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字真經讀經筆記》-33
戰國時代的扁鵲有過讓虢國太子死而復生的傳奇,因此聲名大噪。齊桓侯耳聞扁鵲大名,特意召見。兩人分主賓坐定,扁鵲盯著齊侯看了好一會兒,說了句不大中聽的話:君侯的病氣已經入侵到皮膚表層,不趁早處理的話,恐怕會越來越棘手。
齊侯自認身強體健,並無半點不適。先是回說「寡人無病」,送走貴客之後,桓侯忍不住嘀咕:這些醫生貪利貪到這種地步,居然想整治我這個沒病的人!
五天過後,扁鵲又登門求見。這回的說詞是君侯的病已進到肌理。桓侯沒吭氣,但心裡恨得牙癢癢。又過了五天,扁鵲又來了,看了看桓侯,便說病氣已經入侵血脈;又過五天,扁鵲說是病已入侵腸胃。桓侯還是不理不睬。再過五天,討人厭的扁鵲又來了,那些討人厭的話這回倒是不說了,看了桓侯幾眼,一聲不吭就轉身走了。
咦?這下換齊侯好奇了,派了人追上去問個究竟。扁鵲回說:病徵在表層,一般湯劑加上熱敷就能治;進到肌膚,針灸可以處理;深到腸胃,須要下重藥。可一旦入侵到骨髓,要命就是要命,我當然就不好再說什麼了。
又過了足足五天,齊侯的身體突然急轉直下,全身痛苦不堪。派人去找扁鵲,自認治不了無命之病的扁鵲老早跑到秦國去了。齊侯一條小命就此嗚呼。
古書對於扁鵲這段故事多有轉載,褒揚古代名醫的神乎其技可以是解讀的角度之一,但載記的大賢通常也不會忘記加上註記:病徵在表層,猶是小病,此時不失治療的良機;等到病症坐大,再想收拾,那可就追悔莫及了。治國有如治病,聖王在位,因此深諳一葉落而知秋的道理,早早為防微杜漸作出許多準備。
「君為國之心」,在上位者能「明」,弭大患於無形,自然是眾生之福。轉作無形世界,涵靜老人的復興天帝教,為將屆的核戰末劫積極渡人化劫,同樣是「明」的智慧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