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很喜歡對很多人事物賦予意義,彷彿做什麼之前都要有意圖、意義才會去做。如果沒有一些特定的原因、回報、成果,那似乎這件事情就沒有意義。你也會發現有的人窮及一生都在尋找生命的意義。
而我也是。我記得我過去一直都很迷茫,哪怕到後來走上自我探索的道路、對自己有了一些了解、對未來有了一些方向、一切看似有了眉目,可我還是時不時深陷於迷茫之中與掉入各種意義的迴圈。
還記得前年的時候,當時的我在靈性圈子與一群人相聚一起覺察、療癒、成長,那段時間的我時常矯枉過正、被周圍的人、環境影響,在這之中迷失自己、更是感受不到自身的力量,與初心去學習身心療法背道而馳,我只是深陷在無止盡的深淵、自我懷疑。本來我以為自己是找到一群可以一起成長的夥伴,可實際上我處在的環境卻讓我備感壓力與恐懼,是一種我必須成長的壓力、還有療癒體系中各種條條框框限制的壓力,無形當中好似有"潛規則"存在,我深怕我成長的不夠快會跟不上大家的步伐,從而被拋棄。原本的我是要跳脫社會既有的框架,有覺知的感受自己的力量,可到頭來本末倒置變成在這樣的圈子套用一樣的模式。這樣的窒息感加上發生一系列的事情,最終讓我終於鼓起勇氣離開一個我好不容易以為找到有歸屬的"家”可實際上並不合適我的環境。我被靈性標籤給迷惑,過度依賴他人,失去自我。當遭受不公、不對等的待遇時,我忽略自身感受。
在那段經歷中,我會無時無刻的覺察自己,拿著放大鏡像教導主任一般的審判監視自己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起心動念。遇到一些事情的時侯,我也會反過來指責批判自己,覺得自己有問題不夠好、才會遇上這樣的事情。那我為什麼會這樣呢? 當時的我遇到一位靈性老師,她很喜歡分享正面的事情,讓當時的我總覺得她人生只有美好的事情,好像她很完美,她很強。當時的我把她放在一個很完美很高的位置上,覺得她就是個標準、榜樣。我遇到的事情她估計都遇不到,因為她很完美、因為她比較好,所以她不會像我一樣那麼慘。因為我的慕強心態把它放上一個很高的位置,也合理化她的很多行為。可實際上這個關係並不平等,也發生很多pua行為。
後來我問我自己,真的發生什麼事情都要有原因與意義?真的要對自己這麼嚴厲 ,這還是覺察?
我想未必。想要了解來龍去脈、前因後果是正常的,也確實可以幫助自己的頭腦理解去放下。但到後來我發現不斷深陷在分析與追根究底循環中的我是在保護自己避免去感受背後更深層的情緒。這時分析與尋找原因、解釋、意義成了保護機制。因此,我到後面開始把注意力著重在感受層面而不單單停留在頭腦認知層面。有時候我們了解、理解、甚至能換位思考,但我們的感受和情緒從未被重視過、傾聽過、看見過,他們未曾被允許表達過,能量自然也沒有流動起來成了情緒印記積累在體內之中。
當了解到了原因,也在每一次情緒釋放後看得更清楚後,便能賦予一件事情不同的意義、甚至是新的定義,因為總能用不同視角來看待同一件事情。但總會有某些瞬間,我會感受到意義真的重要? 意義、解釋、定義的賦予最後好像都是在給頭腦交代的.. 頭腦會問為什麼?為什麼發生這件事情?為什麼我會體驗到這樣的事情?甚至慣性的療癒師思維、術語就是你能從中學習到什麼、成長到什麼呢?你的靈魂想要什麼收穫? 在過往一年多的時間,我問過自己無數遍這一系列的問題,但到後面我無解了、我覺得很空虛、虛無、很沒意思、很沒意義。我覺得自己始終原地打轉...
