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來的轉變:老闆的思維 vs. 員工的感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突然收店


在之前某年11月的時候,我工作的地方,老闆原本想要把店面收掉,但可能其中基於各種原因。老闆在宣布這個消息的時候,只提前一天告訴我們,所以我們只有一天的時間,可以決定要調去哪一間分店或離職。


這讓我們感到非常錯愕也措手不及,我們當時也非常的難以接受,也很不能理解,所以我們那時有一半的人決定要離職,後來老闆知道後,隔天突然又說想要再把店面重新裝潢,再改一些方案重新來過,希望我們原本要走的人能夠在留下,再試試看能否把業績做起來。


那時候,隔天老闆在宣布要重新裝潢時,也才知道原來我們非常不能諒解,所以一直在解釋,希望我們能夠理解,他這樣做是長期來看對大家都好的,但其實我們內心還是並不買單。只是我們本來就沒有打算要離職,如果只是重新裝潢在原地點繼續工作的話我們就能接受,所以最後我們就等一個多月後,裝潢完再回來重新開始。


老闆與員工的視角


我會想分享這個故事,經歷這個事件讓我有一些體悟及想法,

像是老闆的想法及思維都是比較重視「整體投資報酬率與成長性」;員工比較在乎的是「個人的福利感受」。

所以比較常見的狀況是,老闆會希望員工能夠「共體時艱」,多為公司著想,而員工也會認為老闆都不懂員工的感受及想法,因為立場不同,所以兩者的想法都沒有誰對誰錯。


因此我們會發現,雙方都會試圖想要說服對方理解自己,這樣的行為其實也是很本能的,也很正常。但通常結果都不盡人意,反而常常發生很多衝突,那是因為本來立場不同就不可能完全的能夠體諒對方,只能盡可能的理解,但並不代表就一定能接受。


只能知道對方在乎的點跟我們在意的點是不同的,如果說員工的想法跟思維能夠完全跟老闆一樣的話,那麼也許員工就不會是員工,早就去當老闆了;而老闆如果能夠完全像員工一樣的想法那就不會是老闆了。


一間公司的發展就是必須要有這樣不同的差異性存在才是平衡,所以不管是老闆還是員工,各自在意的點跟立場都是沒問題的,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選擇要不要接受對方而已,而不是想要試圖說服對方。


顧客與店家的衝突


同樣的,這個想法套用到生活的各種關係,其實也是通用的,像是員工與客戶,客戶在意的就是自己的福利。

舉例來說:像是去餐廳用餐的客人,通常只會想知道到底要等多久才有位子,在現場看到有很多空桌,以為有位子,但被告知要後位等待時,只會覺得明明有位子為什麼要等?


實際上是因為後面有接訂位的客人,所以員工在安排位子上有保留,但這個也只有員工才知道,所以這時候員工通常會想要跟客人解釋,希望客人能夠說服理解並接受,但通常客人根本不太想聽,也不在乎,單純只想知道什麼時候能有位子跟上餐而已。


因此常見的狀況就是,雙方發生間接的衝突導致客訴,員工可能覺得委屈氣憤,客人可能覺得莫名其妙,為什麼要等這麼久?


這就是立場與角度不同,這時候我們可能會想,到底要怎麼做才是對的,我們會開始一直不斷的分析,感覺上好像不管怎麼做,都會有不同的問題發生,但我們還是會一直想要尋找一個標準正確,能夠解決一切的方案。



個體差異


我們也許還會認為,可能是自己的經驗或能力不足,才會發生這個問題,會想盡可能地找一個完美的解決之道,並不是說完全不可能,不過我們內心要先有一個認知是:


因為我們在處理的並不是事件而已,而是在面對不同的個體。


就像男女有別,男女生天生構造就不同,同一件事在意的點不同,也許我們想的A方案在男生身上可行,但在女生身上就是會行不通,那這時候你要說是想A方案的人能力不足,還是女生有問題嗎?


