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我在|究竟無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佛陀在菩提樹下澈悟的十二因緣智慧,從無明,到名色,入六根,都是講人出生之前。

而出生成人後,人生的經歷大半在:愛(想要),取(追求),有(保有),這三種因緣中打滾,因而產生了不斷的輪迴。

菩提悟道 十二因緣

菩提悟道 十二因緣

這裡的"愛"指的是"想要",就是慾望,是煩惱的根源。人想要的東西何其多啊,錢,權,名,愛... 得到一些,想要更多,或只更愛那些得不到手的,因此煩惱源源不絕。

所謂的”取”(追求),是滿足慾望的所有行為。在追求目標的同時,有人勞心勞力,有人巧取豪奪,過程當中創造的因,不管善緣惡緣,都會在往後結成果,影響人生。

所謂的”有”(保有),是害怕失去,是緊抓不放的執著。因為堅持有"我",與我”有”。這種不想失去(不捨),因此想方設法緊抓的行為,也是不斷創造因與果輪迴的緣之一。

這樣的因緣澈悟記載在梵文佛經原典,因此不管大乘佛教或南傳佛教都有傳道。這真是了不起的通透智慧啊!遙想悉達多太子捨棄富貴苦修多年,終於菩提樹下豁然開悟,傳下如此智慧。期望自己用一生的時間,能夠修習領悟那麼一點點,善哉矣~

