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情緒控制(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中秋佳節慶團圓~中秋是各家家烤肉慶團圓的日子~不論是在家或是餐廳聚餐,接不外乎是家人朋友聯絡感情,團圓美滿的表現,可當每個人出發點都是好的時候,可誰都不會預想到結局會是殘破不堪~

真的應驗了"中秋變盤"之說,(節慶前才爬文看到幾篇相關文章)

等待服務人員帶位,合照面帶悅色;

入座,因座位相對壅擠(定位也滿無法更換),臉色瞬間嚴肅,點餐時對甜點意見不同,期間一個剛成年的小孩從中回應爸爸幫餐廳做緩頰(有打工經驗,對服務可有同理心),被父親視為頂嘴。

從這一刻開始這位父親就雙手環抱胸前整整兩個小時,不管其他家人如何安慰,如何做調解都無濟於事,最終的收場就是不歡而散。

在父親的感受裡,孩子對他頂嘴,覺得不舒服; 孩子媽媽沒有當場強烈制止,視為共犯,有連帶責任。

剛成年的孩子和媽媽及其他家人無奈~食之無味的吃完晚餐~難熬的2個小時!!

當天既是中秋,也剛好是母親40歲的生日,在這個媽媽的感受中覺得人生重要的40歲生日在這種氣氛下度過,非常惱怒,也開始了歇斯底里,怒火中燒。

戰火延燒到隔天,嚴重到做父親要趕剛成年小孩出去,做媽媽夾中間,勸說不了,反倒引火自焚,夫妻倆新仇舊恨再次循環,吵到要離婚。

如果是你,你會不會覺得這芝麻蒜皮的小事也值得吵成這樣,這是哪根筋不對嗎?

古語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情緒來的時候就像一顆已經埋藏好的地雷,引火線被點著時,順著引火線是100%確定會爆炸,當事人皆會遍體麟傷,無一倖免。

怎麼在引火到達地雷前止步,考驗著當場每個人的智慧~

待續...


