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生活問答 # 14:家人如果失智了,照護者的人生要賠上嗎?

2022/03/11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節目內容

  1. 人總有失能的一天,人生是否只為後半養老資金而活?
  2. 家人如果失智了,照護者的人生要賠上嗎?
  3. 雖然知道活在當下這個道理,但是這些不得不考慮必須面對的問題,總是會讓我的思緒混亂困擾著,無解?

馬上聽!(在你喜歡的平台上聆聽)

YouTube版
Podcast版

看文字版

極簡生活問答 # 14:家人如果失智了,照護者的人生要賠上嗎?

來自聽眾的提問

近期在公視上看了一部紀錄片《當失智症醫師得了失智症》,說的是日本失智症權威,長谷川和夫醫師的故事。
讓我意識到在少子高齡化的社會裡,每個人總會有失能需要被照護的一天,這個也是所有人類必須面對的問題,但我們的目前社會規劃似乎還未跟上腳步。

*紀錄片裡有幾個讓我印象深刻的畫面:

1. 長谷川和夫醫師大半輩子都在研究大腦、研究失智症者,到了高齡86歲依舊上班看門診,當失智症找上門,這些頭銜光環似乎也都不再,現今他就僅僅是需要被照護的病人。
2. 長谷川醫師也在片中,分享了一位資深醫師曾跟他說的話:「等你失智時,你的研究,才真正完整」!
在自己也罹患失智症後,才能體會患者漸漸失去清楚踏實過日子的感覺,也才知道原來自己過去並不算真的了解失智症、失智症患者的心情。
3. 長谷川醫師為失智症患者,創立日照中心,讓照護者可以減輕負擔。但醫師患病後並不能適應融入日照中心或安養中心生活,長谷川醫師女兒問他,日照不是他所創立的嗎?
4. 長谷川和夫醫師問女兒,他死掉是不是她會很高興鬆了一口氣?

*我的問題:

1. 人總有失能的一天,人生是否只為後半養老資金而活?
雖然養兒防老已是過時的想法,但可以看到現今社會中的照護者依然是夫妻另一半或兒女居多,要不家裡有餘力的也會多請個看護,若是單身無子者,是不是只有安養照護這一條路可走?或是我們有其他的路可以選擇?
2. 照護者的人生?
失智者隨著病情惡化,有時會分不清白天或黑夜、現實或夢境裡,失智症患者幾乎一整天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照護者的陪伴,就像連體嬰一樣,那照護者自己的人生該如何?
3. 如何與被照護者相處?
雖然知道對方生病了,要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與包容,但人的忍耐都是有限度,當照護者總是被患者情緒勒索或無理過度要求時,該如何面對?
4. 雖然知道活在當下這個道理,但這些不得不考慮必須面對的問題,總是會讓我的思緒混亂困擾著,無解?
備註:
好羨慕布蘭達和維尼兩人,有著志同道合的同伴一起進步成長,順便附上公視紀錄片連結,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

這次的問題篇幅也很大,我們一樣一段一段來討論吧!

1. 人總有失能的一天,人生是否只為後半養老資金而活?

雖然養兒防老已是過時的想法,但可以看到現今社會中的照護者依然是夫妻另一半或兒女居多,要不家裡有餘力的也會多請個看護,若是單身無子者,是不是只有安養照護這一條路可走?或是我們有其他的路可以選擇?
我想分享的第1個想法是,既然你會被這個影片或事件所吸引,甚至開始擔憂,這就代表這就是你要面對的人生功課,「如何不再擔憂未來會失能、失智」。
你提到的這幾個選項都是試圖依靠「外在」的人事物,不管是家人或是安養照護機構,但事實上任何外在的人事物可以幫我們解決這個擔憂,並不是給家人照顧不好或是去安養機構不好,而是我們試圖想要依靠他們的這顆心,會持續讓我們心累、煩惱。
我會比較偏好不要去預設未來,不要試圖去找到一個「最佳解法」,不要認為自己的未來只有這幾個選項,我們認為最好的解法或是最好的生活一定是我們當初完全想不到的,那才會是真正適合我們的答案!
當你認真活在當下、聽從內心的聲音一直走下去,你就會慢慢知道答案,每個人的答案都會是不同的;但是如果你不想這麼做,那麼這個人生功課就會一直持續陪伴著你。

2. 照護者的人生?

