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精簡扼要的「摘要重點」策略,讓學生閱讀理解力迅速進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文|喜閱樹創辦人 梁虹瑩老師

這幾天為了自身需求開始研究國內推廣的「閱讀策略」,讓我想起以前那個一邊看著閱讀策略教學講義,一邊卡住的自己。

那時國內的閱讀策略已經開始推廣,我任教的學校老師非常認真地編了一本「閱讀策略教學講義」,我覺得看起來非常有結構性,興致勃勃地就拿來想教學生,沒想到,沒教多久就卡住了。

除了不太會用其上的結構帶學生分析文本之外,我在摘要策略的第一關就卡住。摘要策略的第一步是「刪除不必要的訊息」,然後我看著這一步腦袋一片糨糊......刪除??要刪除哪些訊息??什麼叫「不必要的訊息」??因為這不符合我自身的思考方式,所以我很快就放棄這些由別人編纂的策略講義。

我的閱讀教學方式是:自行分析文本後設計結構式的學習單,讓學生透過我的學習單討論、學習、思考及整理重點。簡而言之,我放棄所有複雜的閱讀策略,簡化為單一的形式,再將各種策略融入其中,讓學生反覆演練。這也成為我建立喜閱樹閱讀課程度基礎。

很久以後,我才明白當時自己為何會在那個「摘要策略」上卡住。

因為人類的大腦面對文本處理訊息的模式是「提取」,而非「刪除」。

在我日後入校進行研習閱讀推廣時,被我列為最重點的策略就是「摘要策略」。然而我的步驟卻十分簡化,如果要做段落摘要,我的提示語是:

「各位同學,請問這個段落在說什麼?」
接著請同學圈出該段落的關鍵詞及關鍵句,並用自己的話重新排列組合一次。

就這麼簡單。

基本上,只要聽了這個方式的老師和同學,都覺得這種方式非常好上手。有一次我和一個深諳閱讀策略的老師討論這件事,我問他:「老師,我問你,你們在教摘要策略時,第一步是不是都教學生刪除?」他說對。然後我問他:「你憑什麼去判斷哪些該刪除,哪些不該刪除?」老師說:「把重點留下,不必要的刪除。」接著我說:「那不就是提取重要的就好了嗎?為何還需要多做一個動作?」老師整個恍然大悟,覺得我說的有道理。

就如我所說,其實我們人類大腦在處理資訊的方式是「提取」,所以如果要在第一個步驟去訓練學生「刪除」,反而不直覺,相信很多學生一定會像我一樣腦袋卡住。

可是這時就會有另一個問題出現,那就是:「我怎麼判別哪些該提取?哪些不該提取?」那同樣問題也可以說:「你又怎麼判斷哪些該刪除?哪些不該刪除?」其實答案都一樣:「憑直覺」。所以有趣的是,在我們逼迫學生進行摘要重點訓練時,我們就在逼他們「練習用自己的腦袋尋找關鍵字句,提取重點」,這在閱讀理解能力的訓練中至為重要。

於是這時就會有一種狀況:能力好的同學找到的都是重點;能力不夠好的同學找到的未必是重點。但無所謂,重點是:讓孩子們的腦子先開始找,先開始憑自己的直覺找重點,找錯也沒關係,因為可以修正。

接下來至關重要的一步就是「修正」。請同學們或分組討論,或自己進行完摘要重點後,就要進入全班討論。除了請大家說出自己的段落大意之外,老師也要挑出摘要相對完整的組別,並請那些同學們講出自己圈選的關鍵句、關鍵詞,如果其他同學們沒有畫到,就要把那些關鍵詞、句畫下,這時就會用到所謂的「放聲思考」(即把思考說出來,讓其他同學可以知悉自己的思考路徑,進而進行模仿學習)和「畫線策略」。

