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樂不是美德也不是愉悦,而是成長。 ——葉慈
這本書可能是我今年花最久時間看完的一本書,大概從年初拿到手後就斷斷續續看了四個月。主要是每看到一段就忍不住在生活中執行,陸陸續續地將環境整理和列出清單,開始「試圖」讓自己開心,當然這個過程繁瑣、甚至要犧牲晃蕩、無所事事的樂趣,但總歸而言,我確實在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作者於十二個月中有不同的目標,並進行省思,但相對而言就像日記型式較為鬆散,因此我用她的四條快樂真理進行總結。
如果我想更快樂,就得檢視自己的生活,思考在成長的氣氛下,
什麼是好感覺、什麼是壞感覺,以及什麽事感覺對了,当我努力兼顧這三個原則,就產生了很大的不同。
我必須坦承,在夫妻關係中我是碎碎念的那個,包括在原生家庭裡面,我也會對我媽、我弟和我爸碎碎念,一方面「我覺得」在關鍵時刻他們常做出不靠譜的決定,一方面我或許也想彰顯重要性和控制欲(ENTJ人格浮現)。現在我盡量提醒一次,後續就交由他們自己判斷,如果後續要解決或抱怨,再坐下來一起討論,而不是大包大攬。
並且,我開始讓自己處於快樂、健康的狀態,以往嫌大台北物價太高,現在轉變為難得機會體驗看看,促進市場活絡;朋友間贈送的點心和保養品也不要在過期前才匆匆用完,而是盡快使用並回饋體驗,分享這份快樂。
讓你自己快樂的最佳方式之一,就是讓其他人快樂。
讓其他人快樂的最佳方式之一,就是你自己要快樂。
書中說人容易回想到符合眼前心情的事,所以快樂的人比較容易記得快樂的往事,而沮喪的人就容易喚起悲傷的往事,沮喪度日的人跟其他人有同樣多的美好往事,只不過他們不記得罷了。因此我們應該要盡可能回憶快樂時光,提高現在的快樂。
另外雖然現在大眾趨勢是把自己的快樂放在第一位,不要勉強。但有時我們也要把伴侶和家人的快樂放在前面,因為「表現出快樂,就是在告訴對方:你愛他」,因此哪怕另一半的選片你沒有很喜歡,我們也可以選擇享受相依相偎的時光;也可以泡茶聽爸媽分享鄰里日常或親戚間的近況。
因為我們重視他們的體驗,希望他們開心。
一天天很長,但一年年卻很短。
活在當下,珍惜這個季節,沉醉在人生的這一刻——十二月的聖誕節氣氛、與兩個女兒相配的櫻桃小睡袍、精心安排的洗澡時光
這邊可以參考先前文章《誰說金錢買不到快樂?》,雖然錢不一定買得到快樂,但花在刀口上的享受能使我們心情愉悅。如同《別把你的錢留到死》,金錢只是手段,人生是由體驗所構成,因此應該陪伴孩子或家人,這些需要維護和培育的關係,而非期待他們能永遠在原點等待我們錢賺夠再開始。
一般相信,「快樂和企圖心是彼此矛盾的」。
因為企圖心,在印象中往往由不滿足、好強、嫉妒等種種阻礙快樂的感覺。很多有創意、有影響力的藝術家或公眾人物具「神經質傾向」,對負面情緒的感受高於一般平均水準;這種不滿足感可以逼他們達到更高的成就。但也有研究顯示,當一個人感覺快樂時,思考會比較靈活、比較精密複雜。
但我認為,企圖心的構成有很多,為了家人或者全體的福祉也同樣能促使我們積極爭取。當我們處於快樂與安全狀態時,會比較開放式心態,願意去學習、成長,和正面看待挑戰,身體也會比較健康,因此我決定讓自己快樂。
除非我認為自己快樂,否則我不會快樂。藉著更注意自己的快樂,我才能真正體驗到快樂。
在認知行為治療架構中,會把想法、情緒和行為三者分開,避免將情緒迅速連結負面想法,進而產生行為,另外有個詞叫 Post-hoc rationalization ,及事件當下做出選擇反應,事後再去思考理由。
因此我們的情緒和想法是可以與環境分開,也不代表受到外力時我們必定要採取某些行為,我們可以決定要讓自己快樂。並藉由相關肢體語言與行為,使自己真正快樂。
並且,可以從當下開始。
這本書,在我的年度必讀中,推薦在成為社畜後過得不快樂的朋友們閱讀。除了重新整理生活,也涉及我過往對認知行為的複習,還有金錢與快樂的關係,已經呼應先前《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和《與成功有約 – 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中花時間經營與陪伴家人朋友的重要,當然也跟《我可能錯了:森林智者的最後一堂人生課》中放下對同事的控制感與否認他人感受相關。
也相當適合作為年度總結,不過因為我太想分享這本書了,就在年中先做了,希望在整理後大家能將下半年過得更精采、不留遺憾。
以上就是本周的分享,喜歡請記得追蹤跟小紅心鼓勵創作者們持續更新~ 下週預定是 Sonke Ahrens 的《卡片盒筆記》,有興趣可以先閱讀,這樣下週收看書籍推薦時就能有線上讀書會的效果哦。
1.關於金錢買快樂 → 誰說金錢買不到快樂?
2.關於陪伴家人 → 何為圓滿——《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