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鄉國小廢校不是壞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每次偏鄉國小要廢校時,許多家長、校友、社區居民跳出來抗議、堅決反對,念山區偏鄉國小畢業的我認為,如果能做好配套措施,廢校不一定是壞事。

國小母校在10年前廢校成為分校,38年前國小畢業時,全校50多位學生,大約20年前便面臨廢校,老師及校長到小鎮上招生,甚至每天載學生進去,又多撐了10年左右。

先來談談偏鄉小校的師資問題吧!因為交通不便,流動率高老師有三種,一種是走不了的老老師,另一種是師專剛畢業被分發到偏鄉的年輕老師,再來就是代課老師。

raw-image

交通不便師資不佳

國小一年級老師為政府實施九年國民教育時去上過培訓班,住在村裡的老老男老師,國語不標準,沒有耐心又愛打人,時常一手捏我們臉頰,另一手打耳光,邊罵:「你這死東西、笨東西。」他還兼音樂老師,國小一至四年級彈風琴教音樂課,再怎麼彈都是那四至五首曲子。

國小二年級師專分發來的老師去當兵,由代課老師代課,從鎮上騎機車到學校,要30至40分鐘,一年換7至8個代課老師,更換頻率太高,每張老師的臉都好模糊。

國小三至四年級老師好一點,至少有教一年,五年級來了熱血師專畢業老師,超認真融入山區教學生活,但好景不長,待了一年就調回城市,六年級又是代課老師。

國小畢業搬到小鎮邊緣,念國中時一個年級有7個班,每班50多人,一班人數等於國小全校人數,對我而言,壓力很大,戒慎恐懼認真念書,深怕進度跟不上來自鎮上大間國小的同學。

缺乏同儕互動學習

同儕互動是學習重要一環,偏鄉國小學生少、學習刺激少,一班少於10人很難有良好的學習互動,5個人、3個人那就更缺乏互動了。

維持一所學校運作,校長、主任、行政人員的這些人事費,遠遠高於租一輛巴士,每天沿途接送45人以下偏鄉小校學生到小鎮國小上課,有些原本住在村頭村尾要走一個多小時路上學的學生,還能節省上學時間。

有一定規模的國小,一年級有3至4班,在一班25至30人左右的班級上課,能擁有正常教學互動,音樂課、體育課有專任教師授課,也有專業輔導老師,輔導工作的問題,可以看格友陳踢娜所寫文章《偏鄉學校輔導工作的困境》

