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咪】ep.03 少年的未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那是一個聒噪的孩子,每次進來的時候必定吵吵鬧鬧,吵著說:給你看我做的病毒程式,然後就在櫃檯的電腦上打開一個網頁,吵著要按下會開啟病毒安裝的按鈕。

他是W,一個國中生,上課或練習的時候總是看起來隨隨便便的,永遠有吵不完的為什麼,逼著他練習,他總是露出無聊的表情,做得完,但也都剛好做完,不會多也不會少。

按後來媽媽的說法是:他就是怕失敗。只要不多做,就不會失敗。

媽媽總是當著W的面這樣跟W說,W也總是在回頭之後露出個嘻皮笑臉的表情作為回應。

那天不知道為什麼,下午的時候W進來吵著要在牆面鎖一組相對困難的路線,隨手抓了兩個大點往牆上放,好巧不巧,在做路線測試的時候影響到其他先鎖的路線。按這個事務推進的邏輯,他這樣做確實不太好。終於,有人開口,我們先拆掉那顆吧。

W沒有異議的說好,拆掉那顆影響路線的大點然後換成一個單邊開口的把手。離開時,依然維持著他一慣的吵鬧,吵著說明天要帶朋友來。坐在後面的E跟我說,我看那個小孩幾乎要哭出來了。

隔天W果真帶著朋友一起來爬,朋友是籃球隊的,體能很好,W嚷著要自己帶朋友體驗這個全校沒有幾個人知道的運動項目,抱石,然後暖身都沒暖的就吵著要朋友上牆開始爬,一路逼著這個籃球隊的朋友爬到趨近中階的難度。不論旁邊的人說了多少次:「他今天第一天爬。」W都有意無意的忘記。

媽媽在櫃檯前坐下,一直說昨天讓兒子學到很多。我問媽媽,他還好嗎?畢竟當眾協議拆掉了他的點。媽媽說兒子學到很多。

一會,媽媽平靜地說起兒子對於這個運動的不上進,同期的孩子們早就不知道爬到那裡去了,他卻還是不上不下在同一個難度裡徘徊。
那你為什麼還要帶他來爬?
自覺孩子不長進的父母,很多時候都會代替孩子搶先放棄。

媽媽說,我不希望它成為選手,我看過那些被期許成為選手的父母與孩子的互動,太可怕了。媽媽分享了一個小孩輸了比賽還被甩巴掌的故事,這樣的小孩應該有一天會討厭攀岩吧?
但我希望他能保有一樣擅長的運動,跟人生一樣,在未來的某一天,很多事情你都要獨自面對,獨自考試、獨自準備一個報告、獨自吃完一頓飯,我想讓他學著有獨自面對事物的能力,攀岩跟很多運動相比,有更多時間必須獨自面對。而且我希望他在未來面對人生的挫折時,有一個地方可以去,有一個運動可以發洩。

啊,不過他得要專精才行,不然只會越發洩越挫折。
媽媽呀,要發洩情緒的運動不需要專精,只要還過得去、找到相對的同溫層就好了。在這個運動上,媽媽似乎對兒子,還是小有期待。W知道我們在說他,轉過來傻笑。

我問他,昨天拆掉你的點,是不是超難過。

W回到他一慣猖狂的口吻,對啊,超難過的,我本來可以鎖一個超———難的路線。刻意放大了他的未完成。

但你來得太晚了,難的路線早上都鎖完、試過了,這個時間來這樣鎖,是需要溝通的,不能來了就鎖上去。
W還是重複那句,本來可以鎖一個超難的路線。但我想他聽懂了。

你下次還要定線嗎?

