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汽車?機車?傻傻分不清楚之不思議事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自從去年把老舊的125cc報廢並入手650cc的新車以後,騎車上下班和出遊又重新變成我的日常。這,是我之前騎車出去公司附近吃午餐停車的照片。

raw-image

是的,我必須把我的車子停在汽車停車格,我想這對外國人來說是很不可思議的畫面,其實對我來說也是。

停車不思議

根據本田原廠的車主手冊,這輛CB650R全長213公分(輪子最前端到車牌架)、軸長145公分(前輪軸到後輪軸)、全寬78公分,雖然它排氣量有649cc、車重超過200公斤,但它的車長大小其實跟現在很多125~150cc的車子差不了多少,然後政府要我把這樣一輛車停在2.5 x 5.25 公尺的停車格內,很匪夷所思。

雖說規定也有但書,汽車格停放所謂「大型重機」時可以一格多停,但收費依然是分開算,所以對騎士來說,一格多停並不划算,我當然是能自己停一格就停一格,但這樣也造成空間的浪費。再說,我騎車出去某地玩,我能找到一個空停車格的機率還是遠大於一個停著一輛機車的格子吧?老實說我不只一次把車停好後,看著其他想停車的汽車駕駛帶著無奈的眼光開車離去,但......我只是遵守交通部的規定而已。

其實,我只需要一個機車停車格。

根據規定,機車停車格寬和長最小為0.8 x 2m,也就是說即使畫到最小,我的車尾也頂多超出格子13公分而已,這還是龍頭打直的狀態,若把龍頭打偏的話就根本不會超出格子,而且各地方政府劃設的機車停車格大多不符規格,硬體不合規不改善,卻另訂規定要求人民去做些奇怪的事,真是停車不思議!

拍照不思議

我為什麼停車要拍照呢?講個很好笑的是為了自保。

交通部在開放大型重機進口以後,很簡單粗暴的把這些大排氣量機車的行駛規定全部寫成「比照汽車」,然後相關政策也不好好宣導,造成很多民眾覺得你機車幹嘛停在汽車格?於是想停車時就下來把重機移開,結果好一點的是被警察開違規停車、慘一點的是直接倒車造成車損,事後還得自己找警察調監視器,運氣好的找得到人,運氣不好的搞不好連監視畫面都沒有,所以很多騎士都會在停好車之後拍張照以證明自己是規規矩矩地把車停放在格子內的,真是拍照不思議!

禁行機車、左轉不思議

台灣除了250cc以上排輛的機車以外,其餘車款在許多路段都得兩段式左轉,再加上從小就一直被洗腦「機車靠右」,所以現在即使有些騎士在可以直接左轉的路口或巷口,也是從最右側給你一路殺到左邊左轉,我不管是開車或騎車都遇到太多這類騎士,慘的是還不分老少!

而因為要求兩段式左轉,所以內車道禁行機車,多車道時甚至內二車道都禁行機車,結果所有機車和要靠邊載客的公車擠在一起,不但危險,機車往左閃過公車時萬一騎進了禁行機車車道,被警察拍照還得繳罰單!因為規定和道路問題規劃導致民眾不得不違規自保,超級不可思議!

國道與長隧道不思議

立法院早在十多年前就通過大型重機可於公告路段行駛高速公路的條文,但交通部和高公局遲遲不願開放,原因是「民眾觀感不佳」,所以只開放快速道路行駛。

奇怪的是,今年初在吵基隆捷運的事情,交通部要基隆市自備53億,民眾普遍認為金額過高,結果交通部長一句話說:「這個交通政策不是民調可以決定」......那機車上國道為啥可以用民調決定?你政府要強推的政策哪時候尊重過民意了?

甚至以前還禁止行駛長隧道如南迴改和蘇花改,說是隧道內空品不佳,結果資料直接打臉,台灣隧道內的空氣品質在世界各國來比較還是名列前茅的!結果在各方壓力下陸續開始試辦長隧道讓大型重機通行,現在過了那麼長的時間也沒有問題,但卻還是禁止250cc以下機車進入。台灣長隧道內不但限速不高,而且多有區間測速,你不要告訴我125cc時速達不到50~70km/h,如果有,這車最好賣得動。

說是為了安全,蘇花改的建置不就是為了這個目的嗎?那為什麼還要讓250cc以下的機車騎士走雨天容易坍方的舊蘇花呢?超級不可思議!

