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旅行和顏料交織出理想生活——專訪插畫家cincin chang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我為這篇文章畫的首圖

我為這篇文章畫的首圖

cincin是一個南瓜頭,畢業於NABA-Nuova Academia di Belle Arti米蘭藝術大學平面設計與藝術指導學位,自此便開始了一邊流浪一邊畫畫的接案插畫家生活。討厭移動卻喜歡把世界當家那樣的旅行,討厭穩定卻在台北擁有了一個龜背芋在裡頭長的很好的家。平時接案,創作,速寫,教課,躺著。因為喜歡畫畫所以觀察,又或因為喜歡觀察而開始畫畫的因果關係已經分不清楚,倒是對於顏色、構圖、用畫面說故事這些事情愛不釋手的無庸置疑。

週五中午我憑藉著之前到訪的記憶穿梭在台北中山站的巷弄裡,成功地在沒有地圖的情況下來到cincin的家。位在四樓的公寓開闊明亮,桌上也擺好了精緻漂亮的麵包起司,我和cincin就這樣一邊享用午餐一邊聊起近況。我們相識於2020年底的國家人權博物館繪本徵選計畫,當時並沒有什麼交流,直到2022年彼此同時造訪義大利波隆那,相約吃飯後才開始有了互動。

cincin與她的工作室

cincin與她的工作室


|葡萄酒、橄欖還有文藝復興的國度|

義大利對cincin而言並不只有繪本創作者們朝聖的波隆那書展,也是她生活三年半如同老家般的所在。從小就想成為藝術家的cincin,因課業成績優異而在環境壓力下高中選讀第一志願,大學後有了更多自主權,才一邊念生命科學,一邊旁聽美術、設計系的課程,也參與表演藝術相關社團,逐步把藝術填入自己的生活。

直到大學畢業後有機會出國唸書,cincin第一時間就因為費用太高而排除英美兩國,最後選擇義大利米蘭的NABA攻讀平面設計與藝術指導學位。「後來是問自己說,接下來兩到三年我想去哪,才選了法國、義大利跟日本,那時候我沒有選日本的原因是因為覺得它離台灣實在太近,很怕被我媽抓回去,所以我後來就跑去米蘭了,我是先決定要去義大利才開始看學校。」

系上課程內容包山包海,除了平面設計,也學了UXUI、3D建模、品牌行銷等專業,課程不僅扎實,也保有極大的創作自由度。比方說,有同學將行銷課所學應用在約會上,分析目標對象是什麼類型的人、喜好為何;而cincin則是無論什麼課程,都會想辦法把畫畫融入其中,也因此產出許多有趣的作品。

My Milano是cincin在義大利時第一個平面設計作業,以自己喜歡的地方一日遊為題製作一本雜誌。

My Milano是cincin在義大利時第一個平面設計作業,以自己喜歡的地方一日遊為題製作一本雜誌。

儘管所學並未與畫畫直接相關,卻提供了許多不同的方式來思考畫畫這件事,這對善於邏輯歸納的cincin來說是非常有趣的。「藝術指導本質的概念比較偏向做品牌(branding)跟行銷(marketing),所以你要能把一個東西、故事講清楚。」許多創作者們會過度專注在技法上,而忽略了把畫畫從興趣變專業的過程中,技術不一定是最重要的,很多時候邏輯思考、品牌價值、人際關係反而佔有更決定性的位置。「做marketing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你要認知自己的優勢跟缺點在哪裡,就是你要賣,但你這些優點跟缺點都不見得是你要賣的東西。」

雖然懂行銷,但cincin卻不會刻意帶目的性地畫圖或塑造形象,社群的使用也很佛系,沒有特別排版或固定格式,而是將它視為個人的延伸,發展成貼近自己的自然狀態。之所以這樣使用社群,是因為她並不喜歡“經營”,但為了讓人看見自己的作品,因此選擇一個讓自己感到舒服且可持續的方式來使用。幾年下來,cincin證明了誠實的做自己不僅是最容易的事,也找得到和自己產生共鳴的人。

cincin的社群有許多速寫、隨手紀錄的貼文,充滿了生活感。

cincin的社群有許多速寫、隨手紀錄的貼文,充滿了生活感。


|成功乃理性與感性的加乘|

或許是米蘭所學,或許是個性使然,不管是商業接案、創作辦展、市集擺攤,還是插畫教學,都可以看見cincin將浪漫感性的藝術與理性思考結合,以至於自2017年接案以來幾乎不乏合作機會。

