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第一周就讓我頭很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滿心期待的重回校園,想像著在課堂上教書的美好互動。

回想前幾年帶班的經驗,已經有心理準備面對可能會遇到的挑戰。

前幾年作為代理教師,已經見識到了所謂的城鄉差距,不只是經濟上的差距,知識水平上也有所差距。此現象的原因很多種,但不外乎就是隔代教養,阿公阿嬤年事已高,無法在孩子課業上給予幫助。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獲取知識的來源只有學校,但學校教導有限,孩子想要精進還是需要擁有自我學習的心態,才能有所收穫。

我心想學生的程度應該就是我認知中的情形。


開始上課第一週,我從國文老師那得知了學生的識字率,也從教學組長那了解學生的各科成績,一翻開資料,我瞬間感到頭大!

與我心中的標準(與前幾年的學生相比)落差甚大啊!難怪我第一週上課,學生的眼神是疑惑、是放空的!

因為都聽不懂我在說什麼。

 

早在開學前,我開始大量參閱關於「閱讀教學」的書籍。

其中一本林怡辰老師所寫的《從讀到寫—林怡辰的閱讀教育》,這本在我心中被列為閱讀教學的典範!老師所講述的教學經驗真實的反應了偏鄉學校的現狀與困難,讓我心有所感。除此之外,也很敬佩老師可以在閱讀教學這條路上堅持不懈的走下去。

書中有一則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故事:那時老師剛考上教師時,前往農村教書,老師滿心期待的請學生回家帶書來學校,沒想到隔天學生帶著農民曆來學校,而且還是拜託阿嬤很久,阿嬤才願意讓他帶去。


在開學第一週,我面臨到了學生識字、學習效能不高的問題,甚至連口語表達中的語句也略顯得無邏輯、語意破碎,不好理解。我也曾詢問學生家中是否有課外讀物,幾乎皆無。這讓不禁想起了「農民曆小故事」。

更何況,現在的人手一支手機,學生放學時間只盯著手機不放,可能連農民曆長甚麼樣子都不曉得呀……

震驚、煩躁充斥我的內心,我回到家再次翻開《從讀到寫》,一行用黃色蠟筆畫過的字句寫著:「只有閱讀,能帶領孩子輕鬆大量識字;唯有閱讀,能讓文字的美好靈魂滲入血液陶冶品格;僅有閱讀,能啟動系統性的自學力。」腦海中不斷撥放著這句話,這句話深深地敲醒了我煩躁的心,內心逐漸冷靜,是呀!就是要大量閱讀,學生的識字率自然就可以提升。

於是晨間閱讀活動,開始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ㄈㄟ魚想飛的沙龍
1會員
9內容數
介紹故事有趣的繪本,並透過繪本一起來畫圖、做勞作,讓孩子不只是讀故事,還可以進行遊戲,曾近親子關係喔!苦惱該買甚麼繪本?剛如何延伸活動嗎?希望我的文章可以為你帶來些許的想法!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昨天是ABC小朋友上課的第一天,真是把我們三個老師搞得哭笑不得🤣° 早上老師幫他上數學的時候,我們發現孩子看不懂中文,需要用英文解說題意,這孩子非常的smart,解說之後立馬可以作答,這時姊姊鬆了口氣,慶幸自己是留英回來的° 中午之後則是正音課程開始,跟這孩子講中文真的是雞同鴨講,
Thumbnail
昨天是ABC小朋友上課的第一天,真是把我們三個老師搞得哭笑不得🤣° 早上老師幫他上數學的時候,我們發現孩子看不懂中文,需要用英文解說題意,這孩子非常的smart,解說之後立馬可以作答,這時姊姊鬆了口氣,慶幸自己是留英回來的° 中午之後則是正音課程開始,跟這孩子講中文真的是雞同鴨講,
Thumbnail
經驗分享教學心得,從高中文學到華語教學,面對不同年齡、背景的學生,教學策略大不同。分享教學重點和融入遊戲的方式,並保持學生學習興趣。下週總複習即將來臨,期待進一步分享!
Thumbnail
經驗分享教學心得,從高中文學到華語教學,面對不同年齡、背景的學生,教學策略大不同。分享教學重點和融入遊戲的方式,並保持學生學習興趣。下週總複習即將來臨,期待進一步分享!
Thumbnail
透過改變教育方式,從補習班老師轉變為家教老師的經驗。提供因材施教的方式,讓學生自發學習,並與家長協作,解決問題學生的困境。
Thumbnail
透過改變教育方式,從補習班老師轉變為家教老師的經驗。提供因材施教的方式,讓學生自發學習,並與家長協作,解決問題學生的困境。
Thumbnail
我想小朋友大概也看出我的手忙腳亂了,我總是在想自己到底什麼時候能看起來像個從容的大人呢 ? 但同時我也會告訴自己,第一次難免生疏,不需要要求自己在第一次就做到100分。
Thumbnail
我想小朋友大概也看出我的手忙腳亂了,我總是在想自己到底什麼時候能看起來像個從容的大人呢 ? 但同時我也會告訴自己,第一次難免生疏,不需要要求自己在第一次就做到100分。
Thumbnail
「這真的是我見過最爛的班級了。」頓了頓,她又接著說:「我教書了十幾年,從來沒有遇到這麼多補救教學的,奇怪了你們國小到底是多混?怎麼會有這麼多補救教學⋯⋯」 她是我們的班導,是即將與我們共度國中三年的班導,然而,這是她與我們初次見面說的第一句話。
Thumbnail
「這真的是我見過最爛的班級了。」頓了頓,她又接著說:「我教書了十幾年,從來沒有遇到這麼多補救教學的,奇怪了你們國小到底是多混?怎麼會有這麼多補救教學⋯⋯」 她是我們的班導,是即將與我們共度國中三年的班導,然而,這是她與我們初次見面說的第一句話。
Thumbnail
就我所知, 大部份若知悉學生去補習「自己任教的科目」, 通常最快的直接反應是:走心。 然後, 才會慢慢地、理性地, 把自己的情緒調回"平靜看待"…… 畢竟通常功課不好、想學多一點, 在學校裡達不到這個目標,才會想去尋求補習班資源。 因此在這個邏輯關係中, 回推原因就是學校老師無
Thumbnail
就我所知, 大部份若知悉學生去補習「自己任教的科目」, 通常最快的直接反應是:走心。 然後, 才會慢慢地、理性地, 把自己的情緒調回"平靜看待"…… 畢竟通常功課不好、想學多一點, 在學校裡達不到這個目標,才會想去尋求補習班資源。 因此在這個邏輯關係中, 回推原因就是學校老師無
Thumbnail
新的年段開學,某娃被分在這學期才調校的P師班。 開學沒多久,娃媽看孩子數學作業時赫然發現進度落後,更糟的是娃對該單元理解困難,題目完全誤讀,問了娃才知道娃對於老師上課的講解完全聽不懂。 娃媽自信自個娃得雙親真傳怎可能?遂在班群組提問。一問才知道有不少家長早已經警覺問題。 某媽拿出絕招--在娃書
Thumbnail
新的年段開學,某娃被分在這學期才調校的P師班。 開學沒多久,娃媽看孩子數學作業時赫然發現進度落後,更糟的是娃對該單元理解困難,題目完全誤讀,問了娃才知道娃對於老師上課的講解完全聽不懂。 娃媽自信自個娃得雙親真傳怎可能?遂在班群組提問。一問才知道有不少家長早已經警覺問題。 某媽拿出絕招--在娃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