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下半場,想過什麼樣的人生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生命的目的在於「生活」,健康生活,好好生活,快樂生活。

2022年,台灣每3分47秒鐘會有一個新生兒呱呱落地,每3分3秒就有一人離開人世間,台灣人平均壽命約80歲。

「出生」與「死亡」非我們可以決定,但「如何過這80年人生」却是自己可以控制的。

時間沒有暫停鍵,一分一秒不停的過去,不管你有沒有意識的活著。

人生,有一說分三階段:「受扶養期」,「工作期」以及「退休期」。

這是從「工作收入」的角度來劃分。

20歲前,通常還在求學階段,沒有工作收入,生活與教育所需主要由父母供應。

工作後到退休前,約莫是20~60歲,具備技能找到工作,自己賺錢支應家人生活所需、買車買房、結婚成家生兒育女、儲蓄與投資預備退休後生活。

60歲退休後,靠退休金準備來支應退休生活所需。

人生,有另一說分二階段:「上半場人生」與「人生下半場」。

這是從人體生理機能與人生責任來劃分,50歲前是上半場,50歲後是下半場。

研究指出,人在邁入30歲之後,生理機能便逐漸走下坡,至50~59歲進入衰老的年齡區,可以明顯感受到身體將陸續出現一些健康問題。

50歲,也大約是父母離開人間,以及子女長大獨立的時候,人生的責任將只落在自己與配偶身上。

生活需要用錢,賺錢需要工作,工作決定生活型態。

工作,從20幾歲後開始,佔據了大部分的人生,橫跨人生的上下半場。大部分人工作選擇是上班族,朝九晚五,週休二日,工作生活決定了個人生活的型態,工作生活却跟家庭生活甚少交集。

坤濱在48歲前也是上班族,職涯中一路升遷順遂,職位逐年提升來到部門協理一職,看似人生勝利,受人羨慕,但實際上工作責任與工作時間也隨之提高,生活被工作綑綁日益嚴重,根本沒時間與機會學習及從事一些想要或新鮮的事務與活動,收入雖不錯穩定,但不論是工作或是家庭生活卻是單調枯燥。

48歲時因緣際會,轉職保險業務後,雖職涯歸零重來,但獲得時間上的自由,認真思考後調整新工作型態下的生活重心,以「健康」「幸福」「富足」「魅力」為生活目標,將時間依序配置在運動健身,夫妻關係,工作/社團服務上,更努力將這三者合一獲得最大時間綜效,目前成效不錯。

慶幸自己在邁入人生的下半場時,能有這轉變的機緣,不管你目前幾歲?正處於人生的那一階段?你都可以思考一下過去的生活你滿意嗎?將來的生活想要怎麼過呢?