觸角多元的她得到工作的方式並非透過大量寄送自薦信或是買廣告宣傳作品,而是在人際互動的細微處讓人留下好印象,進而拓展更多合作機會。她談到自己剛接案時因為辦了一個展覽,一位插畫家朋友在臉書活動上按了參加,因而被朋友的合作對象發現自己的作品,促成後續的合作。然而,要持續得到合作並非靠大量結交朋友累積人脈,更重要的是如何延續關係,讓案子帶更多案子進來。

喜歡辦展的cincin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將作品集結,以展覽的形式記錄自己階段性的成長。對她來說,展覽不只是個人的創作紀錄,更像是公開的派對,雖然花錢又費力,但除了可以認識新朋友,也能藉此邀請老朋友和合作過的對象敘舊,以自然的方式增加自己的曝光度。「真的沒有很刻意,單純自己喜歡做這些事。」 

cincin在個展《自己的旁觀者》中介紹作品

cincin在個展《自己的旁觀者》中介紹作品

在商業溝通上,cincin也有許多合作多年的夥伴,為自己帶來穩定的收入。之所以能保持合作關係,除了有品質好的作品以及順暢的溝通能力,還有得體的書信禮儀、清晰的檔案名稱這些基本卻至關重要的眉角。想要擁有好的合作對象,其實就是讓自己先成為那樣的人,以自己喜歡被對待的方式來對待他人,「就是真的不要覺得別人會替你做很多事情,尤其他還沒有想要把時間跟錢花在你身上之前,那個一秒鐘的機會很快就會不見。」

而在插畫方面,cincin至今仍不斷練習不同的敘事和構圖,讓自己的圖像敘事能力持續進步。「我覺得我的思考能力滿外顯的,就是可能不是在溝通上會被發現,可是在畫面上會被發現。」有許多書籍和報章刊物類型案源的她,曾和熟識的編輯聊天時,得知對方正是看見了自己畫面背後的思考才一直回頭合作,「他覺得我可以做這些事情的原因是因為,好像不用特別溝通,可是我可以去感受到文字之間的東西,然後用自己的方式去把它處理出來。」

cincin與滿滿合作的插畫課程廣受學員喜愛

cincin與滿滿合作的插畫課程廣受學員喜愛


|當喜愛的旅行與創作結合|

喜歡思考的cincin不斷透過自我對話為生活重新定錨並且設定目標,而旅行就是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為了前往想去的地方,她開始研究藝術駐村,除了為自己的創作帶來養分,另一方面則是能申請獎助金讓自己在有限的預算內達成目標。過去幾年間她已在紐約、秘魯、台北和日本進行駐村,四個計畫的性質和遇到的創作者皆異,也各自為她帶來了不同層面的影響。

紐約的生活像是回到學校上課,不僅有不同老師帶領實作練習,也參訪許多美術相關機構,這趟旅程為初始接案的她打下日後工作實務的基礎;秘魯則像在環境優美的度假村,生活起居有人協助打理,駐村單位更會依據創作者各自的提案提供論文,為每位藝術家安排合適的參訪行程,這個經驗讓原本喜愛以平面色塊創作的cincin開始將顏色混合交織;台北的駐村提供的是工作室,讓出生於台北的她能以不同的眼光重新認識成長的城市,並結識許多藝術家;日本的經驗則最接近cincin理想的生活樣貌,寬闊的工作室座落於依山傍海的鄉間,緩慢的日子讓她擁有許多自我對話和思考的空間。

cincin在祕魯時受pompom絨球交織的色彩啟發,有了新的玩顏色方式。

cincin在祕魯時受pompom絨球交織的色彩啟發,有了新的玩顏色方式。

而在駐村期間,cincin仍會一邊創作一邊接案,當我問到為什麼不專行旅行和創作就好,cincin立刻回答:「不不不!我喜歡把工作跟生活搬到另外一個地方去,我喜歡一邊畫畫一邊接案這樣。」對她而言,旅行並不是獨立於生活之外的休閒娛樂,而是理想生活的一部份,「我其實覺得旅行給我的感覺就是它只是確定我喜歡在什麼樣的狀態下生活,然後我現在就是也很盡力地讓我的生活變得是我喜歡的樣子。」

