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需要信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現在卡的點是,我們都交往8年了,但不知道到底要不要繼續走下去。很多人都跟我說,不要太相信另一半的個性或價值觀會因為你而改變,因為真正能改變的總是自己,所以不要太期待對方會改變。但是……」

我們許久未見了,她說話依然犀利,但這次卻帶點些微的憂愁,似乎盼望著我能給她什麼人生指引,好讓她脫離關係中的各種混亂。她先恭喜我新婚愉快,隨即用一種充滿求知慾的眼神問我:「所以你們到底是怎麼走過分手的那個檻的?」

嗯,聽起來她有很多故事想說。

我娓娓道來過去在親密關係的迷惘與傷痛。我因為太害怕被人看見真實的自己,所以不斷委曲求全,在狀況可以的時候討好別人,而在狀況不行的時候轉身逃走。碧容則是認為如果沒有我的陪伴與關注,她就是一個沒有價值的人。她自己的反思是,當時的她只「愛自己」,只想要有「被愛」、被重視的感覺,卻不知道如何去愛另一個人。而當我們沒有辦法滿足彼此的期待,就會覺得相處得很累。

raw-image

「很多事情是一起生活才知道的,我發現他用錢的習慣真的跟我差太多了。他買東西都不會看價格,要到結帳的時候才知道買了多少。但我期待的生活藍圖是,可以一起努力打拼,甚至一起為錢煩惱,來打造屬於我們的家,而不是生活有缺的時候就跟爸媽伸手要錢。我想要一起規劃、一起使用錢、一起生活的感覺,但他用錢的價值觀就是那樣,很難改。雖然他有很努力改變了,但我不知道到底怎樣才算真正有改變。」她語帶激動地說。

「聽起來你很想要有『一起』的感覺。不知道他的工作或生活,有將你納入在他的想像中嗎?會這麼問是因為,很多衝突不只是來自於用錢習慣的差異,而是使用金錢背後的想法。他到底想要創造些什麼呢?還是,他只是想用一直消費的方式來滿足他所缺乏的東西?」我反問道。

看得出來這位朋友的腦袋顯得頗混亂,包括她過去幾年在國外求學的孤獨感,工作上遇到的不順遂,以及近期才動完子宮的手術。醫生建議她如果有生育的打算,就盡早懷孕,不然就趕快凍卵。正是一連串意外的事件,讓她不得不好好面對她現在的人生路口。

未來不再是「藍圖」,而是臨近在她的眼前,而她現在不知該如何選擇。或是,由於缺乏選擇的方向,所以選什麼好像都不太對。

raw-image

「所以我想再問你一個比較深的問題,你覺得你伴侶真正缺乏的是什麼?真正需要的是什麼?你呢?你真正需要的是什麼?然後,你覺得身為一個『人』,人到底需要什麼?

她深思許久,彷彿在這短暫的時間回溯她為何踏進這段關係,而現在又為何被困在這裡。「我期待我們可以一起經營這段感情,有穩定的感覺。這種穩定感,是希望我們可以財務穩定,共同規劃我們的未來。但是很多人都跟我說,不要期待伴侶的價值觀會因為自己而改變。我想應該也是這樣,所以我就一直沒有穩定的感覺。我就很糾結,到底要不要繼續下去。」

「我知道財務的穩定很重要。但不要忘記,關係的穩定也同樣是關鍵。我想你應該可以發現,我們人真正需要的不是錢,也不是物質生活,甚至不是婚姻。我們真正需要的是,渴望被愛,並且有能力去愛人。」

我繼續說,「你說很多人都勸你不要太相信人會改變,我是這樣覺得啦,要嘛他們對人把握得不夠整全,要嘛他們對你的故事不夠負責任。我現在想要真誠地告訴你,無論你覺得對方再怎麼令你失望,都要相信人是有能力改變的。這個改變是來自於一個『不變』的事實:我們都共同在追尋愛,穿越海洋的表層深入到海底那堅實的基礎。如果我們都渴望愛,就要相信愛會帶領我們認識更真實的自己,然後轉化成一個新的自己。」我相信她聽得懂這句話,尤其在聽完我跟碧容的故事之後。

