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看到「Financial Trauma」(財務創傷)這個名詞時,相當好奇。
看了幾個精闢的視頻後瞭解到,第一,「創傷不在於這個事件大小,而是自己當時的感受。哪一個事件算不算創傷端看當事者的心靈,是否能抵抗這種壓力。」例如,在大人眼中的拌嘴、吵架,當造成長期不安全感甚至感覺生存受到威脅,就有可能造成孩子的創傷,影響了他的三觀,而在之後造成了生命某個階段的失衡。
再舉一個例子,當弱者受到侵害,而他無法發揮「打或跑」的生存本能時,也就是無法還擊或逃離現場來解除危機,甚至無法呼叫群體協助時,他可能只好讓自己昏倒或抽離自我意識來「離開」現場,直到事件過去。如果這個方法有用,漸漸可能會發展成讓自己不在現場(神遊太虛)來避免受傷。這種反射的養成基本上是為了生存,起碼以上敘述對我自己的某些慣性養成是成立的。
至於有什麼具體的發現與關連影響?我自己的發現是,當我把當下狀況或某些人的言行理解成「威脅」,而又覺得自己無法反抗、求助來中斷情境時,只好關上心眼與耳朵,落入自己的心理時空上演另一齣戲。但問題是,狀況果然是威脅嗎?當心靈沒有時間與空間時,所能做的第一反應,也只能是自動化反應。
沒有完全聽見或看見時,我們又怎麼能知道當時真正發生什麼事情呢?最傷的狀況,就是演變成最後當自己或許有能力可以改變時,也沒有勇氣或不想去改變了。當然,造成某些失衡狀況的慣性反應是綜合性,事件裡的種種反應往來也都是連續性的,必然夾雜很多源於不同事件、思想系統的影響,現在就當打地鼠遊戲那樣,先看一個敲一個,其餘的,就慢慢再觀察了。
我還記得多年前一個很偶然的狀況下,我發現父親的一句話可以只是一個陳述,而我落入了習慣性的對待而起了情緒。他「總是」沒有辦法滿意我做的菜(其實也有喜歡只是很少讚美),當我揮汗如雨端上他最愛的煎魚滷肉,他說「肉太鹹了,魚不夠脆」。一股氣憤湧了上來。但不知道為什麼,我切斷了某種慣性「思考」與對待。
菜不是我,我不是菜。他說的是菜不好吃,並不是批評我不好。他說的是可以客觀討論的主觀感受,也就是什麼狀況下肉與菜有被適當的烹調出該有的美味,又或者是在技術上有什麼可以改進,甚至當然還有什麼樣的菜是合口味的?雖然有很多狀況力不從心,畢竟我那時還是希望無論誰吃了都有個讚美,就像我吃到一頓好飯好菜一樣。不是嗎?我需要把過去種種吝於讚美、對他或對我個性及慣性的評價都帶進來嗎?
又好像我們推薦的東西被嫌棄,自己就很難受。可以難受的,但那需要以為對方說的是我「沒有品味」「沒有誠信」等等,用一股暗黑能量讓空間都污濁,或者把自己變成一個再也不分享的人嗎?我想從開始到結論中間,還是有很多可以探討的空間。
我不是要覺得自己原先的反應都不對而不斷自責或論對錯,只是因為活在現場的看見可以帶來選擇,或許能為生命帶來更多和平。
下一篇,再來看看自己對金錢的看法,以及與金錢的關係是否平衡,即帶來我生命中應有的豐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