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喜長老開示語錄–培育善的目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2014.06.28 開示於揚州法海寺

raw-image
我們想要現在快樂,想要未來也快樂,那我們得要做的就是培育善行培育善的業。當善業強的時候,我們就會現在快樂,未來也快樂。你看有些人,他們認爲快樂是擁有許多的財富,有許多財富他們就會快樂。有些人認爲他們身邊圍繞著許多的人,那他就會快樂。有些人認爲他要具有這樣的能力、那樣的能力,他就快樂。而有些人,他的快樂是因爲他跟法在一起,所以他們感覺快樂。有些人雖然他有財富或者是沒有財富,也不見得他會快樂。有些人雖然不富裕,可是他們有修行法,若他們有法的話,無論是否富有他們都感覺到快樂。
raw-image

這個部分是很重要的。有些人希望能得到許多的財富,希望得到許多的能力,雖然他們嘗試著要快樂,可是也沒辦法。因爲他們內心裡沒有這些善的,沒有好的素質,所以他們沒有辦法快樂。他們內心裡沒有好的心,他們只有財富而已,所以常常還是一樣地很情緒化,向他人顯示他的不快樂,也不謙虛,性格很僵硬。這樣的人即使富有也是很痛苦的。

你看有些窮的人,他沒有財富,內心裡也沒有好的素質,他的性格也是情緒化的,也是很僵硬的,那他的生命也是痛苦的。

你看另外有些人,他富有,然後他也知道內心裡好的素質的珍貴,於是他們訓練內心好的素質,慢慢地他們就變得很有彈性,他們性格也很謙虛,所以他們擁有財富快樂,他們擁有法也快樂。

raw-image
  • 另外有些人,雖然沒有財富,不是很富有,可是他們一直不斷地訓練,累積這些好的心,即使他們不富有他們還是一樣快樂的。其實快樂以及不快樂都是依靠於我們內心裡的素質,而不是依靠外在的財富或者是任何的能力,又或者是身邊有多少人圍繞著你。當然這些可能會短暫地讓你認爲是很好,可是這些都不是真正讓你得到快樂的原因。所謂真正的快樂是依靠我們內心裡的素質。因爲我們內心裡有好的素質,人們喜歡我們,連動物們都喜歡我們,更不用說天神、梵天神們他們都喜歡我們。
raw-image

我們要得到這些好的素質,都是來自於修行佛法。如果我們修行我們就會得到好的心,我們的心就會感覺到快樂,我們就會喜悅。這些的喜悅,這些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這些快樂在我們臨死的時刻肯定會給我們帶來好的目標。因爲我們一直在累積著好的業,這些好的業讓我們的未來更強而有力,讓我們未來的生命更有力量。所以,如果以後你們有機會去天界的話,你們可以去問那些天神,你們是如何來到這裡的?他們就會告訴你:「我因爲做了這些功德,我有做供養,我有禪修,就像你一樣有做功德,所以我投生來到天界,成爲天神。」或者你看梵天神或比他更高的天界,更高的眾生,他們會到那裡是因爲他們有訓練某個程度的修行,有做某個程度好的善行。所以,我們的佛陀的教導主要就是訓練內心好的素質。

raw-image

佛陀時代的一位信徒—Dhammika 優婆塞,他一直都很精進不放逸地訓練這些好的素質。無論是在家裡或是寺院,他時時刻刻都一直訓練著這些好的素質。在他臨終時刻,許多層天界的天神們都來邀請他(投生到他們的天界)。這一切都是因爲他非常強大的善業力量。同樣的,我們大家也得要這樣地訓練,去累積這些的業。你們有些人回到家過後要嘗試著做與法相關的事情,比如:當你們有空的時候可以來寺院。或許有些人因爲工作繁忙,沒辦法做到,又或者像有些出家人他們也是因爲寺院事務繁忙。

可是即便如此我們還是要不斷地訓練培育我們內心好的素質。當我們這樣的培育,這些素質在我們臨終的時刻對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它會給我們帶來快樂。在佛陀的教導裡要培育這些好的素質是非常重要的。

raw-image

當我們在訓練好的目標的同時,我們內心裡的素質就會提升。你看在我們的生命裡,通常在我們內心裡的素質是非常弱的。你看,你內心裡正念的素質是很弱的。你的專注能力,比如要專注目標都是非常的困難,都是很弱的。至於理解這個世間的自然現象呢?(這理解能力—智慧)在我們的心裡也是很弱的。這些我們稱爲「念」、「定」、「慧」,它們在我們的生命裡基本上都是非常弱的。當我們不斷地跟這些好的目標在一起的時候,跟這些善的目標在一起的時候,這些很弱的素質就會變得越來越強。這些的培育,這些變得

