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這篇文章的您,如果你是45歲以上的朋友:請問您屬於「想提早一點退休」、「想要晚一點退休」,或者是「已經退休」三種情況的哪一種呢?
早點退休、晚點退休、已經退休。這個問法可以說是一個框架,大家根據這個框架來思考,但思考框架是無形中是會影響我們的想法與態度的。就像如果有一種肉製品告訴你它「內含有85%的蛋白質」,你可能會覺得還OK。但如果跟你說「內含15%的脂肪」,你也許就覺得不太健康,但其實是同一個產品,說法不同,思考框架也不同。不過,思考框架也是可以改變的,換一個框架,你可能因此就有不同的結論。
雖然中熟齡的朋友也許經常會想到甚至會相當在意「退休」,但我認為,退休,是一種狀態,而非目的地。不應該成為思考人生時主要的依據。我想請你換一個框架思考:重點不在「退休」,而是如何規劃更適合自己的人生下半場。
我目前正在運用與實踐的一個思考框架:職涯第二曲線。50歲的那年,我開始進行我職涯第二曲線的探索。接著讓我更進一步來告訴大家我是怎麼想的,以及過程中與正在進行的情況。
職涯的第一段成長高峰約略會在50歲左右,但你還可以有第二條成長曲線
有點晚的起步-我是職涯第二曲線的中年級實習生
這一切的開始是:在我49歲時,我和我以前在Yahoo!奇摩以及在遠傳電信都共事過,總共合作有八年以上的前長官Charlene 有一次約了吃飯,聊天時她這樣問我:
長期以來我算是一個幹得還不錯的上班族,我把工作看成是可以讓我學習成長,可以展現能力,以及可以得到不錯收入的事,所以我都說“我想一直工作到做不動為止!”,我之前有一次去給一位老師算紫微,老師說我有可能可以工作到93歲時,一起去的朋友說「也太慘了吧」,我心裡還想「挺好的呀!」但坦白說,「工作到幾歲」這個答案其實我沒認真想過。
回到談話當時,我的前老闆跟我說
從上面這張圖你可以看到,台灣人平均壽命持續的增長,我有查過資料,從1970年代就是持續以「大約每5 年平均壽命增加一歲」的速度上升,到去年2022 年,女性的平均壽命已經到84 歲,男性也有接近78 歲。然而平均的意思是抓長補短,若是你健康維持良好、保養得宜加上醫學的進步,活到90 歲甚至100 歲也是很可能的。
大家不妨在心裡試算一下,如果每5 年平均壽命增加一歲,當你80 歲的時候,台灣人平均壽命會是幾歲?我算過,我80歲的時候台灣人平均壽命會是87 歲。看來那位紫微老師沒有唬我,我搞不好就會一直活到93 歲以上。
就算我只活到台灣人平均壽命的80 歲好了,在我蒙主寵召前的8 年假設我都還活動自如,把「做不動」的年紀算成是72 歲好了,依照我自己的期待,那49歲的我算起來未來都還有23 年身心是可以工作的狀態
但是,問題在於:我以前沒想過自己原來會活這麼久,上班族的工作型態沒辦法讓我做到那個時候,顯然這和我的期望不一致,我當下覺得這是個我需要好好安排的問題。
後來我在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的書上讀到一段話:「已有成就的專業人士或經理人到四十歲左右時,應該發展自己的『第二職涯』」,他寫這段話的時候是50 年前 (1972),而當時平均壽命都還只是70 歲左右。我發現「第二職涯」並不是一個新的概念,50 年前就已經出現了。
(順帶一提,彼得杜拉克是一位長壽的學者,他一直到95歲過世前都還一直維持工作的狀態,他的39 本著作裡,有20 本是在65 歲之後出版的。足見高齡並不會影響知識型工作者的思考與創造能力。)
而由倫敦商學院兩位教授葛瑞騰和史考特合著,在2016 年出版的《100歲的人生戰略》(中文版目前絕版),則更進一步點出當我們越來越可能活到100 歲時,我們的日常生活、工作、理財和社交都會因此產生很大的變化,這本書也引發很廣泛的關注與討論。
在過往平均壽命70 歲左右的時代,人生大致可以分成三段:前25 年受教育,接著大概有40 年的時間我們會工作或者照顧家庭,養兒育女。之後的10 年則進入退休階段。但是當百歲人生時代來臨時,前面的25 年不變,也不可能把退休的時間直接加25 年,因此,中間的這一段該怎麼安排呢?
