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

更新於 發佈於

年過40,回頭一看,驚覺在自己身後推積起來的只是體重和皺紋,腦袋和內心是一片空白,掐指細算,從步入社會,建構家庭,也接近20年的時間,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這期間也不少想做的事情,例如英文精進,如學習鋼琴...,但雷聲大,雨點小,每一件事都是兩天捕魚三天曬網,至今也一事無成。這種"沾醬油"的行為看起來好像很好學,說白話也就是混混日子,到頭來還是一樣回歸原點。

機緣
邁入30歲時,家庭婚姻狀況連連,機緣巧合也連連有師父和老師提點,"修身(心)養性,宜室宜家",便萌發邁向開啟自己內心大門的道路,初期信念堅定,雖然懵懵懂懂,但因每日按部就班,照表操課,大半年也有一點進步,內心是趨向於平靜,從各生活與人想處中可以看到自己的問題。

好景不常--共高我慢&惰性

  1. 人有一點小進步,小成績,就開始產生了不起的感覺。指揮東指揮西,看這需要改,那人需要改,當起了監督,讓人趨之若鶩。
  2. 人的惰性出現,覺得不管我再怎麼做,我都改了這麼多了,事情並沒有向我要的方向前進,開始有了慢慢再說吧。

三分鐘熱度的狀況在修身養性這方面也不會缺席~

35歲前可能因有所庇佑,即使修身養性路上斷斷續續,時好時壞~舊習改了再犯,修正再犯,反反覆覆成為一個循環,但日子也算過得平順。

37後,生活吵吵鬧鬧回到了修身養性前的起點,這時才驚覺我只不過給自己畫了一個大圈圈,繞著圓周我又回到了原點。

反思30歲開始接觸身心靈這塊~終極目標一直都在,沒有改變,執行力卻斷斷續續,這該歸咎於自身信念不夠堅定嗎?我想是的。

原則"諸惡莫做,諸善奉行,自淨其意"-->反觀諸己!!!

現在網路資訊的發達,使得我獲得了不少關於心靈的資訊,也從調息靜坐冥想重新做起,察覺內在情緒的變化以及修正自身價值及行為。

  • 以不傷人,不害己為原則。
  • 時時覺察自己內心的需求與變化。
  • 感受情緒好與壞帶來的後果,而去安撫、滿足及修正自我內心的需求。
  • 在了解內在需求渴望,甚至滿足時,最重要的是讓自我內在達到一個平衡。
  • 內在得到滿足與平衡,使得內心平靜,不易因外在人事物變動而起伏。

反省&執行!!!

確切的時間我忘記了,有一段時間我突然在想,我有很多的是興趣很多東西想要做,但為何都沒有一個很明確的成績出來~,例如學習英文、學習鋼琴...,甚至一直說要修行,我反覆想了很久,發現付出行動,並且持之以恆,再一段時間後常去檢視檢討,這才是精進的方法。

