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喜長老開示語錄–培育善的目標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2014.06.28 開示於揚州法海寺

raw-image
我們想要現在快樂,想要未來也快樂,那我們得要做的就是培育善行培育善的業。當善業強的時候,我們就會現在快樂,未來也快樂。你看有些人,他們認爲快樂是擁有許多的財富,有許多財富他們就會快樂。有些人認爲他們身邊圍繞著許多的人,那他就會快樂。有些人認爲他要具有這樣的能力、那樣的能力,他就快樂。而有些人,他的快樂是因爲他跟法在一起,所以他們感覺快樂。有些人雖然他有財富或者是沒有財富,也不見得他會快樂。有些人雖然不富裕,可是他們有修行法,若他們有法的話,無論是否富有他們都感覺到快樂。
raw-image

這個部分是很重要的。有些人希望能得到許多的財富,希望得到許多的能力,雖然他們嘗試著要快樂,可是也沒辦法。因爲他們內心裡沒有這些善的,沒有好的素質,所以他們沒有辦法快樂。他們內心裡沒有好的心,他們只有財富而已,所以常常還是一樣地很情緒化,向他人顯示他的不快樂,也不謙虛,性格很僵硬。這樣的人即使富有也是很痛苦的。

你看有些窮的人,他沒有財富,內心裡也沒有好的素質,他的性格也是情緒化的,也是很僵硬的,那他的生命也是痛苦的。

你看另外有些人,他富有,然後他也知道內心裡好的素質的珍貴,於是他們訓練內心好的素質,慢慢地他們就變得很有彈性,他們性格也很謙虛,所以他們擁有財富快樂,他們擁有法也快樂。

raw-image
  • 另外有些人,雖然沒有財富,不是很富有,可是他們一直不斷地訓練,累積這些好的心,即使他們不富有他們還是一樣快樂的。其實快樂以及不快樂都是依靠於我們內心裡的素質,而不是依靠外在的財富或者是任何的能力,又或者是身邊有多少人圍繞著你。當然這些可能會短暫地讓你認爲是很好,可是這些都不是真正讓你得到快樂的原因。所謂真正的快樂是依靠我們內心裡的素質。因爲我們內心裡有好的素質,人們喜歡我們,連動物們都喜歡我們,更不用說天神、梵天神們他們都喜歡我們。
raw-image

我們要得到這些好的素質,都是來自於修行佛法。如果我們修行我們就會得到好的心,我們的心就會感覺到快樂,我們就會喜悅。這些的喜悅,這些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這些快樂在我們臨死的時刻肯定會給我們帶來好的目標。因爲我們一直在累積著好的業,這些好的業讓我們的未來更強而有力,讓我們未來的生命更有力量。所以,如果以後你們有機會去天界的話,你們可以去問那些天神,你們是如何來到這裡的?他們就會告訴你:「我因爲做了這些功德,我有做供養,我有禪修,就像你一樣有做功德,所以我投生來到天界,成爲天神。」或者你看梵天神或比他更高的天界,更高的眾生,他們會到那裡是因爲他們有訓練某個程度的修行,有做某個程度好的善行。所以,我們的佛陀的教導主要就是訓練內心好的素質。

raw-image

佛陀時代的一位信徒—Dhammika 優婆塞,他一直都很精進不放逸地訓練這些好的素質。無論是在家裡或是寺院,他時時刻刻都一直訓練著這些好的素質。在他臨終時刻,許多層天界的天神們都來邀請他(投生到他們的天界)。這一切都是因爲他非常強大的善業力量。同樣的,我們大家也得要這樣地訓練,去累積這些的業。你們有些人回到家過後要嘗試著做與法相關的事情,比如:當你們有空的時候可以來寺院。或許有些人因爲工作繁忙,沒辦法做到,又或者像有些出家人他們也是因爲寺院事務繁忙。