越來越強的素質我們稱之爲培育「七覺支」。

raw-image
舉個例子,比如說你在專注呼吸,當你在專注呼吸的時候,一個息…又一個息…當時你可能只是專注 5 分鐘或 10分鐘的呼吸,當你在專注的時候,你的正念的能力就慢慢地在提升。同時,你的定力也會提升,然後你的智慧,就是理解的能力也會跟著提升。由於這些念、定、慧在提升,其它的(內心)素質像精進、喜、輕安、定,這些素質都在提升。

雖然你所專注的是一個目標,可是這些珍貴的素質都在提升著,當你在專注一個好的目標時,這所有的素質都在提升。

當我們一直不斷地重複,又一再重複一樣的目標、善的目標的時候,我們稱之爲禪修。就像當你在訓練一些基本的善行,比如:說好的話,做好的善行。其實善行的培育和禪修這兩者不是兩種東西,它們都是一樣的。我們常常做的這些善行,如果我們持續地一直去培育這個善的話,我們稱之爲「禪修」。其實這兩者是一樣的。有時我們做善行,有時做,有時不做,這樣的我們說這只是在做一般的善行。如果這些善行我們一直持續地做,我們可以稱之爲是在禪修。

raw-image
  1. 比如:你在專注呼吸或者是任何一個目標,你持續地一直訓練它,我們就稱之爲禪修的目標。所以,我們可以透過禪修的目標,一再又一再的培育我們內心裡好的素質。
  2. 其實我們內心裡好的素質,它們都是存在於冬眠的狀態,在冬眠著,在睡覺著。它們都是躲起來的,它們都是不活躍的。所以,當我們這樣培育的時候,這些好的素質—念、擇法、精進、喜、輕安、定、捨,這些七覺支,這些好的素質就會慢慢地醒覺起來了,它們就會醒了,就會起身了,它們就會活躍起來了。當時你會感覺:啊!正念時時刻刻都和你在一起。無論你是在走路,正念有在。你在吃飯的時候、說話的時候,你感覺正念有在。睡覺的時候或者是起身的時候,你也感覺正念有在。
raw-image
  • 定力的部分,你感覺時時刻刻你的專注力都在,好像你在家裡也可以專注。可能在家裡只有短短 5 分鐘,可是你感覺到只要一專注就可以專注了。當你去寺院的時候也可以專注,當你在巴士上、高鐵上或者任何地方,你都感覺可以專注。你出門在外,任何時刻都可以有這個專注的能力。無論是張開眼睛,閉著眼睛,你都可以專注,這就代表你的定的能力已經醒了。
  • 智慧的部分,智慧就是我們理解這個世界的自然現象,你時時刻刻都可以看見世間自然現象,你可以理解過去、現在、未來,你看見整個生命的自然現象,這就是代表智慧醒覺了。所以,這些的素質都會跟你在一起的。早前這些素質都躲起來,現在它們出來了,它們活躍起來了。它們之所以會活躍都是因爲你一直不斷地訓練這個禪修的心以及訓練這個善。所以,我們得要一再又一再地訓練我們的心,那麽在未來我們肯定的會快樂。我們現在快樂,未來也快樂。當然我們現在打坐時,感覺坐著時很痛,可是在未來它肯定會
  • (為你)帶來快樂的。然後,在未來當我們看見自己在過去
  • 所做的善行的時候,我們更加地快樂。
raw-image

我們大家肯定的都有在法上增長。其實要增長這些素質必須透過在法上培育,而不是透過外在其他的東西。我們的佛陀很清楚地看見這些法,所以我們的佛陀教導我們要去培育這些法,讓我們得到快樂。

