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偏鄉師資缺乏問題|《老師,你會不會回來》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談論偏鄉老師缺乏議題之電影推薦

《老師,你會不會回來》是一部真實事件改編的台灣電影。

故事中的王老師在南投縣的偏鄉國中擔任實習老師,他看見偏鄉缺乏教育資源的窘境,擔心自己的前途遭到埋沒,因此想早日調回都市教書。

「老師,你會不會回來?」

王老師當兵期間於921地震後回到學校,映入他眼簾的是近乎全毀的校園。

「老師,你會不會回來?」

學生的含淚喊話深深地撞擊王老師的心,讓他從此投入偏鄉翻轉教育。

其實早在王老師的實習結束以前,他早就看出孩子們心中的疑問;

然而孩子們始終沒有開口問他,彷彿他們早已清楚老師的答案。

偏鄉孩子已經習慣了老師們來來去去,不停地適應新老師,也不停地重複道別的傷感。缺乏長期的教育陪伴者,正是偏鄉教育的一大問題。

raw-image


德內ㄦ偏鄉老師長期穩定陪伴孩子

德內ㄦ的長期多元課輔會由專業老師定期地前往偏鄉,在師生彼此信任且有默契之下進行教學,孩子可以更敞開的表達自我,也能更專注於學習本身。

老師們透過閱讀開拓孩子們的眼界,鼓勵偏鄉孩子們大膽作夢,並且乘風飛翔。

「『從克難到卓越』,讓我更相信,教育可以發生改變的力量,我很篤定,因為,我正在實踐中。」投身偏鄉教育的王老師曾這麼說道。

此時,德內ㄦ也努力的陪伴孩子走在實現夢想的路上,期許讓改變從現在開始發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德內儿國際兒童助學會的沙龍
10會員
140內容數
社團法人德內ㄦ國際兒童助學會是一個非營利的慈善組織,致力於推廣偏鄉孩童的助學計畫。這些年走過偏鄉,我們看見了當地有著資源不足、師資匱乏、缺少文化刺激等難題。因為深信教育是改變一切的根本,每個孩子都能擁有被愛及接受平等教育的權力,因此我們不斷地替孩子們尋求資源,期盼透過多方的投入,讓孩子們的未來能有更多選擇。
2025/04/28
這個週末,德內ㄦ第七屆種子老師培訓課程即展開。今年有近25位種子老師將於暑期跟著我們前進偏鄉服務。榮原校長以一句「除了陪伴,你還能帶給孩子什麼?」開啟課程,鼓勵學員將這份思考轉化為行動,帶進偏鄉教室。隨後,校長以五種語言引導學員理解108新課綱所著重的「閱讀素養」
Thumbnail
2025/04/28
這個週末,德內ㄦ第七屆種子老師培訓課程即展開。今年有近25位種子老師將於暑期跟著我們前進偏鄉服務。榮原校長以一句「除了陪伴,你還能帶給孩子什麼?」開啟課程,鼓勵學員將這份思考轉化為行動,帶進偏鄉教室。隨後,校長以五種語言引導學員理解108新課綱所著重的「閱讀素養」
Thumbnail
2025/04/18
德內ㄦ受邀至台灣惠普總部舉辦 偏鄉教育 分享會,分享偏鄉孩子面臨的挑戰與德內ㄦ的助學行動。HP同仁以實際行動響應,親手打包學習文具和祝福小卡,為偏鄉孩子注入學習動力,展現企業對 偏鄉教育 的關注與行動力。德內ㄦ將接力這份心意,親自將文具送往偏鄉學校,成為孩子學習路上的陪伴與力量。
Thumbnail
2025/04/18
德內ㄦ受邀至台灣惠普總部舉辦 偏鄉教育 分享會,分享偏鄉孩子面臨的挑戰與德內ㄦ的助學行動。HP同仁以實際行動響應,親手打包學習文具和祝福小卡,為偏鄉孩子注入學習動力,展現企業對 偏鄉教育 的關注與行動力。德內ㄦ將接力這份心意,親自將文具送往偏鄉學校,成為孩子學習路上的陪伴與力量。
Thumbnail
2025/04/11
杜杜老師踏上尼泊爾旅程,原以為是為了孩子們而來,卻在被滿滿的愛包圍後,心境大轉變。孩子們的純真與期待讓每一刻都彌足珍貴。透過台灣善心人士的支持,德內ㄦ團隊將物資與關懷帶到尼泊爾,這不僅是個人的付出,而是集結眾人善念的行動,實踐「個人善雖小,集眾人之力,大願可成」。
Thumbnail
2025/04/11
杜杜老師踏上尼泊爾旅程,原以為是為了孩子們而來,卻在被滿滿的愛包圍後,心境大轉變。孩子們的純真與期待讓每一刻都彌足珍貴。透過台灣善心人士的支持,德內ㄦ團隊將物資與關懷帶到尼泊爾,這不僅是個人的付出,而是集結眾人善念的行動,實踐「個人善雖小,集眾人之力,大願可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談論偏鄉老師缺乏議題之電影推薦 《老師,你會不會回來》是一部真實事件改編的台灣電影。 故事中的王老師在南投縣的偏鄉國中擔任實習老師,他看見偏鄉缺乏教育資源的窘境,擔心自己的前途遭到埋沒,因此想早日調回都市教書。 「老師,你會不會回來?」 王老師當兵期間於921地震後回到學校,映入他眼簾的是近