當然要。W很肯定地說。
那你要早點來,我可以幫你看下次訂線是什麼時候。
我們敲了日期,再叮嚀他一遍,你要早上來唷。

媽媽幫兒子看過行事曆,剛剛好暑輔結束,說好要一起來。
W帶著同學離開了,離開前叮嚀收操的內容一如他練習一般草率。

一個忍心兒子受挫的媽,或許有機會養出一個在某處,可以越挫越勇的兒子。


一直以來W總是吵著要打開病毒程式,卻也從來沒有按下去過。



raw-image


avatar-img
0會員
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M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前往淡水的車上,M又塞了一張紙給我,那是他最近迷上的新玩具「黑白摺學」,一款有點類似魔術方塊的摺紙遊戲,要把8*10的長方形紙片摺成一張4*4的小正方形,正方形的一面是白色,一面是黑色就算完成。每一款摺紙遊戲有99個關卡,難度隨數字的大小循序,但有時候也會受一點個人擅長的事物影響,渡過了數字⋯⋯
那些花蓮的場景,召喚起學生生涯最後的幾年的花東縱谷,騎著修到幾乎不能再修的車往返於隨時會下起雨來的深谷。已無暇紀錄往返次數的日子裡,嫻熟了山的氣質並自此識得島嶼的北方。 . 然而,熟悉雲雨的變化則是離開花蓮前沒有完成的一門學問。在總是冷不防下起大雨的山谷裡,只能以經驗法則記得,過午後的騎乘要格外小心
在前往淡水的車上,M又塞了一張紙給我,那是他最近迷上的新玩具「黑白摺學」,一款有點類似魔術方塊的摺紙遊戲,要把8*10的長方形紙片摺成一張4*4的小正方形,正方形的一面是白色,一面是黑色就算完成。每一款摺紙遊戲有99個關卡,難度隨數字的大小循序,但有時候也會受一點個人擅長的事物影響,渡過了數字⋯⋯
那些花蓮的場景,召喚起學生生涯最後的幾年的花東縱谷,騎著修到幾乎不能再修的車往返於隨時會下起雨來的深谷。已無暇紀錄往返次數的日子裡,嫻熟了山的氣質並自此識得島嶼的北方。 . 然而,熟悉雲雨的變化則是離開花蓮前沒有完成的一門學問。在總是冷不防下起大雨的山谷裡,只能以經驗法則記得,過午後的騎乘要格外小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孩子抱怨無聊時,作為家長的我們應如何應對。透過覺察自己的情緒並實行六元素的練習,能有效改善親子之間的溝通及情緒反應。透過對話,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渴望,並引導他們找到更健康的表達方式,促進彼此的理解和連結。
Thumbnail
最近,我發現小孩子的好勝心破表。以前還擔心他沒什麼好勝心,這幾天他跟我說,希望我能訓練他的體能。因為他加入了學校的田徑隊,本來我以為他只是玩玩而已。可是昨天他滿臉不爽地告訴我,他覺得自己跑步太慢了……哈哈哈。他也長大了,開始有了不高興和不滿的情緒,這對我來說,是一件好事。 最近,我在看翻新中古車的
Thumbnail
我鼓勵兒子參加比賽,但兒子卻拒絕,他透過比喻,讓我充分理解了他的心情。文章內容溫馨感人,讓人回味。
Thumbnail
▍競爭帶來的問題 孩子們喜歡競爭,但家長們更喜歡競爭!為了滿足自己對競爭的渴望,家長和教練可能會讓孩子接觸過於激烈或過於高階的運動項目。即使孩子在體能上尚可負荷,他們也難以在心理上應對訓練和比賽中的情緒壓力。教練和家長常因下列兩種安排帶給青少年運動員壓力,一是太早讓兒童接受高壓的訓練和比賽日程,二
小孩放暑假了,我也為他安排了課表。 說實話,我不喜歡讓孩子整天埋頭讀書,大部分的時間我更希望他能運動和休息。 人不是電腦,生命中還有許多事物需要去體驗。 藉由運動,可以培養孩子的意志力和抗壓能力,也希望他能在未來面對不如意或壓力時,能靠運動度過低潮期。 畢竟,作為父母的我們,不可能時時刻刻都
Thumbnail
童三心得 @ 2024 5/27 〔童年運動會 北極熊班〕
Thumbnail
從小我就不愛運動,除了沒人陪伴也沒有習慣,更不喜歡運動後全身黏膩的感覺,也認為自己很健康不需要刻意去運動,直到某天身體拉警報後,醫師中肯的建議,藥物是一時,運動維持身體健康才是根本,於是開始強迫自己去適應與養成這個習慣。 反觀先生從小就有運動的習慣,他喜歡打羽球、跑步、爬山,打籃球、游泳等舉凡
Thumbnail