avatar-img
0會員
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分享007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時常覺察自己,不傷人不害己,在一天中給自己留10分鐘~
工作中有一位女性同事,平日裡少言少語,總是默默做好份內事。 某次的聊天中她分享道,在年少求學路上,有一位老師(信仰佛教),每次上這位老師的課時,老師都會在上課前10分鐘,請同學閉上雙眼,甚麼也不做,甚麼也不想,安靜坐著10分鐘。 在這閉眼10分鐘的
時常覺察自己,不傷人不害己,在一天中給自己留10分鐘~
工作中有一位女性同事,平日裡少言少語,總是默默做好份內事。 某次的聊天中她分享道,在年少求學路上,有一位老師(信仰佛教),每次上這位老師的課時,老師都會在上課前10分鐘,請同學閉上雙眼,甚麼也不做,甚麼也不想,安靜坐著10分鐘。 在這閉眼10分鐘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事情從這裡開始的。 「準備這麼多,怎麼吃得完?」 「這次醃的太鹹了。」 「聽到你準備這麼多,我都不敢再帶東西了。」 母親眉尾下垂。 僅獻給我那柔情又堅韌的母親。
Thumbnail
看到一篇短文,寫著 孩子喜歡吃一道菜,媽媽會拼命挾到他碗裡,爸爸是直接不吃這道菜。 媽媽的愛是犧牲的愛,爸爸的愛則是堅定又隱晦的愛。希望天下的爸爸都能更直接表達自己的情感。 更希望我的父親,父親節快樂、健康平安。
Thumbnail
節日將近,寫寫和「父親」與父系親族們相關的童年回憶。 話題延伸,這陣子才讀(居然!)三毛《哭泣的駱駝》,深有觸動......
Thumbnail
全家人再到中社觀光花市烤肉,相隔可能有近20年了。這20年來,我見過父親的面,屈指可數,我們約見面的地點,也千奇百怪,曾經有一次他和我約在公墓見面。過去,他見不了光,現在,他選擇走入新的家庭,新的生活。過去,我想保護他,現在,我希望我們各自安好。
今天跟一個朋友吃飯,談論著情緒勒索的一事, 她說著想跟父親一起過生日,但不願與會情緒勒索的母親一起, 沒想到父親說:「如果不一起那就不要吃了。」 這一二年來,偶爾的相遇,會聽到她提起父母的狀況, 講述她母親對於父親的權控,講述父親對她抱怨母親的行為, 換門鎖、砸車、一天24小時的緊密相
Thumbnail
這是一位母親在母親節當天的真實故事,她描述了自己對孩子行為所感到的挫敗與憤怒。這篇文章提到了母親節當天的情景,以及母親對孩子行為的反應。文章主要描述了母親對孩子無禮的行為所產生的情緒,以及她在當天對孩子的反應和行為。
生命現場-受害者心態 我們家兒子是個吃貨,每次帶他外食,他總是毫不客氣的點最貴的那道菜。 後來我了解了這點,覺得食色性也,孩子想吃好吃的,倒也不是什麼問題。只是如果我有預算考慮時,會事先告訴他上限。他也都會遵守。如果沒先說,就表示我那天“心情很好啦”! 期末和老師面談孩子狀況,鮮少的體驗到身為
Thumbnail
本文描述了一次家庭出遊中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情緒衝突和誤解。文章中提到了對於溝通與情緒管理的反思和療癒的過程。
Thumbnail
本文描述了婉君家的一次家庭聚會,突發情況引發了一場觸目驚心的怒吼事件。文章提供了改善情緒失控的方法,包括調整飲食和清理身體瘀堵等。同時也強調了自我覺察對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次出遊過程中因點餐事件引發的家庭衝突,女兒和父親的交流,以及母親的內心掙扎。文章充滿了情感與反思,呈現了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和互動。作者通過自己的家庭經曆,引起讀者對於父母和子女之間關係的思考。
Thumbnail
事情從這裡開始的。 「準備這麼多,怎麼吃得完?」 「這次醃的太鹹了。」 「聽到你準備這麼多,我都不敢再帶東西了。」 母親眉尾下垂。 僅獻給我那柔情又堅韌的母親。
Thumbnail
看到一篇短文,寫著 孩子喜歡吃一道菜,媽媽會拼命挾到他碗裡,爸爸是直接不吃這道菜。 媽媽的愛是犧牲的愛,爸爸的愛則是堅定又隱晦的愛。希望天下的爸爸都能更直接表達自己的情感。 更希望我的父親,父親節快樂、健康平安。
Thumbnail
節日將近,寫寫和「父親」與父系親族們相關的童年回憶。 話題延伸,這陣子才讀(居然!)三毛《哭泣的駱駝》,深有觸動......
Thumbnail
全家人再到中社觀光花市烤肉,相隔可能有近20年了。這20年來,我見過父親的面,屈指可數,我們約見面的地點,也千奇百怪,曾經有一次他和我約在公墓見面。過去,他見不了光,現在,他選擇走入新的家庭,新的生活。過去,我想保護他,現在,我希望我們各自安好。
今天跟一個朋友吃飯,談論著情緒勒索的一事, 她說著想跟父親一起過生日,但不願與會情緒勒索的母親一起, 沒想到父親說:「如果不一起那就不要吃了。」 這一二年來,偶爾的相遇,會聽到她提起父母的狀況, 講述她母親對於父親的權控,講述父親對她抱怨母親的行為, 換門鎖、砸車、一天24小時的緊密相
Thumbnail
這是一位母親在母親節當天的真實故事,她描述了自己對孩子行為所感到的挫敗與憤怒。這篇文章提到了母親節當天的情景,以及母親對孩子行為的反應。文章主要描述了母親對孩子無禮的行為所產生的情緒,以及她在當天對孩子的反應和行為。
生命現場-受害者心態 我們家兒子是個吃貨,每次帶他外食,他總是毫不客氣的點最貴的那道菜。 後來我了解了這點,覺得食色性也,孩子想吃好吃的,倒也不是什麼問題。只是如果我有預算考慮時,會事先告訴他上限。他也都會遵守。如果沒先說,就表示我那天“心情很好啦”! 期末和老師面談孩子狀況,鮮少的體驗到身為
Thumbnail
本文描述了一次家庭出遊中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情緒衝突和誤解。文章中提到了對於溝通與情緒管理的反思和療癒的過程。
Thumbnail
本文描述了婉君家的一次家庭聚會,突發情況引發了一場觸目驚心的怒吼事件。文章提供了改善情緒失控的方法,包括調整飲食和清理身體瘀堵等。同時也強調了自我覺察對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次出遊過程中因點餐事件引發的家庭衝突,女兒和父親的交流,以及母親的內心掙扎。文章充滿了情感與反思,呈現了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和互動。作者通過自己的家庭經曆,引起讀者對於父母和子女之間關係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