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老師忙線中】讀懂了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小孩看似都把文章(課文)看完了,但到底看懂了多少?一步一步的帶著他們奠能力,讓他們知道不只是閱讀的當下需要花功夫,其實,閱讀前、中、後都有許多眉眉角角該注意。我們在資源班上課時,也會嘗試許多閱讀理解的方法,測試哪些小方法是對他們有幫助的。

一起擴充閱讀工具吧!

【閱讀前】-找線索、舊經驗、有目標

在許多書中都會提到,閱讀前要先概括的看過一遍,會對後續的內容吸收很有幫助。我常使用以下的預習方法,幫學生先對文章的內容有初步概念。
1. 注意線索:先一起快速瀏覽課文標題、圖片、日期、不一樣顏色的字。
※學生反應:學生最喜歡看著課文圖片先天馬行空亂說故事,說完之後再看正經的課文,感覺特好笑。

2. 活化舊經驗:老師帶著學生討論或回想是否有讀過類似的課文或內容,讓學生知識更活躍。
※學生反應:這部分就很看學生。有些人舊經驗too much,一發不可收拾,需要我們強制限縮一件事情就好;有些則是人生沒有舊經驗,只好換老師說自己的經驗,試著讓場面不要太冷清。

3. 設定閱讀目標:老師或家長出題,讓學生唸完後回答。體驗帶著問題讀文章的感覺。
※學生反應:此部份的學生反應很熱烈,當帶著問題讀課文的時候,確實會讀得比較熱情,學生最愛的橋段當然是:換他出題,老師回答!

學生在家光寫功課或其他課外活動就夠忙了,因此我請學生在家的預習步驟通常都只有讀課文,至於以上提到的預習方法,我大多都在學校進行。

【閱讀中】-圖像化、要提問、連接詞

預習完畢,開始對文本有點感覺後,就可以進入重頭戲,讀懂文章!讀懂文章的方法有很多,最通用的就是討論,透過小組或是問答的討論及歸納,試著讓大家抓住文章要傳達的重要訊息。以下有幾個課堂中常用的方法:

1. 圖像思考很重要:看不懂就再讀一次(這個對我們學生來說很難)、讀完一段就利用圖像的方法呈現出來(這個相對好操作)。
※學生反應:學生不覺得自己不懂,因此沒有停下來問自己的時候;但是如果請學生看完一小段後就用圖像畫下,會幫助他提取記憶,畫完後還要用自己的話再說一遍,對各段落理解程度會大增。重點是,不要讀完一大篇才畫,每一小段落就要停下來做這件事情。

2. 老師示範自我提問:老師可以利用段落進行思考,例如讀著讀著,老師就自言自語:「為什麼狐狸這時候會生氣?前面我有哪裡沒看到嗎?」「寫這篇文章的人,是這個意思嗎?」將內心中的疑問說出口,讓學生學老師,讀文章的時候應該要不斷的利用問題確認自己到底懂了多少
※學生反應:學生的提問通常都是:「老師這裡該問了嗎?」我們後來修正成,讀完每一段後,學生就蓋起書本,問自己:「我看懂了嗎?我能自己說出這一段在說什麼嗎?」(問完後當然也要回答)。

3. 注意文章中的「連接詞」:帶著學生注意文章中的「但是」、「因為」跟「雖然」等等這類語詞,此類連接詞通常有許多文意可以討論。例如,但是跟雖然通常就是對立;因為則是有因果的關係。
※學生反應:學生能夠主動把連接詞圈起來,有時候不懂,老師就舉一個生活中的例子讓他感受一下。

【閱讀後】-結構圖、練摘要、下結論

整篇文章都燒腦理解完畢後,學生除了能夠掌握通篇文章內容之外,還可以利用一些工具進行回顧的整理。

1. 文章結構圖:讓小孩自己試著將文章分成起因、過程及結局,寫進結構圖,將一篇文章變身成有結構的整理表格。
※學生反應:後來學生其實就知道,一個段落大部分就是一個過程,太多就變兩個,太少就再找其他事件併在一起。