目前的工作帶來的生活型態是你想要的嗎?若不是,可以改變嗎?要如何改變呢?想清楚了開始改變吧,將來的你會感謝你今天的決定。

avatar-img
14會員
14內容數
「幸福」就是「健康」、「富足」擁有「魅力」生活的選擇權。坤濱身為國際認證高級專業理財顧問CFP,能協助您在事業起步時做好「保護財富」,主升段時幫您「創造財富」,交棒階段完善規劃「傳承財富」。透過理財觀念與知識的分享與交流,創造財務幸福與魅力人生。CFP can help.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林坤濱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近期公司舉辦一系列球類運動競賽,地區辦初賽遴選好手,再到總公司決賽一較高下。坤濱因大學時曾是壘球系隊,參加過大專盃壘球比賽,所以跟通訊處同仁組了一隊,報名參加地區壘球初賽,競逐萬元獎金。 時隔30年,再次戴上手套與拿起球棒,熟悉中帶些沒自信,我還能打嗎?能找回多少當年的身手呢? 今天下午與同仁約
你有過類似的挫折感嗎? 當你辛苦改變,不容易的建立習慣,感覺可以再邁向另一個突破時,一個突來的意外橫梗在前,似乎將把你揣回起點。 五月起因左臀與左腿酸麻,站或走一段時間就需要坐下或躺下來舒緩,所以中斷了去年中起好不容易建立的爬山、跑步、羽球、高爾夫球等運動的持續,心裡感到難過與可惜。 改變的緣
你走進過高山森林中嗎?空氣品質好能見度高的日子,不論你在台灣哪裡都能清楚看到遠方的山脈。但你認識他們嗎?山給你是什麼感覺呢? 雪山是台灣第二高山,翠池是最高湖泊,北稜角可一覽壯闊的聖稜線,很期待即將到來的5/2~5/4跟太太一起三天二夜走進高山森林,親近自然原始的狀麗,與自己身體對話的享受與挑戰。
下午四點半,走出羽球館,頭髮上的汗水一滴一滴的滑下額頭炸在地上,汗水濕透全身,擰一擰頭帶將地板濕了一片。抬手瞧了一眼智慧手錶,顯示的心率還在130還沒緩下來。剛才在球場上的你來我往還在肌肉記憶裡翻騰著,球友對手間嘴上的比劃有時更勝球技的較量。 我喜歡打球,球場氣氛是活躍的,腦內啡分泌,感覺是快樂的,
前幾天參加了場有趣的同學會。大家上次參加同學會是何時呢?大家有定期的朋友聚會嗎? 會中A同學提到:大家還記得有堂課老師問我們說:「同學們長大了想做什麼呢?」 我記得我說的是:我想成為課本內的「鐵路工程師劉銘傳」。B同學說:「我要當蔣中正總統」、C同學:「無敵鐵金剛的鐵雄」、D同學:「登陸月球的阿姆斯
近期公司舉辦一系列球類運動競賽,地區辦初賽遴選好手,再到總公司決賽一較高下。坤濱因大學時曾是壘球系隊,參加過大專盃壘球比賽,所以跟通訊處同仁組了一隊,報名參加地區壘球初賽,競逐萬元獎金。 時隔30年,再次戴上手套與拿起球棒,熟悉中帶些沒自信,我還能打嗎?能找回多少當年的身手呢? 今天下午與同仁約
你有過類似的挫折感嗎? 當你辛苦改變,不容易的建立習慣,感覺可以再邁向另一個突破時,一個突來的意外橫梗在前,似乎將把你揣回起點。 五月起因左臀與左腿酸麻,站或走一段時間就需要坐下或躺下來舒緩,所以中斷了去年中起好不容易建立的爬山、跑步、羽球、高爾夫球等運動的持續,心裡感到難過與可惜。 改變的緣
你走進過高山森林中嗎?空氣品質好能見度高的日子,不論你在台灣哪裡都能清楚看到遠方的山脈。但你認識他們嗎?山給你是什麼感覺呢? 雪山是台灣第二高山,翠池是最高湖泊,北稜角可一覽壯闊的聖稜線,很期待即將到來的5/2~5/4跟太太一起三天二夜走進高山森林,親近自然原始的狀麗,與自己身體對話的享受與挑戰。
下午四點半,走出羽球館,頭髮上的汗水一滴一滴的滑下額頭炸在地上,汗水濕透全身,擰一擰頭帶將地板濕了一片。抬手瞧了一眼智慧手錶,顯示的心率還在130還沒緩下來。剛才在球場上的你來我往還在肌肉記憶裡翻騰著,球友對手間嘴上的比劃有時更勝球技的較量。 我喜歡打球,球場氣氛是活躍的,腦內啡分泌,感覺是快樂的,
前幾天參加了場有趣的同學會。大家上次參加同學會是何時呢?大家有定期的朋友聚會嗎? 會中A同學提到:大家還記得有堂課老師問我們說:「同學們長大了想做什麼呢?」 我記得我說的是:我想成為課本內的「鐵路工程師劉銘傳」。B同學說:「我要當蔣中正總統」、C同學:「無敵鐵金剛的鐵雄」、D同學:「登陸月球的阿姆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人生大部份時間用於工作,但壓力大到令人很嚮往退休。可是到了退休,卻又因為無聊而不開心,人生好像沒一個階段是滿意的。本文提出人生每個階段都夾雜着好與不好,不想自己一生就是在不滿中渡過,就要接納自己的際遇,努力讓自己看見目前景況的好處,別只是一面倒的專注於弊處。
Thumbnail
人生而在世,總是有諸多不滿之處,縱然是再有錢外表再無敵之人,也逃不過歲月的經過,而逐漸老去,而終將歸於塵土。因此,有的人主張活在自己最美好的時候,因此不必太長壽,彷彿已經享受了許多人世間的好處而足夠了。不過,到底會活到幾歲,也不是自己說了就算,況且,也不是年紀越大就越無路用,人生下半場
Thumbnail
本文探討如何以開放的心態與積極的行動迎接人生下半場的挑戰,通過自我反思、設定目標、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等策略,幫助讀者發現生命的意義與重建內在價值。在面對生活轉折時,如何調整心態與適應變化,成為了一個關鍵課題。透過成功故事,鼓勵人們珍惜當下、追尋夢想,讓人生的每一天都充滿機會與希望。
Thumbnail
