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尼閱讀筆記(人文生活) @ 冥想正念手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正念(Mindfulness)」是「專注於體驗當下」,用心覺察你當下正在做的事情,畢竟我們在生活與工作中太常忙於回憶、計畫與分析,以致忘了體驗生活。「冥想(Meditation)」則是一種漸進式的心智訓練技巧,可以避開讓你焦慮的慣性反應,帶你進入練習正念覺察情緒的最佳狀態。冥想與正念皆會帶來平靜與專注,平靜與專注則帶來明晰,讓你看得更清楚(覺察),成為一個正向循環。

 

冥想正念的技巧,在這些年不但在谷歌、蘋果、臉書、Salesforce等世界級企業,或是在哈佛大學、史丹佛大學、耶魯大學等全球頂尖學府都為之著迷。本書的作者安迪.帕帝康曾是為藏佛僧侶,現在是英國公認最頂尖的正念專家之一,也是冥想正念推廣公司Headspace的共同創辦人,更是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的冥想啟蒙老師。比爾蓋茲在未認識帕帝康之前,其實對冥想也不以為然,惟自從接觸後對冥想有了全新的見解,誠如在書中的介紹所言:「每天花10分鐘冥想其實就是簡單的腦部運動,大概就跟運動時使用肌肉的方式類似。冥想跟信仰或迷信無關,我所做的,其實就是每天撥出幾分鐘的時間,練習如何專注,遠離腦中各種思緒。」小編彙整書籍中關於正念與冥想的重點與練習技巧,願我們都能夠透過冥想與正念,讓我們更專注於體驗當下、體驗生活。

 

「冥想不會改變我們的情緒,只會改變我們對情緒的體驗以及看待壓力與焦慮的方式。」


 

一、冥想的效益

  • 多國的醫學界研究顯示,借助冥想的力量可改善廣泛的健康失調問題與紓解生活中的壓力,包含長期焦慮、憂鬱、沮喪、憤怒、成癮、強迫症、失眠、肌肉緊張、受孕機率、免疫系統問題等。
  • 冥想的時候,大腦本身的結構可能改變,讓掌管情緒的大腦區域變得厚實(越厚實則負面感受程度越低),誠如鍛鍊身體時可讓身體肌肉變得結實樣,是一種「神經可塑性(neuroplasticity)」的過程。

 

二、 關於情緒

  • 情緒沒有分好與壞,它是一面濾鏡,我們周遭的世界並未改變很多,但情緒卻使我們對這個世界的感受截然不同。誠如當我們隔著眼淚看世界,這世界都是灰濛濛的;當我們隔著好奇心看世界,這個世界則充滿了各種驚喜。
  • 請記得,藍天一直都在。各種雲朵則是我們的思想,當心智忙碌於這些思想時,藍天就會暫時被遮蔽。當搭乘飛機飛向厚重黑雲的上方時,反而是晴空萬里。若你感覺到心智處於極度忙碌狀態或體驗到某種強烈的情緒,請記得藍天永遠都在,目前只是被雲朵遮住,並逐漸游離往藍天去。試著去想像我們的心智中總有一塊平靜、清澄的心田,不論生活中發生什麼事,我們總是能回到那裡,而在那邊會感覺到平和與放鬆。

三、關於正念(Mindfulness)

