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最早起源於新幾內亞 (Nova Guiné),先是傳播到印尼 (Indonésia) 和菲律賓 (Filipinas);接著是中國和印度;再到非洲及歐洲。由於是熱帶作物,在歐洲幾乎無法栽種,只有葡萄牙人在馬德拉群島 (Arquipélago da Madeira) 和西班牙人在加那利群島 (Ilhas Canárias) 成功種植。
巴拿馬主教 Tomás de Berlanga 於1516年把香蕉從加那利群島帶到多明尼加 (Dominicana) 栽種,是歷史上第一次香蕉出現在美洲大陸。從此香蕉在中南美洲落地生根。
1870年美國船長 Lorenzo Baker 從委內瑞拉 (Venezuela) 經牙買加 (Jamaica) 要回美國,他在牙買加採購香蕉運回美國銷售,結果反應熱烈很快就銷售一空。經過幾趟往返牙買加與美國,Lorenzo Baker 逐漸累積了一筆可觀的財富。
幾年後 Baker 和商人 Andrew Preston 合資創立「波士頓水果公司」(Boston Fruit Company),主力業務是香蕉運送與銷售。在此同時,哥斯大黎加 (Costa Rica) 正在鋪設鐵路,一位美國商人 Minor Keith 靈機一動,在鐵路沿線種植香蕉以提供給工人們。低成本且高獲利的香蕉,很快促使哥國政府推動廣泛栽種。
1899年「聯合水果公司」(United Fruit Company) 成立,Minor Keith成為副總裁。自此香蕉從種植、採收、運送到銷售全部被「聯合水果公司」一手包辦,也迎來接下來的快速擴張期。短短幾年由於供應量大增,香蕉價格持續下跌,成為市井小民也能負擔的水果。在需求大增的條件下,「聯合水果公司」開始在氣候適宜且鄰近美國的中美洲獵地、擴張。
起初主要在哥斯大黎加、巴拿馬及牙買加栽種。很快就擴張到宏都拉斯、瓜地馬拉、哥倫比亞、厄瓜多、古巴及多明尼加共和國。上述各國的民生經濟、稅務及勞工政策、基礎建設乃至於政治局勢,也不可避免開始受到「聯合水果公司」操縱。
在接下來的三十年當中,「聯合水果公司」相繼併購了二十家企業,擁地一萬四千平方公里,打造出一支擁有超過五十艘船的「艦隊」,控制美國九成的香蕉市場,能夠左右中美洲及加勒比區域十國的政治,打造出「香蕉共和國」(República de bananas)。在公司的影響下,這些國家的政府普遍難以保障本國勞工的權益,這些勞工面臨高工時、欠薪或低薪等不平等待遇。
1928年哥倫比亞2.5萬名公司員工發動罷工,要求支付薪水及每週工作六天。公司遊說美國政府向哥倫比亞政府施壓,派出哥軍向示威群眾開火鎮壓,粗估造成千人死亡。美國政府多次協助「聯合水果公司」以掌控區域局勢。
1952年瓜地馬拉政府開始向公司徵收未耕種的土地以提供給本國農民耕種。坐擁瓜國半數農地的公司向美國政府遊說,於是1954年美國中情局策畫一場軍事政變推翻瓜國總統 Jacobo Árbenz並扶植親美軍政府。日後還開啟瓜國長達三十六年的慘烈內戰,造成超過二十萬人死亡。
接著輪到古巴。菲德爾‧卡斯楚 (Fidel Castro) 上台後,古巴政府開始對外國企業推動國有化。當時「聯合水果公司」原本在古巴掌握約20%的農地,於是提供兩艘船給中情局用於發動推翻卡斯楚的軍事行動。行動失敗後,公司在古巴的資產與影響力也就日漸消逝。
進入到1970年代,「聯合水果公司」再與其他公司合併變成「聯合品牌公司」(United Brands Company)。隨著各國提升勞工待遇,香蕉生產的成本不再低廉;公司轉而致力於控制運輸及銷售端的成本。並多角化銷售肉品、食用油、飲料等等。不過這段時期的經營並不是很成功。
1990年「聯合品牌公司」再度更名為「金吉達品牌國際」(Chiquita Brands International)。今天,這家公司依然是全世界數一數二的水果公司,招牌也還是香蕉, 2021年的營業額是138億雷亞爾 (折合美元約30億)。根據巴西農業部,香蕉是巴西最多人吃的水果,每年的9月22日為「香蕉日」(Dia Mundial de Banana),由此可見香蕉的受歡迎程度。
葡語小字典 Pequeno dicionário português
獲利 lucrar
有利可圖的 lucrativo
富裕 riqueza
貧窮 pobreza
耐人尋味的 intrigan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