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在網路上四處逛逛時,突然一個廣告出現在瀏覽的網頁上,說是邀請了奧運金牌選手要到臺灣演講,說真的當然有奧運金牌的人並不多;但撇開金牌不說,能夠在十八歲時參加奧運、中間又歷經了結婚生子、求學進修等等其他的考量,然後在四十二歲時又征戰奧運並且得到獎牌,就想問、是這個國家的該項目選手太弱?還是整個世界的選手都太弱?答案應該是:這名選手天生就是吃這行飯的。
從小到大也算是聽過不少演講,而這場演講最讓自己印象深刻的、不完全是內容部份,而是在行政面部分,首先是第一次聽到講者是德國人,說到德國在這些年是有些不同的,怎麼說呢?Fischer女士就提到在她年輕時是代表「東德」出賽的,而在理應橫跨七屆的奧運情況下、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被其他國家抵制而無法出賽,之後在柏林圍牆倒下之後,她便是代表德國出賽,也因此全程她的語言內容是讓人完全聽不懂的;第二個讓人感到特別的,是翻譯人員也是非華人、就是看著一個所謂的外國人士在幫忙翻譯,然後說出口的是中文,這真的是在視覺跟聽覺上很大的衝擊啊。
在這次的演講裡,讓人最受惠良多跟反思的,是Fischer女士提到「制度並不是我們所能控制的,個人才是重點,因此如何在制度下生存才是最重要的。」老實說就自己的觀點來說,會很容易覺得她肯定是制度下的受惠者、是官方或是協會的打手等等;但其實攤開她所分享的內容,不得不先說、如果你/妳有實力的話,制度並不會是影響自己最大的要素。當然可能在國外的狀況跟臺灣有明顯的不同?但近來不斷看到許多人出來發聲、出來檢討制度的時候,其實也可以先思考,那麼實力真的有到那麼好,可以進軍世界體壇了嗎?
很喜歡Fischer女士分享的這張圖片,她說如果有人問她是怎麼達到這樣的實力、或者提出必須要有哪些儀器才能提升實力時,她就只想回覆就是「想辦法努力就對了」。當其他國家的選手、或是其他有更好資源的選手可以好好練習時,她還必須先搞定場地因素才能開始練習。
事實上在運動科學盛行的現在,慢慢越來越多人覺得要進步、要成長、那就一定要搭配非常先進的科學輔助;但其實當技術達到一定程度時,關鍵要素還是回到個人心理素質,而這並不是可以急就章的;雖然也很不認同她一直提到對於贏的態度跟執著;可是現實面來說,運動員沒有贏的慾望、沒有獲得最好名次,有多少眼光可以平心而論的去看待他/她呢?
最後是上面這張圖片,也是特別想要分享的部分,就是Fischer女士在很小的時候就進行同一項運動的練習,要說是興趣、還是專項?覺得全看教育者跟當事人的心態及想法;但是沒有一項運動或是實作的內容,可以不建立在「技術為本,透過時間跟經驗大量累積」的前提,不過重點還是從小就讓孩子培養不同的興趣、多多接觸大自然等等,才是最棒的教育跟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