2. 進行摘要:一段段的帶著學生刪除重複以及細節的部分形成段落大意,最後再進行全文的摘要。
※學生反應:超難!要判斷哪一些重要哪些不重要很抽象。所以要給他們直接一點的線索:一直重複的,刪!太細節的刪!步驟,刪!刪過頭導致念起來不順,再補就好。

3. 推論與下結論:引導學生看完文本後產出自己的意見,並且思考這篇文章對自己的影響。
※學生反應:此部分我還不強求,通常看完文章後,問他們有什麼改變嗎?總是靜默。但是我會一直丟出訊息,看完文章後,如果可以實際做些事情,或者跟之前的知識連在一起,會有很不一樣的感覺哦!

【我們可以一起注意的事情】

1. 閱讀理解很生活化, 平常的對話更是閱讀理解的基礎,例如:有無辦法回顧重要事件?針對事件有辦法描述清楚嗎?聽懂別人化中的意思嗎?從對話的內容聽出小孩的理解及觀點。
2. 閱讀理解的本質其實是要讀懂更多生活中的訊息,並非訓練成很會寫閱讀測驗的機器。
3. 生活中事件是隨機出現的,但是文本可以自由創造需要的情境,善用各種小工具,幫助小孩更全面的看懂文本,這項投資很值得!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9會員
82內容數
我是一位特教老師,透過專題紀錄課程、學生們的烏龍事件、家長以及導師們關心的議題。這個專題也提醒自己,對於周遭發生的事物要更有感、減少麻木不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灰寒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只要一被同學提醒事情,就會衝去辦公室,告訴辦公室的老師他被刺激了。如果是師長的提醒,雖然偶爾還是會爆炸,但是反應平和多了。」這是學生近期的難點,一被提醒就會覺得別人就是在針對自己,在罵自己。這個問題我們反覆處理了好一陣子,問題仍沒有解決,因此出現了這堂課程:善意的提醒。 回顧情境 我丟出了幾個小
教學現場中,學生各種問題行為都可能出現,如果我們能夠擁有一套比較完整的架構幫助我們思考、進而設計解決的方案,對我們會有莫大的幫助。正向行為支持就有這樣的特質,可以幫助我們思考行為前中後所需要的介入,進而建立出合適的行為。
我們都說小朋友描述事情的時候可信度不太高,但是我們有讓他們知道,要怎麼樣可以讓自己說的更清楚嗎?很多小朋友也覺得,他描述的事情,別人應該就能懂,但我們有讓他們明白,就算說的再詳細,其實每個人想像的還是會有落差嗎?
這位自閉症小朋友,對於自己知道的事實、想說的話,會利用問句的方式狂提問,他就是想要聽到別人重複說那些話,對他來說,就是一種溝通。但是很顯然,對我們來說,只稱上的你問我答,而且還永遠都是同一個人在問。這樣的溝通方式,資源班老師當然是看不下去的,會開始思考,有沒有什麼樣的方法可以引導他,不要一直狂發問。
有許多人都認為,社會技巧真的很重要,但是其實不需要刻意的安排課程教導,應該要在日常的情境中落實教導,才會學得好。日常教導確實不能少,但是有許多細微的重要概念,如果可以在單純的環境中刻意的教導,效果鐵定不一樣。我會利用黃金框架的進行介紹,為什麼需要社會技巧這門課?我們都是怎麼上這門課的呢?實際上過的
這位老師跟我討論到,他只要跟家長討論到學生在校的表現,家長通常就會認為是小孩的天生障礙所造成,所以會導致能力弱。但是老師認為,他所提的那些事情,其實都是生活中可以落實教導的,家長這樣的想法,是不是把小孩鎖定在框架中了?
「只要一被同學提醒事情,就會衝去辦公室,告訴辦公室的老師他被刺激了。如果是師長的提醒,雖然偶爾還是會爆炸,但是反應平和多了。」這是學生近期的難點,一被提醒就會覺得別人就是在針對自己,在罵自己。這個問題我們反覆處理了好一陣子,問題仍沒有解決,因此出現了這堂課程:善意的提醒。 回顧情境 我丟出了幾個小