因此,目前65 歲左右退休的三階段人生的模式,並不適用於百歲人生,我們勢必要藉由一些嘗試與調整,甚至是轉換不同方式,來規劃適合自己的多階段人生。
中熟齡職涯需要突圍的現況
但我們有了上述的認知,大家覺得就可以很容易地進行多階段人生的轉型了嗎?我想對大部分人來說,應該事情沒那麼簡單。
上面這張圖是天下雜誌今年2月的封面專題,台灣的職場現況是:55 歲之後的勞動參與率就已經不到五成。相較其他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成員國家處在一個低的水平,如果以臨近高齡化程度與我們類似的日本為例,他們是接近八成,我們是不到五成。對於中熟齡工作者來說現況並不友善。
會造成上述現象,我認為是因為外部與內在兩大類型的原因造成的:就外部而言,因為一些偏見與迷思:例如覺得中熟齡人士比較不積極啦、難以學習新事物啦,導致中熟齡人士在職涯上受阻。而同時也因為在我們的文化裡習慣根據一些共通標準來比較彼此,職涯很自然也是會比來比去的項目,Title啦、公司大小啦、收入啦…也會讓我們不免患得患失與害怕嘗試失敗的,甚至自我懷疑。
現今因為科技的發展、大環境的快速變化,每個人都必須設法跟上,基於對中熟齡工作者的偏見或迷思,•讓中熟齡工作者遭遇讓出位子的壓力、必須因應環境變化的壓力,讓職涯的轉折不如預期,也不確定自身價值定位是什麼。甚至連財經雜誌上都有企業主發表「50歲以上的主管不能用」之類的論點,中熟齡遭遇到的壓力是非常大的。
回到中熟齡的你我自身來說,到了這個階段,在意別人怎麼評價我們、相較年輕時成就感越來越難獲得、擔心已經擁有的成果會因為變化而失去,受困於舒適圈,在意自尊/面子/虛榮,甚至會感到孤獨或被孤立。所以有學者做過研究,如果以不同年齡的人的幸福感程度來看,40歲~50歲的幸福程度是所有年齡層裡最低的。
你想想,如果相較年輕時的我們:不管是歷練、收入、累積的資源與資產,我們都應該比年輕時好得多,但為什麼會心態差這麼多呢?原因是年輕時我們會著眼於成長、突破、獲得,但現在也許是畏懼失敗、害怕失去。所以,我們要調整思考的框架。
以下的問題是我在和很多同年紀的朋友交流時會聽到的:
- 該如何確定自己的志向?
- 人生下半場對成功該如何定義?
- 財務自由才能冒險嗎?
- 如何順利轉換職涯?
- 如何處理不安全感與不信任感?
- 如何保持自律,維持初心與動機?
但我必須說,就如同各位年輕時各自都用各自的方式走到現在,這些問題是沒有共通標準答案的,你必須要用自己的方式去嘗試與探索。
我的職涯下半場探索
所以,就讓我來談一下,我自己是怎麼想跟怎麼做的。首先要強調:這並不是所謂的「成功經驗分享」,甚至你會聽到很多失敗的經歷。
如我在剛剛一開始時提到的,我在思考我自己的職涯時,運用的思考框架是「第二曲線」,大多數的人如果以三階段人生來說,職涯的高峰應該會是50歲左右,接著會逐漸朝退休前進。但是,在百歲人生的時代,你是可以有另一段不一樣的成長曲線的。
這是我過往的職涯,如果從我出社會的第一份正職工作開始畫一條時間軸會像是這樣:25 年,四個不同的領域、待了九家公司,最後一份工作的薪水是第一份工作薪水的13.2 倍。
這25 年看似很長、變化也很大,但是以百歲人生來看,也不過就是其中的一段。看起來我的確在50 歲左右達到職涯的高峰,所以接下來如果不轉型的話,注定時間到了就要退休,但是我知道我可以有不一樣的選擇。
「第二曲線」的理論是由英國管理大師查爾斯韓第在1980 年提出的,他指出企業或產品的生命週期通常像是一條橫躺的S 曲線,初期因為剛開始投入但還沒有回收,會先進入低谷,接著持續成長到達高峰後,因為環境變化或者競爭一定會慢慢走下坡,所以應該在現有成長曲線還沒到達頂峰,所有跡象都顯示狀況一切良好,看似不需要改變時,就是啟動轉型,培養第二條成長曲線的時機。若危機迫近才願意變革,因為資源、時間均無餘裕,就很難成功。
韓第他自己的職涯發展也實踐了自己的理論,他在49歲時轉型成為自由工作者,主要以寫書、錄廣播、演講,一方面支持他太太的事業,過著兼具家庭工作、學習工作、有薪工作的「組合式工作」職涯。
「第二曲線」重點在於:何時啟動,以及過程中的嘗試、探索與轉型。在座的您不妨思考一下:你現在是處在你的職涯的哪一個階段呢?該是啟動第二曲線的時機了嗎?