7歲大小兒,那天回家,抱著媽媽大哭,說再也不要去籃球隊練習了。 一把鼻涕一把淚的,霸總才把事情説清楚: 小兒習慣與好友甲一起玩,但是好友甲執意要和某群男同學玩在一起,這群男孩裏,有2個馬丁,不知爲何,不願意小兒跟他們一起玩,於是開始各種“抗拒”行爲,從威脅,偷打,推人害小兒跌倒,從休息時間,到籃
信任 今天下午是我們家小帥哥練籃球的 日子, 結果時間到了,他卻留在辦公室跟另外一個小朋友玩樂高。 問他為什麼沒有去練籃球, 他說他腳在痛。 第一個直覺反應就是,這孩子說謊,為了留在辦公室跟朋友玩樂高。 馬上板起臉來, 跟他說 我不希望他為了玩樂高 而說謊, 要求他馬上去跟教練請假 ,他露出一
Thumbnail
作為球員家長,從擔心孩子長不高,到擔心孩子受傷,心路歷程不斷轉變。這篇文章描述了家長在陪伴孩子打籃球過程中的轉變心態,從一開始只在乎孩子長高、不受傷,到後來陷入放棄與鼓勵之間的拷問,最後面對孩子的受傷和手術,逐漸理解孩子成長的辛酸和執著。場景觸動心情!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在孩子抱怨無聊時,作為家長的我們應如何應對。透過覺察自己的情緒並實行六元素的練習,能有效改善親子之間的溝通及情緒反應。透過對話,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渴望,並引導他們找到更健康的表達方式,促進彼此的理解和連結。
Thumbnail
最近,我發現小孩子的好勝心破表。以前還擔心他沒什麼好勝心,這幾天他跟我說,希望我能訓練他的體能。因為他加入了學校的田徑隊,本來我以為他只是玩玩而已。可是昨天他滿臉不爽地告訴我,他覺得自己跑步太慢了……哈哈哈。他也長大了,開始有了不高興和不滿的情緒,這對我來說,是一件好事。 最近,我在看翻新中古車的
Thumbnail
我鼓勵兒子參加比賽,但兒子卻拒絕,他透過比喻,讓我充分理解了他的心情。文章內容溫馨感人,讓人回味。
Thumbnail
▍競爭帶來的問題 孩子們喜歡競爭,但家長們更喜歡競爭!為了滿足自己對競爭的渴望,家長和教練可能會讓孩子接觸過於激烈或過於高階的運動項目。即使孩子在體能上尚可負荷,他們也難以在心理上應對訓練和比賽中的情緒壓力。教練和家長常因下列兩種安排帶給青少年運動員壓力,一是太早讓兒童接受高壓的訓練和比賽日程,二
小孩放暑假了,我也為他安排了課表。 說實話,我不喜歡讓孩子整天埋頭讀書,大部分的時間我更希望他能運動和休息。 人不是電腦,生命中還有許多事物需要去體驗。 藉由運動,可以培養孩子的意志力和抗壓能力,也希望他能在未來面對不如意或壓力時,能靠運動度過低潮期。 畢竟,作為父母的我們,不可能時時刻刻都
Thumbnail
童三心得 @ 2024 5/27 〔童年運動會 北極熊班〕
Thumbnail
從小我就不愛運動,除了沒人陪伴也沒有習慣,更不喜歡運動後全身黏膩的感覺,也認為自己很健康不需要刻意去運動,直到某天身體拉警報後,醫師中肯的建議,藥物是一時,運動維持身體健康才是根本,於是開始強迫自己去適應與養成這個習慣。 反觀先生從小就有運動的習慣,他喜歡打羽球、跑步、爬山,打籃球、游泳等舉凡
Thumbnail
7歲大小兒,那天回家,抱著媽媽大哭,說再也不要去籃球隊練習了。 一把鼻涕一把淚的,霸總才把事情説清楚: 小兒習慣與好友甲一起玩,但是好友甲執意要和某群男同學玩在一起,這群男孩裏,有2個馬丁,不知爲何,不願意小兒跟他們一起玩,於是開始各種“抗拒”行爲,從威脅,偷打,推人害小兒跌倒,從休息時間,到籃
信任 今天下午是我們家小帥哥練籃球的 日子, 結果時間到了,他卻留在辦公室跟另外一個小朋友玩樂高。 問他為什麼沒有去練籃球, 他說他腳在痛。 第一個直覺反應就是,這孩子說謊,為了留在辦公室跟朋友玩樂高。 馬上板起臉來, 跟他說 我不希望他為了玩樂高 而說謊, 要求他馬上去跟教練請假 ,他露出一
Thumbnail
作為球員家長,從擔心孩子長不高,到擔心孩子受傷,心路歷程不斷轉變。這篇文章描述了家長在陪伴孩子打籃球過程中的轉變心態,從一開始只在乎孩子長高、不受傷,到後來陷入放棄與鼓勵之間的拷問,最後面對孩子的受傷和手術,逐漸理解孩子成長的辛酸和執著。場景觸動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