旅行給我的感覺就是它只是確定我喜歡在什麼樣的狀態下生活

當生活才是一切的根本時,就有了安排日常事務的方向,更懂得工作和創作的平衡。沒有駐村機會的時候,cincin也曾短租異地的房子為自己打造駐村生活;而在不能遠行的日子裡,cincin依舊會抽空去爬山觀浪、造訪不同城市、邀請朋友到家裡用餐,用心製造生活的樂趣和火花。

在日本駐村的cincin和她的作品

在日本駐村的cincin和她的作品


|所有外在他者都是內在自我的一部份|

多年的旅行經驗加上遊走於不同領域,讓cincin得以接觸各式各樣的人,給人一種交友廣闊自信滿滿的感覺,但她其實也有低潮和焦慮,並在2022年時意識到自己是個害怕寂寞的人。

當時的她身心盪到谷底,花了很多力氣透過自由書寫的方式和自己對話,才釐清那樣的狀態是長期累積形成的,也在理解到自己本質上是怕寂寞的人後,更進一步去思考自己和寂寞的關係。「我後來發現其實我根本就是一個不需要覺得寂寞的人,因為我好像有段時間太需要被別人認同才會認同自己,但是回過頭來看,現在就學會其實可以很認同自己,而且,我覺得最寂寞的感覺不是說你需要別人認同這件事情很寂寞,而是這個世界上你認同的人其實已經沒有很多了,所以你是一直在求這些你不認同的人的認同,這感覺是超級寂寞的。」

這段過程讓cincin對自己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也明白只要好好專注在自己要做的事情就好。長期進行插畫教學的她,並不只在一旁看著學生畫畫,更會藉機出題自主練習,而那時cincin就以寂寞為題去探討自己的狀態。或許是所謂的共時性或同質相吸,許多參與課程的學生們也都面臨類似的情況,彼此就這樣在畫畫中互相陪伴、自我療癒。課程結束後,cincin將那段時間的作品集結,策劃了一檔名為《自己的旁觀者》的展覽,重新找回創作和她之間的關係。

寂寞四講04為《自己的旁觀者》中的作品之一

寂寞四講04為《自己的旁觀者》中的作品之一

將內在狀態赤裸裸地攤在陽光下並不總是容易的事,但若不夠坦誠,或許作品便難以與人真切產生共鳴。為了能夠忠實表達自己,必須有意識地檢視自己的想法,知道哪些是自己的體會,哪些又是受他人影響的產物。過去有段時間,cincin發現自己在社群上追蹤的對象逐漸變成特定類型,讓她意識到自己的視野開始受制於環境,這對一位創作者而言是很危險的事。

「網路明明是沒有國界的,所以我開始很有意識的去認真亂看其他國家在幹什麼,甚至就已經開始不太追插畫家,我喜歡追一些Drag Queen、或是最近好像都在追陶藝或飾品吧!」時時刻刻檢視自己、用心培養及維護自己的世界觀,是身為創作者這個身份必須練習的事,因為所有與外在世界的互動都會回到內心,又在由內向外展現後得到回應;唯有在過程中不迷失方向、不忘記自己的樣貌,最終才能形成對自己有益的循環。

喜愛美食和器物的cincin有一個專門紀錄的帳號cincin.table,上圖為我們專訪當日的午餐。

喜愛美食和器物的cincin有一個專門紀錄的帳號cincin.table,上圖為我們專訪當日的午餐。


|定位是自己給自己的|

這些年來,cincin時不時會被新進插畫家詢問接案實務和自我定位的問題,而自我定位這件事,她認為不需要用一個框架去限制自己,而是在時間的積累下融合各種生命經驗,不斷變化的有機狀態,更隨時可以決定當下的自己想成為什麼。

「當插畫家這件事情是你開口說你是插畫家,你就會成為一個插畫家。當你一直跟別人說你想成為插畫家的話,其實你就會一直是那個想成為的這個角色,而還沒有走到這一段。那個心態上不一樣的是,你給自己的容錯率真的太高了。可是當你真的就是跟別人說你是插畫家的時候,你就會開始用這件事情賺錢,然後用這件事情成為你的事業,你的起心動念都是從這件事情出發,所以我覺得別人怎麼看你都還是跟自己怎麼看自己有關啦!」