而原本可能劃錯關鍵詞句的同學,就可以在這樣的機會下去進行修正。慢慢地,他們會逐步模仿閱讀理解能力較好的同學的思考模式,逐漸朝正確的關鍵詞、句貼近。這是一個十分簡易而基礎的閱讀理解能力訓練模式。

當然,我在自己的課堂上也會告訴孩子們哪些是「關鍵詞」、「關鍵句」,它們可能有什麼長相?給孩子一些判斷標準,孩子就能比較容易找到那些關鍵詞句,逐步訓練起自己找到重點的「直覺」。

但無論如何,重點是讓出空間來給學生「思考」,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才能有快速成長進步的空間。不然,在考場上,學生也只能靠自己找出題幹中的重點,並不會有人在旁邊幫他提點或解讀,不是嗎?


🌸 相關學生課程可參考喜閱樹「國中生閱讀素養自主學習課

🌸 老師想觀摩學習也可參考「國中生閱讀素養白話文/文言文師訓課」,梁老師直接用自編講義上課給您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梁虹瑩的沙龍
33會員
80內容數
喜閱樹希望能成為國文教育圈裡的世外桃源,以推廣孩子的讀寫教育、經典教育為終生志業。
梁虹瑩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6/23
素養導向的寫作教學趨勢下,現行的寫作教學和大考作文,是否能銜接到未來社會所需的寫作能力呢?他又會給老師和家長們怎樣的建議?
Thumbnail
2024/06/23
素養導向的寫作教學趨勢下,現行的寫作教學和大考作文,是否能銜接到未來社會所需的寫作能力呢?他又會給老師和家長們怎樣的建議?
Thumbnail
2024/06/09
除了文學創作以外,在這社會上還有哪些以文字能力謀生的工作? 又要擁有怎樣的能力,才能讓我們真的能「靠文字吃飯」?
Thumbnail
2024/06/09
除了文學創作以外,在這社會上還有哪些以文字能力謀生的工作? 又要擁有怎樣的能力,才能讓我們真的能「靠文字吃飯」?
Thumbnail
2024/06/02
2023年秋天,一篇文學獎的散文得獎作品,引發網路上「散文是否可以虛構」的討論……
Thumbnail
2024/06/02
2023年秋天,一篇文學獎的散文得獎作品,引發網路上「散文是否可以虛構」的討論……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個月考試又快到了,又有家長再問我「老師我的小朋友好像不會找重點要怎麼辦? 」「下課問他有學到什麼他好像也一問三不知」「家裡買了很多課外書,或是每周都有去讀書館借書,他都沒有讀進去,只是看看」
Thumbnail
這個月考試又快到了,又有家長再問我「老師我的小朋友好像不會找重點要怎麼辦? 」「下課問他有學到什麼他好像也一問三不知」「家裡買了很多課外書,或是每周都有去讀書館借書,他都沒有讀進去,只是看看」
Thumbnail
很久以後,我才明白當時自己為何會在那個「摘要策略」上卡住。 因為人類的大腦面對文本處理訊息的模式是「提取」,而非「刪除」。
Thumbnail
很久以後,我才明白當時自己為何會在那個「摘要策略」上卡住。 因為人類的大腦面對文本處理訊息的模式是「提取」,而非「刪除」。
Thumbnail
小孩看似都把文章(課文)看完了,但到底看懂了多少?我們一步一步的帶著他們奠能力,不只是閱讀的當下需要花功夫,其實,閱讀前、中、後都有許多眉眉角角該注意。我們在資源班上課時,也會嘗試許多閱讀理解的方法,測試哪些小方法是對他們有幫助的。一起擴充閱讀工具吧! 【閱讀前】-找線索、舊經驗、有目標 在許多
Thumbnail
