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台灣的海岸線、北台灣的山海風情、南台灣的美食與夕色,是我環島時必會駐足逗留欣賞的,唯獨中台灣,常常是呼嘯而過,甚少停留。要說為什麼,只能怪罪自己還不夠瞭解這個區域。
中台灣因為地裡環境與氣候條件,農產業特別發達,彰化田中的米倉、芳苑的採蚵是我親自見識過的,其他地方就真沒什麼研究,這次正好迎來因疫情而睽違3年的西螺福興宮太平媽出巡遶境,走訪了西螺和溪湖兩地,還抽了點時間小小探訪了舊台14線。
不過最令我好奇的還是:明明大家都是三月瘋媽祖,為何西螺福興宮是農曆9月出巡?又為何被稱為太平媽?
2018年時我就參與過一次西螺太平媽遶境,不過當時只是個單純的攝影迷,站在濁水溪畔拍完起駕時的高空煙火就匆匆走人,不懂遶境是怎麼回事,更沒研究為何是農曆9月出發。
這一趟來了之後才知道,相較於其他媽祖遶境是為了慶誕辰,西螺福興宮的媽祖出巡是為了慶農作豐收,因為農曆九月是入秋收割季節,媽祖會巡視各鄉鎮今年的收成情況,同時讓農民謝神、祈福、求平安,並保佑來年也可以豐收,福興宮太平媽的路線也不像其他媽祖遶是直線進行,而是輻射狀的走法。
這一盛事已有百年歷史,如今已以文化祭形式籌備,這個文化季還有個特別的名字:螺陽迎太平。由於西螺位於螺溪(虎尾溪就稱)北側,山南水北稱為「陽」,才有螺陽的說法。作為台灣最長的濁水溪,到了中下游分為北斗溪、西螺溪和虎尾溪三條支流,日本政府為了水利防洪堵塞北斗、虎尾兩溪,西螺溪成為濁水溪主流的出海口,水量遽增,奠定西螺農業大本營的地位。
據說全台灣有三分之一的蔬菜生產於此,而且濁水溪土壤黏性高、水質清澈、少有工業污染,西螺米曾是日本天皇指定的御用米,而日曬充足等條件,更塑造了西螺醬油王國的美名,像是有百年歷史的丸莊醬油。
至於太平媽的由來,經福興宮官網的解釋是,1786年林爽文事件爆發,官兵與居民仰盼福興宮媽祖庇蔭,平定亂事,最後官府成功擊敗抗清的民兵,居民認為這是福興宮媽祖恩澤護佑,之後就尊稱福興宮天上聖母為「太平媽」或「平安媽」。
遶境啟程前,福興宮周遭已經是熱鬧非凡,雖不到水泄不通,不過汽機車也是難以穿越,西螺大橋甚至早早就封路了。
站在西螺大橋南端,可以發現上頭飄揚著中華民國、日本和美國的國旗,這和西螺大橋的建設歷史有關。日本政府堵塞北斗溪、虎尾溪之前,西螺溪不過是一條寬約50公尺的溪流,但是成為主流之後,冬季河水枯竭,大量的泥沙淤積可供行走,夏季卻常常是溪水暴漲,交通不便,也有安全疑慮,才有了建設橋樑的需求。
1937年日本政府動工,卻碰上二戰導致工程停擺,戰後中華民國政府藉由美援,終於在1952年完工、1953年通車,這條全長193公尺、擁有31拱的西螺大橋甚至是當時的遠東第一大橋、僅次於舊金山大橋的地表第二大橋,極具有代表性。西螺大橋的建設歷經日、台、美三方之手,因此才會有三國的旗幟共同飄揚於此。
經過約半小時的等待,轎陣終於來到西螺大橋前,迎神的鞭炮點燃後,一陣批哩啪拉的響砲聲震耳欲聾,太平媽正式啟程!我們一行人搶在轎陣前方,行走在曾是世界第二大橋的西螺大橋上,對在車水馬龍的都市長大的我來說,這一刻的感受有種穿越時空的錯覺。我們停在橋中央,除了卡位欣賞等等會炸在頭頂的絢爛煙火,也欣賞與我們擦身而過的轎陣的熱鬧氣氛。
說起來也很巧,沒想到福興宮派平媽的轎子正好停在我們身旁,隨著煙火炸開,連轎陣也一起停下腳步欣賞頭頂的煙火,伴隨西螺大橋那標誌性的紅拱,這一集結了宗教、歷史與花火的時刻,完全是不同於在濁水溪畔純看煙火的體驗。
在宗教盛事當晚的西螺住上一晚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我們退而求其次來到彰化溪湖住宿,住的地方就離溪湖糖廠不遠。
