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散文中的「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近因為林榮三文學獎散文首獎的爭議,關於散文應取材於作者真實人生經歷還是容許代言虛構、能虛構到什麼程度,有很多討論和說法,一一拓展了我的眼界,有些也精采到讓我覺得難再置一詞。因此作為碩士論文以散文為主題、創作文類主要是散文、長期從事散文教學的我,在此只想討論一下散文中的「我」是什麼?  

我自己作為中學國文老師,通常會參考鄭明娳老師的《現代散文構成論》來教學生這個問題,因為這本書以西方敘事學理論詳細地討論,而西方敘述事學理論把作者分得滿細的,有以下各種區分:

1.真實作者(Real writer):實際進行書寫活動的人。

2.擬制作者:進行文學作者討論時,從真實作者的創作行為中區分出來的一虛擬人格。擬制作者包括:

(1)隱藏作者(Implied author):是一個托身在系列文學成品中的「職業性作者」,他透過文學作品的文意向讀者提示作品的素材和意義,另一方面他也是一個書寫者創造性、理想性的表述者,所謂「風格」、「思想」的存在就繫於隱藏作者的存在。

(2)編撰作者(Dramatized author):章回小說中編撰作者以「看官聽說方式」出場。散文作者以編撰作者立場出現的情況最多,這時編撰作者往往與後述編撰敘述者合而為一。

(3)編撰敘述者(Dramatized narrator):正文中出現進行敘述行為的人稱人格,也就是一般所謂的敘述者。

鄭明俐老師並指出:「散文敘述者和小說敘述者最大不同處,便在於隱藏作者在散文篇章中透露的弦外之音較小說中更顯而易見。以第一人稱觀點進行敘述行為的敘述者位格,事實上已和編撰作者以及隱藏作者的位格合而為一,從這個角度來看,小說中隱微的隱藏作者正以編撰作者的身份在散文敘述中出現,其編撰內容是透過隱藏作者之前的真實書寫者所受、所想、所行、所識,經由隱藏作者的思想和風格而貫注到正文之中。

散文的虛構性並不因散文敘述者和真實書寫者密切的關係而完全喪失,敘述者仍然正進行編撰和虛構,所不同者在於文學素材本身,係來自真實書寫者切身的經驗領域之中。如果我們相信所有的散文作品都不過是真實作者自傳的延伸,就會陷落在一個弔詭的陷穽中,從而史學真實性的要求就會躍居一切創造性要素之上。」(頁183)

綜上所述,散文本來就有虛構成分,且往往「隱藏作者」、「編撰作者」和「編撰敘述者」合而為一,也正因為這種合一,再加上中國文學傳統中「知人論世」、「文格與人格」如一的追求,使得人們經常將散文中的「我」與真實作者混淆誤認。

但鄭明娳老師仍強調,散文與小說的不同在於散文的「文學素材本身,係來自真實書寫者切身的經驗領域之中」。所以散文有可以虛構之處,也有不可虛構之處。如琦君散文中的「母親」,其實是她的伯母; 余光中〈聽聽那冷雨〉,則以第三人稱「他」來敘述; 但她/他們都取材質基於書寫者個人的切身經驗領域中,所以都不算是違逆了散文這個文類的基本設定。而今年的林榮三文學獎散文首獎以第一人稱敘述代言他人的經驗,能否算是真實書寫者切身的經驗領域,這就是目前比較有爭議的地方吧!     

散文創作這種既真實又虛構的特性,在競爭書籍大獎如「台北國際書展大獎」中,就顯得不利。散文明明是文學創作,卻被放在「非小說獎」,得和報導文學等其他文類書籍一同爭勝,競爭對手遠超過「小說獎」數倍,其實滿委屈的,但真的也不能放在「小說類」,畢竟必須植基於書寫者的切身經驗領域,與小說有別。因此我都跟學生笑說寫散文在名利場中真是不利,非但在大獎上常只能和非小說類眾多書籍競爭; 申請創作補助方面,國藝會有「長篇小說」專案補助,可是散文沒有,只能申請「常態補助」,得跟眾多的文類書寫者競爭;小說比較容易改編成影視劇本,散文較難(除非像〈父後七日〉、《俗女養成記》這樣有鮮明情節、風格、畫面的散文) 。