  • 正念是「專注於體驗當下」用心覺察你當下正在做的事情,譬如我們喝水時是毫不猶豫地往嘴巴灌水,還是用心體驗當下去感受白開水入喉的甘甜;或是當我們一如往常的把食物毫不加思索的放進嘴巴時,試著去細嚼慢嚥的品嚐食物滋味,試著去回想這食物如何生產或製作出來,試著去感受食物得來不易的美好與餐點的美味。當我們用五感去感受,將產生過往沒有經歷過的自在體驗,此即為「正念飲食(Mindful eating)」的概念。當生活中缺乏了覺察,我們的思想與情緒將會支配一切。
  • 正念是一種利他行為,把不愉快、難過的負面感覺,想像為你在幫你所關心的人去承擔,當不抗拒自然就平靜。譬如你不小心踩到一隻正在睡眠中的貓咪,雙方都被嚇到,你可以選擇咒罵牠,你也可以選擇聚焦在牠的安好,在乎其有無受傷,當你選擇後者,將使你忘卻不滿的情緒。
  • 快樂就是快樂,沒什麼大不了;悲傷就是悲傷,沒什麼大不了;難過就是難過,沒什麼大不了。當你停止去追求去快樂與快感(放下依戀)、停止去避免恐懼(放下抗拒),其實才能感到平靜。

 

四、關於冥想(Meditation)

  • 冥想不是要你成為一個不同的人、一個全新的人或是一個更好的人。它是要訓練你去覺察、理解自己為何會那麼想、這種感覺,並在過程中獲得一種健康的透視感。冥想讓你後退一步,用旁觀者的角度去覺察你的感覺。
  • 冥想並非讓你控制心智、制止思考、壓抑情緒、擺脫身體痛感。因為只要心存抗拒,就沒有空間去接受;只要心存壓抑,日後必定浮現。冥想是讓你覺察到你的感覺來自何處、覺察到你的心智來自何處、覺察到你的負面情緒來自何處、覺察到你對情緒的反應。當你覺察到,自然就沒有太多的空間讓這些不愉快的情緒繼續活躍運作。當你不抗拒,自然就會接受;當你接受,心自然就平靜。
  • 冥想無法刻意複製之前所做的冥想成果,越刻意複製體驗,越無法專心,每一次的冥想都是一種全新的生活體驗。當你只要刻意去追求愉快的感受,就代表在抗拒不好的感受,只要內心出現抗拒,就不可能獲得平靜。
  • 冥想不會改變你的情緒,只會改變你對情緒的體驗以及看待壓力與焦慮的方式。冥想是一種漸進式的心智訓練技巧,可以讓你避開讓你焦慮的慣性反應,能夠帶你進入練習正念覺察情緒的最佳狀態,甚至出現「頂空(Headspace)」。頂空是透過冥想所產生的最佳結果,是一種內在持久的平和感,讓你在生活中無論發生什麼事,都能夠泰然的與你的情緒共處,去保持內心的知足與平和。

 

五、冥想Take 10 練習技巧

(一)冥想前的準備:

  • 姿勢都可以,但一開始會建議坐姿,透過最自然的呼吸。
  • 找一個十分鐘內不被打擾的時間與空間。
  • 建議起床後執行,可提升當天專注力並與思緒共處,設定計時器10 分鐘

(二)展開冥想:

  • 掃描你全身從頭到腳的感受,在你呼吸的時候,身體的哪個部位或器官感覺到最放鬆、舒服與自在?哪個部位或器官有疼痛、緊繃或不舒服?
  • 觀察你當下的情緒感覺如何?
  • 冥想沒有好外之別,也無須比較,每次的冥想都是全新的體驗。
  • 起初腦海中有很多的思緒浮現皆正常,畢竟我們習慣了生活的忙碌與慣性,冥想就像捕抓一隻野馬,你想拉緊野馬就會失控,因此要試著收放收放自如,不用心急。

(三)冥想完成:

  • 在張開雙眼前,不再聚焦任何事物,讓心智想忙就忙,想靜就靜。
  • 把心智帶回身體坐在椅子上和雙腳落地的感覺。
  • 張開雙眼起身展開一天的行程。

 

