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進化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從小我就有點異於常人,總是和人不一樣。

這其實是因為本來想追求一致,發現怎麼演都不像,最後只好做回自己。

可是我自己是什麼樣子呢?一個內向害羞、不太敢表達自我,透過頑皮搗蛋、與眾不同來挑戰或突顯自我。

我和父母、家人的關係是疏離的,所以在很小的時候我就在外面流浪了,流連在同學朋友的家庭之中,順便觀察一下他們家庭的溫暖氣氛。總之我很早熟,心中卻空了一個缺,是有關家庭和母親的這兩個東西。

進入婚姻以後,我從外向獨立變得內向依賴,總是喜歡待在家裡,不喜歡外出,以往的朋友也漸漸斷了聯,在幾經思考以後終於發現問題的癥結。

原因出在我把婚姻和伴侶當成是原生家庭的替代,小時候媽媽沒時間陪我,現在我有時間就拼命陪我老婆,並且產生某些依賴性,這種依賴性不能說不好,只是有時會讓人覺得好像退化到幼年時期。

我漸漸的明白,一切都是我自己的問題,我透過形象的錯覺將我的婚姻和伴侶當成是我小時候家庭失去的溫暖,想要重溫,整個人格不自覺開始退化,由獨立自信變成依賴退縮。

這樣形象或關係的轉變造成了某種緊張,我一直以為原因在別人身上,其實是在我身上,因為我一直沒辦法擺脫原生家庭對我造成的影響,以致於產生了錯覺。

我的母親跟我的老婆在某些地方很像,都是堅強獨立的女人,很早就出社會賺錢謀生養活自己,對於經濟生活看得很重,這是我在選擇伴侶時沒有意識到的。

在角色的扮演上有時候不是夫妻關係而是母子關係,變成是一種青春期表現給父母看,希望得到認同的一種戲碼。

不可諱言的,我一直很少或沒有得到父母或家人的認同,我總是把他們的不認同、甚至反對當成是風箏逆風高飛的動能,然後把他們的不相信變成了我現在的生活。

其實在我的內心深處還是渴望一種屬於家庭的溫暖或認同,不過我終於接受我的母親在我童年時期不會回家陪伴的這個事實,而這件事也不可能從我的婚姻生活中得到完全一樣的補償,我還是得繼續自信獨立下去,相信這就是我與生俱來或是環境磨練而來的本領,不是覺得有了一個避風港了,我就可以丟下我原有的、在生活中歷練出來的東西,退化成一個內向畏縮的小孩。

在進化和退化之間,至少得維特住一種獨立自信的內在本質,不能因為環境有了一些舒適、安逸,感覺可以依靠就全部靠了上去,將多年來失去家庭溫暖的重量全部加諸上去,況且我也不需要尋求別人的認可才要去自我實現,我之所以能夠自我實現是因為我內在本質的獨立自信,知道我可以達成這個目標。

隨著時間的經過,很多的迷思妄想慢慢地被歲月的風吹散,只剩下一些本質性或原則性的東西存留,看起來很複雜,其實很簡單,都只是那個第一個事件所造成的初始印象影響到現在,表面上是我或感情、婚姻的問題,其實很多都跟原生家庭造成的影響有關。

這就是屬於我的愛的進化論,雖然大部份的時間都屬於退化狀態,不過終究醒了過來,了解了自己的盲點,也讓我知道,在一段關係裡面,首先要明白自己是誰?也要清楚明白對方是誰?只是一個生命中欠缺形象的投射?還是他這個人?這兩個問題一釐清,很多的問題就不再是問題了。