傾角不思議

近期車界最夯的話題莫過於彰化縣政府在139縣道設了一個傾角照相,說傾角超過30度就算危險駕駛,但舉發前還會經過人工審核......................

機車轉彎不用傾角,你轉給我看看吧?況且道路交通處罰條例哪一條有明訂過彎傾角這種標準?這種東西也可以拿出來搶錢,可笑到不可思議了!


其實規定是要隨著時代修正的、硬體是要隨著環境變化而改善的、教育也是要接續著世代不斷的進行的,你知道也有警車經過路口不減速而撞死人的案例嗎?這是哪門子交通教育體制下出現的鳥現象?台灣一年的交通事故要死三千多人,這也代表個超過三千個家庭要承受這些不合理設計與規範,以及不適任駕駛所造成的悲劇。

現在各方對於交安意識逐漸抬頭,也舉辦許多活動要求政府有所作為。真心感謝那些敢於衝撞不當體制的先行者們,經由他們的宣導與資訊,我也逐步修正了我以往部分錯誤的觀念。雖然不知道會等到猴年馬月才能有明顯改善,但希望有一天也能讓自己和家人安心的走在路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Nakumo的沙龍
36會員
176內容數
和Michelle相處與一起成長的大小事,是Michelle的成長之路,也是把拔的學習之路
Nakumo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8/24
正確的訊息傳達很重要!
Thumbnail
2024/08/24
正確的訊息傳達很重要!
Thumbnail
2024/07/04
隨著Michelle來到北部展開新生活,她成為了生活小幫手和夥伴,而且我也發現時間反而變得更充裕。儘管人生不如我想像中那麼平順,但這些變化增加了我的技能並開啟了新的人生選項。
Thumbnail
2024/07/04
隨著Michelle來到北部展開新生活,她成為了生活小幫手和夥伴,而且我也發現時間反而變得更充裕。儘管人生不如我想像中那麼平順,但這些變化增加了我的技能並開啟了新的人生選項。
Thumbnail
2024/06/25
這個禮拜學期就要結束了,期末考結束的隔天,我就會幫Michelle辦轉學然後帶到北部來一起生活。眼看平常的自由生活馬上就要結束了,把時間塞滿也即將成為我的日常。
Thumbnail
2024/06/25
這個禮拜學期就要結束了,期末考結束的隔天,我就會幫Michelle辦轉學然後帶到北部來一起生活。眼看平常的自由生活馬上就要結束了,把時間塞滿也即將成為我的日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中提到了騎機車需要注意停車位置和行車安全,並介紹了一款環保集點APP,讓讀者可以獲得相關的綠色消費回饋。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中提到了騎機車需要注意停車位置和行車安全,並介紹了一款環保集點APP,讓讀者可以獲得相關的綠色消費回饋。
Thumbnail
今(26)日,中華民國大型重型機車經營同業全國促進會(全促會)偕同台灣機車路權促進會、台灣交通安全協會、中華民國大型重型機車車友協會TMA等團體,於交通部外圍發起陳抗集會。
Thumbnail
今(26)日,中華民國大型重型機車經營同業全國促進會(全促會)偕同台灣機車路權促進會、台灣交通安全協會、中華民國大型重型機車車友協會TMA等團體,於交通部外圍發起陳抗集會。
Thumbnail
最近一直都在馬來西亞晃悠,從檳城回到新山再到古城馬六甲。 我一直覺得馬來西亞就像是亞洲的美國,是一個多元民族交會融合卻仍保有民族自我認同的地方。而這裡極端車本主義的交通設計,也造就了如同美國大都市般窒息壅塞的交通氛圍,並且和四季如夏的炙熱天氣一同箝制了步行與單車發展的可能性。但卻不見對機車的歧視。
Thumbnail
