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青春並不溫柔》希望市場不要埋沒它、更不要改變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左)葉曉霏飾演的梁季薇(右)李玲葦飾演的魏菁

(左)葉曉霏飾演的梁季薇(右)李玲葦飾演的魏菁

《青春並不溫柔》帶我們回到剛解嚴的90年代,學生還是必須靠著野百合學運衝撞體制的那個年代,美術系為爭取創作自由發起罷課,使得這些人的青春因為這場革命蒙上了一層灰,難道這是社會化必經的過程嗎?儘管所有反抗都需要付出代價,但我們彷彿可以在這群熱血沸騰的青少年身上,找到無悔的生命力。


除了革命,這些學生還有自己的課業和情緒需要處理,大人們在這裡不但沒有扮演輔助的角色,還否定了這些思想。作品畫得好有什麼用呢?儘管解嚴了,還是不能有不一樣的想法——「有能力、有權力再來談自由吧。」於是就是我們透過電影看到的,在那個時代的學校老師肯定西洋藝術史,卻否定台灣藝術與本土意識等諷刺畫面。


個人很喜歡本片的台詞、美術風格和演員表現,沒有華麗的辭藻或刻意的氛圍營造,只有發人深省的對話,女女戀情不但凸顯出專屬於女性的柔情和細膩,也兼具了青春強大又無懼的力量。很難想像主角葉曉霏是新演員,她那自然又坦率的態度,與現實訪談中可愛又靦腆的感覺是有落差的,可見導演的引導與調度也藏有一些功夫。加上入圍北影最佳攝影的陳麒文,呈現出來那撲朔迷離與充滿情緒張力的鏡頭,與福多瑪如詩如畫的迷幻配樂,展現了專屬於青春反抗的混亂與激情。以導演的第一部處女作來說,真是令人眼睛為之一亮。


導演蘇奕瑄在映後訪談提到,這部電影要談的不是政治自由,而是藝術自由,然而我們可以發現藝術和政治是分不開的,就像電影裡的那些學生,為了爭取自己權益,矛盾的拉攏立委作為政治斡旋一樣。儘管冒著被政客收割的風險,但是抗爭是不會結束的,如魏菁所提:「每個人都活在荒謬的世界裡,因為現實和理想的落差,所以反抗是一種活著。」。