祝福你們大家每一個人都可以持續的修行,可以一直培育著好的目標。當你培育著好的目標 - 七覺支,就是剛才所說的念、擇法、精進、喜、輕安、定、捨,這七覺支都會不斷地提升。當你這樣培育的時候,你的生命肯定會一直不斷地提升。肯定的,在未來你也會更加的快樂。在未來,當你看見自己所做的一切時,當你看到自己生命過去所做的時候,你會更加地快樂。再次地祝福你們大家可以有很好的修行。願你們可以得到深層的定力,願你們可以得到神通,願你們具有觀禪的智慧,可以體證道果以及涅槃!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普賢行、觀音慈、地藏願的沙龍
13會員
174內容數
夯寶寶學佛,是我的學習心得。身心轉換提升幸福資糧,來自於佛法的滋潤,法滋潤源自於身口意實踐佛法,夯寶寶邀你一起來體證碰得到的佛法,祝你開心
2023/10/24
2014.07.04 開示於北京 相信你們都曾經看過蟻丘。在蟻丘裡有一種的昆蟲(飛蟻),它在裡頭長大,漸漸的長出翅膀。在長出翅膀後,還未下雨前,它們都還是一樣住在蟻丘裡。直到下雨了,它們就會展開它們的翅膀,飛出蟻丘,就像你們現在所看到的一樣(在龍樹林,連續幾天下雨後,許多的飛蛾密密麻麻的到處飛)。
Thumbnail
2023/10/24
2014.07.04 開示於北京 相信你們都曾經看過蟻丘。在蟻丘裡有一種的昆蟲(飛蟻),它在裡頭長大,漸漸的長出翅膀。在長出翅膀後,還未下雨前,它們都還是一樣住在蟻丘裡。直到下雨了,它們就會展開它們的翅膀,飛出蟻丘,就像你們現在所看到的一樣(在龍樹林,連續幾天下雨後,許多的飛蛾密密麻麻的到處飛)。
Thumbnail
2023/10/23
2014.06.28 開示於揚州法海寺 在我們佛陀的教導裡,精進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教法。 有一個故事:有一次,佛陀在寺院裡行走著的時候,他看到一條走道地上都充滿了血跡,他就問其他的尊者發生了什麽事?尊者們回答佛陀,Sona 尊者他一直在那裡修行,他很用功的修行,即使流血了,他也不去理會。 佛陀明
Thumbnail
2023/10/23
2014.06.28 開示於揚州法海寺 在我們佛陀的教導裡,精進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教法。 有一個故事:有一次,佛陀在寺院裡行走著的時候,他看到一條走道地上都充滿了血跡,他就問其他的尊者發生了什麽事?尊者們回答佛陀,Sona 尊者他一直在那裡修行,他很用功的修行,即使流血了,他也不去理會。 佛陀明
Thumbnail
2023/10/12
Kalyani 學生2011-2012翻譯@錫蘭正直寺 佛陀教導無常、苦、無我。諸行無常,諸行是苦,諸法無我。是什麼原因讓我們不明白呢?因為無明與愛。為何會有無明與愛呢?因為我們給於目標價值。比如這個東西很好,由於無明,我們給於它價值,然後愛昇起,東西變成了常、樂、我的。 所以,當我們修習不淨觀
Thumbnail
2023/10/12
Kalyani 學生2011-2012翻譯@錫蘭正直寺 佛陀教導無常、苦、無我。諸行無常,諸行是苦,諸法無我。是什麼原因讓我們不明白呢?因為無明與愛。為何會有無明與愛呢?因為我們給於目標價值。比如這個東西很好,由於無明,我們給於它價值,然後愛昇起,東西變成了常、樂、我的。 所以,當我們修習不淨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何謂行善積德? 尊貴 龍德上師慈悲開示道:構成幸福要件是「福報」,佛法是一切幸福安樂的泉源。然而快樂幸福常被無常終止,無常是唯一定律,也是最難計算的變數。 人生最睿智的事,就是學佛修行、積德行善,如此可超越人生種種逆境。 如果想的、做的都是利益大眾的事情,必然招感許多順遂吉祥!行善積德,方能在
Thumbnail
何謂行善積德? 尊貴 龍德上師慈悲開示道:構成幸福要件是「福報」,佛法是一切幸福安樂的泉源。然而快樂幸福常被無常終止,無常是唯一定律,也是最難計算的變數。 人生最睿智的事,就是學佛修行、積德行善,如此可超越人生種種逆境。 如果想的、做的都是利益大眾的事情,必然招感許多順遂吉祥!行善積德,方能在
Thumbnail
2014.06.28 開示於揚州法海寺 我們想要現在快樂,想要未來也快樂,那我們得要做的就是培育善行、培育善的業。當善業強的時候,我們就會現在快樂,未來也快樂。你看有些人,他們認爲快樂是擁有許多的財富,有許多財富他們就會快樂。有些人認爲他們身邊圍繞著許多的人,那他就會快樂。有些人認爲他要具有這樣的
Thumbnail
2014.06.28 開示於揚州法海寺 我們想要現在快樂,想要未來也快樂,那我們得要做的就是培育善行、培育善的業。當善業強的時候,我們就會現在快樂,未來也快樂。你看有些人,他們認爲快樂是擁有許多的財富,有許多財富他們就會快樂。有些人認爲他們身邊圍繞著許多的人,那他就會快樂。有些人認爲他要具有這樣的
Thumbnail