我在2018年被前老闆問了那個「大哉問」之後,2019年到現在四年多的時間,我做了以下的嘗試:有一些有持續進行,有些中途發現不適合自己,有些則是剛開始:
在一開始還不確知接下來會怎麼做的時候,我覺得應該可以找一些有類似想法的朋友以社群的方式一起激盪和互相幫忙,線上社團和讀書會是我持續在參與的,中間雖然經歷了要保持社交距離的疫情,但從2019 年到現在,包括線上線下還是辦了30多場的讀書會,選書以「人生下半場」的主題為主。過程中也因為不同夥伴的經驗分享與資源,或多或少產生了心理上與實質上的幫助。如果你有興趣參與讀書會,你可以搜尋「貝感幸福」,下一次的讀書會是5/29。
初期為了擴大我的接觸面以及為自己的探索暖身,我仿效在媒體看到日本一種特殊的工作「大叔出租」,採取分級的收費方式:談話聊天一小時收費NT$390,若是諮詢的話一小時收費NT$1,490。透過FB粉絲團與部落格的宣傳,過程中有128 個人付費跟我聊天或諮詢過,甚至還有每隔一段就固定跟我約的熟客。
你可以說這是一種「微顧問」服務,幫委託人梳理思緒,提供中肯的建議,必要時給予情感支持。(後來因為其他的工作開始多了起來,「大叔出租」能用的時間不多,只開放給熟客與有緣人了)
這個看起來有點半開玩笑的服務還曾經被非凡新聞採訪上了電視,很多人是因為「大叔出租」才認識我的。
雖然Youtuber 好像是年輕人比較適合的工作,但我也持續做了兩年,
頻道名稱「我是老查」 。我寫內容與主講,朋友幫我處理後製,題材以我個人愛好與經驗為主,例如我的收藏品像是鋼筆、玩具,還有穿搭建議、職場經驗、說書。25 個月每週更新沒有間斷。
在那段期間裡,我有四次在街上有人跟我說「我有在看你的影片」,而我的影片裡最多人看與按讚的一支主題是「
男生穿搭基本法則:衣櫃必備單品與如何配色」。不過做影片真的蠻花工的,也似乎不是適合我的職涯方向,於是就停止更新,但是這個經驗,卻成為我之後做收費線上課程時很好的經驗基礎。
長期以來,閱讀一直是我的興趣以及學習的方式,所以我從2020 年開始經營有關商業好書導讀的收費內容訂閱服務,包括精華摘要
「老查商業好書簡報」、影音說書、帶領企業內的主管讀書會...等等。在「用力」讀書的同時,也為我帶來一些收入,以及藉此讓更多人認識我,進一步有發展其他合作的機會。所以不要小看自己的嗜好能夠帶來的機會與可能性。
這些非典型的探索,意外的被媒體注意到,所以我的故事還上了第1657期的商業周刊。我覺得很有趣的是:我在企業服務時的成績都還沒有什麼機會被媒體報導,反倒是成為中年級實習生之後竟然上了雜誌和新聞。
上述過程裡我學到兩件很重要的事:在2019 年一開始的時候,我沒有發現當時很多機會像是顧問或授課都來自於我過往職涯的累積,那充其量只是我第一段曲線的剩餘動能而已,必須積極嘗試。另外,在進行探索的過程裡也許會發現有些項目並不適合自己,就像我不適合成為Youtuber,在做了足夠的嘗試之後,放棄並不可恥。
一些建議
雖然我自己還處在「中年級實習生」的階段,但這四年多的經驗仍然可以為還沒開始嘗試中年職涯轉型的各位提供一些建議。
首先,我們可以盤點自己既有的資產,我指的不是錢或房子、股票,而是自己的經驗、專長以及特質。以及已經在哪些領域建立起關係與深度的聯繫。
自我盤點:
- 自身價值:經驗、技能/專長、個人特質/特色
- 人脈/關係
- 思考可行選項
- 財務規劃
要強調:財務的規劃很重要,我當時是因為自己還有一些積蓄所以直接就開始,也許有些朋友必須先以週末或下班後的時間先開始進行。
仍然要再次提醒:我們現在所具有的資源與累積,絕對比我們25 年前年輕時多得多,如果當年的“小屁孩”可以跌跌撞撞走到今天,我們更應該相信現在的自己是沒問題的。
另外,我有看到很多朋友覺得「要想清楚啊」「要謀定而後動」,但以我這四年多來得到的經驗是:一開始是不可能做出完美的計劃的,必須要先嘗試,從結果來思考怎麼樣調整。另外,我們也可以和已經有經驗的人請教與學習。記得:第二曲線裡的轉換期就是要讓我們進行探索與試錯的,在方向確定之後,再全力投入。
這張圖可以作為你開始思考的起點,無論是已經有想法,或是想先探索方向看看,找到適合你現況的做法開始進行是最重要的,也請記得:你有調整的自由與彈性,只有你知道怎樣才是適合你的。
最後想送給各位一段我很喜歡的話,是我在一本好書《原則》裡讀到的:「有史以來人類最偉大的力量就是創造力和適應力,我們具有適應和改變做事方法的能力」。面對百歲人生以及開創第二曲線帶來的變化,創造力與適應力會是我們可以運用最好的能力。
(本文與圖片是4/30 「104高年級『突圍』講座」當天演講前我寫的逐字稿與簡報內容,配合文章體例略作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