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要找工作的I型人,也要經營個人品牌嗎?

2024/04/15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前陣子Una和朋友吃飯,聊到接近尾聲的時候朋友才說: 「Una, 其實我一直很想問一件事,雖然我現在沒有特別想要找工作, 但...你是不是還是會建議我需要經營一下LinkedIn阿?」

細聊之後才知道,原來朋友是看到認識的人在LinkedIn上分享個人專頁的經營成效和變化,才突然意識到,身為資深工作者的自己是不是也該來經營一下呢?

這個問題其實很有趣,雖然知名管理學者Tom Peters曾經說過:「21世紀的工作生存法則就是建立個人品牌」,現在也越來越多專家學者、自媒體創作者、企業人資長或獵頭顧問等提倡:「無論是受僱或自營,每個工作者都應該開始學著如何打造和經營個人品牌。」

但同樣身為標準I型人的Una其實也特別能理解,對於很習慣把生活重心和關注焦點放在自我小宇宙裡的I型人來說,要把個人的工作、生活、觀點、情緒...透過社群平台攤在大眾面前,不僅一想到就讓人頭皮發毛,而且還是件頗耗能量的事(笑)

那麼,即使內心如此地不自在,為了順應趨勢,還是需要硬著頭皮去做嗎?

關於這點,Una曾和我的職涯諮詢師朋友們討論過,也想與大夥兒分享我們的觀點,希望幫助大家在思考這件事時能有更多元的思維角度。

首先,揭露自己本身就是件兩面刃的事。

無論是LinkedIn、FB、IG、Youtube、Podcast或其他社群媒體平台,確實都能讓自己的優勢與價值讓更多人看見,但與此同時,也可能會讓自己的弱勢或缺點被曝光或放大。換句話說,如果我們分享或轉發的內容大多是具有含金量的,那勢必會逐漸吸引認同或欣賞你的人靠近,但若我們經常分享情緒性言詞或低營養價值的內容,那也會漸漸在別人(甚至有可能是你正在求職的公司)心中產生負面觀感。

所以在揭露自己之前,其實更重要的是提升自己。就像不好吃的餐廳,即使做再多的行銷或宣傳活動,也無法長期掩蓋料理美味度不夠的問題。無論是經營事業或個人品牌,價值最終還是來自於核心產品、服務或你這個人本身。

第二,回歸你經營的初衷和目的。

會認真且持續經營社群媒體的人,一定都有讓他起心動念的動機和想要達到的目的。有的人是職業所需,必須大量的結交人脈才能帶來收入或業績(例如業務、自營事業者、獵頭等);有的人則是藉此曝光自己,以獲得更多工作機會或與他人合作的契機;有的人則是想傳遞和散播自己抱持的信念或價值觀。總之,「想被更多人看到的想法」+「想藉此達到的目的」,兩者缺一不可,否則即使順應潮流刻意經營,也絕無法長久為之。

在現在這個大多數人都在汲汲營營求曝光和流量的時代,「花若芬芳,蝴蝶自來」這句話恐已不大適用。若想被看見,那麼經營社群媒體或許已是個必要之舉,但如果你沒有特別需要蝴蝶來訪的目的,那麼想做一枝孤芳自賞的花,又有何不可呢?

最後,做這件事,會讓你快樂嗎?

承接上一點,如果你經營社群媒體並沒有其他特別的目的,就單純只是做這件事會為你帶來快樂,那也很好,讓自己快樂就是你最重要的目的。但如果沒有其他必要原因促使你必須做這件事,而且花時間和心力去經營它也不會為你帶來快樂,更甚者,反而為你帶來的是不開心、痛苦或壓力,哎,那又何必呢?

Una深信,讓自己和我所重視的人保持健康和快樂的身心,應該是我們每個人要擺在Priority No.1的事。若I型人的你可以在自己的小世界裡活得很自在和快樂,沒有需要仰賴社群媒體的必要或目的,那麼就別強逼自己去做了吧!說到底,我們所生活的世界,並非一個專門設計給E型人生存的世界,因此只要不傷害他人和自己,每個人都理所當然地擁有選擇快樂的權力。

YOU ARE YOUR OWN BRAND.

其實打造個人品牌並不完全等於經營社群媒體,你所具有的能力天賦、知識經驗、個性特質,你秉持的價值觀、你的風格、你在職場上或私下的所言所行、所作所為等等全部相加起來,簡而言之,你這個人本身就代表著你的個人品牌 因此即使不刻意經營社群媒體,只要我們平常認真做好每件事,言行一致並秉持良善與禮貌待人,那麼我們不就是自己的金字活招牌了嗎😉

1會員
5內容數
Hi, 我是邊走邊聊的Una! 我會不定期在這裡分享個人的職涯諮詢經驗、職場實務、產業趨勢及團隊管理技巧等豐富內容,若你也對於職涯/職場等議題有興趣的話,歡迎加入我的沙龍:)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