那為什麼那麼還寫散文呢? 我想引用周芬伶老師的話來說:「散文不是只為當前的自己寫的,應該是為一個更好的自己,或是一個更自由的自己而寫的。」

因為「自我」是會變動的,「今日之我」非「昨日之我」,「我」也不一定是自以為的「我」。蘇軾前、後〈赤壁賦〉中的自我,一豁達理性一悲傷感悟,便不一樣;周芬伶的《北印度書簡》,敘述至拉達克聽法王說法後的非凡體悟,以「轉世」的概念敘述自己累世的夢身,亦虛亦實,變化多姿,又深具哲思。紀錄、探索這個變動中的「自我」,是非常有趣的。因此要寫出有體悟、有創造性的好散文,需要既篩除經驗領域給自我帶來的情緒蔽障、又創造淬鍊出抒情和思想的力量,並更深刻誠實地探索自己、活出更理想的「我」,這便是散文作者最艱難的修行。

avatar-img
15會員
2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楊子霈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那些少女沒有抵達》中的女主角吳依光及其他少女們,究竟是沒有抵達死亡?沒有抵達夢想?還是沒有抵達愛? 以及為何抵達總是如此困難? 書中抽絲剝繭地逐一陳述、反覆辯證,真相仍然迷離,但結尾似乎揭示: 無論如何,能抵達真實的自己,應該就能依著光緩緩前行。
有些位置就是詩意全無──讀安妮‧艾諾《位置》 一段時間沒發文,也不是遇到了什麼大事,只是很忙很累,沒有說話的心情。雙薪家庭的生活,就是有無窮的瑣事:家事、規畫之後假期的旅行、給小孩去眼科蓋章證明有複檢、去修接小孩時不慎撞裂的尾燈、還逾期的書……混雜職場上的種種協調溝通、開會
正確教導男孩,可以讓他們避免許多和異性相處的衝突,與新時代女孩們順暢交流,而擁有更美滿的感情與人際生活。
國小老師林怡辰老師寫的這本《從讀到寫》。怡辰老師文筆流暢、敘事生動、而且有豐富的閱讀推廣及寫作教學經驗,幾乎沒有引用理論,使得這本書並不難讀,裡面夾雜了大量的人生故事都很引人入勝,而且所開的分齡閱讀書單、所談的教學方法都很棒。
《創作的星圖:國民散文手藝課》散文讀本這兩本新書!),也讀完了,但一直在各種忙碌中,沒有時間好好分享一下心得。這本書是石曉楓老師結合多年的散文研究與教學經驗,站在引導散文愛好者的角度,所選出的一本好看的散文選本。
給年幼的女兒剪髮,是一件太艱難又太容易的事。 因為總是不可逆料,看似端坐的小孩下一步的行動將是什麼。稍一閃神,就會失手剪錯,甚至不小心戳到她,萬一戳到眼睛……我不敢再想下去。 給小孩剪髮,要有剌客般的迅疾、劊子手般的冷靜、小丑般的搞笑能力、以及天使般的溫柔
《那些少女沒有抵達》中的女主角吳依光及其他少女們,究竟是沒有抵達死亡?沒有抵達夢想?還是沒有抵達愛? 以及為何抵達總是如此困難? 書中抽絲剝繭地逐一陳述、反覆辯證,真相仍然迷離,但結尾似乎揭示: 無論如何,能抵達真實的自己,應該就能依著光緩緩前行。
有些位置就是詩意全無──讀安妮‧艾諾《位置》 一段時間沒發文,也不是遇到了什麼大事,只是很忙很累,沒有說話的心情。雙薪家庭的生活,就是有無窮的瑣事:家事、規畫之後假期的旅行、給小孩去眼科蓋章證明有複檢、去修接小孩時不慎撞裂的尾燈、還逾期的書……混雜職場上的種種協調溝通、開會
正確教導男孩,可以讓他們避免許多和異性相處的衝突,與新時代女孩們順暢交流,而擁有更美滿的感情與人際生活。
國小老師林怡辰老師寫的這本《從讀到寫》。怡辰老師文筆流暢、敘事生動、而且有豐富的閱讀推廣及寫作教學經驗,幾乎沒有引用理論,使得這本書並不難讀,裡面夾雜了大量的人生故事都很引人入勝,而且所開的分齡閱讀書單、所談的教學方法都很棒。
