工具與
Thumbnail
當我們已經選擇每天要養成的小習慣之後,接下來就是開始每天執行。而影響我們是否可以持續每天執行的關鍵,除了小習慣的行為是否容易執行之外,《設計你的小習慣》一書的作者BJ Fogg還提醒我們需要注意「提示」。提示是我們生活中的隱形驅動力,我們每天經歷數百個提示,例如看到紅燈我們會踩剎車,看到綠燈我們則會
Thumbnail
通常我們無法成功養成一個習慣,很多情況下是因為我們想要做「大」的改變,當改變不大的時候,就乾脆放棄。這也是我們常常失敗的主要原因,我個人過往也有不少類似的經驗,例如在年初時想說要開始來每天寫日記,也去買了自己喜歡的日記本跟筆,然後就開始寫。前面幾天動機很高,也會將每天的想法、工作的心得都如實的寫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閱讀《原子習慣》後,我開始從六月起培養好習慣,通過習慣堆積策略,早上靜心和晚間寫作,形成日常規律。書中提到,成功最大的威脅是無聊,持續的練習和自律是培養好習慣的關鍵。我相信,這些小改變會帶來長遠的積極影響,最終實現自我提升與成長。
Thumbnail
有時讀者會問我,在一段時間中專注於建立一個習慣比較好,還是多個習慣並進比較好。對此,我的答案幾乎都是專注於一個習慣。這不只是因為單一習慣的建立比較簡單,也也助於解決在習慣養成時常常被輕忽的角度:當你在建立一個新習慣時,你往往也在建立好幾個新習慣。
我一看到書就想睡覺、我去書局總感覺腸胃蠕動特別順暢、我沒有看書習慣......等等,都是我推薦朋友「看書」這件行為的第一反應,當然,也有部分的朋友對於養成看書習慣給予正向反饋,只是,畢竟新習慣養成總是需要多點練習加上一點努力,所以,常常有人提到「到底該如何養成閱讀習慣,並且愛上看書?」的議題。 今
Thumbnail
作者:詹姆斯.克利爾 版權為作者所有,內容僅個人心得與摘要 這本書會告訴你怎麼利用四個步驟建立更好的習慣?
大約從四月中開始,我嘗試建立一些習慣 這些習慣其實我之前也都曾經想要做過,大多都是我心血來潮做一下,但可能維持個幾天就又因為懶惰 或是覺得做這些也沒用而放棄 這次不一樣了,我下定決心要改變
Thumbnail
我們常常會自然而然地去做一些事,也常聽到跟「習慣」相關的句子,例如:習慣成自然、習慣就好、你這個壞習慣要改掉…等。查閱字典對「習慣」的解釋是:「長期養成,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行為模式或地方風尚。」而在網路書店查詢跟「習慣」相關的書名,竟有數百本之多,包括全球銷售超過1500萬本以上的《原子習慣》,可見習
Thumbnail
當我我們開始一項新的習慣時,我們也許會設立像是以下的目標:每天超慢跑30分鐘,於是開始興高采烈的執行,前幾天都還可能找出時間來超慢跑,例如早上起床後,有時候比較晚起床,就會在下班後跑一下。然後,生活或是工作中的意外插進來了,有時是公司突然需要加班,有時是晚間的好友聚餐,這些突發事件,會讓你忘記執行新
Thumbnail
你有沒有思考過,習慣在生活中有什麼作用?根據《原子習慣》一書的作者James Clear的說法,習慣是「多次重複後的自動化行為」。當習慣還沒有養成時,我們的大腦需要花費很多精力做決策。想像你剛搬到一個陌生城市要出門上班,一開始面對的就是如何從住家到辦公室,你也許會花費幾天的時間,嘗試不同的交通工具與
Thumbnail
當我們已經選擇每天要養成的小習慣之後,接下來就是開始每天執行。而影響我們是否可以持續每天執行的關鍵,除了小習慣的行為是否容易執行之外,《設計你的小習慣》一書的作者BJ Fogg還提醒我們需要注意「提示」。提示是我們生活中的隱形驅動力,我們每天經歷數百個提示,例如看到紅燈我們會踩剎車,看到綠燈我們則會
Thumbnail
通常我們無法成功養成一個習慣,很多情況下是因為我們想要做「大」的改變,當改變不大的時候,就乾脆放棄。這也是我們常常失敗的主要原因,我個人過往也有不少類似的經驗,例如在年初時想說要開始來每天寫日記,也去買了自己喜歡的日記本跟筆,然後就開始寫。前面幾天動機很高,也會將每天的想法、工作的心得都如實的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