可是即便如此我們還是要不斷地訓練培育我們內心好的素質。當我們這樣的培育,這些素質在我們臨終的時刻對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它會給我們帶來快樂。在佛陀的教導裡要培育這些好的素質是非常重要的。

raw-image

當我們在訓練好的目標的同時,我們內心裡的素質就會提升。你看在我們的生命裡,通常在我們內心裡的素質是非常弱的。你看,你內心裡正念的素質是很弱的。你的專注能力,比如要專注目標都是非常的困難,都是很弱的。至於理解這個世間的自然現象呢?(這理解能力—智慧)在我們的心裡也是很弱的。這些我們稱爲「念」、「定」、「慧」,它們在我們的生命裡基本上都是非常弱的。當我們不斷地跟這些好的目標在一起的時候,跟這些善的目標在一起的時候,這些很弱的素質就會變得越來越強。這些的培育,這些變得

越來越強的素質我們稱之爲培育「七覺支」。

raw-image
舉個例子,比如說你在專注呼吸,當你在專注呼吸的時候,一個息…又一個息…當時你可能只是專注 5 分鐘或 10分鐘的呼吸,當你在專注的時候,你的正念的能力就慢慢地在提升。同時,你的定力也會提升,然後你的智慧,就是理解的能力也會跟著提升。由於這些念、定、慧在提升,其它的(內心)素質像精進、喜、輕安、定,這些素質都在提升。

雖然你所專注的是一個目標,可是這些珍貴的素質都在提升著,當你在專注一個好的目標時,這所有的素質都在提升。

當我們一直不斷地重複,又一再重複一樣的目標、善的目標的時候,我們稱之爲禪修。就像當你在訓練一些基本的善行,比如:說好的話,做好的善行。其實善行的培育和禪修這兩者不是兩種東西,它們都是一樣的。我們常常做的這些善行,如果我們持續地一直去培育這個善的話,我們稱之爲「禪修」。其實這兩者是一樣的。有時我們做善行,有時做,有時不做,這樣的我們說這只是在做一般的善行。如果這些善行我們一直持續地做,我們可以稱之爲是在禪修。

raw-image
  1. 比如:你在專注呼吸或者是任何一個目標,你持續地一直訓練它,我們就稱之爲禪修的目標。所以,我們可以透過禪修的目標,一再又一再的培育我們內心裡好的素質。
  2. 其實我們內心裡好的素質,它們都是存在於冬眠的狀態,在冬眠著,在睡覺著。它們都是躲起來的,它們都是不活躍的。所以,當我們這樣培育的時候,這些好的素質—念、擇法、精進、喜、輕安、定、捨,這些七覺支,這些好的素質就會慢慢地醒覺起來了,它們就會醒了,就會起身了,它們就會活躍起來了。當時你會感覺:啊!正念時時刻刻都和你在一起。無論你是在走路,正念有在。你在吃飯的時候、說話的時候,你感覺正念有在。睡覺的時候或者是起身的時候,你也感覺正念有在。
raw-image
  • 定力的部分,你感覺時時刻刻你的專注力都在,好像你在家裡也可以專注。可能在家裡只有短短 5 分鐘,可是你感覺到只要一專注就可以專注了。當你去寺院的時候也可以專注,當你在巴士上、高鐵上或者任何地方,你都感覺可以專注。你出門在外,任何時刻都可以有這個專注的能力。無論是張開眼睛,閉著眼睛,你都可以專注,這就代表你的定的能力已經醒了。
  • 智慧的部分,智慧就是我們理解這個世界的自然現象,你時時刻刻都可以看見世間自然現象,你可以理解過去、現在、未來,你看見整個生命的自然現象,這就是代表智慧醒覺了。所以,這些的素質都會跟你在一起的。早前這些素質都躲起來,現在它們出來了,它們活躍起來了。它們之所以會活躍都是因爲你一直不斷地訓練這個禪修的心以及訓練這個善。所以,我們得要一再又一再地訓練我們的心,那麽在未來我們肯定的會快樂。我們現在快樂,未來也快樂。當然我們現在打坐時,感覺坐著時很痛,可是在未來它肯定會
  • (為你)帶來快樂的。然後,在未來當我們看見自己在過去
  • 所做的善行的時候,我們更加地快樂。
raw-image

我們大家肯定的都有在法上增長。其實要增長這些素質必須透過在法上培育,而不是透過外在其他的東西。我們的佛陀很清楚地看見這些法,所以我們的佛陀教導我們要去培育這些法,讓我們得到快樂。

