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嚴選----《善行》
如果我問:你是否肯定自己是一個善良的人?你是否所做的都是善行?
我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會是點頭、肯定的。畢竟我們多數人都活在必須善解人意的文化塑造下;要待人和善、親切、友好⋯甚至有事事要幫人幫到底的情結,時常把別人的責任當成自己的、把別人的問題扛起來解決。
然而,你確定嗎?你確定以上的行為和內在心理運作,皆是基於人性中的正義與善良?
研究顯示,在有他人觀看的情況下,有70%的人願意行善,但若沒有人看到,只 有48%的人願意。
若傷害他人就可以獲得金錢,不犧牲他人就只能空手而回,若會露臉的話,選擇犧牲他人的僅有54%,若不會曝光被人知道的話,卻有高達72%的人會 優先考量自身利益。
所以,驗證出其實人性的本質之一是「自私的」。沒有人有「全然的無私」和不考慮利害得失的「純良」。這個世上沒有純潔無瑕的善意, 因為每個善行的背後, 都會考量「代價」與「效益」———這是從行為經濟學的角度來研究人類的善良行為。
也許我們並非行為經濟學領域的專業者或研究者,無法理解「善行」主題的探究意義,然而,這卻是一個與我們每一個人、與我們的社會習習相關的議題。
你是否想過,為什麼明明知道不正確的事或情況,例如學校霸凌或職場霸凌,但會挺身而出的人並不多;或是明明有欺騙或隱瞞的事情發生,但知情的人卻選擇不拆穿;又或是當有什麼需要社會救助的事件發生,並不是所有人都會伸出援手、解囊救濟?
再來,為什麼網路匿名攻擊或網路霸凌是不對的,但大家選擇噤聲或迴避是那麼普遍?又或是在不用曝光的情況下,為什麼就是有人會留下惡意中傷的言詞?
你一定也聽過或遇過一個不停打罵孩子的師長,口口聲聲義正嚴辭的說「一切都是為小孩好」、「怕他變壞」⋯
事實上,這世界乃至這社會從來不是「非善即惡」「非黑即白」的社會,你以為正確無誤的事,對另一個人來說,他的考量和決定卻可能與你差異甚大。
然而,無法理解這個事實的人,會主觀以自己為善良標準,而把對方指責為「邪惡」「惡劣」,卻對人性的底層邏輯毫無頭緒,忽略了在人性的底層裡是有諸多計算利害的過程,以及各樣衡量得失的判斷。
但是《善行》的作者阿曼.法爾克 (Armin Falk),蘇黎世大學經濟學博士、波昂大學經濟學教授,告訴我們「人人為己」的事實,並非要我們以自私為目的,反而是透過這真相的顯露,讓我們能理解人性裡人的內心深處都是在衡量自己的利害得失,才決定出自己的行為要如何,有了這樣的理解,我們才能站在同一個基礎上,瞭解到每一個人都存在著「自己的善惡」,也就是自己的道德觀、倫理觀,由於善與惡的分野與界定因人而異,差異甚大的,根本上無法由某個人來判定全然的正確或錯誤為何,當中仍有諸多模糊與重疊的細節,是善與惡交錯相纏以致難以分辨的糾結地帶。
儘管如此,阿曼•法爾克認為,善意依舊能為我們自己 和社會帶來巨大的好處,當你更加了解人性,洞悉每個善行背後的底層邏輯,就能與他人創造「正向的互惠」,理解他人也有需要顧及自己利益的地方,然後創造出更佳的經濟成長和社會和諧,因為知道「人人為己」,所以才能深刻明白如何「人人共好」,而非只是一廂情願的要求自己犧牲,及要求他人犧牲。
文明的社會不必再走老路,總想以訴諸高道德標準,以為用勸戒或威嚇方式就能壓制人性運作,猶如中古世紀的二分法世界觀一樣,欲壓抑人性、去除邪惡,用權威中心的角度去簡化劃分人的善與惡,然後簡易論斷(例如把所認為的異端以燒死處決)。這種壓制和去除人性的手段不也隱藏著某些控制欲及惡行的存在嗎?製造出許多不良的後果與悲劇嗎?
在不否認人性裡「自私」是存在的觀點看來,我們才能正視人的需求與慾望本能,進一步思考和理解「人為什麼選擇了這個,卻不選擇那個」?究竟在人的行為底層,是哪些心智處理及計算衡量過程在影響人的選擇和決定?
因為人是那麼不同,各種思維觀點和主觀經驗差異甚大,沒有經過深層探究和認識,你如何真能認識人性呢?
這是閱讀《善行》這一本書的精彩之處,能刺激我們對自身和人類行為的思考,讓我們有機會更辨識出人類行為本質上的複雜因素,增進我們探究人性的複雜現象及社會問題。
你也許對「行為經濟學」不熟悉,簡單說我們所有行為都是一個經濟效益的計算過程,涵蓋層面相當廣闊,若對人類行為好奇,又熱衷探討人性變化的問題,這一本書可以帶給你各種驚聲連連,打破既定思維框架,以人性的本質來認識人,而不再是用自己的偏頗的想像和理想化來認識人。
尤其是關於「善行」,更是值得好好深究,擺脫那種再被舊時代道德觀念綁架的束縛,真正以理解的方式和創造的能力,來打造人人皆能自願引發善行的社會。
《善行》• 平安文化
皇冠文化集團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