我在49歲意外啟動自己職涯轉型時,沒有預料到那不只是工作方式的改變,也帶來了對於人生新的思維模式—有機會重新探索自己的人生意義與目標,開啟全新的人生下半場。 剛開始不免疑惑「這個年紀還需要思考這些?還來得及嗎?」,但漸漸發現這是第二次機會:在人生上半場經歷夠多的事之後,重新做出選擇,走一條不同的路。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瞭如何追求自由,不讓公司體制毀掉年輕人。書中談到了人生商業模式、無槓桿與有槓桿賣時間、時薪思維、以終為始等議題。作者張輝著重於引導讀者重新連結自己與世界,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最終的自由是什麼以及如何尋找這個自由都是書中探討的重點。
Thumbnail
半世紀之齡的人開始思考人生的下半場,需要面對職業生涯轉變與規劃、環境變化與不確定性、尋找生活的目的與意義等問題。
Thumbnail
「人生下半場」這一詞大概在2000年左右盛行,因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人們對健康和生活品質的重視程度提高,當時許多書籍和媒體報導聚焦於「人生下半場」一些人物故事,中年以後繼續追求健康、幸福和個人成長。這個風潮促使「人生下半場」這一概念逐漸深入人心。   大概在8年前左右,我打算離開待了12年多的公司
Thumbnail
50後的人生下半場,需要重視身心靈的健康,並追求自由的心靈與思想。文章提及應認真工作、存錢、提早退休理財規劃,並照顧身體健康與心靈健康,以及面對生活的各種壓力與挑戰。這個階段需要勇敢面對自己,追尋心靈思想的自由。
隨著台灣醫療進步,年均壽命逐漸延長,現在每個人幾乎都快變成古代帝王,八、九十歲才壽終正寢,然而現在法定退休年齡是六十五歲,那退休後還有二十年,那該怎麼辦?
Thumbnail
人們大聲疾呼說著要為自己的理想而活、買房成家生孩子是上個世紀的遺毒,但一個閃神,身邊的人們還是都走回了老路。好像不該順著前人的腳步走,又好像只能沿著規則摸索,人生充滿不確定性、包在框架中的不確定性。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人生大部份時間用於工作,但壓力大到令人很嚮往退休。可是到了退休,卻又因為無聊而不開心,人生好像沒一個階段是滿意的。本文提出人生每個階段都夾雜着好與不好,不想自己一生就是在不滿中渡過,就要接納自己的際遇,努力讓自己看見目前景況的好處,別只是一面倒的專注於弊處。
Thumbnail
人生而在世,總是有諸多不滿之處,縱然是再有錢外表再無敵之人,也逃不過歲月的經過,而逐漸老去,而終將歸於塵土。因此,有的人主張活在自己最美好的時候,因此不必太長壽,彷彿已經享受了許多人世間的好處而足夠了。不過,到底會活到幾歲,也不是自己說了就算,況且,也不是年紀越大就越無路用,人生下半場
Thumbnail
本文探討如何以開放的心態與積極的行動迎接人生下半場的挑戰,通過自我反思、設定目標、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等策略,幫助讀者發現生命的意義與重建內在價值。在面對生活轉折時,如何調整心態與適應變化,成為了一個關鍵課題。透過成功故事,鼓勵人們珍惜當下、追尋夢想,讓人生的每一天都充滿機會與希望。
Thumbnail
我在49歲意外啟動自己職涯轉型時,沒有預料到那不只是工作方式的改變,也帶來了對於人生新的思維模式—有機會重新探索自己的人生意義與目標,開啟全新的人生下半場。 剛開始不免疑惑「這個年紀還需要思考這些?還來得及嗎?」,但漸漸發現這是第二次機會:在人生上半場經歷夠多的事之後,重新做出選擇,走一條不同的路。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瞭如何追求自由,不讓公司體制毀掉年輕人。書中談到了人生商業模式、無槓桿與有槓桿賣時間、時薪思維、以終為始等議題。作者張輝著重於引導讀者重新連結自己與世界,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最終的自由是什麼以及如何尋找這個自由都是書中探討的重點。
Thumbnail
半世紀之齡的人開始思考人生的下半場,需要面對職業生涯轉變與規劃、環境變化與不確定性、尋找生活的目的與意義等問題。
Thumbnail
「人生下半場」這一詞大概在2000年左右盛行,因隨著社會經濟發展,人們對健康和生活品質的重視程度提高,當時許多書籍和媒體報導聚焦於「人生下半場」一些人物故事,中年以後繼續追求健康、幸福和個人成長。這個風潮促使「人生下半場」這一概念逐漸深入人心。   大概在8年前左右,我打算離開待了12年多的公司
Thumbnail
50後的人生下半場,需要重視身心靈的健康,並追求自由的心靈與思想。文章提及應認真工作、存錢、提早退休理財規劃,並照顧身體健康與心靈健康,以及面對生活的各種壓力與挑戰。這個階段需要勇敢面對自己,追尋心靈思想的自由。
隨著台灣醫療進步,年均壽命逐漸延長,現在每個人幾乎都快變成古代帝王,八、九十歲才壽終正寢,然而現在法定退休年齡是六十五歲,那退休後還有二十年,那該怎麼辦?
Thumbnail
人們大聲疾呼說著要為自己的理想而活、買房成家生孩子是上個世紀的遺毒,但一個閃神,身邊的人們還是都走回了老路。好像不該順著前人的腳步走,又好像只能沿著規則摸索,人生充滿不確定性、包在框架中的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