失智者隨著病情惡化,有時會分不清白天或黑夜、現實或夢境裡,失智症患者幾乎一整天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照護者的陪伴,就像連體嬰一樣,那照護者自己的人生該如何?雖然知道對方生病了,要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與包容,但人的忍耐都是有限度,當照護者總是被患者情緒勒索或無理過度要求時,該如何面對?
我想先分享的是,失智並非是壞事,就像記錄片所提到的,當這個治療失智症的醫師得到失智症的時候,他才真正明白如何研究失智症、真正瞭解失智症
還有,最近我在網路上有看到有人在分享他和失智症爸爸的相處過程,以前從來都不會跟家人擁抱一下、甚至有任何的肢體接觸,但因為這個契機,開始要幫爸爸其實家人的關係反而更靠近了,這是不是因為在提醒我們什麼呢?
不管是不是失智照護問題,為什麼我們都會遇到情緒勒索的問題呢?
我們當初想要離職創業的時候,家人們其實還是希望我們繼續上班,不斷地說服我們不要離職,但我們後來還是聽從內心的聲音把自己的生活過好、好好跟他們溝通、讓他們放心,結果後來家人也支持我們了、也會看我們的YouTube影片了,如果我們當初不聽從內心聲音,是不是有一天對家人的忍耐度也會到達極限而情緒爆發呢?
大家可能會以為,那我是不是就不管家人、只顧自己的生活就好?
當初我跟布蘭達兩個人吵得很凶的時候,也曾經生氣到覺得乾脆兩個人就此分開好了,這樣就不用聽到對方講一些不好聽的話,省得自己還要包容對方的脾氣,但還好的是,我們那時候很認真地想要練習活在當下,知道離開對方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面對對方才是正解,回到自己內心的聲音,你就會知道什麼事是該做的,然後再用頭腦想辦法解決問題,然後持續做出行動。
有些人際關係會是選擇離開、但有些關係是要選擇面對,我們要聽從內心聲音,我們才會知道怎麼做!
內心的聲音是決策的大方向,例如,我不要再因為家人的言語而感到情緒波動,然後頭腦是思考行動的策略,例如,我要如何組織話語或有什麼樣的口氣來跟家人溝通,思考好了,然後就行動!
內心給你的答案可能會是要你親自好好的照顧家人,也有可能是尋找專業人士的協助,也有可能是其他各種選項,因為每個人的人生功課都是不同的,一定要往內心尋找,才可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答案。

3. 雖然知道活在當下這個道理,但是這些不得不考慮必須面對的問題,總是會讓我的思緒混亂困擾著,無解?

在能完全活在當下之前,活在當下是要練習的,你要帶著這個混亂的思緒和擔憂的心情去嘗試、去練習,當你練習的經歷愈多,思緒才會愈清晰、擔憂才會愈少!最後如果真的愈到自己或家人失智的狀況,你都會知道怎麼做!
這個問題要去看問答的第7集,有很詳細的回答!
我可以說,如果你今年過的生活是去年完全可以預期的,那你可能就沒有在試著活在當下,我們幾乎每個月所經歷到的事情都是自己上個月完全沒想到的,當你可以做到這樣,你的未來一定會無法想像地好,一定不會只要你剛剛提到的那些選項而已!

以上就是這次的內容,歡迎大家擷取內心需要的部分,聽眾提問箱在下方資訊欄,那我們就下次見囉!

極簡生活問答 | 聽眾提問箱 👉

想看更多文章可以到維尼的新個人網站「極簡維尼的生活隨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1.5K會員
577內容數
生活不用很多物品,只需要精準的物品、空間、生活模式, 我們享受身上只有60個物品、但擁有全世界的無限生活! 最喜歡研究與分享​「整理思維、簡單生活、游牧生活」, 如果這些內容能有一點幫助到這個世界,那就太幸福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