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上)姪女為了證明她能泡出一杯能賣的出去的咖啡,跟她哥打賭她能開一間能養活自己的美美咖啡館,她同意堂主的建議,到堂主朋友的連鎖咖啡店HWC 黑沃咖啡先去實習,體驗咖啡人的苦樂。
不過聽到了上班的時數跟試用薪資,臉又垮了。
堂主再次拿出三瓶威士忌,分別是約翰的18年金牌,白富18年PX,跟麥卡倫18年雪莉。並告知他們倆目前的市價,這兩隻威士忌小白兔依然對這巨大的價格落差無法理解。
堂主告知小朋友們,這差距是在 “酒瓶之外”。價格跟內含物口感無關,本質看似一樣的東西,決勝的是在本質以外。
威士忌當作買醉飲品時,酒精度一樣,灌醉的能力也一樣,乾掉哪瓶都一樣醉。但是當 “酒瓶” 「能代表喝酒的人,對消費的態度時」,它就產生額外的價值。當別人不認識你的時候,你的穿搭、飲用、欣賞的事物,都是旁人來評估你的工具。有時候會拉抬,有時候後會貶低。因此酒瓶外的印象,例如價格、品牌、故事性都會帶來額外的價值,也會產生相對的消費者。
這也一樣適用於職場,咖啡館因為妳而效率增加、客戶滿意度變高、帶來更多的消費...,才是妳前途明暗的開關。現在的薪資,能餬口就很好,要知道很多咖啡館的老闆,三餐只剩咖啡渣果腹,那時有口餬口的飯,吃起來可賊香了。
沒有三瓶酒不能解釋的人生--小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