受教權應是提供多元學習環境

根據教育部統計,109學年度總共有884所公立偏鄉小學,他們所取得的資源遠遠不及都市學校,雖然有偏鄉學校轉型成功案例,但多數學校轉型不易。

偏鄉學童受教育權利,並非只是村莊裡就近就學,而是需要提供更正常多元的學習環境。

更何況偏鄉小學廢校之後,仍可以轉型作為村裡的社區活動中心或托老關懷據點,並不會浪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丫丫阿嬤-avatar-img
2022/05/23
其實我好想當偏鄉老師喔!
知秋-avatar-img
發文者
2022/05/24
現在有視訊的偏鄉教學服務哦~
avatar-img
知秋的沙龍
148會員
412內容數
昔記者、今社畜。打打鍵盤,憶過去、聊生活、談工作、品美食、學創作。
知秋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19
從小就羨慕同學帶便當,長大工作近30年從沒自己帶過便當,第一次嘗試帶自己手做便當上班。文章描述從小到大與便當的經驗,以及第一次帶自己做的便當上班的感受與想法。
Thumbnail
2025/03/19
從小就羨慕同學帶便當,長大工作近30年從沒自己帶過便當,第一次嘗試帶自己手做便當上班。文章描述從小到大與便當的經驗,以及第一次帶自己做的便當上班的感受與想法。
Thumbnail
2025/03/18
年過五十,肩膀疼痛影響睡眠,就醫診斷為五十肩。分享從初期發炎疼痛,到復健治療,以及尋求物理治療系副教授協助,學習鐘擺、爬牆運動,最終擺脫五十肩困擾的經驗。
Thumbnail
2025/03/18
年過五十,肩膀疼痛影響睡眠,就醫診斷為五十肩。分享從初期發炎疼痛,到復健治療,以及尋求物理治療系副教授協助,學習鐘擺、爬牆運動,最終擺脫五十肩困擾的經驗。
Thumbnail
2025/03/17
臺中市公車優勢經驗分享:因車禍事故改搭公車上下班,發現比開車省時、省錢、省力又環保。
Thumbnail
2025/03/17
臺中市公車優勢經驗分享:因車禍事故改搭公車上下班,發現比開車省時、省錢、省力又環保。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自2023潭墘給縣府「嗑」掉後,大城鄉實質所剩的國小只剩三所,雖然縣府信誓旦旦廢校不廢村,但是可想這是個惡性的循環,即便有年輕人想回鄉,他的小孩也勢必面臨需要跋涉千里交通往返的窘境。 莫小看這四年廢三校的進猛果決,實在非可小覷,廢校的幾所學校附近小村,現在幾乎是是瀕於廢村的情況,走訪該地區,幾
Thumbnail
自2023潭墘給縣府「嗑」掉後,大城鄉實質所剩的國小只剩三所,雖然縣府信誓旦旦廢校不廢村,但是可想這是個惡性的循環,即便有年輕人想回鄉,他的小孩也勢必面臨需要跋涉千里交通往返的窘境。 莫小看這四年廢三校的進猛果決,實在非可小覷,廢校的幾所學校附近小村,現在幾乎是是瀕於廢村的情況,走訪該地區,幾
Thumbnail
上國小以後,通常放學後就會去安親班或補習班,因為大部分的爸媽需要上班。 我們總聽到安親班、補習班不好,因為孩子很可憐,他應該好好享受他的童年,但社會和父母又期望他能考個好成績,又,父母太忙沒時間,教育責任就全外包給安親補習班承擔。
Thumbnail
上國小以後,通常放學後就會去安親班或補習班,因為大部分的爸媽需要上班。 我們總聽到安親班、補習班不好,因為孩子很可憐,他應該好好享受他的童年,但社會和父母又期望他能考個好成績,又,父母太忙沒時間,教育責任就全外包給安親補習班承擔。
Thumbnail
過去教師被意識形態影響,大多願意認同崇高的師道,如今經過一再的修法、工作性質轉變...... 教師拒絕道德綁架,只做最低程度的工作要求,以免多做多錯,最先倒楣的就是弱勢孩子,這也怪不得老師,而是施政錯誤的結果。
Thumbnail
過去教師被意識形態影響,大多願意認同崇高的師道,如今經過一再的修法、工作性質轉變...... 教師拒絕道德綁架,只做最低程度的工作要求,以免多做多錯,最先倒楣的就是弱勢孩子,這也怪不得老師,而是施政錯誤的結果。
Thumbnail
2015就說要退場,都不是新聞了~~ 私校相繼停招…5年後恐40校退場 教師離職後只能「自己看著辦」 前天(4/17)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117學年度降至最低點,新生數剩15.7萬人,屆時超過8成學生可進公立學校,私校可能招不到人。
Thumbnail
2015就說要退場,都不是新聞了~~ 私校相繼停招…5年後恐40校退場 教師離職後只能「自己看著辦」 前天(4/17)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117學年度降至最低點,新生數剩15.7萬人,屆時超過8成學生可進公立學校,私校可能招不到人。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高中生打老師事件的背後教育政策與問題,分析了特教生與一般生上課、校園霸凌以及教師對特教學生的疑慮等議題。提出學校在教育過程中應承擔更多責任,恢復特教班與普通班,特教生應由特教老師負責教導與輔導。文章討論了學校教育不負責任的態度及對特教與一般生的整合教學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高中生打老師事件的背後教育政策與問題,分析了特教生與一般生上課、校園霸凌以及教師對特教學生的疑慮等議題。提出學校在教育過程中應承擔更多責任,恢復特教班與普通班,特教生應由特教老師負責教導與輔導。文章討論了學校教育不負責任的態度及對特教與一般生的整合教學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屏東縣舊寮國小被廢校的事件,作者提到投機商人正在摧毀臺灣的歷史文化價值。同時,也提及了對臺鐵老舊房舍的觀點,認為應該保留這些有歷史價值的建築物。文章內容豐富,針對教育和文化議題提出不同見解。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屏東縣舊寮國小被廢校的事件,作者提到投機商人正在摧毀臺灣的歷史文化價值。同時,也提及了對臺鐵老舊房舍的觀點,認為應該保留這些有歷史價值的建築物。文章內容豐富,針對教育和文化議題提出不同見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