教學現場中,學生各種問題行為都可能出現,如果我們能夠擁有一套比較完整的架構幫助我們思考、進而設計解決的方案,對我們會有莫大的幫助。正向行為支持就有這樣的特質,可以幫助我們思考行為前中後所需要的介入,進而建立出合適的行為。
我們都說小朋友描述事情的時候可信度不太高,但是我們有讓他們知道,要怎麼樣可以讓自己說的更清楚嗎?很多小朋友也覺得,他描述的事情,別人應該就能懂,但我們有讓他們明白,就算說的再詳細,其實每個人想像的還是會有落差嗎?
這位自閉症小朋友,對於自己知道的事實、想說的話,會利用問句的方式狂提問,他就是想要聽到別人重複說那些話,對他來說,就是一種溝通。但是很顯然,對我們來說,只稱上的你問我答,而且還永遠都是同一個人在問。這樣的溝通方式,資源班老師當然是看不下去的,會開始思考,有沒有什麼樣的方法可以引導他,不要一直狂發問。
有許多人都認為,社會技巧真的很重要,但是其實不需要刻意的安排課程教導,應該要在日常的情境中落實教導,才會學得好。日常教導確實不能少,但是有許多細微的重要概念,如果可以在單純的環境中刻意的教導,效果鐵定不一樣。我會利用黃金框架的進行介紹,為什麼需要社會技巧這門課?我們都是怎麼上這門課的呢?實際上過的
這位老師跟我討論到,他只要跟家長討論到學生在校的表現,家長通常就會認為是小孩的天生障礙所造成,所以會導致能力弱。但是老師認為,他所提的那些事情,其實都是生活中可以落實教導的,家長這樣的想法,是不是把小孩鎖定在框架中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檢視閱讀的目的 讓讀者有能力判斷這本書的整體 判斷是否值得深讀,進入分析閱讀階段 檢視略讀的步驟 閱讀書名頁或序 釐清本書類別 了解作者動機 閱讀目錄 了解本書架構 檢閱索引 依靠常識找出重點詞彙 閱讀出版者的介紹 通常作者會在此摘要書的內容 判斷是否想更仔細讀這本書 在
Thumbnail
因為從大一暑假開始看課外書,大概已經滿了一年了,這幾年來閱讀有帶來些成長,想要列出幾點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 這裡說的書是課外書,而且是以工具書為主,也就是知識型和方法類的書 案例和故事 在書中,方法和觀念是最重要的,而故事或案例則是用來解釋或輔助說明,那麼如果你已經對這些方法和觀念有理解透徹
第一次看繪本是「粗讀」,重在「感受」,而準備說故事課時則要「多讀」+「細讀」,繪本各項元素可以幫助我們讀出繪本的細節、掌握故事內容情節,並有助於後續設計活動哦!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書籍《深讀的技術》,提供了各章節的重點摘要與作者的心得感想。同時分享了另外兩本有關讀書方法的好書。內容涵蓋主動型讀書法、被動型讀書法、讀完後如何與書相處等多個主題。
Thumbnail
上一篇提到,可以將一本書先概括性的做筆記,過些日子回過頭來,看完自己摘要後,重讀一遍時,每一章節都做短一點的筆記,然後就可以停,不需要進一步。不是說一定不要,你真的很愛,要反覆看,每一行的紀錄,也是個人自由,這邊講的是一般情況。
Thumbnail
作筆記,但千萬不要狂作筆記。這是在講啥?簡單說,如果真的想要讀懂一本書,至少讀懂一些,那筆記就是必要的行為。但整本書寫滿密密麻麻的筆記就沒必要,除非你是大學生,下個月要期中考。
Thumbnail
我帶的讀書會,最後一次是要寫「讀後心得」的。為了檢視孩子沒有看得這本書。但,這只是最低要求,我還希望孩子能有深入感受,有分析與識別的能力,能有自己的問題點與看法。 大人常常擔心孩子看書有讀沒有懂, 讀懂一本書,等於讀者明白作者最想要說的是什麼。 但要如何判斷自己是否確實讀懂一本書呢❓ 大塊文
