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有輔導老師嗎? 專輔老師要做的三件事情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今年8月接下代理的職位,首次進入校園擔任老師,過了人生第一個被叫老師的教師節,便有點愛上這個工作環境,偶爾還是會苦惱怎麼跟這群死小孩相處(有些孩子你看到真的很想打他?),但是很幸運來到現在的學校,氣氛都不錯。

在這邊跟大家分享工作內容跟心得,也許有人也正在想嘗試這條路的路上~

個別輔導

這件事我覺得是最主要的工作項目之一,按照<<學生輔導法>>的工作內容,學生必須先經過班級導師的輔導三次,但沒有明顯改善,才會再依照流程轉到專輔老師的手上,這個過程差不多一個月(因為整個學期也才4~5個月,問題很多的話說不定一個禮拜就集滿了),接著就開始進行可能一週一次(頻率依照學生狀況各有不同)的個別輔導工作。

個別輔導進行時的議題有情緒(個人覺得這是最大宗)、人際狀況、學習抗拒、家庭議題等等,會利用學校有的空間像是遊戲治療室(一間充滿玩具但經過層層配置的房間)或是個別諮商室(通常也較為溫馨),再不然就是隱蔽的教室空間來進行,以達到輔導的效益以及保密的原則。(你不會希望你跟學生聊到一半,還有人開門進進出出的,這樣誰敢放心說話)

總之,學生到手上,可能這一學期都要與他為伍了,但孩子發現校園有一個人不太會罵他,很願意聽他說話,我覺得對我來說,小時候有這樣的一位老師在,我會覺得很安心也很開心。至少我心中有這樣小小的目標人設,當然還是得針對議題去討論,不過就希望他們知道身邊有這樣一個老師可以隨時聊聊。

小團體輔導

每個學期會有一至兩個,像是集中那些最搞怪的孩子在一起的課程,稱之為團體輔導。通常會由專輔訂定一個主題,然後請老師們推薦學生來參與,主題可以是情緒教育、社交技巧、生命教育或是有一些學派類別針對特定項目的加強,像是現實治療團體針對學習技巧的提升,但那又是另一個層次了。

總之這樣的小團體比起個別的效果有時也是讚讚的,你以為跟你一起參加的那個同學平常跟你一樣法,但沒想到他卻能把情緒表達得還不錯,你自然會想跟他一起變成這樣,用同儕的力量來學習是最快的,也會互相交流。但有時也會有一些不肖分子,專門在團體裡搗亂,導致團體一直無法進行得更順利也是有。(我也曾經歷過六次團體有四次都在亂跑的...完全無法溝通)。

班級輔導

不只是有狀況的人會到專輔身上,有時等到那個階段可能就挺嚴重了,所以平時的預防也很重要。我自己在小學是沒有輔導課的記憶,法律或許也有修改,但只要班級有發生事件,像是霸凌、特殊學生等等,可能就會需要班級輔導介入,通常是導師自己執行,有時會與專輔合作,就看學校還有專輔怎麼執行了。(我現在是執行的卡卡的,學校行政程序還要熟系根討論)。

但班級輔導有個好處,能夠抓出沒有被發現的黑數,有些人只是沒表現得太多,可能藏的很深,但經過活動或一些測驗,就能觀察出他的異狀,才能盡早介入。

孩子有時像天使,但躁起來像惡魔,不過你不會希望他長大還是惡魔,那受害者可能會更多。

心得

<<這只是代表我的心得,絕對不能概括所有這份工作的人>>

老實說這個角色的職位很彈性,會依照學校的風格、氛圍,老師們對於輔導的態度而定,也是很看個人特質,畢竟要與全校老師與各處室都打好關係,不然當學生出事,你卻和某個老師不合,但合作起來也真的是很難為跟痛苦。

與孩子的合作偶爾也是很煎熬,當他不知道該如何表達時,只會用哭或是沉默來表達。但仔細想想,成人有時也會這樣,甚至還會用一些方式來基8別人,讓別人痛苦,相較之下兒童單純多了...。