這時,我在腦海中想起弗洛姆(Erich Fromm)在《愛的藝術》提到的一個觀念。他說,愛需要信仰,因為唯有相信對方也跟我們一樣渴望愛與被愛,我們才能夠信任自己的愛,信任我們的愛有能力喚起他人心裡的愛,相信這愛的可靠性。而信仰也意味著,我們必須冒著受傷的風險,才有辦法看見更遼闊的生命風景。

她睜大眼睛,語帶鼻酸地回說:「你是我遇過第一個願意這樣跟我說的人。我的朋友都對人性很悲觀,但你卻說要相信人是有可能改變的。我很感動,因為畢竟我們都相處這麼久了,有很多情感是很難說能割捨就割捨的。我也很想去相信人……」

raw-image

其實,「要相信人是有可能改變的」這句話之所以會讓她驚訝與感動,不是因為我講了她沒聽過的話,而是因為這句話正是她內心想要相信,卻信不下去的一句話

透過彼此的生命分享,我不是給了她信仰,而是給了她信仰的可能。這個可能的基礎建立在我們人性最深層、核心的需要:我們都渴望彼此相愛。於是,她的信仰被喚醒了。

我們會信不下去,是因為我們曾相信過。或許,在經歷各樣關係的磨難中,我們失去了起初活潑的信心。其實,人都有信仰,只是或多或少被隱藏了。

喚回信仰的可能,或許就是牧養的核心。

延伸閱讀

書評│在愛無能的世代,喚回愛的能力
《愛的藝術》書評medium.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HenBook 亨利說書的沙龍
18會員
111內容數
關於各種書的心得與評論,內容涵蓋社會學、哲學、心理學、科學、神學等領域。
2025/03/17
本文探討馬可福音14:1-11中,一位女子將珍貴香膏澆在耶穌頭上的故事,反思門徒與女子的價值觀差異,以及現代人如何看待資源的運用。文章探討耶穌重視生命品質與擺上的態度,提醒讀者將焦點放在耶穌身上,活出生命的價值與意義,並呼籲讀者在三八婦女節記念這位無名女性的典範。
2025/03/17
本文探討馬可福音14:1-11中,一位女子將珍貴香膏澆在耶穌頭上的故事,反思門徒與女子的價值觀差異,以及現代人如何看待資源的運用。文章探討耶穌重視生命品質與擺上的態度,提醒讀者將焦點放在耶穌身上,活出生命的價值與意義,並呼籲讀者在三八婦女節記念這位無名女性的典範。
2025/03/17
馬可福音十章46-52節記載耶穌醫治盲人巴底買的故事,闡述了生命中突破困境的三個階段:首先是抱怨與無力感,接著是放下慣性與安全感,最後是渴望美善並積極行動。本文以此經文為基礎,探討如何回應生命中的限制,並呼籲讀者積極回應上帝的呼喚,勇敢追求生命中的改變與成長,最終為上帝國的宣教而活。
Thumbnail
2025/03/17
馬可福音十章46-52節記載耶穌醫治盲人巴底買的故事,闡述了生命中突破困境的三個階段:首先是抱怨與無力感,接著是放下慣性與安全感,最後是渴望美善並積極行動。本文以此經文為基礎,探討如何回應生命中的限制,並呼籲讀者積極回應上帝的呼喚,勇敢追求生命中的改變與成長,最終為上帝國的宣教而活。
Thumbnail
2025/03/15
2024.12.23 台南大專中心於2024年12月20日於臉書發布「聲援冬季青鳥」貼文,內文提及支持「退回選罷法修正案、退回憲法訴訟法修正案、退回財劃法修正案」三大訴求,並支持有意願前往台北立院現場聲援「冬季青鳥運動」之學生之來回交通費,共同為台灣民主打拼。不料,12月23日台南國民黨議員蔡育輝