糖業在台灣歷史佔據非常重要的角色,二戰之前是出口外銷的主要動能,不過現在還在運轉的糖廠也只剩下虎尾和善化糖廠了。儘管溪湖糖廠已經沒在製糖,不過成功轉型成觀光工廠,不僅保留著當時運送的五分車鐵軌,就連蒸汽火車346號也還會在月底時與大家出來碰碰面。
五分車營運時間:
1. 例假日:柴油火車10時、11時、13時、14時、15時、16時等固定班次發車。蒸汽火車通常是月底的週末行駛,但以公告為主。
2. 非假日:需20人以上預約乘坐五分車。
五分車票價表
1. 全票:柴油火車票價(元/人):100元。蒸汽火車票價(元/人):150元。
2. 兒童票:柴油火車票價(元/人):50元。蒸汽火車票價(元/人):70元。
3. 優待票:柴油火車票價(元/人):50元。蒸汽火車票價(元/人):70元。
滿65歲者(應出示身分證件);
身心障礙者及陪伴者以一人為限(應出示身心障礙證明)。
4. 免票:兒童身高未滿115公分者;兒童滿115公分而未滿六歲者,經出示身分證件者;免費之兒童,須由已購買全票或成年之旅客攜帶,每一旅客以攜帶二位免費兒童為限;逾限者,應購買兒童票。
以溪湖糖廠為何設立的五分鐵軌除了運糖外,也肩負載客的任務,以溪湖為中心連接了鹿港、溪州、北斗、員林等地,而糖鐵「五分車」別名的由來則是根據鐵軌之間的距離,台灣高鐵是標準軌的1,435mm,台鐵則是1,067mm的窄軌,而糖鐵的762mm因為約等於標準軌的一半,所以稱為五分車。
當天並非特殊日,因此看到的是柴油引擎的火車頭在鐵軌上奔馳,不過還能一睹糖鐵穿越省道、行走在民宅一旁的景色,也是一種福氣。
追完五分車,當然也要來點糖廠出品的冰棒了。不過仔細想想,到底為什麼各家糖廠都會賣冰棒?回家找了找資料,大概都是員工福利相關的原因,另外由於糖廠本身就產糖,一魚多吃,何樂而不為,再加上早年只有國營機構有能力製作出符合安圈規格的冰棒,因此許多糖廠都看得到冰棒的身影。
難得能在工作旺季的假日出來走走,當然是捨不得太早回去,既然都已經來到溪湖,就再順道往山區走走,探索一下台灣的公路遺跡,也就是如史詩般可歌可泣的舊台14線。
位於南投草屯雙冬里的投6鄉道,其實是以前台14線的路線,後因各種原因不斷截彎取直,才來到現在的烏溪北岸,就路線如今已變得乏人問津。從彰化往南投的路上,還看到了與三義火炎山、六龜十八羅漢山齊名台灣三大火炎山的南投九九峰,那獨特的山峰稜線馬上就吸引了我。
南投九九峰屬於礫岩惡地地形,因為土石鬆軟、涵養水分能力很差,下雨土壤就會流失,最後裸露的岩層形成鋸齒狀的山脊,構成九九峰的獨特地形,也因為地質脆弱,九二一大地震之後,九九峰一夜之間禿了頭,如今已「成功植髮」,變得青翠蓊鬱。
從台14轉進平林橋——一個地圖上不存在的橋——就可以進入投6鄉道,沿途會經過土城一、二號隧道,以及雙孔設計的雙龍隧道,北側的連續隧道與南側新開闢的隧道之間,還有如一線天的景致,甚至再往前走一點還有個掩埋在山壁中的鱸鰻潭隧道,都訴說著這一段中橫公路開發艱辛、不斷截彎取直又改道的心酸歷史。
可惜時間不允許,僅能在這邊稍作停留,許多歷史痕跡、碑文、紀念碑都隱藏在青苔之下,這些歷史痕跡雖然如今看來已經沒什麼能用之處,不過至少可以提醒聲拽惡片土地上的人們:人們與自然爭地,該是順從,還是人定勝天?
雖然只有一個週末的時間,甚至扣掉騎車南來北往,真正遊走的時常不過一天左右,但還是多認識了一些中台灣的歷史與產業,許多尚未發覺的,就待下次的旅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