祝福你們大家每一個人都可以持續的修行,可以一直培育著好的目標。當你培育著好的目標 - 七覺支,就是剛才所說的念、擇法、精進、喜、輕安、定、捨,這七覺支都會不斷地提升。當你這樣培育的時候,你的生命肯定會一直不斷地提升。肯定的,在未來你也會更加的快樂。在未來,當你看見自己所做的一切時,當你看到自己生命過去所做的時候,你會更加地快樂。再次地祝福你們大家可以有很好的修行。願你們可以得到深層的定力,願你們可以得到神通,願你們具有觀禪的智慧,可以體證道果以及涅槃!

raw-image



夯寶寶學佛,是我的學習心得。身心轉換提升幸福資糧,來自於佛法的滋潤,法滋潤源自於身口意實踐佛法,夯寶寶邀你一起來體證碰得到的佛法,祝你開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2014.06.28 開示於揚州法海寺 在我們佛陀的教導裡,精進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教法。 有一個故事:有一次,佛陀在寺院裡行走著的時候,他看到一條走道地上都充滿了血跡,他就問其他的尊者發生了什麽事?尊者們回答佛陀,Sona 尊者他一直在那裡修行,他很用功的修行,即使流血了,他也不去理會。 佛陀明
Kalyani 學生2011-2012翻譯@錫蘭正直寺 佛陀教導無常、苦、無我。諸行無常,諸行是苦,諸法無我。是什麼原因讓我們不明白呢?因為無明與愛。為何會有無明與愛呢?因為我們給於目標價值。比如這個東西很好,由於無明,我們給於它價值,然後愛昇起,東西變成了常、樂、我的。 所以,當我們修習不淨觀
Kalyani 學生2011-2012翻譯@錫蘭正直寺 通常當我們的身體弱時,我們心的力量也會下降。當時,我們應該思維死亡:「一天,我也可能在病中死去。因為這樣,我現在應該修行。如果我在病中死去,當時若沒有修行,沒有強的心,我將沒有好的地方可以去,所以我必須得修行!」 如此的思維,讓心的力量越來
〈修 想〉 什麼是想? 又想又修行。 舉個例子,你有個用來灌溉的水管。 如果把那個水分去兩邊,會發生什麼事? 如果水管分去兩邊,那「水」就沒有很強的力量了,力量就減少了。 如果再把它分支,力量就又再的減少了。 若又再的分支,力量就又再的減少了。 心也是一樣的。 當你在禪修的時候,同時你也在想,會
聖喜長老於1964年2月27日出生。二十八歲時,他在1992年6月18日那天出家成為沙彌 (sāmanera) 。 一年後,在1993年6月18日那天,他在最尊敬的卡達維都雨.斯裏勝統大長老 Ven.Rājakīya Pandita Kaddavedduve Srī Jinavaṁsa Mahāth
Kalyani 學生2011-2012翻譯@錫蘭正直寺 在數百年前,有著許多很強的修行,上千的尊者們修行以及體證。你們都可以從書本或者是在開示裡聽聞到當時的故事。有著幾個很 出名的地方,比如在 Anuradhapura(Mahavihara)、Mihintale、Tisamaharama(在南部的
2014.06.28 開示於揚州法海寺 在我們佛陀的教導裡,精進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教法。 有一個故事:有一次,佛陀在寺院裡行走著的時候,他看到一條走道地上都充滿了血跡,他就問其他的尊者發生了什麽事?尊者們回答佛陀,Sona 尊者他一直在那裡修行,他很用功的修行,即使流血了,他也不去理會。 佛陀明
Kalyani 學生2011-2012翻譯@錫蘭正直寺 佛陀教導無常、苦、無我。諸行無常,諸行是苦,諸法無我。是什麼原因讓我們不明白呢?因為無明與愛。為何會有無明與愛呢?因為我們給於目標價值。比如這個東西很好,由於無明,我們給於它價值,然後愛昇起,東西變成了常、樂、我的。 所以,當我們修習不淨觀