《創作的星圖:國民散文手藝課》散文讀本這兩本新書!),也讀完了,但一直在各種忙碌中,沒有時間好好分享一下心得。這本書是石曉楓老師結合多年的散文研究與教學經驗,站在引導散文愛好者的角度,所選出的一本好看的散文選本。
給年幼的女兒剪髮,是一件太艱難又太容易的事。 因為總是不可逆料,看似端坐的小孩下一步的行動將是什麼。稍一閃神,就會失手剪錯,甚至不小心戳到她,萬一戳到眼睛……我不敢再想下去。 給小孩剪髮,要有剌客般的迅疾、劊子手般的冷靜、小丑般的搞笑能力、以及天使般的溫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散文的本質與其在個人寫作中的意義。透過一次聚會的分享,作者對散文的理解從傳統的定義逐漸演變到對虛構和情感的探討。文中引用了幾位作家的看法,並分享自己的觀點,強調散文如同一個盒子,內部所表達的情感與體驗才是最珍貴的部分。最終,這篇文章也透露了作者對於寫作自由的渴望以及對自我表達的追求。
Thumbnail
比起散文我更喜歡讀小說,比起寫散文我更喜歡寫小說,大概是書寫散文的先決條件是要暴露某部分真實的自己,這對我來說感覺怪奇怪(殊不知在書寫閱讀紀錄更會在無意間鋪著了自己)。
Thumbnail
散文是一個很特殊的文類,相較詩、小說、劇本,散文似乎特別講求寫作倫理,特別講求「真實」。無論是議論或抒情都是如此。 理解散文如果為了區分虛構和真實,其實像只為了區分散文和小說界線。 於是這個真實性變得有點抽象,好像和情節或內容有關,但並不是如此。散文的真實性是情感的連結,或許用「真摯」會更準確。
Thumbnail
寫作對一個人,有什麼意義呢?這個問題,或許對一般沒有寫作習慣的大眾讀者,恐怕很難回答出來吧? 我自己,只不過是個平凡的女生,又是個微不足道的勞工,之所以熱愛寫作多年,為了不想讓年輕的執著,一點一滴隨著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些生活的瑣事消失,這一切就是所謂的人生吧!
Thumbnail
曾經有人問我,我創作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別人而寫。 這喚起我上現代詩課的記憶。 我們老師講課只講70分鐘,剩下的30分鐘會檢討我們的作品,給予我們一些建議。 具體情節如何我忘記了,不過大概就是,老師看不懂我的詩,覺得我的詩寫得太跳躍。那時我真的不甘心,心裡murmur:「反正老師看不懂
Thumbnail
我很喜歡寫作,尤其現代詩的創作,從年輕一直持續到中年四十時光,對我來講,創作現代詩,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這部份的想法偏向創作理論的想法° 我是在新竹讀國中,接觸新竹青年月刊,裡面有不少詩作供人欣賞閱讀° 印象是一篇行道樹的詩作,題材來自張曉風的行道樹散文,這不算
Thumbnail
散文:作者本人的實際生活經驗,或思緒、想法,著重「實際發生」不應虛構。 小說:以故事為主,將虛構事件以文字寫出。
Thumbnail
關於林榮三散文首獎〈媽媽說我是假的〉,內容是關於生理女性進行性別手術時,與媽媽之間一輩子的拉扯。而作者潘柏霖為生理男性,其關於女性書寫的散文,便引起散文真實性和書寫倫理爭議。
Thumbnail
現代文學有戲劇、詩、小說、散文四大文學體裁。因為形式結構的關係,小說和散文會放在一起討論,尤其關於「真實」和「虛構」的問題。這樣說就有點有趣,難道戲劇和詩就沒有「真實」和「虛構」的問題嗎?顯然不是。
Thumbnail
