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鄉泰雅人的童年記憶

復興鄉泰雅人的童年記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整理自美春奶奶口述

    我的爸爸是牧師,常常到外地去牧養教會, 12個小孩,全由媽媽照顧。種小米的時候,田會先燒過,全家大小總動員。家裡每一個小朋友各自拿一個小鋤頭,媽媽在前面撒小米種子,小孩子就在後面覆土。

    小米的種類很多,有一種黃色的小米,他的外表是有毛的,有香味。白色的小米也有兩種,一種是可以做小麻糬的,一種是釀酒的。媽媽種的小米是拿來當主食的。復興鄉拉拉山因為陡峭,不適合種水稻,都是旱田。媽媽也有種旱田稻子,但是收成不好。印象中媽媽種很多種小米,有些沒有黏性的小米是拿來吃的,搭配地瓜當作主食。媽媽種的小米量很多,我們的主食是小米配一點點白米,還有切碎的芋頭,用一種葉子包起來。吃小米的記憶大概是在民國52年左右,大概維持10年。

    大哥會上山打獵,就會提供一些動物性蛋白質。或是過年過節的時候,就可以吃媽媽養的雞。肉類比較常吃的是老鼠和小鳥,或是弟弟到河邊去射魚。但是抓魚的話,通常需要半天的時間,因為北橫距離河面很遠,要走到溪邊游泳或射魚,需要一、兩個小時,來回要半天。大漢溪水流湍急,有些場域可以射魚,有些是很危險的,有經驗的人才知道適合射魚的場域。抓魚的工具是魚筌,讓魚進得去出不來。小時候肉類吃得不多,我們吃的魚類是苦花魚。

可能是小時候一年到頭只吃一到兩次的糖果,因為沒有錢去商店買糖果吃,所以牙齒很好。我們的零食,就是一年四季盛產的水果,我們都知道什麼時間,什麼地方有東西吃。以前的山櫻桃酸酸甜甜的,非常好吃,我現在還記住那個口味。拉拉山的氣候很好,水果長得非常好。三月、四月會有山櫻桃,五月的話會有野琵琶,很甜很好吃。六月七月是百香果,長很多,不需要爬上樹上去摘,他成熟會自動掉落,堆積在牧草邊,吃也吃不完。以前都是在樹下吃百香果,吃得飽飽的,再背一籃回家。這些果子就像是大自然給我們的零食。夏天還有桑椹,遍地都是,野生的,長得又大又甜。我們用竹筒裝桑椹,把它打成桑椹汁來喝,喝滿足了再裝一些回家。我們沒有錢買糖果,大的帶小的,就在住家附近野生農場找尋水果。


    我國小一年級到三年級都是走路上學,走路大概就要走1小時。所以上課時間很短,我們這一代像我弟弟,可能因為營養不夠,或是走路走很多,所以身材都沒有很壯碩。禮拜六中午放學就要馬上到山上去工作,幫忙媽媽。

    我們這一代沒有穿族服了,我外婆的爸爸媽媽有穿族服,我外婆的爸爸媽媽那一代才有族服以及紋面。大概要110年前的人平日才會穿族服。我的媽媽會織布,但是聽爸爸媽媽說用苧麻做的衣服,並不暖和。男人就是一大片披風,底下都沒有包,所以在冬天睡覺的時候,一定會生火,才不會太冷。

    泰雅族的竹屋很小,很暖,有些聰明的老人家也會用稻草混著泥土,上面就是竹子,但是他們會用兩層。這也就是為什麼以前住的地方會有很多老鼠,因為會有夾層他們可以居住。

    沒有印象說有人因為蛇進入屋子裡咬死人的,長輩死於意外大部分是因為打獵,從樹上掉下來的意外。我從小常常看到百步蛇,我爸爸牧養的部落就是百步蛇的部落,很多蛇。下過雨太陽出來的時候,就會在陰暗處或找水喝。蛇不會亂竄,他會靜靜的盯著你看。他的身體有多粗,蛇頭就有多大。泰雅族的男人並不會怕蛇,有時候沒有牧會的時候,爸爸會在山上獵場待一個禮拜也不會怕。

 

avatar-img
周麗華的沙龍
1會員
81內容數
聽見-原鄉部落將邀請新竹縣尖石鄉那羅部落的耆老談談泰雅先人的生活智慧,包括食物、穿著、房子、交通演變、娛樂、水電等,取法自然的方法。此外,也會談談在地特色的植物、動物、地理景觀、風俗民情、教會信仰等,以及對土石流、祭典、喝酒文化、殺豬文化、族語傳承的看法。歡迎對原民文化、部落發展有興趣的人收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周麗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整理自美春口述       在傳統泰雅文化中,在提親或是感恩節才會喝酒,現在的喝酒文化已經看不到泰雅的文化之美了。我小的時候在拉拉山,18歲以前沒有看過喝酒的人。18年歲以後商店越來越多,因為水蜜桃產業帶動觀光,大家生活越來越好,有的人很勤勞,但是也有的人很懶惰,只在家裡喝酒。18歲左右,喝
整理自美春奶奶口述     民國72年我嫁到那羅來,那時候一部落只有一個人當警察,一個人當牧師,其他的男人都是挖煤礦的,沒有人在種植東西。那時候的飯食跟現在差不多,而且雜貨店就在家旁邊,可以買東西,大家都用瓦斯煮東西。那時候學生比較多,大概有100到300人。我先生總共做了11年的挖礦工作,他們已
整理自美春奶奶口述     我是桃園復興鄉拉拉山的泰雅族人,在那邊居住了27年。我的家鄉是高山,平坦的地方不多。媽媽非常勤勞,有種玉米、地瓜、芋頭和小米等等。我們的主食就是這些。小米的品種有黏性的也有沒有黏性的,顏色有白色、黃色的還有一種紅色的。媽媽烹調小米的方式,可以做主食以及點心。另外一個主食
整理自美春口述       在傳統泰雅文化中,在提親或是感恩節才會喝酒,現在的喝酒文化已經看不到泰雅的文化之美了。我小的時候在拉拉山,18歲以前沒有看過喝酒的人。18年歲以後商店越來越多,因為水蜜桃產業帶動觀光,大家生活越來越好,有的人很勤勞,但是也有的人很懶惰,只在家裡喝酒。18歲左右,喝
整理自美春奶奶口述     民國72年我嫁到那羅來,那時候一部落只有一個人當警察,一個人當牧師,其他的男人都是挖煤礦的,沒有人在種植東西。那時候的飯食跟現在差不多,而且雜貨店就在家旁邊,可以買東西,大家都用瓦斯煮東西。那時候學生比較多,大概有100到300人。我先生總共做了11年的挖礦工作,他們已
整理自美春奶奶口述     我是桃園復興鄉拉拉山的泰雅族人,在那邊居住了27年。我的家鄉是高山,平坦的地方不多。媽媽非常勤勞,有種玉米、地瓜、芋頭和小米等等。我們的主食就是這些。小米的品種有黏性的也有沒有黏性的,顏色有白色、黃色的還有一種紅色的。媽媽烹調小米的方式,可以做主食以及點心。另外一個主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