======

這裡將會定期於更新電影資訊和心得

歡迎追蹤——

FB|地瓜嗓さん

IG |@digua_san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地瓜嗓(さん)的沙龍
23會員
79內容數
富含電影纖維,能增加觀察生活的飽足感。文字熱量每100克約87大卡,心情好的話,會從臉上的洞發出自以為音樂的嗓音。
2025/01/03
《你是我眼中的那道光》宛如有人在耳邊輕聲低語,與我一同坐在黑暗深處,靜靜欣賞城市喧囂中的點點燈火。這是一種獨特的體驗,與我自小的印象截然不同——三個女人聚在一起往往會充滿活力與瘋狂,但在孟買這樣繁忙的大城市裡,資深護士廚房廚師帕瓦蒂、普拉巴、年輕同事阿努這三位分別代表老中青的女性,卻穿越了職場關係的
Thumbnail
2025/01/03
《你是我眼中的那道光》宛如有人在耳邊輕聲低語,與我一同坐在黑暗深處,靜靜欣賞城市喧囂中的點點燈火。這是一種獨特的體驗,與我自小的印象截然不同——三個女人聚在一起往往會充滿活力與瘋狂,但在孟買這樣繁忙的大城市裡,資深護士廚房廚師帕瓦蒂、普拉巴、年輕同事阿努這三位分別代表老中青的女性,卻穿越了職場關係的
Thumbnail
2025/01/03
《爸爸》讓我有種揮之不去的壓抑感,仿佛它不僅是故事中的情感,也是對這幾年香港電影氛圍的注解。濃霧之中,過去的「美好香港」消失了,只剩下壓抑與病弱的呼吸聲。 雖然現在的香港電影因審查而局限於家庭與小人物的題材,但像《爸爸》、《年少日記》、《窄路微塵》這樣的作品,卻在細膩之中抓住了大時代的切面。這
Thumbnail
2025/01/03
《爸爸》讓我有種揮之不去的壓抑感,仿佛它不僅是故事中的情感,也是對這幾年香港電影氛圍的注解。濃霧之中,過去的「美好香港」消失了,只剩下壓抑與病弱的呼吸聲。 雖然現在的香港電影因審查而局限於家庭與小人物的題材,但像《爸爸》、《年少日記》、《窄路微塵》這樣的作品,卻在細膩之中抓住了大時代的切面。這
Thumbnail
2025/01/03
那天,因婦科疾病緊急送往急診室的我,出院後馬上觀看了《黑箱日記》,心中湧現無法言喻的複雜情緒。我將自身的脆弱投射到電影之中,驀然發現自己的感受竟與伊藤詩織產生了某種深層的共鳴。亞洲女性對於自己的身體,似乎習慣將聲音壓縮到微不可聞,任憑他人的評價輕易蓋過我們的想法。而我們的身體,無論外在或內在,都如此
Thumbnail
2025/01/03
那天,因婦科疾病緊急送往急診室的我,出院後馬上觀看了《黑箱日記》,心中湧現無法言喻的複雜情緒。我將自身的脆弱投射到電影之中,驀然發現自己的感受竟與伊藤詩織產生了某種深層的共鳴。亞洲女性對於自己的身體,似乎習慣將聲音壓縮到微不可聞,任憑他人的評價輕易蓋過我們的想法。而我們的身體,無論外在或內在,都如此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升上五年級開啟人生新篇章卻遇到學校一連串的改革,再度看孩子們如何發揮搞怪天份活出精采人生! ※此故事只著重在校園革命部分。
Thumbnail
升上五年級開啟人生新篇章卻遇到學校一連串的改革,再度看孩子們如何發揮搞怪天份活出精采人生! ※此故事只著重在校園革命部分。
Thumbnail
對於青少年的愛情來說,它可以如此溫柔,充滿煩惱與不成熟,然而也可能是充滿背叛和慾望的故事。這篇文章描述了兩位高中生的愛情故事,由戀愛、暗戀到告白等情節,深刻描寫了青春期的愛所包含的溫柔、無奈和迷失。文章以及一些劇情透漏,請小心服用。
Thumbnail
對於青少年的愛情來說,它可以如此溫柔,充滿煩惱與不成熟,然而也可能是充滿背叛和慾望的故事。這篇文章描述了兩位高中生的愛情故事,由戀愛、暗戀到告白等情節,深刻描寫了青春期的愛所包含的溫柔、無奈和迷失。文章以及一些劇情透漏,請小心服用。
Thumbnail
電影大多描述著主角吉姆的所處環境、家人和校園同儕周遭的不諒解與衝突的故事。
Thumbnail
電影大多描述著主角吉姆的所處環境、家人和校園同儕周遭的不諒解與衝突的故事。
Thumbnail
一道下課的鐘聲響起, A大的校園瞬間充斥各式各樣的聲響,同學間此起彼落的交談,操場上年輕男女的歡笑,都讓人感受到滿滿的朝氣以及青春的能量。
Thumbnail
一道下課的鐘聲響起, A大的校園瞬間充斥各式各樣的聲響,同學間此起彼落的交談,操場上年輕男女的歡笑,都讓人感受到滿滿的朝氣以及青春的能量。
Thumbnail
回想過去青春期的年少歲月,我們是否曾對父母出言不遜,甚至爆發嚴重衝突呢? 或是在學校遭遇到嚴重的人際困擾而對校園生活提不起勁,也對未來的人生感到茫然呢? 青春期正是一個人逐漸開始展現出個人主體意識的關鍵時期,同時也面臨賀爾蒙影響生理與心理的艱難考驗,加上學業繁重更是讓壓力加劇,種種因
Thumbnail
回想過去青春期的年少歲月,我們是否曾對父母出言不遜,甚至爆發嚴重衝突呢? 或是在學校遭遇到嚴重的人際困擾而對校園生活提不起勁,也對未來的人生感到茫然呢? 青春期正是一個人逐漸開始展現出個人主體意識的關鍵時期,同時也面臨賀爾蒙影響生理與心理的艱難考驗,加上學業繁重更是讓壓力加劇,種種因
Thumbnail
青春期的孩子在學校規定的框框裡奮鬥,就像他們腳上的白布鞋是一個框框。 待成人脫去白布鞋的時候,有多少人也脫去了夢想?又有多少人脫去了勇氣,往大人的世界走去?
Thumbnail
青春期的孩子在學校規定的框框裡奮鬥,就像他們腳上的白布鞋是一個框框。 待成人脫去白布鞋的時候,有多少人也脫去了夢想?又有多少人脫去了勇氣,往大人的世界走去?
Thumbnail
《那些少女沒有抵達》以老師與學生的成長故事刻畫不同世代的煩惱與壓力。閱讀過程中能漸漸體會,有些抉擇後的失望與放棄是不是因為年輕,只是單純的人生常態。這是本讀起來很快,卻能在閱讀後的未來細細回味每一個過去的書。
Thumbnail
《那些少女沒有抵達》以老師與學生的成長故事刻畫不同世代的煩惱與壓力。閱讀過程中能漸漸體會,有些抉擇後的失望與放棄是不是因為年輕,只是單純的人生常態。這是本讀起來很快,卻能在閱讀後的未來細細回味每一個過去的書。
Thumbnail
學生不會想知道你們在他看不見的地方多努力,就結果而言這和放養沒區別。
Thumbnail
學生不會想知道你們在他看不見的地方多努力,就結果而言這和放養沒區別。
Thumbnail
領薪層面來看,積極的爭取消極活著的條件,就是現今的大學生態。
Thumbnail
領薪層面來看,積極的爭取消極活著的條件,就是現今的大學生態。
Thumbnail
層出不窮的自殺案件,充斥著現代人的生活,在學校跳樓、在地鐵臥軌、在車子裡燒炭,早已成為我們習以為常的社會新聞。有些痛苦的背後,是一群經歷時代巨變的千禧年小孩,不但要實現父母的期望,還要對抗整個社會。倖存者最終都只能成為麻木的靈魂,像是因他人跳軌而耽誤上班的民眾、或是打開電視台戴上玫瑰色眼鏡的人們,對
Thumbnail
層出不窮的自殺案件,充斥著現代人的生活,在學校跳樓、在地鐵臥軌、在車子裡燒炭,早已成為我們習以為常的社會新聞。有些痛苦的背後,是一群經歷時代巨變的千禧年小孩,不但要實現父母的期望,還要對抗整個社會。倖存者最終都只能成為麻木的靈魂,像是因他人跳軌而耽誤上班的民眾、或是打開電視台戴上玫瑰色眼鏡的人們,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