raw-image

參考書目: Andy Puddicombe (2019),李芳齡譯,《Headspace冥想正念手冊》,星出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人力資源的奇幻旅程 x 肯尼 的沙龍
11會員
43內容數
2024/07/14
《致富心態(Psychology of Money)》這本書從理財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探索了金錢的意義。小編在重覆閱讀兩次後,彙整書籍18節重點,帶領大家踏上一段致富心態的探索之旅,也願我們都能夠重新審視對財富自由的本質,洞察金錢心理學的世界。
Thumbnail
2024/07/14
《致富心態(Psychology of Money)》這本書從理財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探索了金錢的意義。小編在重覆閱讀兩次後,彙整書籍18節重點,帶領大家踏上一段致富心態的探索之旅,也願我們都能夠重新審視對財富自由的本質,洞察金錢心理學的世界。
Thumbnail
2023/12/10
亞馬遜創辦人傑夫.貝佐斯(Je Bezos)認為此本書「堪為全球商學院的模範教材」。作者喬利從探討工作的意義切入,站在員工的角度思考如何對工作產生熱情;接著說明宗旨型人性組織的理念與最後透過宗旨型領導的五個關鍵要素,致力於從「利潤」到「宗旨」的重大轉向,重新建構「員工→業務→財務」的正確路徑。
Thumbnail
2023/12/10
亞馬遜創辦人傑夫.貝佐斯(Je Bezos)認為此本書「堪為全球商學院的模範教材」。作者喬利從探討工作的意義切入,站在員工的角度思考如何對工作產生熱情;接著說明宗旨型人性組織的理念與最後透過宗旨型領導的五個關鍵要素,致力於從「利潤」到「宗旨」的重大轉向,重新建構「員工→業務→財務」的正確路徑。
Thumbnail
2023/11/26
團隊激勵一直都是公司常見的訓練課題之一,但即使講師口若懸河,課程參與同仁覺得受益無窮,課程結束回歸單位後仍得面臨與現實相互出入的狀況。試問,若我們身為管理者,是否一直默許或選擇消極的方式,讓以下狀況層出不窮的出現在組織中呢?我們若想做,我們會想出數十種解決方法;我們若不想做,會想出數百種的推託藉口。
Thumbnail
2023/11/26
團隊激勵一直都是公司常見的訓練課題之一,但即使講師口若懸河,課程參與同仁覺得受益無窮,課程結束回歸單位後仍得面臨與現實相互出入的狀況。試問,若我們身為管理者,是否一直默許或選擇消極的方式,讓以下狀況層出不窮的出現在組織中呢?我們若想做,我們會想出數十種解決方法;我們若不想做,會想出數百種的推託藉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冥想是一種古老的實踐,它能夠帶來身心靈的平靜和平衡。在現代繁忙的生活中,冥想提供了一個寶貴的機會,讓我們在忙碌和壓力中找到寧靜。
Thumbnail
冥想是一種古老的實踐,它能夠帶來身心靈的平靜和平衡。在現代繁忙的生活中,冥想提供了一個寶貴的機會,讓我們在忙碌和壓力中找到寧靜。
Thumbnail
「冥想(Meditation)」則是一種漸進式的心智訓練技巧,可以避開讓你焦慮的慣性反應,帶你進入練習正念覺察情緒的最佳狀態。冥想與正念皆會帶來平靜與專注,平靜與專注則帶來明晰,讓你看得更清楚(覺察),成為一個正向循環。
Thumbnail
「冥想(Meditation)」則是一種漸進式的心智訓練技巧,可以避開讓你焦慮的慣性反應,帶你進入練習正念覺察情緒的最佳狀態。冥想與正念皆會帶來平靜與專注,平靜與專注則帶來明晰,讓你看得更清楚(覺察),成為一個正向循環。
Thumbnail
「正念冥想」這四個字,最近很常出現在我閱讀的各種書籍中。不論是關於工作效率、舒緩焦慮,甚至是神經科學都屢屢提到,讓我不禁好奇,正念冥想到底是什麼?以及他會如何幫助我的人生?因著好奇與懷疑,我開始嘗試每天正念冥想,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