過度分析


聽到這裡你可能還是會感到有點困惑,覺得說:「對啦!好像是這樣沒錯!那所以到底要怎麼做比較好?」

要做的就是要先認知:

不管我怎麼做都不可能完美,都會有人不滿意。


因為每個人在意的點不同,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以自己能力所及,並認為是最好的選擇就相信自己去做,不需要去分析與比較,因為我們不是機器,如果都想靠數據統計分析的話,以我們人為的能力,能分析的是非常有限的。


而且相信我,通常你過度分析之後,你會發現你什麼事情都做不了。

舉例來說:

像是吃飯,光是在外送平台上,看要吃什麼通常就花了很多時間,到最後反而不知道要吃什麼。那是因為本來就沒有一個必須要吃什麼的標準答案,我們想要吃什麼其實都可以。


重要的是自己想吃什麼、不想吃什麼?而不是在於大家都吃什麼?或是我應該吃什麼比較好、比較對、比較正確、比較不會犯錯。


韓劇的哲理


我們因為教育的關係,所以都會習慣性的想要找一個標準的好的、對的答案,但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適用於這樣的方式,就跟韓劇【我的新創時代】裡「韓志平」對「徐達美」說的

raw-image


徐達美問說:怎樣才是好的執行長?
韓志平回答:沒有這種東西!這就跟問怎樣是好的政治人物一樣不合理!
徐達美說:為什麼不合理?
韓志平說 :企業跟政治不是考試沒有標準答案,為什麼要去追求不存在的答案?
不要再找答案了,做選擇就好!
不管做哪種選擇都會挨罵,但如果害怕被罵,妳就做不了任何決定,做不出決斷就是失格的執行長。
你想成為哪種人?好人?執行長?


這段對話我當時看到也感到非常驚艷,沒想到韓劇會有這麼通透哲理的對白。


文化的枷鎖


所以聽到這裡,希望各位別曲解為,那就是可以不顧他人為所欲為做任何事,而是要提醒,不要因為想迎合別人或社會期待,怕自己被罵,而不敢依照自己的意願做選擇。


但也不表示這樣不好,這也是一種選擇,只是要問你自己,你真的喜歡這樣嗎?

如果是,那沒問題,但通常是根本不知道,也沒想過自己喜不喜歡、感受如何、想不想要?



我們的文化教育,習慣把他人放第一,自己放最後。這也許是種美德,但另一面是種枷鎖。

反而成全了別人,犧牲了自己,所有選擇都是一體兩面的,就看你如何分配比例取捨。

相信今天的內容有啟發到你,有其他想法也歡迎留言討論,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邊, 

謝謝大家!再會!