最近一直都在馬來西亞晃悠,從檳城回到新山再到古城馬六甲。 我一直覺得馬來西亞就像是亞洲的美國,是一個多元民族交會融合卻仍保有民族自我認同的地方。而這裡極端車本主義的交通設計,也造就了如同美國大都市般窒息壅塞的交通氛圍,並且和四季如夏的炙熱天氣一同箝制了步行與單車發展的可能性。但卻不見對機車的歧視。
Thumbnail
其實,「強迫紅黃牌重機只能停汽車格」,是全世界只有「地狹人稠的台灣」才有的,失能顢頇至極的交通官員,用自己的偏見與惡意所制定的行政命令,可謂世界奇觀。 本文開頭要先法普一下:請不要再說惡法亦法了,這條規則根本不是法,而是「行政命令」,是行政機關不經民意與公開程序,私自決定的「規則」,不具民主基礎。
Thumbnail
其實,「強迫紅黃牌重機只能停汽車格」,是全世界只有「地狹人稠的台灣」才有的,失能顢頇至極的交通官員,用自己的偏見與惡意所制定的行政命令,可謂世界奇觀。 本文開頭要先法普一下:請不要再說惡法亦法了,這條規則根本不是法,而是「行政命令」,是行政機關不經民意與公開程序,私自決定的「規則」,不具民主基礎。
Thumbnail
重型機車蔚為風潮,在駛用交通工具的新型態選擇,也是進化系列中的新風貌。 相對就造成道路使用與停放車位困擾有增無減,經常傳聞與汽車行駛或停放的爭議不斷,甚至為上高速公路含快速公路的路權鬧上新聞事件。 交通順暢與停放便利和人車分流是各縣市鄉鎮治理為首要件,但似官方機構是無動於衷或凡是慢半拍補充措施的急救
Thumbnail
重型機車蔚為風潮,在駛用交通工具的新型態選擇,也是進化系列中的新風貌。 相對就造成道路使用與停放車位困擾有增無減,經常傳聞與汽車行駛或停放的爭議不斷,甚至為上高速公路含快速公路的路權鬧上新聞事件。 交通順暢與停放便利和人車分流是各縣市鄉鎮治理為首要件,但似官方機構是無動於衷或凡是慢半拍補充措施的急救
Thumbnail
分享一些自己在台灣騎單車遇到的事情,以及發現的危險。之前只依賴走路和大眾運輸工具,不理解為什麼總聽到有人說台灣交通很糟。雖然我還是沒有機車與汽車駕照,單就騎單車的經驗,描述我眼中的交通問題。
Thumbnail
分享一些自己在台灣騎單車遇到的事情,以及發現的危險。之前只依賴走路和大眾運輸工具,不理解為什麼總聽到有人說台灣交通很糟。雖然我還是沒有機車與汽車駕照,單就騎單車的經驗,描述我眼中的交通問題。
Thumbnail
駕駛經驗成老司機是經年累月而成成的結果,如以補助款取得駕照,是美意佳鼓舞人心利所趨,能配合條規就有補助款,以人性定會完整配合程序心態。 政府官方有心經營交通順暢與肇事率低的提撥補助款,何不賞罰分明政策執行?鼓勵駕駛者年資5&10年以上(以駕駛紀錄里程數據為憑)無違規者的補助鼓勵~燃料稅&牌照稅&保險
Thumbnail
駕駛經驗成老司機是經年累月而成成的結果,如以補助款取得駕照,是美意佳鼓舞人心利所趨,能配合條規就有補助款,以人性定會完整配合程序心態。 政府官方有心經營交通順暢與肇事率低的提撥補助款,何不賞罰分明政策執行?鼓勵駕駛者年資5&10年以上(以駕駛紀錄里程數據為憑)無違規者的補助鼓勵~燃料稅&牌照稅&保險
Thumbnail
管委會居然叫我車位不准停機車? 紅牌重機只能停汽車車位,管委會又不讓我停、怎麼辦?
Thumbnail
管委會居然叫我車位不准停機車? 紅牌重機只能停汽車車位,管委會又不讓我停、怎麼辦?
Thumbnail
在台灣「獨步全球」的車種分流政策之下,幾乎所有較為長大、跨縣市的公路橋樑,都有機車專用道的設置,但在這當中,近年來在不知不覺中儼然成了國際級景點的橋樑,似乎只有連接台北市與新北三重的台北大橋。
Thumbnail
在台灣「獨步全球」的車種分流政策之下,幾乎所有較為長大、跨縣市的公路橋樑,都有機車專用道的設置,但在這當中,近年來在不知不覺中儼然成了國際級景點的橋樑,似乎只有連接台北市與新北三重的台北大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