希望學校專輔老師能夠越來越多,現在的孩子與家庭有時也是挺複雜的,社會對於學校老師的要求也是多元化,總會需要有一個角色來撐住學校老師,同時也能協助家長跟孩子的。


有任何錯誤歡迎指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大城市的小樹洞
7會員
15內容數
湍流的大城市,流淌著小小的人,卻依舊裝著大大小小的煩惱,彷彿城市的烏煙瘴氣是人們口中吐出的壓力,綿延不絕。 這裡是我的碎碎念,也歡迎你一起加入,成為城市的空氣清淨機。
大城市的小樹洞的其他內容
2024/12/20
這是一段不長不短的輔導歷程,前前後也有一年半的時間,從認識這個孩子到熟識,跟他的家長建立關係,不斷給予同理以及鼓勵還有數之不盡的親職技巧討論,這些過程包含了無數的系統合作與討論,還有許多試錯的過程,終於在一年半的現在,讓我感受到了微微的進展。
Thumbnail
2024/12/20
這是一段不長不短的輔導歷程,前前後也有一年半的時間,從認識這個孩子到熟識,跟他的家長建立關係,不斷給予同理以及鼓勵還有數之不盡的親職技巧討論,這些過程包含了無數的系統合作與討論,還有許多試錯的過程,終於在一年半的現在,讓我感受到了微微的進展。
Thumbnail
2024/09/16
給照顧者的一封信,你並非如此孤獨。
Thumbnail
2024/09/16
給照顧者的一封信,你並非如此孤獨。
Thumbnail
2024/05/24
媽媽罹癌前後的心路歷程,如果你也同樣經歷過或正在面對,可以一起來取暖一下(營火座位閒置中)。
Thumbnail
2024/05/24
媽媽罹癌前後的心路歷程,如果你也同樣經歷過或正在面對,可以一起來取暖一下(營火座位閒置中)。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文探討助人工作的多個面向,包括輔導者提供的情緒支持和釋放、有效的生活技能學習,以及建立健康人際關係的過程。本文還分析了助人工作中的潛在問題,如過度依賴和不健康的誘因,並提供技巧來提高學生的求助動機和情緒健康宣洩的方法。這些議題對於教育和心理輔導領域專業人士而言,均具有重要的實務參考價值。
Thumbnail
本文探討助人工作的多個面向,包括輔導者提供的情緒支持和釋放、有效的生活技能學習,以及建立健康人際關係的過程。本文還分析了助人工作中的潛在問題,如過度依賴和不健康的誘因,並提供技巧來提高學生的求助動機和情緒健康宣洩的方法。這些議題對於教育和心理輔導領域專業人士而言,均具有重要的實務參考價值。
Thumbnail
今年8月接下代理的職位,首次進入校園擔任老師,過了人生第一個被叫老師的教師節,便有點愛上這個工作環境,偶爾還是會苦惱怎麼跟這群死小孩相處(有些孩子你看到真的很想打他?),但是很幸運來到現在的學校,氣氛都不錯。 在這邊跟大家分享工作內容跟心得,也許有人也正在想嘗試這條路的路上~ 個別輔導 這件事
Thumbnail
今年8月接下代理的職位,首次進入校園擔任老師,過了人生第一個被叫老師的教師節,便有點愛上這個工作環境,偶爾還是會苦惱怎麼跟這群死小孩相處(有些孩子你看到真的很想打他?),但是很幸運來到現在的學校,氣氛都不錯。 在這邊跟大家分享工作內容跟心得,也許有人也正在想嘗試這條路的路上~ 個別輔導 這件事
Thumbnail
過去這一年,每位輔導老師平均被40-65位個案「纏上」,儘管有校內的社工師和心理師協助,仍有一群在校努力表現穩定的個案可能不小心被忽略...
Thumbnail
過去這一年,每位輔導老師平均被40-65位個案「纏上」,儘管有校內的社工師和心理師協助,仍有一群在校努力表現穩定的個案可能不小心被忽略...
Thumbnail
共學的那幾年 教養是有責任的,好好的孩子們一起體驗人生
Thumbnail
共學的那幾年 教養是有責任的,好好的孩子們一起體驗人生
Thumbnail
我曾經跟我的學生聊過一件事情,當時他已經是大學生,他告訴我他並沒有很相信他的心理師或輔導老師可以為他做些什麼,他知道他們都是好人,只是他還是無法完全信任他們,在他的感覺中,他們就只是在做他們的工作而已... 這聽起來確實很令人難過,但我卻意外得很能理解,因為我在大學時也曾有過一樣的想法...
Thumbnail
我曾經跟我的學生聊過一件事情,當時他已經是大學生,他告訴我他並沒有很相信他的心理師或輔導老師可以為他做些什麼,他知道他們都是好人,只是他還是無法完全信任他們,在他的感覺中,他們就只是在做他們的工作而已... 這聽起來確實很令人難過,但我卻意外得很能理解,因為我在大學時也曾有過一樣的想法...
Thumbnail
如果問我這些年來當輔導老師覺得輔導老師跟一般老師最大的差別是什麼,那我會說應該就是「不能有自己...(哈)」。
Thumbnail
如果問我這些年來當輔導老師覺得輔導老師跟一般老師最大的差別是什麼,那我會說應該就是「不能有自己...(哈)」。
Thumbnail
 為了家計和做好孩子們的好榜樣,在因疫情休息了半年後,我決定重新找工作,因為過去我的工作須整天盯著電腦,有點枯燥單調,所以我想要去安親班當課輔老師 ,雖然我沒有這方面的工作經驗,但我可是一手把三個孩子帶大到高中,我想小學的功課應該難不倒我吧!於是我將我多年來的育兒經驗分享,果然第一家面試我的補習班
Thumbnail
 為了家計和做好孩子們的好榜樣,在因疫情休息了半年後,我決定重新找工作,因為過去我的工作須整天盯著電腦,有點枯燥單調,所以我想要去安親班當課輔老師 ,雖然我沒有這方面的工作經驗,但我可是一手把三個孩子帶大到高中,我想小學的功課應該難不倒我吧!於是我將我多年來的育兒經驗分享,果然第一家面試我的補習班
Thumbnail
入職已經五個月了,將近開學,工作也將進入下一個階段,所以想記錄自己這幾個月的工作心得。
Thumbnail
入職已經五個月了,將近開學,工作也將進入下一個階段,所以想記錄自己這幾個月的工作心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