Kalyani 學生2011-2012翻譯@錫蘭正直寺 通常當我們的身體弱時,我們心的力量也會下降。當時,我們應該思維死亡:「一天,我也可能在病中死去。因為這樣,我現在應該修行。如果我在病中死去,當時若沒有修行,沒有強的心,我將沒有好的地方可以去,所以我必須得修行!」 如此的思維,讓心的力量越來
〈修 想〉 什麼是想? 又想又修行。 舉個例子,你有個用來灌溉的水管。 如果把那個水分去兩邊,會發生什麼事? 如果水管分去兩邊,那「水」就沒有很強的力量了,力量就減少了。 如果再把它分支,力量就又再的減少了。 若又再的分支,力量就又再的減少了。 心也是一樣的。 當你在禪修的時候,同時你也在想,會
聖喜長老於1964年2月27日出生。二十八歲時,他在1992年6月18日那天出家成為沙彌 (sāmanera) 。 一年後,在1993年6月18日那天,他在最尊敬的卡達維都雨.斯裏勝統大長老 Ven.Rājakīya Pandita Kaddavedduve Srī Jinavaṁsa Mahāth
Kalyani 學生2011-2012翻譯@錫蘭正直寺 在數百年前,有著許多很強的修行,上千的尊者們修行以及體證。你們都可以從書本或者是在開示裡聽聞到當時的故事。有著幾個很 出名的地方,比如在 Anuradhapura(Mahavihara)、Mihintale、Tisamaharama(在南部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在追求物質財富和地位的過程中,我們經常忽視了內心的善意所帶來的真正快樂。這篇文章探討了善意的意義以及它與物質享受之間的對比。奧古斯丁提到,對於那些未能獲取真正快樂的人來說,他們將失去一種極大的好處。善意使我們擁有比世俗王國和享樂更有價值的東西,唯有意志能使我們獲得這非凡的幸福。
Thumbnail
有福氣的人心是富足,面對困難能泰然自若,不會充滿空洞、恐懼和憎恨。他們即使犯錯也會被發現並接受懲罰,因而能改過自新。這篇文章探討了什麼是有福氣的人。
Thumbnail
多修隨喜,隨喜讚嘆別人,不要見不得人家好,不要總覺得人家表現好、做善事,就對你有威脅 、超越你,讓你不能專美於前等。要隨喜讚嘆他,越隨喜他,你福報越大,最後大家都變成有福的人。什麼是「財神法」?就是念〈財神咒〉,讓世界上所有的錢都來到我一個人的口袋,叫「財神法」嗎?當然不是。「財神法」是希望
Thumbnail
在人世間受苦或者是受很多違緣、逆境的時候,都會想:「受苦要受到什麼時候?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就算人世間的苦暫時過去,也還沒到頭!人世間本來就有很多痛苦的本質,蓮花生大士開示:「世間上的快樂,它的本質都是痛苦。」所以,一定要有一個究竟安樂、永恆的歸處。
Thumbnail
《百論》云:「福報滅時,離所樂事。」​福報是否具足,將關係到我們今生的家庭、事業是否順利,能否過幸福快樂的生活。慈悲的 龍德上師開示:「所以我們要懂得培福、惜福之法,重視累積福報資糧,只有福報具足才能改變命運。」​一切福德智慧不離心地,以慈悲的水灌溉心田,用智慧的光普照善苗,必然會開出五福的美果!
有時候, 我們對周遭人事物感到默然 ,是因為若對自身以外的所有事情都有情緒反應,這樣會離內在的平靜太遙遠。 在往後的日子會發現追求自己內心的“平靜”遠比“快樂”還重要,這就是修行。 再者,年輕時我們總追求快樂,將其視為人生的最高目標,因為快樂讓人身心愉悅,都說“人不輕狂枉少年”,不是嗎? 但它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人生的重點就在於「心」,心的價值觀所延伸的行為模式,決定了我們此生幸福安樂與否。所以,智者必定常時灌溉滋養心靈。豐富心靈有兩個方法:一是「善念」、二是「利他」。若能常常真誠生發善念利他,將招感古人所說的五種上首福報:「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
Thumbnail
