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心智模組|努力&獎勵

2023/10/02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人類擁有一副不進則退的肉體,不論你有多少的天賦,都不敵上天給人類獨有的限制『自然肌肉衰退』。
為了對抗這種衰敗,科學家們在運動員身上實驗出了高CP值的肌肉運動『健身』,而健身儼然成為現代人對抗衰老命運的手段。
但如此新興的科學訓練出現,人類的大腦卻無法整合資訊與理解其中的奧妙,進而出現了許多與人類直覺相衝突的觀念。

有努力=有回報?

這其實是一個天堂般美好的想像。
對我們的大腦來說『甚麼都不做就有回報』才是它最高最原始的宗旨,
好逸惡勞是每個人都會有的劣勢。
而有努力就有獎賞的概念,卻是從文明中發展出來的方法,為得是希望勞動力們安分守己,統治者才能專心治國。
但現實是『努力是基本的,努力付出才有可能有回報』,不論是從原始人還是現代人的大腦,我們都知道這世界就是不公平,因此為了生存,有時候我們必須硬著頭把眼前的麻煩事排除,才能過上安穩的日子。
有趣的是,當我們盡一切努力通過這些考驗後,我們的大腦自己就會分泌多巴胺等激素獎勵自己,尤其是這些考驗的難度相當高,高到成功的機率微乎其微,甚至是關乎性命時,克服這些難關後的成就感,竟然會比甚麼都不做的幸福感,還讓大腦上癮,使我們願意再次冒險犯難。

 

成就感才是回報

健身的回報根本性是出自於我們大腦內的獎勵機制,而肉體的成長只是附加的成果,雖然多數人知道健身可以對肌肉纖維造成破懷,而身體會在事後修補,讓肌肉更強壯,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內分泌控制了肌肉成長』
在內分泌系統複雜的影響下,因成就感能夠有效的影響肌肉的合成,也就是當一天的訓練包含了;克服、挑戰、獎勵,成功執行之後,我們的大腦會盡力的開啟合成的機制。因此,訓練必須具有難度,最好是需要很努力才能維持的內容。

例如
在每一組12下的動作,在一組的最後再多做兩下,
如果完成了就在下一組增加一點點重量,
若是完成了12下,那麼下一組的最後再加2下。
當沒力的時候就將重量和次數下修,
同時可以要求自己將每一個動作都做到標準,
這就是我在輕重量訓練中提高成就感的方式。

完成訓練後就是吃一餐健康、乾淨、影養的食物,最後只要晚上有個良好的睡眠,如此一來克服、挑戰、獎勵三個要素就全湊齊了,大腦自然會將回復的機制打開。
像這樣合理的變換訓練難度,就能比一成不便的訓練還要有效的刺激肌肉,同時還讓大腦知道這樣的訓練是有難度的,並且我有盡力克服它,用這樣積極、正向、實現自我的心態訓練,絕對是最能維持動力和熱情的方式。

 

最後提醒

不要經常將自己的訓練影片及照片放在社群媒體上,若真的很想放上網與大家分享,那務必在結束訓練之後再執行,因為這些社群媒體的回饋太過刺激,且通常對大腦有不良的影響,進而大量的干擾訓練當下的狀況。

雖然不排除練得健壯容易受人讚揚,同時也會的到多巴胺,但是訓練的當下就得到足夠的獎勵,會讓大腦覺得『這樣就好了』的怠惰出現,使的腎上腺素等可以發揮潛力的激素被沖淡,喪失了訓練的動力。

況且長時間的依賴別人的評價,就會出現因讚美而得意,受批評卻失意的狀況,而這樣高低不定的情緒如果太嚴重,很有可能使我們內分泌失調,反而讓強身健心的效果消失,成為一個低自尊的人。

反而是那些走在自我實現道路上的人,雖然現在他不是全場最亮眼的健身巨巨,但他用運用正面獎勵的心智健身,並且把每天的目標設定在剛好可以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的程度,讓每一次離開健身房都是出滿成就感。

久而久之,這樣執行的人就能比其他人更願意去運動,運動需要的體力與事後效果也會更好,而有了熱情自然會主動追求更好的知識與技術,讓自己正式進入良好的循環,才能真正意義上達到『健康身體』。


謝謝你看到這裡,有任何問題歡迎留言提問,
若不方便的話也可以到我的IG私訊,
平時會分享我在日常中的『健身』與『格鬥』
也歡迎大家與我分享自己運動上的問題。

 

 

精選我成為『健身教練』的 | 知識 | 見解 | 訓練 | 心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