意義成了一種執念,成長成了一種無止盡的目標,而課題成了一種沉重累贅的負擔,彷彿一切都是自己選擇的就應該要突破,又彷彿是因為各種源由所以你才有這個"課題"。"因為所以"成了很多事情的解釋,也順帶被賦予了不同的意義,可這樣的因果循環真有化解一切糾纏恩怨?
這一刻,我覺得很累,被壓的喘不過氣來,什麼時候向內探索之旅、認識自己的過程變得這麼複雜、甚至成了另一種形式的追求了,變成另一種形式的框架與束縛。
追求最高最好版本的自己、追求成長、追求豐盛富足、追求通透/智慧的開竅/答案
這是不是只是裹上身心靈標籤、換湯不換藥的重複同樣的模式呢?
所幸,我離開這樣的環境後開始進入更深層次的探索,來到感受情緒層面的部分。 我才發現這是重點精華所在,被我忽略已久的感受、積累已久的情緒都在等著被看見。這時不著重在意義本身,而是感受本身,也就是回歸到當下,允許著一切的發生、流動,這是允許的力量 。
市面上方法很多,但最終核心都一樣,到後面你會發現很多方法都有雷同之處。或許不管透過什麼方式,我們正在練習的只是鬆手、放慢、感受、關懷慈悲的力量、耐心的力量、允許的力量、包容接納的力量。有時候可能甚至不需要那麼多程序與方法。重新定義這些方法工具,他們是支持幫助我們,還是讓我們失去自己的力量、過度依賴。
在放下、放空、減法、歸零的過程,回歸當下感受生命本身,此時此刻即是答案、存在即是有意義也可以沒有意義、意義本身就是我們賦予的、而未知本身允許有更多可能性
對,在你我已知的範疇之外,就是無限可能性,供你我探索、選擇
曾經我看到過有個人說他的人生使命就是過好每一天、過好他的生活,說到這裡可能和很多人認知中的使命有所不同吧:)是不是也有人和我一樣曾經覺得使命就是一件很偉大、高大尚、要幹大事、改變世界、影響世界的事才是所謂的使命,可殊不知愛自己=愛世界,愛自己=影響周圍的人、community、甚至延展到整個世界。但後來才發現,沒有人需要拯救,也不全是以利他為導向因為如果你不分利他利己,而是感受到自己力量跟隨這股愛的能量帶動你去表達自己時,你的表達本身就是在利他、影響著他人、啟發著,你的存在本身就是這麼重要的 所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表達自己吧。
過好生活、照顧好自己,看似很普通的一件事,卻是我們很多人都還沒能做到的事情。最終生活中一件看似小的事情、普通的事情都不平凡,因為人生就是由不同生活的瞬間組織而成。這一切都會是我們生命點滴的一部分,包含我們喜歡、不喜歡的經歷、自己定義好壞的經歷,最終都成了體驗中的一部分。
一切都在此時此刻
所以我也開始把注意力放回那我現在感受如何,和我現在想做什麼?當我們感受、體驗這個當下或許能發現更多美好,不在尋找答案/追尋身外之物。讓一切所思所想自然流動,允許他的到來。意義、使命的追尋是困在思緒內成了一種枷鎖,還是我們選擇跳脫認知,感受酸甜苦辣、喜怒哀樂。
這一切皆由五個感官等情緒感受的出現,豐富了整個生命體驗。
我自己至今為止的答案是體驗,體驗活著的感覺、體驗人類生活、體驗與人建立關係、體驗情緒、體驗無限可能性中的其中可能性、體驗生命的可能性,體驗有不同身分角色扮演在一個情境下體驗。
人們害怕自己無知,更怕在未知當中無所適從。
但當不受未知、意義、答案等限制時,如同開啟新的一道門,那就是無限可能性
