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玩的版權、技術與創作的成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電玩領域在最近幾十年發生了一些變化,這些變化基本上就跟鐵路公司,電腦晶圓公司在過去的演化路徑一致,但還是有些許差異。

版權的演變

當創作新故事或是新發明的人們去世後,繼承了他們遺產的商業公司是否還能繼續壟斷版權在近幾年已經逐漸地成為了一個需要被回答的問題。而技術的進步與擴散也逐漸的改變了版權的定義。

儘管許多公司與版權方試圖收緊的版權,但是版權的演進一直以來都是往變的更寬而不是更緊的方向演變,除了各種同人作品或是授權的第三方來延續共同創作的創意,許多具有類似元素的電玩IP,像是類銀河戰士惡魔城MMORPG類的遊戲類型崛起。

而這些在未來幾十年應該也不會受到版權方與專利蟑螂們的壟斷。也因此各種迴避越來越長的版權法的做法還是會繼續在電玩界內存在,作為一種對迪士尼等大公司的反動。

狂亂的版權方  來源:

狂亂的版權方 來源:

電玩的黎明與向大眾的擴張

技術的進步使創作的門檻降低,而這又使的重複的要素開始大量的出現,例如魔戒的精靈矮人就是一個這樣的例子,雖然很多創作的精靈矮人明顯是以托爾金為模板,但是這些創作多數並沒有違反智慧財產法,因為精靈矮人這些要素屬於公有領域。

當然也有疑似抄襲的現象,但是由於在前網路時代要創作一個新創的IP通常需要非常多的資源,因此這些與版權的紛紛擾擾通常與大眾無關。但是隨著世界進入到網路時代,一個人就能夠透過小說網創作出有許多名氣的故事,或是透過RPGmaker等低價程式以低成本的方式創作出銷售量不輸大公司的電玩。

當然這也意味著創作的主體由「集資的大公司」往更小型更大眾的領域前進,並在過去二三十年締造了許多小型企業扳倒大公司的局面,例如雅達力的失敗與北方暴雪的崛起。但是這個時代也逐漸的結束了。

就跟所有的故事一樣,這曾經是一個好公司,直到被不懂專業的金融家收購

就跟所有的故事一樣,這曾經是一個好公司,直到被不懂專業的金融家收購

公司之間的互相併購與小公司取代大公司的機率下滑

與其他產業一樣,電玩界也由互相併購的方式在2010年代結束了他們的「戰國時代」,轉變成了一些大公司與圍繞著他們的創作者們的穩定態,例如steam平台就是一個許多小公司與大公司在一個平台上競爭的模式,但更多是類似EA,暴雪,任天堂等等的大公司與他們的雇員,而獨立的工作室不是等著被他們併吞就是已經在破產的路上。

也因此一個托拉斯壟斷的時代正在緩緩的到來,正如美國各大鐵路企業被獨一的,半公立的大鐵路企業給控制,遊戲產業連同其所附屬的電腦硬體業,也正在被美國的軍工複合體所整合,而其他國家不是對此無視,就是也在「自然的」將自己的電玩產業整合進軍工複合體中。而這也許會在未來對創作與競爭造成一些不利的影響。例如最近unity想要加大收費範圍所導致的爭議。儘管現在unity的官方已經「投降」了,但是這並不能保證未來當他們的壟斷程度更高後會再嘗試一次的可能性。