Thumbnail
談論偏鄉老師缺乏議題之電影推薦 《老師,你會不會回來》是一部真實事件改編的台灣電影。 故事中的王老師在南投縣的偏鄉國中擔任實習老師,他看見偏鄉缺乏教育資源的窘境,擔心自己的前途遭到埋沒,因此想早日調回都市教書。 「老師,你會不會回來?」 王老師當兵期間於921地震後回到學校,映入他眼簾的是近
Thumbnail
我在德內儿服務的第三年,定期到南投偏鄉學校進行多元課輔教學。山上的孩子多由布農族組成,與他們相處時能深刻感受到孩子們的活潑與熱情,還有滿滿部落文化的保存。 在某次的課程中,我設計的延伸活動是讓孩子學習安排家事,想藉機傳達「家事應該由家人共同分擔」的理念。忽然有個孩子很
Thumbnail
我在德內儿服務的第三年,定期到南投偏鄉學校進行多元課輔教學。山上的孩子多由布農族組成,與他們相處時能深刻感受到孩子們的活潑與熱情,還有滿滿部落文化的保存。 在某次的課程中,我設計的延伸活動是讓孩子學習安排家事,想藉機傳達「家事應該由家人共同分擔」的理念。忽然有個孩子很
Thumbnail
總共61位參加課輔的小六畢業生竟然有31位決定下山念國中,半數的學生下山讀國中是甚麼概念,就是有一半12歲的學生必須每天越區通勤或住在山下就讀國中,而山上的國中只能留下一半的學生,難怪山上的國中學生越來越少。 好不容易經過一兩年將這些孩子的程度補救起來,結果卻是更多的孩子要下山離開課輔班。
Thumbnail
總共61位參加課輔的小六畢業生竟然有31位決定下山念國中,半數的學生下山讀國中是甚麼概念,就是有一半12歲的學生必須每天越區通勤或住在山下就讀國中,而山上的國中只能留下一半的學生,難怪山上的國中學生越來越少。 好不容易經過一兩年將這些孩子的程度補救起來,結果卻是更多的孩子要下山離開課輔班。
Thumbnail
根據統計,台灣前10%與後10%學生間的閱讀測驗表現,約有 6 年的學力差距。這也突顯出城鄉之間同齡學生學習落差大的狀況。多數學力較落後的孩童,普遍來自偏鄉與弱勢家庭。而在偏鄉地區,究竟有多少「難被解決的困境」?根據教育部的認定標準,偏鄉學校多指地域位處偏遠且交通狀況不便者,或數位學習不利地區。
Thumbnail
根據統計,台灣前10%與後10%學生間的閱讀測驗表現,約有 6 年的學力差距。這也突顯出城鄉之間同齡學生學習落差大的狀況。多數學力較落後的孩童,普遍來自偏鄉與弱勢家庭。而在偏鄉地區,究竟有多少「難被解決的困境」?根據教育部的認定標準,偏鄉學校多指地域位處偏遠且交通狀況不便者,或數位學習不利地區。
Thumbnail
待在偏鄉的小學一定很輕鬆吧?學生又沒幾個! 「你要不要回鄉下當老師?」一位長老凝視著我說出這個問句。 「我可以嗎?我沒有教師證耶?」我心虛的吐露出自己能力的不足。 偏鄉不止是偏鄉,只要有心,我們也能走出偏鄉!
Thumbnail
待在偏鄉的小學一定很輕鬆吧?學生又沒幾個! 「你要不要回鄉下當老師?」一位長老凝視著我說出這個問句。 「我可以嗎?我沒有教師證耶?」我心虛的吐露出自己能力的不足。 偏鄉不止是偏鄉,只要有心,我們也能走出偏鄉!
Thumbnail
偏鄉學童受教育權利,並非只是村莊裡就近就學,而是需要提供更正常多元的學習環境。
Thumbnail
偏鄉學童受教育權利,並非只是村莊裡就近就學,而是需要提供更正常多元的學習環境。
Thumbnail
在偏鄉三年,雖不算向下札根,但對於偏鄉的困境倒是深有體會。偏鄉學校除了先天不良,更嚴重的是後天失調,加深輔導工作的推動的難度。
Thumbnail
在偏鄉三年,雖不算向下札根,但對於偏鄉的困境倒是深有體會。偏鄉學校除了先天不良,更嚴重的是後天失調,加深輔導工作的推動的難度。
Thumbnail
過年本來要去支援PAIA的活動,因為家裡的事情而無法前往,結果從蘇老師那邊知道有很多老師過去支援,搞得助教比學生還多,那我就安心了。 「他們從台東這麼遠來一趟,值得嗎? 孩子的家長會願意讓他們過來?」 我問蘇老師。老師接著回答說: 我接著再問: 「國高中生真的能懂AI嗎?」 裝睡的人叫不醒。
Thumbnail
過年本來要去支援PAIA的活動,因為家裡的事情而無法前往,結果從蘇老師那邊知道有很多老師過去支援,搞得助教比學生還多,那我就安心了。 「他們從台東這麼遠來一趟,值得嗎? 孩子的家長會願意讓他們過來?」 我問蘇老師。老師接著回答說: 我接著再問: 「國高中生真的能懂AI嗎?」 裝睡的人叫不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