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緬懷親人的新方法

2023/09/20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許多人在面對至親或是好友的離世,從一開始的撕裂痛苦,到後來的無奈接受,有人經過幾年的時間,都無法走出傷痛,即使內心稍緩平復,但每每想起,總是長聲嘆氣、淚眼婆娑。當然,也有透過”物化”的方式,例如:睹物思人或是將骨灰做成項鍊之類的戴在身上,目的除了不捨他們的離開外,多少都隱含活著的我們,不願意接受事實吧。

前一陣子看到Podcast的專訪,受訪者對於年華青春的女兒離世,除了表達其椎心之痛外,也道出自己始終不願意走出傷痛的決定,不但如此,甚至踏入學術領域,鑽研AI人工智慧,利用女兒之前留下的聲音檔,透過其聲紋並利用AI的技術,重新創造其說話的聲音、語調及造句,相似度非常高,不知情的人以為來賓的女兒應該還好好的活著。

這點太令人驚訝了,只要保留這些碳跡資料”,就可以讓逝去的親人透過新的科技,讓我們有機會重新與祂對話!看完影片的當下,我早已淚流不止,覺得如果我有機會也想試看看,但仔細一想,我沒有”碳跡資料”可以提供啊,無妨,至少透過節目的訪談,我知道了一項新的科技,對於思念親人的方法,又多了項新選擇。

換個角度思考,如果可以在活著的時候,把握時間好好相處,絕對勝過離世後的千百種悼念方式,有一句老話很中肯,子欲養而親不待,我的感觸甚深,面對父母的年邁至離世,子女心理受到的衝擊都很大,礙於個人的能力與經濟條件,能夠全職照顧的並不多,即使終日陪伴、照顧,但日子久了、耐心被磨光了,對父母的態度能否始終如一,真的很考驗人性。

這過程雖然痛苦,我很慶幸自己有機會擔任主要照顧者的角色,讓我重新認識自己的父母外,也拉近親子間的距離,甚至還看到了他們的另一面,這也算是人生中意外的收獲。

目前對我而言,留下的書信與字條,反而是我在想念時會拿出來翻閱的唯一,不論是寫給我的”家書”,或是當年投稿的親筆真跡,都顯的額外珍貴,如果有一天這些紙因年代久遠而損毀,我也不會覺得可惜,畢竟它早已撫慰我的思親之心,陪伴我渡過自覺孤獨的歳月,也逐漸撫平我內心的傷痛,得已看見希望的曙光。

無論是否有科技的協助,透過各種方式來思念、緬懷過往,最後都希望活著的我們,可以遠離傷痛、迎接未來。

3會員
62內容數
這是個人過往生活經驗的感受與分享,人生都不是順遂的,跌倒想辦法爬起來,期許自己是這樣的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