我的問題是即便有付出行動,也常是三分鐘熱度,沒有每天持續地在完成。目前做法,調息記錄每天持續做,常翻閱紀錄。其他的事情也開始規劃放進生活。


以網路上很多的影片說的,這是自律~ 分享供參考~

以上分享為自身的經驗過程,純粹分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吃貨的家家酒
0會員
5內容數
以記錄平時的飲食,分享食譜,討論烹飪中碰到的技巧與問題點。 主旨: 讓生活更輕鬆簡單。 規則: 生活無對錯,互為尊重,喜樂分享!
吃貨的家家酒的其他內容
2023/10/07
續(1)一句話、一個口氣,都可能會引起騷亂~,應驗了"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好心打圓場幫忙緩和氣憤變成了引爆炸彈的最後一絲火苗~憤憤不平的心情難以平復~(父親&小孩&母親) 覺察 整理書桌默默地冷靜時,[再難過,也終會度過]、[我想要跟你好好說話]、[我可能錯了]...等等的書一本一本從地上拾起
2023/10/07
續(1)一句話、一個口氣,都可能會引起騷亂~,應驗了"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好心打圓場幫忙緩和氣憤變成了引爆炸彈的最後一絲火苗~憤憤不平的心情難以平復~(父親&小孩&母親) 覺察 整理書桌默默地冷靜時,[再難過,也終會度過]、[我想要跟你好好說話]、[我可能錯了]...等等的書一本一本從地上拾起
2023/10/03
中秋佳節慶團圓~中秋是各家家烤肉慶團圓的日子~不論是在家或是餐廳聚餐,接不外乎是家人朋友聯絡感情,團圓美滿的表現,可當每個人出發點都是好的時候,可誰都不會預想到結局會是殘破不堪~ 真的應驗了"中秋變盤"之說,(節慶前才爬文看到幾篇相關文章) 等待服務人員帶位,合照面帶悅色; 入座,因座位相對壅
2023/10/03
中秋佳節慶團圓~中秋是各家家烤肉慶團圓的日子~不論是在家或是餐廳聚餐,接不外乎是家人朋友聯絡感情,團圓美滿的表現,可當每個人出發點都是好的時候,可誰都不會預想到結局會是殘破不堪~ 真的應驗了"中秋變盤"之說,(節慶前才爬文看到幾篇相關文章) 等待服務人員帶位,合照面帶悅色; 入座,因座位相對壅
2023/09/01
時常覺察自己,不傷人不害己,在一天中給自己留10分鐘~
2023/09/01
時常覺察自己,不傷人不害己,在一天中給自己留10分鐘~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萬事起頭難,總覺得自己太晚才理解。 大概是因為做什麼都三分鐘熱度,有沒有完成也無所謂。 但是年紀越長,越需要自我負責的事情就開始無限增生, 例如某個工作專案,滿心想做好,卻無從下手。 聽了建議,方向更多,像是聽了個寂寞。 例如租屋處的環境整潔,一邊想整理,一邊又買回來一堆小物跟書籍。 天氣變冷了,
Thumbnail
萬事起頭難,總覺得自己太晚才理解。 大概是因為做什麼都三分鐘熱度,有沒有完成也無所謂。 但是年紀越長,越需要自我負責的事情就開始無限增生, 例如某個工作專案,滿心想做好,卻無從下手。 聽了建議,方向更多,像是聽了個寂寞。 例如租屋處的環境整潔,一邊想整理,一邊又買回來一堆小物跟書籍。 天氣變冷了,
Thumbnail
晚美小姐已邁入40歲的人生階段 回首前半段人生心力,都投入在高壓的職場上(金融交易相關) 為了完成工作目標,下班後也持續在職進修(念了2個與工作上需要應用到的學位) 那段時間,不是在工作,就是在學校上課,不然就是在學校寫報告 一轉眼就邁入40歲的人生大關 心境上有了轉變 我逐漸把對工作的
Thumbnail
晚美小姐已邁入40歲的人生階段 回首前半段人生心力,都投入在高壓的職場上(金融交易相關) 為了完成工作目標,下班後也持續在職進修(念了2個與工作上需要應用到的學位) 那段時間,不是在工作,就是在學校上課,不然就是在學校寫報告 一轉眼就邁入40歲的人生大關 心境上有了轉變 我逐漸把對工作的
Thumbnail
不知道世界上所有在我這個年紀的人,是否都有那種人在曹營、心在漢,工作穩定,但心不定,總是在內心深處默默問自己:「這是我想要的生活嗎?」 我有,尤其是年過30的時候,那種心情特別強烈,我總是在內心與自己對話,「我不該只有這樣」、「我的能力需要舞台」、「我想要好好做我擅長的」 但往往結果是日
Thumbnail
不知道世界上所有在我這個年紀的人,是否都有那種人在曹營、心在漢,工作穩定,但心不定,總是在內心深處默默問自己:「這是我想要的生活嗎?」 我有,尤其是年過30的時候,那種心情特別強烈,我總是在內心與自己對話,「我不該只有這樣」、「我的能力需要舞台」、「我想要好好做我擅長的」 但往往結果是日
Thumbnail
經過四十至五十天,五十天前我用去年四月撰寫的軟體,重新開始,是誰有那份精力、時間?推翻自己的過去。兩段時間已經花了四個月,有時在上廁所時靈感一來,有時甚至在騎車通勤時想出來的,不是因為要讓電腦取代人腦而懶惰,而是每天沒有固定練習很快會遺忘,只好要遺忘五行生剋之際,趕快翻自己以前所做的筆記。
Thumbnail
經過四十至五十天,五十天前我用去年四月撰寫的軟體,重新開始,是誰有那份精力、時間?推翻自己的過去。兩段時間已經花了四個月,有時在上廁所時靈感一來,有時甚至在騎車通勤時想出來的,不是因為要讓電腦取代人腦而懶惰,而是每天沒有固定練習很快會遺忘,只好要遺忘五行生剋之際,趕快翻自己以前所做的筆記。
Thumbnail
一到40代只有一件事不停地在我腦中盤旋,到底我何時才能不被工作綁住,工作了近20個年頭,仔細計算...
Thumbnail
一到40代只有一件事不停地在我腦中盤旋,到底我何時才能不被工作綁住,工作了近20個年頭,仔細計算...
Thumbnail
人們大聲疾呼說著要為自己的理想而活、買房成家生孩子是上個世紀的遺毒,但一個閃神,身邊的人們還是都走回了老路。好像不該順著前人的腳步走,又好像只能沿著規則摸索,人生充滿不確定性、包在框架中的不確定性。
Thumbnail
人們大聲疾呼說著要為自己的理想而活、買房成家生孩子是上個世紀的遺毒,但一個閃神,身邊的人們還是都走回了老路。好像不該順著前人的腳步走,又好像只能沿著規則摸索,人生充滿不確定性、包在框架中的不確定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