Thumbnail
2025/03/15
2024.12.23 台南大專中心於2024年12月20日於臉書發布「聲援冬季青鳥」貼文,內文提及支持「退回選罷法修正案、退回憲法訴訟法修正案、退回財劃法修正案」三大訴求,並支持有意願前往台北立院現場聲援「冬季青鳥運動」之學生之來回交通費,共同為台灣民主打拼。不料,12月23日台南國民黨議員蔡育輝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今天有朋友問我一個有趣的問題。 他對某人有意思,可是他不想因為某人改變他的生活,他一個人養活自己很輕鬆,想吃吃,想喝喝,想靜心,想看書都可以,可是對方有經濟問題,對方也和他說,不用他擔心,她可以過得很好,只要我朋友好好陪著她就好,可是我朋友說他不行,他會擔心對方沒有未來,無法好好過生活,我就和他說
Thumbnail
今天有朋友問我一個有趣的問題。 他對某人有意思,可是他不想因為某人改變他的生活,他一個人養活自己很輕鬆,想吃吃,想喝喝,想靜心,想看書都可以,可是對方有經濟問題,對方也和他說,不用他擔心,她可以過得很好,只要我朋友好好陪著她就好,可是我朋友說他不行,他會擔心對方沒有未來,無法好好過生活,我就和他說
Thumbnail
愛情好像已經不是我會再去深究的事了,一來是發現愛情說複雜但又純粹,就只是兩個人有沒有在相遇的時間適合彼此,二來是28歲以後發現人生有太多值得深思的事,愛情雖不可或缺但也只是一部分。 那時我仍是對感情強烈的人,不認識任何跟愛無關的字眼,穿張揚的紅裙子,沒有考慮過白衣服的可能。 直到昨天跟朋友S對話,才
Thumbnail
愛情好像已經不是我會再去深究的事了,一來是發現愛情說複雜但又純粹,就只是兩個人有沒有在相遇的時間適合彼此,二來是28歲以後發現人生有太多值得深思的事,愛情雖不可或缺但也只是一部分。 那時我仍是對感情強烈的人,不認識任何跟愛無關的字眼,穿張揚的紅裙子,沒有考慮過白衣服的可能。 直到昨天跟朋友S對話,才
Thumbnail
正來到一個能愛的最闊氣也有底氣的階段,正因為有了年紀與歷練的洗禮,我更清楚自己的價值、相信自己的力量,知道自己的底線,以及多愛我自己。
Thumbnail
正來到一個能愛的最闊氣也有底氣的階段,正因為有了年紀與歷練的洗禮,我更清楚自己的價值、相信自己的力量,知道自己的底線,以及多愛我自己。
Thumbnail
這是一本包裹在開放式關係的議題下,實則是探討真正戀愛關係的可愛小說,不管是單身、想談戀愛、對戀愛只有一種解感到厭煩、討厭被社會價值觀束縛戀愛選擇的朋友,都能在這本小說中問自己想要的「關係」本身到底是什麼?套句莎莉魯尼講的:「為何我們渴望關係,卻又一再受傷?」
Thumbnail
這是一本包裹在開放式關係的議題下,實則是探討真正戀愛關係的可愛小說,不管是單身、想談戀愛、對戀愛只有一種解感到厭煩、討厭被社會價值觀束縛戀愛選擇的朋友,都能在這本小說中問自己想要的「關係」本身到底是什麼?套句莎莉魯尼講的:「為何我們渴望關係,卻又一再受傷?」
Thumbnail
她其實已經努力在覺察自己,也願意說出自己的真實 前兩天的個案是目前跟先生分居的她,一坐進個案室的小沙發,她就盡可能的把自己對先生、對自己的覺察通通說出來。 必須說,其實很多點都很準確,只是她不知道,看見了,然後呢? 意識拆解一、為什麼你只聽媽媽的話? 意識拆解二、為什麼你不為我們的家努力?
