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與惡的界線
我們都知道做善事很重要,氣候暖化問題很嚴重,但為什麼我們或是其他人,還是不願意做呢?
首先我們要先有一個認知,這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人,也沒有絕對的壞人。善惡的天秤在我們心中是浮動的,比如早上在路邊看到乞丐捐款給他,下午買東西懶得帶購物袋所以買了塑膠袋。
有些人會說人在遇到狀況時,會做出非理性的行為,但作者以各種實驗證明,人是非常理性的動物,認知能力隨時都在精準運作與衡量。
本書《善行》的作者是德國經濟行為學家,透過許多社會實驗,分析人們不行善的原因,我整理五點與你們分享。
①行善成本與獎賞的落差
善行是有成本的,像是你捐款給公益團體,或是做環保。捐款的成本要花錢,做環保需要花時間。但你做善事的獎賞與成果是有時間上的落差,要未來才會實現。比如看到捐款被用在有意義的事情上,或是氣候變遷減緩,都需要時間的發酵。
②記下道德帳
什麼是記下道德帳?意思就是你做了一項好事,就認為可以做一件不那麼道德的事。比如有人買了「插電式混合車」,給大家的良好形象是—我是一個有環保意識的好人。但始終只會去加油,據說很多車主連車上的充電線都沒有拆封。
③行善是因為快樂?
我們常常會聽到人家說,做好事會很快樂,所以才去做。作者也設計實驗實際測試,做善事的確會快樂,但那是短期的快樂,比起有利益的好處,人們還是會傾向利益。
④透過層層分散責任
像是一件衣服,從棉花栽種到紡織工廠,透過層層精細的分工,如果某個環節透過低廉、惡劣的環境與壓榨的工時,來雇用童工,被人檢舉或抨擊時,會以「我不知道」或是「這不是我們的責任」,品牌方可以輕鬆地撇除責任。
⑤我不做,別人也會做
我們有時候不環保,可能會覺得氣候變遷與我們的關聯性不大,但作者提到每個人都很重要,就像總統選舉一樣,你為什麼會去投票,就是因為你雖然只有一票,但那一票也是很重要。
我印象深刻的地方
讀完這本書,我學到非常多知識,看世界的角度也更深了。其中作者講到媒體的問題,我認為很有道理。他說現在的媒體為了表示平等,過度在乎少數人的心聲,然而卻不斷播出少數人的意見,即使這些意見在客觀上是錯誤的。
有些情況在科學界已經一致證實,但因為媒體集中播出少數甚至是偽科學的證明,反而誤導社會大眾,以為這是科學界大部分的共識,或是誤以為這是大眾認為正確的事,反而引向錯誤的決策。
非常推薦這本書給你們,看完你會對人性更加的了解,也會知道該怎麼做才會對世界更好,因為這個社會就是這樣,有些人自私,就會導致其他人的犧牲,我們應該走向「共善」、「互惠」才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