Thumbnail
「正念冥想」這四個字,最近很常出現在我閱讀的各種書籍中。不論是關於工作效率、舒緩焦慮,甚至是神經科學都屢屢提到,讓我不禁好奇,正念冥想到底是什麼?以及他會如何幫助我的人生?因著好奇與懷疑,我開始嘗試每天正念冥想,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
Thumbnail
在這個繁忙、高壓的世界中,我們常常感到心靈的困擾和焦慮。然而,透過正念冥想,我們可以找到平靜和內在的力量,並獲得心理健康的益處。
Thumbnail
在這個繁忙、高壓的世界中,我們常常感到心靈的困擾和焦慮。然而,透過正念冥想,我們可以找到平靜和內在的力量,並獲得心理健康的益處。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和繁忙的現代社會中,我們常常感到壓力和焦慮。不斷的噪音、信息過載和分心的事物讓我們難以保持內心的平靜和專注力。然而,透過冥想和正念,我們可以找到一個寧靜的港灣,提升我們的專注力和心靈平靜。本文將探討冥想和正念如何幫助我們減輕壓力、提高專注力,並為心靈帶來平靜。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和繁忙的現代社會中,我們常常感到壓力和焦慮。不斷的噪音、信息過載和分心的事物讓我們難以保持內心的平靜和專注力。然而,透過冥想和正念,我們可以找到一個寧靜的港灣,提升我們的專注力和心靈平靜。本文將探討冥想和正念如何幫助我們減輕壓力、提高專注力,並為心靈帶來平靜。
Thumbnail
我一直都有冥想的習慣,單純的冥想,不涉及任何宗教儀式。 冥想可以幫助你平靜,情緒平穩流動。讀完這篇文章,你會知道如何處理不舒服的情緒,掌握自己的人生。 我前期的體驗不能算愉快。抱著“冥想就是什麼都不想”的想法進行簡直就是折磨人。 人就是靠“想”才活下去。什麼都不想是很困難的。 不斷跟各種念頭戰鬥,
Thumbnail
我一直都有冥想的習慣,單純的冥想,不涉及任何宗教儀式。 冥想可以幫助你平靜,情緒平穩流動。讀完這篇文章,你會知道如何處理不舒服的情緒,掌握自己的人生。 我前期的體驗不能算愉快。抱著“冥想就是什麼都不想”的想法進行簡直就是折磨人。 人就是靠“想”才活下去。什麼都不想是很困難的。 不斷跟各種念頭戰鬥,
Thumbnail
這本書被列為比爾蓋茲2018年唯一推薦的大腦潛能開發書籍,之前看過其他人的讀書心得,說對這本書感到失望。實際上看了後,發現作者是用了在印度、尼泊爾等地學習冥想過程中,跟老師對話的故事,來闡述冥想、正念的意義,淺顯易懂,讓讀者不僅知道如何冥想,更重要的是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
Thumbnail
這本書被列為比爾蓋茲2018年唯一推薦的大腦潛能開發書籍,之前看過其他人的讀書心得,說對這本書感到失望。實際上看了後,發現作者是用了在印度、尼泊爾等地學習冥想過程中,跟老師對話的故事,來闡述冥想、正念的意義,淺顯易懂,讓讀者不僅知道如何冥想,更重要的是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做。
Thumbnail
走進正念—正念用英文講就是mindfulness,意思就是覺察、關注和注意。這個概念最早來源於佛教的禪修,後來被引入西方心理學範疇,來幫助人們更好地進行情緒管理、自我調節、提升注意力等。美國麻薩諸塞州醫學院榮譽醫學博士喬.卡巴金博士在一九七九年時將這個概念引入課堂,開創了正念減壓課程,並初創了正念減
Thumbnail
走進正念—正念用英文講就是mindfulness,意思就是覺察、關注和注意。這個概念最早來源於佛教的禪修,後來被引入西方心理學範疇,來幫助人們更好地進行情緒管理、自我調節、提升注意力等。美國麻薩諸塞州醫學院榮譽醫學博士喬.卡巴金博士在一九七九年時將這個概念引入課堂,開創了正念減壓課程,並初創了正念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