你開口說你是插畫家,你就會成為一個插畫家。
cincin在小日子的展覽《後冒險 Post-Adventure 插畫展》的主視覺

cincin在小日子的展覽《後冒險 Post-Adventure 插畫展》的主視覺

過去每年都會搬家的cincin,今年第一次在台北的公寓續約,「我可能過往都是依賴著在不同的地方生活讓自己成長飛速,可是我從來沒有去思考過,在一個地方穩定下來我的成長幅度在哪裡,後來就是去認真思考這件事情,我覺得蠻有趣的,所以才安心的穩定。然後我覺得我現在在這邊多住一年,不代表我明年還要繼續住;或是我接下來有家庭,也不代表它必須要停在一個地方。」不再依賴身體的遷移來給予自己刺激,彈性的心態反倒為她帶來新的冒險,所謂穩定就只是內在狀態的安定罷了。

在申請駐村計畫時會視單位調整履歷上要先寫視覺藝術家還是插畫家;在IG上寫的是插畫家、平面設計師、說故事的人;臉書上是插畫家、說故事的人、酒精愛好者;網站上則是插畫家和說故事的人,cincin自在玩轉於各種身份,切切實實地過好每一天,專注於想做的每件事。從過去個人頭像中直直站著、手裡抓著不同物品的樣子,轉為雙手插口袋瀟灑邁步的狀態,cincin不斷放下執著,一路上透過不同方式為自己策展,只為成就屬於她的理想生活。

歷年的南瓜頭變化過程

歷年的南瓜頭變化過程


第一次這樣和cincin深聊,同時也是我最放鬆的一次,鬆到後來直接躺在沙發上。我們交換彼此對世界的看法,還讓我在大學畢業這麼久後終於找到一個一樣會在clubbing時認真跳舞的人,驚喜之餘只希望我的身體還能熬夜。同樣身為一個年年搬家的人,不知不覺我也在淡水生活兩年了,這是我自大學畢業後第一次在一個地方待這麼久,此刻,坐在看得到海的窗邊打下這些文字的我感到十分安心,儘管明白這不會是我的終點,也不認為真有一個終點在等我,但當內心擁有了穩定自己的力量時,就沒有什麼東西是需要用力追求的了。現在想想,之所以會被cincin吸引,或許就是因為我們都是世界的孩子吧!那就好好去玩吧!


☁ cincin的Q&A ☁

🐚 給自己的話:

期許接下來每一個創作或是躺下的衝動都能夠盡情而隨心所欲。

🐚 給〈靈感話室〉讀者的話:

真心地感謝邀請,能夠登上梓鈞的名人堂實在是太榮幸了。

( 能邀請到妳我也很榮幸 ξ( ✿>◡❛) )