avatar-img
12會員
54內容數
Hi!歡迎來到好想來!在這裡我們會分享關於個人成長、經驗分享、健身、生活心態等,希望藉此能觸及影響更多人,一起成長學習!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好想來-Shawn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創業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目標,但在這條路上,資金往往是一大挑戰。有人選擇借錢投資創業,希望能夠加速成長,但這樣的做法真的好嗎?本文分析了激進型、保守型和理性型創業者的心態,以及投資者在借錢創業過程中可能會經歷的心理狀態和自我評估。建議深入研究並評估所有潛在的風險和回報,並進行全面的風險評估。
本文內容深入分析了對孤獨的誤解以及實際解構這些誤解的方法,從心理學角度提供了五種基本的心理需求,並分享了個人對孤獨的看法和應對策略。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因閱讀一本書而產生的心靈轉變,該書提出了原來我們整個生活中所面對的挑戰,其實都是虛幻的限制性信念。作者因此決定暫停工作,重新調整自己的信念和心態,並發現生活也可以更加自由與放鬆。作者希望分享這個轉變給讀者,並鼓勵大家一起打破限制性信念,追求更有價值的生活。
年輕時用健康換錢,年老用錢換時間,這是許多人的人生哲學。但是,這樣的選擇真的值得嗎?我們是否該在過度節儉與享樂主義的極端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我們是否會後悔沒有趁健康時多體驗生活? 我想和大家分享我的一些想法和經驗,希望能有一些啟發和參考。我不是要告訴大家該怎麼過的人生,而是要讓我們思考一下
MeToo事件是因為在台灣演藝圈發生的一連竄的性騷擾事件,引起了大眾的關注,但它其實是一場全球性的反性騷擾運動,揭露了許多隱藏在各行各業的性侵犯性騷擾案件。通常涉及權力不對等的關係,例如上司與下屬、老師與學生、明星與粉絲等。 這些案件不僅對受害者造成了深遠的身心影響,也反映了社會中存在的性別不平等和
我們的工作或生活中充滿了不喜歡或沒興趣的事情,但又不能不做?想學習一項新的技能或者培養一個新的習慣,發現自己很難堅持下去?感到無趣、煩惱、焦慮或壓力大?做的事情雖然是對的,但是沒有任何的樂趣和動力? 首先我們先來看以下三點: 一.什麼是喜歡有興趣的事情? 就是那些能讓你感到快樂、滿足、自信、充實、成
創業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目標,但在這條路上,資金往往是一大挑戰。有人選擇借錢投資創業,希望能夠加速成長,但這樣的做法真的好嗎?本文分析了激進型、保守型和理性型創業者的心態,以及投資者在借錢創業過程中可能會經歷的心理狀態和自我評估。建議深入研究並評估所有潛在的風險和回報,並進行全面的風險評估。
本文內容深入分析了對孤獨的誤解以及實際解構這些誤解的方法,從心理學角度提供了五種基本的心理需求,並分享了個人對孤獨的看法和應對策略。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因閱讀一本書而產生的心靈轉變,該書提出了原來我們整個生活中所面對的挑戰,其實都是虛幻的限制性信念。作者因此決定暫停工作,重新調整自己的信念和心態,並發現生活也可以更加自由與放鬆。作者希望分享這個轉變給讀者,並鼓勵大家一起打破限制性信念,追求更有價值的生活。
年輕時用健康換錢,年老用錢換時間,這是許多人的人生哲學。但是,這樣的選擇真的值得嗎?我們是否該在過度節儉與享樂主義的極端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我們是否會後悔沒有趁健康時多體驗生活? 我想和大家分享我的一些想法和經驗,希望能有一些啟發和參考。我不是要告訴大家該怎麼過的人生,而是要讓我們思考一下
MeToo事件是因為在台灣演藝圈發生的一連竄的性騷擾事件,引起了大眾的關注,但它其實是一場全球性的反性騷擾運動,揭露了許多隱藏在各行各業的性侵犯性騷擾案件。通常涉及權力不對等的關係,例如上司與下屬、老師與學生、明星與粉絲等。 這些案件不僅對受害者造成了深遠的身心影響,也反映了社會中存在的性別不平等和
我們的工作或生活中充滿了不喜歡或沒興趣的事情,但又不能不做?想學習一項新的技能或者培養一個新的習慣,發現自己很難堅持下去?感到無趣、煩惱、焦慮或壓力大?做的事情雖然是對的,但是沒有任何的樂趣和動力? 首先我們先來看以下三點: 一.什麼是喜歡有興趣的事情? 就是那些能讓你感到快樂、滿足、自信、充實、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試著回想最近一次我們覺得不滿的情緒,是在公司裡被老闆責罵?在家庭裡被孩子的言行舉止氣到?在朋友間發生衝突?還是面對生活覺得無力? 在公司裡被老闆責罵,可能是因為雙方對於工作完成度的標準不同,當我們覺得自己已經付出了很多,老闆卻覺得項目成果無法接受⋯⋯
Thumbnail