avatar-img
23會員
369內容數
希望將自己生命中所發生的重要事件,整理成智慧,分享給讀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新石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早上去晨泳時總會碰到「好為人師」,他以前是游泳教練,指導別人慣了,一看到我就說我動作那裡需要改進?該開始我尊重,後來看他愈來愈理所當然,我就秀了一手獨創的划槳式,並且委婉地跟他說我是來練習水中呼吸吐納的。 有一次他看到一個菜鳥,當場就指點了起來,還把在池子裡游泳的我當例子,所以我只要經過他們旁邊就
在很多年以前曾經看過一部籃球電影,劇情說到一個小朋友在孤兒院中,偶然地得到了一雙舊的籃球鞋,居然籃球技巧突飛猛進,過人、跳投甚至灌籃都輕而易舉,後來他才知道這雙球鞋是籃球之神--麥可.喬丹年少時穿過的舊球鞋,它的片名就叫做「小鬼魔鞋」(Like Mike)。 這部電影在一般人的想像中覺得不可能,可
在英語中有所謂的「時態」,意思是一個動作「過去」做的、「現在」做的和「未來」做的,所使用的單字是不太一樣的,不然就是大同小異。 這個邏輯很奇特,我吃飯就吃飯,還有分「過去」吃的飯、「現在」吃的飯和「未來」吃的飯嗎?其實還真的有,「過去」吃的、「現在」吃的和「未來」吃的不見得一樣。 可是如果我們把
昨天去找樂器行老闆,意思是彈了多年的吉他要不要換? 老闆建議如果吉他沒有問題,看是要換比較高級的弦?不然就是裝拾音器!如果要再買一把高價位的吉他可能會造成浪費。 我其實音箱和麥克風都有了,街頭藝人的證書也有了,可是真的要街頭唱歌,心中還是有一些障礙。 以往我都是在咖啡館、市集或民宿唱歌,大部份
「歡迎大家到蘭友會這個大家庭!我是中文系學長姓莊----」莊學長話還沒說完。 「什麼蘭友會迎新會嗎?路這麼難走,左彎右拐的簡直把我們裝--孝維!」外面有一個抱怨的聲音響起,巧合地把莊學長的名字給接了下去。 果不出其然引起鬨堂大笑,這時候一個人走了進來,看到大家笑成一團,臉上猶如丈二金剛。 「林
黃雲深漫步在熟悉的台北街頭,心情感到無限暢快,離鄉背井這麼多年,再度踏上台灣這塊土地,連城市中的汽機車呼嘯過的聲響都成了美妙的天籟。 這是位於台北市復興南路附近,林立的各式西式餐館,精緻的裝潢擺設,好像吃飯不只是吃飯,而是一種品味和生活,去國這麼多年,習慣了西方飲食大喇喇的豐盛,看到這樣精緻小巧的
早上去晨泳時總會碰到「好為人師」,他以前是游泳教練,指導別人慣了,一看到我就說我動作那裡需要改進?該開始我尊重,後來看他愈來愈理所當然,我就秀了一手獨創的划槳式,並且委婉地跟他說我是來練習水中呼吸吐納的。 有一次他看到一個菜鳥,當場就指點了起來,還把在池子裡游泳的我當例子,所以我只要經過他們旁邊就
在很多年以前曾經看過一部籃球電影,劇情說到一個小朋友在孤兒院中,偶然地得到了一雙舊的籃球鞋,居然籃球技巧突飛猛進,過人、跳投甚至灌籃都輕而易舉,後來他才知道這雙球鞋是籃球之神--麥可.喬丹年少時穿過的舊球鞋,它的片名就叫做「小鬼魔鞋」(Like Mike)。 這部電影在一般人的想像中覺得不可能,可
在英語中有所謂的「時態」,意思是一個動作「過去」做的、「現在」做的和「未來」做的,所使用的單字是不太一樣的,不然就是大同小異。 這個邏輯很奇特,我吃飯就吃飯,還有分「過去」吃的飯、「現在」吃的飯和「未來」吃的飯嗎?其實還真的有,「過去」吃的、「現在」吃的和「未來」吃的不見得一樣。 可是如果我們把
昨天去找樂器行老闆,意思是彈了多年的吉他要不要換? 老闆建議如果吉他沒有問題,看是要換比較高級的弦?不然就是裝拾音器!如果要再買一把高價位的吉他可能會造成浪費。 我其實音箱和麥克風都有了,街頭藝人的證書也有了,可是真的要街頭唱歌,心中還是有一些障礙。 以往我都是在咖啡館、市集或民宿唱歌,大部份
「歡迎大家到蘭友會這個大家庭!我是中文系學長姓莊----」莊學長話還沒說完。 「什麼蘭友會迎新會嗎?路這麼難走,左彎右拐的簡直把我們裝--孝維!」外面有一個抱怨的聲音響起,巧合地把莊學長的名字給接了下去。 果不出其然引起鬨堂大笑,這時候一個人走了進來,看到大家笑成一團,臉上猶如丈二金剛。 「林
黃雲深漫步在熟悉的台北街頭,心情感到無限暢快,離鄉背井這麼多年,再度踏上台灣這塊土地,連城市中的汽機車呼嘯過的聲響都成了美妙的天籟。 這是位於台北市復興南路附近,林立的各式西式餐館,精緻的裝潢擺設,好像吃飯不只是吃飯,而是一種品味和生活,去國這麼多年,習慣了西方飲食大喇喇的豐盛,看到這樣精緻小巧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是否有一種感覺,身在外地時渴望家的歸屬感,但一旦回到家卻感到莫名的壓力與煩躁?」這種矛盾的情緒在許多成年子女的生活中反覆上演。小時候,我們的DNA刻畫著對家的深刻依戀,那是無條件的依附。而長大後,當我們逐漸形成自己的行為模式與價值觀,回到家卻往往因生活習慣產生摩擦。