☁ 想找cincin這邊請 ☁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分享文章或點擊下方贊助我!
想瞭解更多我的創作和生活,歡迎到 I G 及 臉 書 追蹤我 💛
訂閱免費 電 子 報 ,每月一封信分享工作和生活近況,以及月報限定的內容!
若你覺得我們能有好玩的合作,我的作品集在 這 裡,歡迎來信聊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麻吉-avatar-img
2023/09/22
喜歡您的插畫風格
張梓鈞|Tzu-Chun Chang-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9/22
麻吉 謝謝你喜歡:)
avatar-img
張梓鈞|Tzu-Chun Chang 的沙龍
60會員
22內容數
以創作者的視角出發,透過與其他創作者對話汲取生活的靈感,呈現更親密的、更立體的、作品之外的、創作者和創作者間的私對話。
2025/04/01
本文為2025臺北國際書展義大利主題國活動中,與兒童文學作家蘇珊娜・馬蒂安基利(Susanna Mattiangeli)的訪談逐字稿。訪談內容涵蓋蘇珊娜的創作歷程、創作理念,以及她如何將自身經驗轉化為文字,並探討圖像與文字在繪本創作中的關係。
Thumbnail
2025/04/01
本文為2025臺北國際書展義大利主題國活動中,與兒童文學作家蘇珊娜・馬蒂安基利(Susanna Mattiangeli)的訪談逐字稿。訪談內容涵蓋蘇珊娜的創作歷程、創作理念,以及她如何將自身經驗轉化為文字,並探討圖像與文字在繪本創作中的關係。
Thumbnail
2024/04/09
史吉普出生在台灣,畢業於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2013年開始自學插畫,合作案件大多為動物相關的書籍或文具圖案授權,因此畫過各式各樣的動物,學到許多動物的有趣知識。作為一位熱愛旅行的人,曾在倫敦居住十年,並在巴黎和里斯本住了一年多。2017年後,因嚮往數位遊牧的生活,帶著電腦和工作,遊走於台灣和世界
Thumbnail
2024/04/09
史吉普出生在台灣,畢業於台灣藝術大學雕塑系。2013年開始自學插畫,合作案件大多為動物相關的書籍或文具圖案授權,因此畫過各式各樣的動物,學到許多動物的有趣知識。作為一位熱愛旅行的人,曾在倫敦居住十年,並在巴黎和里斯本住了一年多。2017年後,因嚮往數位遊牧的生活,帶著電腦和工作,遊走於台灣和世界
Thumbnail
2024/02/29
黃大為(David Huang),是一位臺北出生的插畫家、設計師及自由創作工作者。在本篇文章中,你將會看到他的個人成長歷程、插畫創作過程和對於不同文化及語言的探索。從學習到創作,他對於插畫的獨特觀點將會讓你有全新的啟發。
Thumbnail
2024/02/29
黃大為(David Huang),是一位臺北出生的插畫家、設計師及自由創作工作者。在本篇文章中,你將會看到他的個人成長歷程、插畫創作過程和對於不同文化及語言的探索。從學習到創作,他對於插畫的獨特觀點將會讓你有全新的啟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一年小變、五年大變,每每再度拜訪,嶄新的街道和另一種全新的風格; 前輩早年從工作時期,因公家單位和個人興趣使然,得以結合工作和興趣
Thumbnail
一年小變、五年大變,每每再度拜訪,嶄新的街道和另一種全新的風格; 前輩早年從工作時期,因公家單位和個人興趣使然,得以結合工作和興趣
Thumbnail
cincin是一個南瓜頭,畢業於NABA-Nuova Academia di Belle Arti米蘭藝術大學平面設計與藝術指導學位,自此便開始了一邊流浪一邊畫畫的接案插畫家生活。討厭移動卻喜歡把世界當家那樣的旅行,討厭穩定卻在台北擁有了一個龜背芋在裡頭長的很好的家。平時接案
Thumbnail
cincin是一個南瓜頭,畢業於NABA-Nuova Academia di Belle Arti米蘭藝術大學平面設計與藝術指導學位,自此便開始了一邊流浪一邊畫畫的接案插畫家生活。討厭移動卻喜歡把世界當家那樣的旅行,討厭穩定卻在台北擁有了一個龜背芋在裡頭長的很好的家。平時接案
Thumbnail