以前的一個下屬跟我聯繫,提到最近在公司看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公司什麼資源都不給,卻只要求他們業績,老闆有什麼想法也不先知會他們,不和他們商量就自己決定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一天到晚覺得自己最厲害,老闆們都是傻子 後來工作越久,職位越高,才發現原來當年老闆這麼做是……
既然都聊了工作的事情,主管與員工不過算是問題的衍生而已,真正的源頭多數都來自我們所謂的老闆階層,講到這階層,真的很難說不帶情緒去撰寫,只能盡量抑制,畢竟,寫多了就有人要說所謂的仇富心態了,然,這又如何呢?只要是真實出現的事情,那就非得撰寫,這才是觀察與現實的精隨,在這邊寫的就是真實,而真實往往都是最
Thumbnail
本文作者將從老闆的角度以及員工的角度做換位思考,帶大家一起了解在一間新創企業之中,究竟老闆與員工到底各自懷抱那些想法? 又各自面臨那些問題與難題?
Thumbnail
身為傳產製造業的一員,好像很難避免因為一些循環訂單量低的時候,老闆免不了就會想到這個方案。也許換個角度比起被資遣好一些,但總的來說對於勞工總是收入減少,但遇到了總是要處理與面對,就來分享一下一些要點。 #一定要雙方協商 雖然實務上不太真的有太多協商的過程,但如果我們身為執行者就在這一
Thumbnail
這週我身邊的親友與環境遭受劇烈的衝擊,家人住院、貓咪開刀、工作環境的改變等,各種需要操心的事情接踵而來。 今天的故事內容就是有關老闆突然不在,而我暫時頂替他的奇妙旅程。  
Thumbnail
從工作模式、飲食模式再到看清一些人事物。 我想疫情的到來是必然要發生的。沒有這件事,不會有後面接二連三的事發生。
Thumbnail
我明明都已經給他特別照顧,無論調薪或分紅都沒有少給他,什麼好處全都拿了,竟然跟我說因為心累所以要走了- 前兩天聽到隔壁團隊的主管言語激動的描述著申請離職同仁的狀況。
Thumbnail
可以選擇的話,您是否也會不想上班呢? 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會想,哈哈哈哈~~~ 但往往為了生活,逼不得只能更著頭皮上, 上班每天要面對所謂的豬隊友、小人、噁心上司、慣老闆…等。 拾。ten以前也開過店,多少知道當老闆的心態, 但目前的上班族職場上,真的,跟以前不同, 老闆真的不是人,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試著回想最近一次我們覺得不滿的情緒,是在公司裡被老闆責罵?在家庭裡被孩子的言行舉止氣到?在朋友間發生衝突?還是面對生活覺得無力? 在公司裡被老闆責罵,可能是因為雙方對於工作完成度的標準不同,當我們覺得自己已經付出了很多,老闆卻覺得項目成果無法接受⋯⋯
Thumbnail
以前的一個下屬跟我聯繫,提到最近在公司看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公司什麼資源都不給,卻只要求他們業績,老闆有什麼想法也不先知會他們,不和他們商量就自己決定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一天到晚覺得自己最厲害,老闆們都是傻子 後來工作越久,職位越高,才發現原來當年老闆這麼做是……
既然都聊了工作的事情,主管與員工不過算是問題的衍生而已,真正的源頭多數都來自我們所謂的老闆階層,講到這階層,真的很難說不帶情緒去撰寫,只能盡量抑制,畢竟,寫多了就有人要說所謂的仇富心態了,然,這又如何呢?只要是真實出現的事情,那就非得撰寫,這才是觀察與現實的精隨,在這邊寫的就是真實,而真實往往都是最
Thumbnail
本文作者將從老闆的角度以及員工的角度做換位思考,帶大家一起了解在一間新創企業之中,究竟老闆與員工到底各自懷抱那些想法? 又各自面臨那些問題與難題?
Thumbnail
身為傳產製造業的一員,好像很難避免因為一些循環訂單量低的時候,老闆免不了就會想到這個方案。也許換個角度比起被資遣好一些,但總的來說對於勞工總是收入減少,但遇到了總是要處理與面對,就來分享一下一些要點。 #一定要雙方協商 雖然實務上不太真的有太多協商的過程,但如果我們身為執行者就在這一
Thumbnail
這週我身邊的親友與環境遭受劇烈的衝擊,家人住院、貓咪開刀、工作環境的改變等,各種需要操心的事情接踵而來。 今天的故事內容就是有關老闆突然不在,而我暫時頂替他的奇妙旅程。  
Thumbnail
從工作模式、飲食模式再到看清一些人事物。 我想疫情的到來是必然要發生的。沒有這件事,不會有後面接二連三的事發生。
Thumbnail
我明明都已經給他特別照顧,無論調薪或分紅都沒有少給他,什麼好處全都拿了,竟然跟我說因為心累所以要走了- 前兩天聽到隔壁團隊的主管言語激動的描述著申請離職同仁的狀況。
Thumbnail
可以選擇的話,您是否也會不想上班呢? 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會想,哈哈哈哈~~~ 但往往為了生活,逼不得只能更著頭皮上, 上班每天要面對所謂的豬隊友、小人、噁心上司、慣老闆…等。 拾。ten以前也開過店,多少知道當老闆的心態, 但目前的上班族職場上,真的,跟以前不同, 老闆真的不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