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解凍格陵蘭》思考永續旅遊與地方創生

2023/08/22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今日格陵蘭,會是明日的所有國家,它正替所有地區承擔第一線氣候暖化所面臨的衝擊。

氣候變遷、全球暖化,是我們從小就聽到現在的議題,多數人也知道它的嚴重性,政府、企業紛紛祭出環保政策與永續計畫——問題是,來得及嗎?

身處亞熱帶的台灣這幾年能感受到的,也許是夏天又更熱了、陽明山竟然下雪了等變化,能體會極端氣候的變化,又有點「不痛不癢」的味道;2021年夏天,格陵蘭也出現了一次異常的極端天氣,卻把專家和居民嚇了一大跳。

2021年陽明山下起了雪,實屬罕見。(筆者攝影)

2021年陽明山下起了雪,實屬罕見。(筆者攝影)


冰蓋降雨,促成《解凍格陵蘭》團隊從台灣出發

海拔3,216公尺、距離北極圈以北800公里的格陵蘭冰蓋高點,在2021年8月14日降下了史上第一次的雨水,而且是持續了9小時,當地科學家措手不及、也不知道如何估量降水量,因為觀測站裡面根本沒有就沒有配備雨水測量儀,這場降雨完全是始料未及的。

冰蓋:覆蓋了50,000 km²以上的冰川,也稱作大陸冰川。目前的冰蓋僅存在於南極洲與格陵蘭。

這座冰蓋山峰的溫度通常遠低於冰點,降下的除了雪、還是雪,因此科學家認為這場雨是北極氣候危機的嚴峻跡象。最終科學家們估計,8月14日至16日約有70億公噸的雨水下在了格陵蘭島上。

這次事件促使一直實踐永續的台灣企業歐萊德(O’right)創辦人葛望平攜手聯合報、願景工程基金會,投注100萬美元(約新台幣3,000萬元),遠征格陵當地的11處個城鎮,透過實地考察、與科學家、當地民眾訪談,記錄氣候變遷對北極圈內首當其衝的格陵蘭造成的影響,進而形成了《解凍格陵蘭》這部紀錄片。

《解凍格陵蘭》(取自歐萊德官網)

《解凍格陵蘭》(取自歐萊德官網)


凡事都有一體兩面,該避免改變、還是適應改變?

關於具體影響如何就不在此一一贅述了,YouTube上找得到完整紀錄片,大家可以用1小時的時間好好欣賞,倒是紀錄片裡面不只提到了對環境與民生的負面衝擊,還提到了全球暖化帶來的好處,這讓我滿意外的。

「把氣候變遷拋諸腦後吧!」位處格陵蘭南部的居民竟是如此樂觀看待氣候變遷,我著實嚇了一跳。地球暖化在暖的可不只有氣溫,甚至可以說氣溫只是冰山一角,因為整個地球大部分的能量都處於海水之中,換句話說,暖化氣候使得格陵蘭南岸有更溫暖的洋流,漁獲量因此而增加,土地也逐漸解凍,得以種植的蔬菜種類變得多元,漁夫農夫是從中受益的群體。

或許不能說他們自私,大環境的變動下,總有希望運用新情勢的獲利者,就好像先前在蘭嶼也有看到達悟族人為了生計,不惜違反傳統文化規定,只為了滿足觀光客的需求一樣。這些人我們到底該稱為背道而馳的人,還是率先適應新趨勢的人?我想也只能用多年後的結果論來定案了,畢竟氣候這種尺度的變化,在當代很可能是不會有定案的。

儘管如此,終究不該忽視紀錄片裡其他負面影響的存在:世界最大冰川之一的伊魯利薩特冰峽灣,隨時都能聽見冰層崩裂的巨響;氣候變遷打亂格陵蘭北部居民狩獵、捕魚的生活節奏,他們成為首批氣候變遷下的經濟難民;因氣候暖化,雪地褪去,人們不再靠雪橇犬運貨,這些「失業」的雪橇犬在過去30年已經安樂死了一半⋯⋯。


從「深度旅遊」變成「永續旅遊」的思維

丹麥與格陵蘭地質調查局資深研究員William Colgan在片中的其中一段告白讓我印象深刻:「我們當時發表了一個重要的氣變遷評估報告,就在奧斯卡頒獎典禮呼巴掌事件的10天前。」William Colgan相當無奈,這個由上萬名科學家花費多年撰寫的報告,僅僅吸引了大眾10天的關注,那之後大家只在乎甩巴掌事件的後續。這無疑反映了當前速食、娛樂導向的社會生態。

既然我們都知道減碳跟環保的重要性,行動似乎仍跟不上變化,甚至還沒成為大家潛意識裡的危機訊號,我則反思了我最喜愛、疫情後再度復甦的旅遊熱潮,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其實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UNWTO)在2017年就提出了「永續旅遊發展元年」的概念,裡面的永續意涵不只是生態環境,還包含文化多元性、地方經濟的永續發展平衡,例如維持生物多樣性、尊重當地的文化與價值觀,以及創造公平的社區就業及經濟收入機會,我想這與地方創生的概念是一致的。

我們能不能有更永續的旅行方式?

前些日子在花蓮舉辦的Meet花蓮創新創業嘉年華就有諸多關於地方創生、青年創業的議題討論,其中「人才永續」是個關鍵:以地方文化為基礎打造的地方經濟,在地人才才願意回流、留下,甚至吸引更多人才進駐。當前常見的觀光方式塞行程、打卡景點式的旅遊方式,確實能帶來經濟效益,但是這種旅遊方式有點「掠奪式觀光」意味,也就是滿足自身休閒需求,卻直接造成垃圾、與地方文化衝突等負面效應,這都是常上新聞、肉眼可見的事實。

在《微笑台灣》一篇報導中整理了一些數據:根據2020年觀光統計年報顯示,受疫情影響,國內旅遊大爆發,以離島為例,2020年8月綠島湧入7萬多人、小琉球5萬多人、蘭嶼也有3萬多人。2021年,在海巡署長室一篇臉書粉專貼文中,就曾提到在小琉球平均每14隻海龜就有1隻曾被人類騷擾,而人們為求便利,旅行過程中所使用的一次性備品,也對環境造成破壞,行政院環境保護曾在新聞中指出旅宿業者每年提供的一次性盥洗用品就超過3,500萬份。2020年國旅大爆發,台東六、七月垃圾量較前一年同期增加500公噸,而根據2020台灣ICC淨灘行動統計,參與者在54公里長的海岸線上,清理出高達31噸重的廢棄物,其中75.7%是便是與飲食相關的一次用廢棄物。

這些都是證明,證明觀光旅遊不是人們口中的「無煙囪工業」。

深度旅遊或地方創生的概念之一,就是希望旅人們能認識在地、尊重在地,儘管這些目前還是理念跟教育意義上的概念,構不成經濟上的硬需求——大家去玩時,不一定想知道這麼多在地故事,我們也沒辦法強迫——但我們能否像是帶環保餐具、環保杯、環保盥洗用具等一樣,把其他面向的多元永續慢慢納入觀念裡?我想這跟《解凍格陵蘭》最後葛望平團長說的「未來在於環境教育」,是一樣的意思。


116會員
95內容數
講求效率與結果的當代,過程似乎不再重要,連帶旅行也變得只為目的而不為體驗;透過攝影與書寫,寫下自己對台灣的小小觀察。IG:@huai0305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