小孩看似都把文章(課文)看完了,但到底看懂了多少?我們一步一步的帶著他們奠能力,不只是閱讀的當下需要花功夫,其實,閱讀前、中、後都有許多眉眉角角該注意。我們在資源班上課時,也會嘗試許多閱讀理解的方法,測試哪些小方法是對他們有幫助的。一起擴充閱讀工具吧! 【閱讀前】-找線索、舊經驗、有目標 在許多
Thumbnail
''喜閱樹''讀寫教育機構 創辦人-虹瑩老師分享 如何在閱讀中鍛鍊「抓重點的五大技巧」: 子玲老師podcast的專訪 為家長搞定''閱讀理解''的學習&考試大霧區喔 !
Thumbnail
''喜閱樹''讀寫教育機構 創辦人-虹瑩老師分享 如何在閱讀中鍛鍊「抓重點的五大技巧」: 子玲老師podcast的專訪 為家長搞定''閱讀理解''的學習&考試大霧區喔 !
Thumbnail
※為什麼要教導孩子資料擷取的方法? ★理由:大量氾濫的資訊圍繞著我們,雜亂無章的資料無助於思考。
Thumbnail
※為什麼要教導孩子資料擷取的方法? ★理由:大量氾濫的資訊圍繞著我們,雜亂無章的資料無助於思考。
Thumbnail
口頭重述是一個可以監督學生閱讀理解的有用技巧。 許多教學實例中建議可以從觀察行為、答問過程中來發現閱讀能力弱的學生,並且要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先想過再大聲講出來(Think aloud),這是重新組織資訊的一種學習過程。
Thumbnail
口頭重述是一個可以監督學生閱讀理解的有用技巧。 許多教學實例中建議可以從觀察行為、答問過程中來發現閱讀能力弱的學生,並且要求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先想過再大聲講出來(Think aloud),這是重新組織資訊的一種學習過程。
Thumbnail
今天帶著孩子閱讀洪蘭教授的文章,《閱讀使人爬上巨人的肩膀上》。訓練重點:引導學生了解讀書的要領: 其一 就是預覽,尚未完整閱讀就可針對主題窺知一二。 其二 就是閱讀之後的思考,需要練習提問與摘要。
Thumbnail
今天帶著孩子閱讀洪蘭教授的文章,《閱讀使人爬上巨人的肩膀上》。訓練重點:引導學生了解讀書的要領: 其一 就是預覽,尚未完整閱讀就可針對主題窺知一二。 其二 就是閱讀之後的思考,需要練習提問與摘要。
Thumbnail
讀完一本書後,難免不知道如何說明書中的觀點,很可能尚未消化理解內容,另外更可能的是還沒掌握方法。
Thumbnail
讀完一本書後,難免不知道如何說明書中的觀點,很可能尚未消化理解內容,另外更可能的是還沒掌握方法。
Thumbnail
看這本書前,一樣提出三個問題,幫助自己釐清目的,也能讓有同樣疑問的朋友,能在看了西恩的書摘與書評後,決定要不要進一步閱讀。 💡「如何更有效率閱讀?」 💡「如何濃縮書本內容?」 💡「如何將書本內容化為己用?」 看這本書前,原本是帶這三個問題尋求解答,不過其實作者對於濃縮書本精華,變成「5分鐘讀懂
Thumbnail
看這本書前,一樣提出三個問題,幫助自己釐清目的,也能讓有同樣疑問的朋友,能在看了西恩的書摘與書評後,決定要不要進一步閱讀。 💡「如何更有效率閱讀?」 💡「如何濃縮書本內容?」 💡「如何將書本內容化為己用?」 看這本書前,原本是帶這三個問題尋求解答,不過其實作者對於濃縮書本精華,變成「5分鐘讀懂
Thumbnail
1.拆書有訣竅: Reading閱讀拆頁、Interpretation講解引導、Appropriation拆為己用。 2.活用便利貼,讀通一本書 3.三大思考,建造你的知識體系
Thumbnail
1.拆書有訣竅: Reading閱讀拆頁、Interpretation講解引導、Appropriation拆為己用。 2.活用便利貼,讀通一本書 3.三大思考,建造你的知識體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