五福臨門的五福是什麼: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助印佛經善書功德殊勝,立馬成為五福之人。印經之所以功德殊勝,在於三施具足。以金錢印經,乃「財布施」;經典乃佛陀宣說正法,造印流通者,具足「法布施」;有緣人接觸經典,因而破迷歸覺,此乃「無畏施」。故為最圓滿的布施功德。
Thumbnail
五福臨門的五福是什麼: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助印佛經善書功德殊勝,立馬成為五福之人。印經之所以功德殊勝,在於三施具足。以金錢印經,乃「財布施」;經典乃佛陀宣說正法,造印流通者,具足「法布施」;有緣人接觸經典,因而破迷歸覺,此乃「無畏施」。故為最圓滿的布施功德。
Thumbnail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一般的人,總是希望消災免難、增福增壽, 佛法中的修行人當然也是如此期盼。 不過,這件事本身是福是禍,其實不在事情的本身, 而在於我們的心態。 舉例來說:如果我們的修行,目標只是定在福報(而非福德)的增廣, 而將我們的修行都迴向世俗的福報, 可是生活上的受用卻是極為簡單,
Thumbnail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一般的人,總是希望消災免難、增福增壽, 佛法中的修行人當然也是如此期盼。 不過,這件事本身是福是禍,其實不在事情的本身, 而在於我們的心態。 舉例來說:如果我們的修行,目標只是定在福報(而非福德)的增廣, 而將我們的修行都迴向世俗的福報, 可是生活上的受用卻是極為簡單,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完畢) 人來到這世間想要過得好、過得順、過得平安、過得圓滿,除了要消除業障、修正習氣之外,還要有福報。古有云:「有容乃大」、「厚德載物」,一個人的肚量,會影響一個人的成就,心胸有多開闊、多寬大,德行就會有多深、福報就會有多大。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完畢) 人來到這世間想要過得好、過得順、過得平安、過得圓滿,除了要消除業障、修正習氣之外,還要有福報。古有云:「有容乃大」、「厚德載物」,一個人的肚量,會影響一個人的成就,心胸有多開闊、多寬大,德行就會有多深、福報就會有多大。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Thumbnail
【作者:星雲大師】 快樂處處求,快樂在哪裡?快樂在金錢愛情裡?快樂在青春貌美裡?快樂在榮華富貴裡?快樂在權勢名位裡?其實,生活中能夠知足、明理、助人、行善,當下就是快樂的人生。有四點說明: 第一、生活知足,富貴隨緣。 第二、讀書明理,名利由他。 第三、助人修德,報償無關。
Thumbnail
【作者:星雲大師】 快樂處處求,快樂在哪裡?快樂在金錢愛情裡?快樂在青春貌美裡?快樂在榮華富貴裡?快樂在權勢名位裡?其實,生活中能夠知足、明理、助人、行善,當下就是快樂的人生。有四點說明: 第一、生活知足,富貴隨緣。 第二、讀書明理,名利由他。 第三、助人修德,報償無關。
Thumbnail
良善的人,是不嫉妒他人富貴,也不佔人便宜。 喜歡佔人便宜的人,不論世間財富有多少,實際上是不滿足的人,不滿足的人擁有再多依然是窮人。愛打人的人,是短命的人。 能修身立德者,是長壽的人。富貴的人,不輕易發脾氣。愛發脾氣的人,是下級的人。 能看破放下,是有智慧的人。常懷怒氣怨人的人,是惡人。喜愛罵人的
Thumbnail
良善的人,是不嫉妒他人富貴,也不佔人便宜。 喜歡佔人便宜的人,不論世間財富有多少,實際上是不滿足的人,不滿足的人擁有再多依然是窮人。愛打人的人,是短命的人。 能修身立德者,是長壽的人。富貴的人,不輕易發脾氣。愛發脾氣的人,是下級的人。 能看破放下,是有智慧的人。常懷怒氣怨人的人,是惡人。喜愛罵人的
Thumbnail
他們說,有太多的人不快樂。 於是四處尋覓法門;或是參與修行,或是投身教派。也有的或只是穿上寬鬆手工染布衣袍,或開始吃素、吃生機飲食。也有的將主題放在練氣功上,如打拳,如站樁,如静坐。 這個社會人人皆有一些責任,教自己或別人更快樂些。我的觀察是,那些覺得不夠快樂的人,有一通象,便是......
Thumbnail
他們說,有太多的人不快樂。 於是四處尋覓法門;或是參與修行,或是投身教派。也有的或只是穿上寬鬆手工染布衣袍,或開始吃素、吃生機飲食。也有的將主題放在練氣功上,如打拳,如站樁,如静坐。 這個社會人人皆有一些責任,教自己或別人更快樂些。我的觀察是,那些覺得不夠快樂的人,有一通象,便是......
Thumbnail
廣結善緣,大家來培福;感恩知足,人人有幸福。
Thumbnail
廣結善緣,大家來培福;感恩知足,人人有幸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