俗話說得好:“人因夢想偉大°” 記得十五歲的我,現代詩的創作累積三本筆記本,就自許一個言情小說家的夢想,看到了許多國文課本的作家,不管是散文名家梁實秋,還是力與美的詩人余光中,還是浪漫詩人徐志摩,言情小說家瓊瑤,我覺得寫作是好快樂的一件事,好像揮舞著魔法棒,我就喜歡上寫作,尤其寫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散文的本質與其在個人寫作中的意義。透過一次聚會的分享,作者對散文的理解從傳統的定義逐漸演變到對虛構和情感的探討。文中引用了幾位作家的看法,並分享自己的觀點,強調散文如同一個盒子,內部所表達的情感與體驗才是最珍貴的部分。最終,這篇文章也透露了作者對於寫作自由的渴望以及對自我表達的追求。
Thumbnail
比起散文我更喜歡讀小說,比起寫散文我更喜歡寫小說,大概是書寫散文的先決條件是要暴露某部分真實的自己,這對我來說感覺怪奇怪(殊不知在書寫閱讀紀錄更會在無意間鋪著了自己)。
Thumbnail
散文是一個很特殊的文類,相較詩、小說、劇本,散文似乎特別講求寫作倫理,特別講求「真實」。無論是議論或抒情都是如此。 理解散文如果為了區分虛構和真實,其實像只為了區分散文和小說界線。 於是這個真實性變得有點抽象,好像和情節或內容有關,但並不是如此。散文的真實性是情感的連結,或許用「真摯」會更準確。
Thumbnail
寫作對一個人,有什麼意義呢?這個問題,或許對一般沒有寫作習慣的大眾讀者,恐怕很難回答出來吧? 我自己,只不過是個平凡的女生,又是個微不足道的勞工,之所以熱愛寫作多年,為了不想讓年輕的執著,一點一滴隨著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些生活的瑣事消失,這一切就是所謂的人生吧!
Thumbnail
曾經有人問我,我創作的目的是什麼,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別人而寫。 這喚起我上現代詩課的記憶。 我們老師講課只講70分鐘,剩下的30分鐘會檢討我們的作品,給予我們一些建議。 具體情節如何我忘記了,不過大概就是,老師看不懂我的詩,覺得我的詩寫得太跳躍。那時我真的不甘心,心裡murmur:「反正老師看不懂
Thumbnail
我很喜歡寫作,尤其現代詩的創作,從年輕一直持續到中年四十時光,對我來講,創作現代詩,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這部份的想法偏向創作理論的想法° 我是在新竹讀國中,接觸新竹青年月刊,裡面有不少詩作供人欣賞閱讀° 印象是一篇行道樹的詩作,題材來自張曉風的行道樹散文,這不算
Thumbnail
散文:作者本人的實際生活經驗,或思緒、想法,著重「實際發生」不應虛構。 小說:以故事為主,將虛構事件以文字寫出。
Thumbnail
關於林榮三散文首獎〈媽媽說我是假的〉,內容是關於生理女性進行性別手術時,與媽媽之間一輩子的拉扯。而作者潘柏霖為生理男性,其關於女性書寫的散文,便引起散文真實性和書寫倫理爭議。
Thumbnail
現代文學有戲劇、詩、小說、散文四大文學體裁。因為形式結構的關係,小說和散文會放在一起討論,尤其關於「真實」和「虛構」的問題。這樣說就有點有趣,難道戲劇和詩就沒有「真實」和「虛構」的問題嗎?顯然不是。
Thumbnail
俗話說得好:“人因夢想偉大°” 記得十五歲的我,現代詩的創作累積三本筆記本,就自許一個言情小說家的夢想,看到了許多國文課本的作家,不管是散文名家梁實秋,還是力與美的詩人余光中,還是浪漫詩人徐志摩,言情小說家瓊瑤,我覺得寫作是好快樂的一件事,好像揮舞著魔法棒,我就喜歡上寫作,尤其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