Thumbnail
她其實已經努力在覺察自己,也願意說出自己的真實 前兩天的個案是目前跟先生分居的她,一坐進個案室的小沙發,她就盡可能的把自己對先生、對自己的覺察通通說出來。 必須說,其實很多點都很準確,只是她不知道,看見了,然後呢? 意識拆解一、為什麼你只聽媽媽的話? 意識拆解二、為什麼你不為我們的家努力?
Thumbnail
「我逐漸意識到,愛一個人真的不圖他什麼。」她與我分享 前陣子,她告訴我自己的內心無比煎熬,因為兩人的相愛,若變成家人、或眾人的事,那些分析、評斷、比較都會一一浮現。 「我的心靈感到不安,似乎兩人的關係,變成了一段需要衡量的。」她繼續說到 接著,她分享我和幾位朋友的對話: 我想起看了某段文字:
Thumbnail
「我逐漸意識到,愛一個人真的不圖他什麼。」她與我分享 前陣子,她告訴我自己的內心無比煎熬,因為兩人的相愛,若變成家人、或眾人的事,那些分析、評斷、比較都會一一浮現。 「我的心靈感到不安,似乎兩人的關係,變成了一段需要衡量的。」她繼續說到 接著,她分享我和幾位朋友的對話: 我想起看了某段文字:
Thumbnail
這是時常發生的個案情況 遇到許多靈魂開啟自問、開啟覺醒之旅的女性 她們為愛而探索,也因為開啟了探索,而意識發生了轉變 這些轉變有時是甜美的 有時卻帶來巨大的掙扎與自問 「若我只能改變自己,而對方無法改變,現在的關係漸漸無法交集,接下來我該要怎麼辦?」 心急的你是否為了自己的揚升與改變而擔心?
Thumbnail
這是時常發生的個案情況 遇到許多靈魂開啟自問、開啟覺醒之旅的女性 她們為愛而探索,也因為開啟了探索,而意識發生了轉變 這些轉變有時是甜美的 有時卻帶來巨大的掙扎與自問 「若我只能改變自己,而對方無法改變,現在的關係漸漸無法交集,接下來我該要怎麼辦?」 心急的你是否為了自己的揚升與改變而擔心?
Thumbnail
「我現在卡的點是,我們都交往8年了,但不知道到底要不要繼續走下去。很多人都跟我說,不要太相信另一半的個性或價值觀會因為你而改變,因為真正能改變的總是自己,所以不要太期待對方會改變。但是……」 我們許久未見了,她說話依然犀利,但這次卻帶點些微的憂愁,似乎盼望著我能給她什麼人生指引,好讓她脫離關係中的各
Thumbnail
「我現在卡的點是,我們都交往8年了,但不知道到底要不要繼續走下去。很多人都跟我說,不要太相信另一半的個性或價值觀會因為你而改變,因為真正能改變的總是自己,所以不要太期待對方會改變。但是……」 我們許久未見了,她說話依然犀利,但這次卻帶點些微的憂愁,似乎盼望著我能給她什麼人生指引,好讓她脫離關係中的各
Thumbnail
透過生活的經歷,突然體驗了喜歡與愛的不同之處。
Thumbnail
透過生活的經歷,突然體驗了喜歡與愛的不同之處。
Thumbnail
即使知道對方不在乎自己或不適合自己,可是一直依戀著,無論親朋好友極力苦勸,還是狠不下心分手。或者,終於好不容易分手了,卻又不時想念,在意對方的現況如何。
Thumbnail
即使知道對方不在乎自己或不適合自己,可是一直依戀著,無論親朋好友極力苦勸,還是狠不下心分手。或者,終於好不容易分手了,卻又不時想念,在意對方的現況如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