2021.12.18 南下自強號上有感


avatar-img
9會員
14內容數
讀書,運動,覺察。科技與人文同在,身與心的鍛鍊沒有極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藍迪韋 的其他內容
2023東北風起,自行車界年度盛事又將開始!一日北高,一日雙塔,車友們的熱血開始沸騰,近日週末路上,臉書上,到處看到練車的身影,令我想起去年此時永生難忘的自我挑戰,在此算是補個紀錄。
林口長庚急診觀察室的臨時床位非常侷促,寬度剛剛好就病床+椅子擠得下,一公分也不多, 右邊床的大個子會打鼾,左邊床的婆婆會兇人,對面的大哥總是開擴音... 嗯,會來到這裡的都是可憐人,也沒甚麼好抱怨的了。 娑婆世界,人生苦難實多,要是真能隨時要求全身麻醉不省人事,那問題倒算是簡單了。 2023春末。病
蘭姐被家暴了。蹂躪她的是前夫羅先生,只因為蘭姐想再嫁隔壁那位多金斯文的歐先生。在法律上,前夫暴力侵犯也算家暴。當然蘭姊離婚很久了,但2008金融海嘯把她搞慘了,連離婚時分到的那艘高性能遊艇都賣給了隔壁村近年賺大錢的華先生。 世間事雖不該是非黑即白,但是非曲直總有個比例可衡量,衡量的天秤謂之:正義。
不管西方或東方,"心",在語言中都是表示我們想法存在的地方。那麼"腦"呢? 笛卡兒說 "我思故我在",所以人的思考記憶被儲存在網路雲端,或者某個晶球內繼續存在,也就被大家接受了。然而現代腦神經科學告訴我們,人的喜怒都跟大腦內分泌有關,可用藥物控制或斷層掃描觀察,"我"的存在似乎更接近唯物主義了。
回到”自我意識”的定義,沒有自我意識是不可能創造知識跟產生洞見的。有個流行說法是,只要AI網路節點增加到像人類大腦神經元的數量,就是"自我意識"產生的奇異點。其實這個說法很武斷,完全沒有推論與證據。 所以到底甚麼是"自我意識"? 終極的哲學三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將往哪裡去,能夠回答得出來,也許
2023東北風起,自行車界年度盛事又將開始!一日北高,一日雙塔,車友們的熱血開始沸騰,近日週末路上,臉書上,到處看到練車的身影,令我想起去年此時永生難忘的自我挑戰,在此算是補個紀錄。
林口長庚急診觀察室的臨時床位非常侷促,寬度剛剛好就病床+椅子擠得下,一公分也不多, 右邊床的大個子會打鼾,左邊床的婆婆會兇人,對面的大哥總是開擴音... 嗯,會來到這裡的都是可憐人,也沒甚麼好抱怨的了。 娑婆世界,人生苦難實多,要是真能隨時要求全身麻醉不省人事,那問題倒算是簡單了。 2023春末。病
蘭姐被家暴了。蹂躪她的是前夫羅先生,只因為蘭姐想再嫁隔壁那位多金斯文的歐先生。在法律上,前夫暴力侵犯也算家暴。當然蘭姊離婚很久了,但2008金融海嘯把她搞慘了,連離婚時分到的那艘高性能遊艇都賣給了隔壁村近年賺大錢的華先生。 世間事雖不該是非黑即白,但是非曲直總有個比例可衡量,衡量的天秤謂之:正義。
不管西方或東方,"心",在語言中都是表示我們想法存在的地方。那麼"腦"呢? 笛卡兒說 "我思故我在",所以人的思考記憶被儲存在網路雲端,或者某個晶球內繼續存在,也就被大家接受了。然而現代腦神經科學告訴我們,人的喜怒都跟大腦內分泌有關,可用藥物控制或斷層掃描觀察,"我"的存在似乎更接近唯物主義了。
回到”自我意識”的定義,沒有自我意識是不可能創造知識跟產生洞見的。有個流行說法是,只要AI網路節點增加到像人類大腦神經元的數量,就是"自我意識"產生的奇異點。其實這個說法很武斷,完全沒有推論與證據。 所以到底甚麼是"自我意識"? 終極的哲學三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將往哪裡去,能夠回答得出來,也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我們這一念心,不執著相,就是離相,當下這念心能夠清楚了,就是離相,心當中有了分別,就是人相。想到有我、我所就是我相,在人相、我相當中,我們就又落入相對了。佛性不從心外得,只要有一個起心動念,心生便是罪生時。-見壽法師  我思我想:從小到大,我的期望很多,也夢想將來要做這要做那,渴望我的伴侶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瞋恚之五過失與修忍之五德 人們貪愛某物,得不到的很想得到,得到以後又怕它損壞、遺失,或被人搶奪。所以,佛陀說八苦都是來自於貪著。對外物的貪著而產生「求不得苦」;對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貪著,就有「愛別離苦」;有的是一看就討厭,再看更傷心,自己怨恨的人卻天天要見面,這是「怨憎會苦」。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為何有過去、現在和未來?凡夫心行之處,住色聲香味觸法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六祖壇經.疑問品第三》云:「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如來有肉眼
Thumbnail
佛陀教誡我們: 實際上痛苦是源於 我們內心深處的無明! 無明是內心對事物顛倒的認知, 產生了錯誤的判斷,而導致種種痛苦。 如果內心這根無明之刺不拔掉, 我們永遠都體會不到無苦的快樂。 ✨《希望.新生》轉動內心之眼,大千則隨之改變 !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本人對於觀世音菩薩求籤後的心得。藉由籤的啟示,作者深入思考了個人的需要與慾望之間的關係,並與另一半分享了自己的體悟。文章指出,控制自己的慾望對於未來人生將十分重要,同時也提到了尊重彼此價值觀的重要性。
Thumbnail
講到了”覺性”這是我們學習命理要有的觀念 ,每一個命盤當中都有一個覺性,不管在東方或西方的文化 ,在西方的聖經裡說 : 啟初神創在世界 ,人是用神的樣子去創造的 ,在東方說無極而太極生兩儀生四象生八掛 ,宇宙中所有衍生而出的東西 都存在一個”道” 道在宇宙的萬有裡面 , 每件事情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我們這一念心,不執著相,就是離相,當下這念心能夠清楚了,就是離相,心當中有了分別,就是人相。想到有我、我所就是我相,在人相、我相當中,我們就又落入相對了。佛性不從心外得,只要有一個起心動念,心生便是罪生時。-見壽法師  我思我想:從小到大,我的期望很多,也夢想將來要做這要做那,渴望我的伴侶
Thumbnail
此三十二拜文,作爲一個簡單的課,總共三十二拜,很簡單,這個利益初機,讓初機有得修。內容是「約自他感應於三業之間」,我們修行就是要感應。感應就是我是自,佛是他,這個自和他有了感應,就是最好的了。怎麽能得到感應呢?我們身口意在作業,稱爲三業,就是這身口意三個業裏頭,可是在這三業裏頭我們能夠達到自他感應。
Thumbnail
願此三十二拜文,久住於世,令有緣眾生,深信受持,正念念佛。 【一心觀禮,佛由心生,心隨佛現,心外無境,全佛是心,境外無心,全他即自,洪名正彰自性,淨土方顯唯心,感應道交,呼應同時,十萬億程,去此不遠,心作心是,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一拜三稱)】
瞋恚之五過失與修忍之五德 人們貪愛某物,得不到的很想得到,得到以後又怕它損壞、遺失,或被人搶奪。所以,佛陀說八苦都是來自於貪著。對外物的貪著而產生「求不得苦」;對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貪著,就有「愛別離苦」;有的是一看就討厭,再看更傷心,自己怨恨的人卻天天要見面,這是「怨憎會苦」。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為何有過去、現在和未來?凡夫心行之處,住色聲香味觸法
Thumbnail
※經文: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導讀: 【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六祖壇經.疑問品第三》云:「自性迷即是眾生,自性覺即是佛。」如來有肉眼
Thumbnail
佛陀教誡我們: 實際上痛苦是源於 我們內心深處的無明! 無明是內心對事物顛倒的認知, 產生了錯誤的判斷,而導致種種痛苦。 如果內心這根無明之刺不拔掉, 我們永遠都體會不到無苦的快樂。 ✨《希望.新生》轉動內心之眼,大千則隨之改變 !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本人對於觀世音菩薩求籤後的心得。藉由籤的啟示,作者深入思考了個人的需要與慾望之間的關係,並與另一半分享了自己的體悟。文章指出,控制自己的慾望對於未來人生將十分重要,同時也提到了尊重彼此價值觀的重要性。
Thumbnail
講到了”覺性”這是我們學習命理要有的觀念 ,每一個命盤當中都有一個覺性,不管在東方或西方的文化 ,在西方的聖經裡說 : 啟初神創在世界 ,人是用神的樣子去創造的 ,在東方說無極而太極生兩儀生四象生八掛 ,宇宙中所有衍生而出的東西 都存在一個”道” 道在宇宙的萬有裡面 , 每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