有福報的人,往往擁有五大財富: 第一福是「長壽」,來自慈悲心。 第二福是「富貴」,來自施捨和恭敬心。 第三福是「康寧」,來自清凈心。 第四福是「好德」,來自廣結善緣、多積福德、鍛鍊心智。 第五福是「善終」,來自行善,並且不罣礙執著善的行為、名相和果報。
Thumbnail
佛说人生的四大富足,你拥有了吗?人总希望能过幸福快乐的日子,但如果以为有钱是最大的快乐,便容易做金钱的奴隶。其实,金钱不是万能的,世间上还有许多东西比金钱更可贵。因此,《太子瑞应本起经》说: 01无病第一利 世间什么事最好?就是不生病。 平时我们不觉得健康可贵,可是一旦有了病痛,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在追求物質財富和地位的過程中,我們經常忽視了內心的善意所帶來的真正快樂。這篇文章探討了善意的意義以及它與物質享受之間的對比。奧古斯丁提到,對於那些未能獲取真正快樂的人來說,他們將失去一種極大的好處。善意使我們擁有比世俗王國和享樂更有價值的東西,唯有意志能使我們獲得這非凡的幸福。
Thumbnail
有福氣的人心是富足,面對困難能泰然自若,不會充滿空洞、恐懼和憎恨。他們即使犯錯也會被發現並接受懲罰,因而能改過自新。這篇文章探討了什麼是有福氣的人。
Thumbnail
多修隨喜,隨喜讚嘆別人,不要見不得人家好,不要總覺得人家表現好、做善事,就對你有威脅 、超越你,讓你不能專美於前等。要隨喜讚嘆他,越隨喜他,你福報越大,最後大家都變成有福的人。什麼是「財神法」?就是念〈財神咒〉,讓世界上所有的錢都來到我一個人的口袋,叫「財神法」嗎?當然不是。「財神法」是希望
Thumbnail
在人世間受苦或者是受很多違緣、逆境的時候,都會想:「受苦要受到什麼時候?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就算人世間的苦暫時過去,也還沒到頭!人世間本來就有很多痛苦的本質,蓮花生大士開示:「世間上的快樂,它的本質都是痛苦。」所以,一定要有一個究竟安樂、永恆的歸處。
Thumbnail
《百論》云:「福報滅時,離所樂事。」​福報是否具足,將關係到我們今生的家庭、事業是否順利,能否過幸福快樂的生活。慈悲的 龍德上師開示:「所以我們要懂得培福、惜福之法,重視累積福報資糧,只有福報具足才能改變命運。」​一切福德智慧不離心地,以慈悲的水灌溉心田,用智慧的光普照善苗,必然會開出五福的美果!
有時候, 我們對周遭人事物感到默然 ,是因為若對自身以外的所有事情都有情緒反應,這樣會離內在的平靜太遙遠。 在往後的日子會發現追求自己內心的“平靜”遠比“快樂”還重要,這就是修行。 再者,年輕時我們總追求快樂,將其視為人生的最高目標,因為快樂讓人身心愉悅,都說“人不輕狂枉少年”,不是嗎? 但它
Thumbnail
慈悲 龍德上師開示,人生的重點就在於「心」,心的價值觀所延伸的行為模式,決定了我們此生幸福安樂與否。所以,智者必定常時灌溉滋養心靈。豐富心靈有兩個方法:一是「善念」、二是「利他」。若能常常真誠生發善念利他,將招感古人所說的五種上首福報:「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
Thumbnail
有福報的人,往往擁有五大財富: 第一福是「長壽」,來自慈悲心。 第二福是「富貴」,來自施捨和恭敬心。 第三福是「康寧」,來自清凈心。 第四福是「好德」,來自廣結善緣、多積福德、鍛鍊心智。 第五福是「善終」,來自行善,並且不罣礙執著善的行為、名相和果報。
Thumbnail
佛说人生的四大富足,你拥有了吗?人总希望能过幸福快乐的日子,但如果以为有钱是最大的快乐,便容易做金钱的奴隶。其实,金钱不是万能的,世间上还有许多东西比金钱更可贵。因此,《太子瑞应本起经》说: 01无病第一利 世间什么事最好?就是不生病。 平时我们不觉得健康可贵,可是一旦有了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