Thumbnail
身為家長或老師的您,一定曾有這個疑問:到底該用什麼方式協助孩子讀懂課文,讓學習更有效?
Thumbnail
前一陣子班級因某些原因需改線上課,我出了一份作業,要讓孩子們學習用更高的層次來分析文章的寫作技巧。利用這次的作業,我也來闡述我對閱讀、思考、與寫作的關聯。我找了相似主題的兩篇國語日報刊登過的文章,讓孩子們以編輯的角度思考,若兩篇只能刊登一篇,他們會選那一篇?原因為何? 後來批改時,有一個孩子好
Thumbnail
「老師,我覺得我的孩子很容易看不懂課本裡的內容耶~」 每當這種狀況發生時,我們都會以為是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不好, 但其實還有另一個原因……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檢視閱讀的目的 讓讀者有能力判斷這本書的整體 判斷是否值得深讀,進入分析閱讀階段 檢視略讀的步驟 閱讀書名頁或序 釐清本書類別 了解作者動機 閱讀目錄 了解本書架構 檢閱索引 依靠常識找出重點詞彙 閱讀出版者的介紹 通常作者會在此摘要書的內容 判斷是否想更仔細讀這本書 在
Thumbnail
因為從大一暑假開始看課外書,大概已經滿了一年了,這幾年來閱讀有帶來些成長,想要列出幾點提高閱讀速度的方法 這裡說的書是課外書,而且是以工具書為主,也就是知識型和方法類的書 案例和故事 在書中,方法和觀念是最重要的,而故事或案例則是用來解釋或輔助說明,那麼如果你已經對這些方法和觀念有理解透徹
第一次看繪本是「粗讀」,重在「感受」,而準備說故事課時則要「多讀」+「細讀」,繪本各項元素可以幫助我們讀出繪本的細節、掌握故事內容情節,並有助於後續設計活動哦!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書籍《深讀的技術》,提供了各章節的重點摘要與作者的心得感想。同時分享了另外兩本有關讀書方法的好書。內容涵蓋主動型讀書法、被動型讀書法、讀完後如何與書相處等多個主題。
Thumbnail
上一篇提到,可以將一本書先概括性的做筆記,過些日子回過頭來,看完自己摘要後,重讀一遍時,每一章節都做短一點的筆記,然後就可以停,不需要進一步。不是說一定不要,你真的很愛,要反覆看,每一行的紀錄,也是個人自由,這邊講的是一般情況。
Thumbnail
作筆記,但千萬不要狂作筆記。這是在講啥?簡單說,如果真的想要讀懂一本書,至少讀懂一些,那筆記就是必要的行為。但整本書寫滿密密麻麻的筆記就沒必要,除非你是大學生,下個月要期中考。
Thumbnail
我帶的讀書會,最後一次是要寫「讀後心得」的。為了檢視孩子沒有看得這本書。但,這只是最低要求,我還希望孩子能有深入感受,有分析與識別的能力,能有自己的問題點與看法。 大人常常擔心孩子看書有讀沒有懂, 讀懂一本書,等於讀者明白作者最想要說的是什麼。 但要如何判斷自己是否確實讀懂一本書呢❓ 大塊文
Thumbnail
身為家長或老師的您,一定曾有這個疑問:到底該用什麼方式協助孩子讀懂課文,讓學習更有效?
Thumbnail
前一陣子班級因某些原因需改線上課,我出了一份作業,要讓孩子們學習用更高的層次來分析文章的寫作技巧。利用這次的作業,我也來闡述我對閱讀、思考、與寫作的關聯。我找了相似主題的兩篇國語日報刊登過的文章,讓孩子們以編輯的角度思考,若兩篇只能刊登一篇,他們會選那一篇?原因為何? 後來批改時,有一個孩子好
Thumbnail
「老師,我覺得我的孩子很容易看不懂課本裡的內容耶~」 每當這種狀況發生時,我們都會以為是孩子的閱讀理解能力不好, 但其實還有另一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