人們強調學識的重要性,很多人接受不了無知。我的家人會嘲笑批判無知,他們視很多東西為理所當然,時常假設認為你應該知道,不知道就像抓到你的把柄一樣嘲笑你貶低你。我也曾遇到一些人也是如此,用指高氣昂的語氣態度覺得你怎麼會不知道呢,你應該知道的吧,總給我一種我不知道很笨、很蠢。所以長期以來我很怕自己不夠聰明、知道的不夠多、不夠博學有見識、不夠有經驗、不夠有學問,好像不知道一件事是很丟人的事,好像我應該什麼都要知道、什麼都要會,才是有用的人、才會被欣賞喜歡甚至被崇拜。
好像要包裝自己、要很努力,而我也不自覺複製我家人那種不服輸、好面子的模式狀態。他們喜歡證明自己,我記得小時候聽他們和別人聊天互動都離不開炫耀、拉踩、八卦他人,總是喜歡跟人比較證明自己、見不得他人好,看似很會聊天,但其實他們只管輸出證明自己,想被人認同。如果當活在自己有侷限的認知中,覺得自己什麼都懂,自己知道的才是標準,自然不是一來一往的交流也無法仔細聆聽他人和他人有良好的溝通狀態。狹隘沒有關係,頭腦認知本身也會有某種程度的侷限,只是區別在於我們的感受與表達。從非黑即白的對立性,如常見的應該與正確性,到開始允許、包容多元的存在,也等於接納了陰影。所以頭腦認知思維的侷限與心態,造就了人類體驗中獨有的不完美。
可 不完美使人更真實動容
如果一個人時常搶話,別人還沒說完話就等不及說我知道,深怕別人不知道自己知道,老實說這種感覺挺痛苦的。你不自覺在與自己較勁,不自覺的想去證明自己獲得認同感,甚至有了優越與拉採。這樣的優越感得踩著一個人才能感受到,得有比較、甚至形成對立。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沒法和優秀的人和諧的人相處,因為在這之中容易自卑嫉妒他人,只有看見他人不好才能感受到自己的美好之處,只有能彰顯自己知道的部分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力量。
不知道、未知允許更多可能性,不知道≠無知≠沒有價值
我想知識學識有其重要性可以幫助我們完成很多事情。知識是個媒介,來實現我們所思所想以及將靈感體現化、具體的呈現出來。知識的建立有助於我們有基礎的認知,可以在人間體驗生活。只是不讓自己受限於理論概念之中,或是因為他人的總結言論、想法、閱歷見識而受限,保有自己的判斷力與選擇權。因為眾生百態,我們都不一樣、背景經歷性格喜好皆不同。沒有誰能複製誰的路,所以在我看來知識是他人總結的精華,但並非全部也並非唯一。因為看法不同、角度不一樣、立場的不同,每個人的解讀,自然得出的結果都可能不一樣,所以建立自己過濾信息的系統與獨立思考能力,加上覺知力與判斷力,就是自己內核的其中一部份啦。除了基礎知識的建立,我們內在的智慧更是我們向內有覺知感受的重要部分。智慧無處不在,而智慧與知識的結合會是另一種力量,讓我們的人間體驗更加豐富。因此,不讓自己拘泥於所知所學,允許好奇心與開放性帶我們遨遊人間吧~
我想每個人有不同答案與自己的定義
隨著經歷成長,我們會有不同的感受。意義可以隨狀態變化,所以可以沒有意義,也可以賦予不同的意義。有時候也不用非要先有個意圖、意義才能做一個選擇,因為感受到內心深處的召喚而做出的選擇,有可能會在過程中才開始有了意義的產生。我自己現在就感覺不用凡事都賦予意義,意義既然都是人定義的,那就說明沒有意意也可以,純粹得去做、去感受、去體驗,就這樣流動著,感受著一切好像足矣。(哪怕執著於某個點也可以,允許後就都鬆了,有意義沒意義都是體驗)
所以如果當前執著於意義的你,你現在過得好? 你現在想做什麼呢?
我想,當下和生活會給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