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很多人從小到大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不得不讓自己「快速長大」,那是一種自然界生物求生本能,碰到壓力自然啟動進化系統來防禦自己,然而在孩提時期進化過頭,不小心就會成為父母的父母。  A的母親17歲那年嫁給父親19歲生下她,家境貧困又時常目睹母親被父親羞辱家暴,孩子從小被迫接收母親大量的悲傷、哭泣、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最近重新融入社會,需要適應與他人相處的距離,以及如何處理與父母的關係。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自己暫時無法與人建立深入關係,因此需要尋求方法來保護自己並緩和與父母的關係。
她找到我 問我為什麼老是不肯好好溝通 把我的想法都告訴她 然後老是莫名奇妙搞消失 她說我是想要自己一個人嗎? 因為我們遠距離,所以溝通很重要 我不安說我怕她生氣 她說她的確不是溫柔派的 但我狀況如果不好可以說 她知道會調整,但不是直接消失 其實直接消失有時是不想吵架 有時是害怕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通過離婚、有小孩和母親同住的生活經歷,開始尋找真正的自己。作者自省過去的選擇,並且決定要過一種不被社會期待的生活。這是一個關於自我覺醒和成長的故事。
Thumbnail
原生家庭對婚姻關係的影響深遠,許多人不自覺地被父母婚姻的模式所吸引,並在成年後重複了相似的關係模式。然而,即便如此,每個人仍有選擇的權利,能夠改寫命運,找尋不同結局的劇情。
在人際關係中,尋找自身的位置,像下棋那樣,將自己安放在自在的空間
Thumbnail
不管我以前是如何信誓旦旦不要像我媽,但我終究還是像我媽,從基因、從想事情與看事情的方式、從對自己的要求,都是。理解了這一點,我也突然知道,這不是從老祖宗開始的基因決定論,而是經過一代代的遺傳與面對環境而產生的變異。「如果可以像我媽」成為現在的我所想。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是否有一種感覺,身在外地時渴望家的歸屬感,但一旦回到家卻感到莫名的壓力與煩躁?」這種矛盾的情緒在許多成年子女的生活中反覆上演。小時候,我們的DNA刻畫著對家的深刻依戀,那是無條件的依附。而長大後,當我們逐漸形成自己的行為模式與價值觀,回到家卻往往因生活習慣產生摩擦。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很多人從小到大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不得不讓自己「快速長大」,那是一種自然界生物求生本能,碰到壓力自然啟動進化系統來防禦自己,然而在孩提時期進化過頭,不小心就會成為父母的父母。  A的母親17歲那年嫁給父親19歲生下她,家境貧困又時常目睹母親被父親羞辱家暴,孩子從小被迫接收母親大量的悲傷、哭泣、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最近重新融入社會,需要適應與他人相處的距離,以及如何處理與父母的關係。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自己暫時無法與人建立深入關係,因此需要尋求方法來保護自己並緩和與父母的關係。
她找到我 問我為什麼老是不肯好好溝通 把我的想法都告訴她 然後老是莫名奇妙搞消失 她說我是想要自己一個人嗎? 因為我們遠距離,所以溝通很重要 我不安說我怕她生氣 她說她的確不是溫柔派的 但我狀況如果不好可以說 她知道會調整,但不是直接消失 其實直接消失有時是不想吵架 有時是害怕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通過離婚、有小孩和母親同住的生活經歷,開始尋找真正的自己。作者自省過去的選擇,並且決定要過一種不被社會期待的生活。這是一個關於自我覺醒和成長的故事。
Thumbnail
原生家庭對婚姻關係的影響深遠,許多人不自覺地被父母婚姻的模式所吸引,並在成年後重複了相似的關係模式。然而,即便如此,每個人仍有選擇的權利,能夠改寫命運,找尋不同結局的劇情。
在人際關係中,尋找自身的位置,像下棋那樣,將自己安放在自在的空間
Thumbnail
不管我以前是如何信誓旦旦不要像我媽,但我終究還是像我媽,從基因、從想事情與看事情的方式、從對自己的要求,都是。理解了這一點,我也突然知道,這不是從老祖宗開始的基因決定論,而是經過一代代的遺傳與面對環境而產生的變異。「如果可以像我媽」成為現在的我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