Cani肯妮,本名陳盈蓁,交大應用藝術研究所視覺傳達組碩士,曾任平面設計師與網頁設計師,現為自由插畫工作者、繪本創作者、講師。喜歡動物、兒童、手工藝。創作題材多從兒時回憶出發,並善於將親子間的互動和日常生活的觀察融入孩童般的視角,創造撲拙的趣味。作品散見於商業插畫,包裝設計及兒童繪本。並屢獲歐美雜誌
Thumbnail
Cani肯妮,本名陳盈蓁,交大應用藝術研究所視覺傳達組碩士,曾任平面設計師與網頁設計師,現為自由插畫工作者、繪本創作者、講師。喜歡動物、兒童、手工藝。創作題材多從兒時回憶出發,並善於將親子間的互動和日常生活的觀察融入孩童般的視角,創造撲拙的趣味。作品散見於商業插畫,包裝設計及兒童繪本。並屢獲歐美雜誌
Thumbnail
我從來沒有這個想法,直到遇見他。 近幾年來,網路上有許多課程,這個網站初期在臉書廣告,是一個位於國外的媒體,課程看起來豐富多元,但是初創,所以廣告點入連結常會當掉,因為語言不通,我很想登入卻又卻步不前。 我有許多國外臉友,逼著我必須靠著google翻譯年糕來解讀,一回生,二回熟,只要不用開口,打字看
Thumbnail
我從來沒有這個想法,直到遇見他。 近幾年來,網路上有許多課程,這個網站初期在臉書廣告,是一個位於國外的媒體,課程看起來豐富多元,但是初創,所以廣告點入連結常會當掉,因為語言不通,我很想登入卻又卻步不前。 我有許多國外臉友,逼著我必須靠著google翻譯年糕來解讀,一回生,二回熟,只要不用開口,打字看
Thumbnail
「我常覺得自己的人生已經被預見了。長大了,好好工作,找好老公、生小孩,好像就是人生唯一可能性…」陳柔安看著桌面,苦笑著。那瞬間,時光彷彿倒轉回七年前,中原大學的長廊上。當時,她還只是個平凡大學生,對未來沒有目標,只有迷惘。那時她沒想過,幾年後,自己是以旅行插畫家的身分,聊起這麼多精彩的旅行故事。
Thumbnail
「我常覺得自己的人生已經被預見了。長大了,好好工作,找好老公、生小孩,好像就是人生唯一可能性…」陳柔安看著桌面,苦笑著。那瞬間,時光彷彿倒轉回七年前,中原大學的長廊上。當時,她還只是個平凡大學生,對未來沒有目標,只有迷惘。那時她沒想過,幾年後,自己是以旅行插畫家的身分,聊起這麼多精彩的旅行故事。
Thumbnail
嗨,我是YICHI,畢業於台灣某大學的多媒體設計系後,在台灣的企業從事平面設計的工作。 存了些經驗和積蓄後,來日本學習日文,並進入美術專門學校專研插畫;結業後進入日本企業翻滾兩年後,於去年正式退場。成立自品牌:17插畫工作室!
Thumbnail
嗨,我是YICHI,畢業於台灣某大學的多媒體設計系後,在台灣的企業從事平面設計的工作。 存了些經驗和積蓄後,來日本學習日文,並進入美術專門學校專研插畫;結業後進入日本企業翻滾兩年後,於去年正式退場。成立自品牌:17插畫工作室!
Thumbnail
成為印花設計師。 這是今年初,為自己訂下的創作目標,也是接下來的幾年我想專注的創作活動⋯⋯
Thumbnail
成為印花設計師。 這是今年初,為自己訂下的創作目標,也是接下來的幾年我想專注的創作活動⋯⋯
Thumbnail
2月的採訪選擇了我喜歡的畫師碗碗,喜歡她作品的沙沙的質感與故事,來看看畫畫對於她是什麼樣子吧。
Thumbnail
2月的採訪選擇了我喜歡的畫師碗碗,喜歡她作品的沙沙的質感與故事,來看看畫畫對於她是什麼樣子吧。
Thumbnail
翊琦的目標是在插畫領域上更加精進,最早的考量以歐美地區為主而非日本,不過當她仔細思考自己想學習插畫的動機,其實都是源自小時候和日本的商品設計以及繪本接觸的經歷,同時也發現到去歐美留學的花費比日本要高昂許多、距離也更遠,最終決定到日本圓夢。
Thumbnail
翊琦的目標是在插畫領域上更加精進,最早的考量以歐美地區為主而非日本,不過當她仔細思考自己想學習插畫的動機,其實都是源自小時候和日本的商品設計以及繪本接觸的經歷,同時也發現到去歐美留學的花費比日本要高昂許多、距離也更遠,最終決定到日本圓夢。
Thumbnail
玉米是一位長期在紐約留學生活的台灣人,她是一名正在紐約從事自由接案的平面設計師。跟大多數的設計師一樣的經驗,從學校時期陸陸續續被親友知道後,就會被邀請幫忙接一些案子,當作練習也累積一些實戰經驗,當然也吃了些虧。
Thumbnail
玉米是一位長期在紐約留學生活的台灣人,她是一名正在紐約從事自由接案的平面設計師。跟大多數的設計師一樣的經驗,從學校時期陸陸續續被親友知道後,就會被邀請幫忙接一些案子,當作練習也累積一些實戰經驗,當然也吃了些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