不過長遠來看希望仍存,因為網路上有許多人仍在開發與製作開源的遊戲設計程式,這些開源免費的程式仍會在未來延續個人靠寫遊戲程式致富的傳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龜兔的沙龍
108會員
172內容數
本專題目的在於介紹德國歷史哲學家史賓格勒,在二十世紀初提出的一個歷史哲學體系,目的在於讓更多人了解更多看歷史的角度,並破除漢字圈對於啟蒙進步史觀的崇拜。
龜兔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2
老歐洲的問題是,他們不相信自己的利益比意識形態更重要;並且他們也不真正的相信自己的意識形態值得捍衛。今天在貿易戰的混亂中,來稍微講講一下,我對歐洲的一些問題的看法。
Thumbnail
2025/04/12
老歐洲的問題是,他們不相信自己的利益比意識形態更重要;並且他們也不真正的相信自己的意識形態值得捍衛。今天在貿易戰的混亂中,來稍微講講一下,我對歐洲的一些問題的看法。
Thumbnail
2025/03/22
最近使用AI分析了一些現象,發現在整理某些實體數據上來說AI確實有用。也順便用AI造了一篇小說。但是也發現了在某些情況下AI不但難以推論一些能正常推論的東西。甚至有可能產生與實質情況差異甚大,甚至毫無邏輯與證據的結果。 以下說說幾個使AI無法產生接近更客觀或是有效資訊/統整的原因。
Thumbnail
2025/03/22
最近使用AI分析了一些現象,發現在整理某些實體數據上來說AI確實有用。也順便用AI造了一篇小說。但是也發現了在某些情況下AI不但難以推論一些能正常推論的東西。甚至有可能產生與實質情況差異甚大,甚至毫無邏輯與證據的結果。 以下說說幾個使AI無法產生接近更客觀或是有效資訊/統整的原因。
Thumbnail
2025/02/22
短暫的20世紀早在1990年代就結束了,現在的世界類似1790年代到1820年代的歐美,或是1910年代到1940年代的世界。 這是一個轉變的時代,舊時代的最後殘餘正在被清除,新的社會型態將在未來幾年內就固化,就像是1940年代的歐洲跟1910年歐洲的差異遠大於1820年代的歐洲跟1900年代的歐洲
Thumbnail
2025/02/22
短暫的20世紀早在1990年代就結束了,現在的世界類似1790年代到1820年代的歐美,或是1910年代到1940年代的世界。 這是一個轉變的時代,舊時代的最後殘餘正在被清除,新的社會型態將在未來幾年內就固化,就像是1940年代的歐洲跟1910年歐洲的差異遠大於1820年代的歐洲跟1900年代的歐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電玩領域在最近幾十年發生了一些變化,這些變化基本上就跟鐵路公司,電腦晶圓公司在過去的演化路徑一致,但還是有些許差異。
Thumbnail
電玩領域在最近幾十年發生了一些變化,這些變化基本上就跟鐵路公司,電腦晶圓公司在過去的演化路徑一致,但還是有些許差異。
Thumbnail
透過線上角色扮演遊戲《魔獸世界》,我竟然學會了卡內基訓練營的人際關係溝通技巧、以及商業模式?觀察遊戲產業的底層邏輯,竟然這麼有趣?如果你也好奇遊戲會有什麼啟發的話,歡迎點進來看看這篇文章吧!
Thumbnail
透過線上角色扮演遊戲《魔獸世界》,我竟然學會了卡內基訓練營的人際關係溝通技巧、以及商業模式?觀察遊戲產業的底層邏輯,竟然這麼有趣?如果你也好奇遊戲會有什麼啟發的話,歡迎點進來看看這篇文章吧!
Thumbnail
@新時代的開始,因為網路和電腦科技的普及化,資金,地位,權勢等過去的掌控優勢,已經慢慢在鬆動。如facebook,google等龐大的企業,是因為知識和技術的優勢,以小蝦米打贏大鯨魚的姿態,硬搶下本來的微軟,yahoo等舊的大企業的業務版圖。 @但是知識經濟搶占傳統經濟的版圖,雖然讓無資金,無地位,
Thumbnail
@新時代的開始,因為網路和電腦科技的普及化,資金,地位,權勢等過去的掌控優勢,已經慢慢在鬆動。如facebook,google等龐大的企業,是因為知識和技術的優勢,以小蝦米打贏大鯨魚的姿態,硬搶下本來的微軟,yahoo等舊的大企業的業務版圖。 @但是知識經濟搶占傳統經濟的版圖,雖然讓無資金,無地位,
Thumbnail
『企業經理人不只需要破壞自己,更要檢討本身老舊營運活動的命運,因為未來數十年,或是更長的時間,它們可能可以繼續賺錢。』──《哈佛商業評論‧2012年12月號-迎戰破壞式創新》〈誰怕破壞者!〉麥克斯威爾.威塞爾
Thumbnail
『企業經理人不只需要破壞自己,更要檢討本身老舊營運活動的命運,因為未來數十年,或是更長的時間,它們可能可以繼續賺錢。』──《哈佛商業評論‧2012年12月號-迎戰破壞式創新》〈誰怕破壞者!〉麥克斯威爾.威塞爾
Thumbnail
從70年代起,電子遊戲就已悄悄的在街邊的電動間出現。   當時的遊戲,和流氓,不良少年總是劃上等號。筆者在七   歲時,曾為了偷偷到電動間打小精靈,被媽媽用水管抽,   還在祖宗牌位前罰跪。   不要笑!這種事是真的。後來我就真的不敢去電動間了。   到了十一二歲,進入80年代,apple2電腦
Thumbnail
從70年代起,電子遊戲就已悄悄的在街邊的電動間出現。   當時的遊戲,和流氓,不良少年總是劃上等號。筆者在七   歲時,曾為了偷偷到電動間打小精靈,被媽媽用水管抽,   還在祖宗牌位前罰跪。   不要笑!這種事是真的。後來我就真的不敢去電動間了。   到了十一二歲,進入80年代,apple2電腦
Thumbnail
「《一級玩家》的IP式外宣、《楚門的世界》之於掙脫自由、《歪小子史考特》對愛情的執著。」《脫稿玩家》的觀影過程像是體驗了一場尚恩李維式的雜燴大鍋炒,得出的結果或許有些工整,但彷彿看到了一場創作者與大財團的對峙。
Thumbnail
「《一級玩家》的IP式外宣、《楚門的世界》之於掙脫自由、《歪小子史考特》對愛情的執著。」《脫稿玩家》的觀影過程像是體驗了一場尚恩李維式的雜燴大鍋炒,得出的結果或許有些工整,但彷彿看到了一場創作者與大財團的對峙。
Thumbnail
魔獸世界,一款發行了超過15年的線上遊戲,歷經8次資料片更新,造就1250萬付費玩家的世界紀錄,創下全球6成的市佔率,改編過1次電影,以及衍生出無數小說與漫畫,甚至改變了大型線上遊戲的形式,如今,伴隨著製作公司動視暴雪不斷爆出爭議事件,魔獸世界的榮光似乎漸漸西沉...
Thumbnail
魔獸世界,一款發行了超過15年的線上遊戲,歷經8次資料片更新,造就1250萬付費玩家的世界紀錄,創下全球6成的市佔率,改編過1次電影,以及衍生出無數小說與漫畫,甚至改變了大型線上遊戲的形式,如今,伴隨著製作公司動視暴雪不斷爆出爭議事件,魔獸世界的榮光似乎漸漸西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