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節晚餐|現在對自己最重要的事情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本來想著要在感恩節晚上來一個烤雞,但是臨時想起了前兩天買了巴沙魚排,因此臨時改變了主意,換成了煎魚排配上白醬,不過最讓我期待的是我從小便熱愛的mac and cheese。

raw-image



這道料理其實非常簡單,就是通心粉裹上滿滿的起司,但如果想要升級版的話,可以在通心粉賞撒上起司跟麵包糠,除了有濃郁的起司口感之外,還有麵包糠的脆口,完全就是一個無敵啊!烤箱料理果然是冬天的最佳選擇啊!!!

準備進烤箱的mac and cheese...

準備進烤箱的mac and cheese...



老吳是第一次吃mac and cheese,不過跟我一樣對於這道料理讚譽有加,其實如果想要口感更加豐富的話,還可以加上一點培根,雖然太太我本人是培根的愛好者,但為了健康考量,這幾年培根都是默默的放棄。

raw-image



或許是習慣了在家過節日的氣氛,對於要在特定節日出門吃飯這件事情就會有點懶惰。一想到那人擠人的氛圍,還沒有出門我就已經覺得疲倦。
但就是說年輕的時候,太太也是屬於那種到了某些節日就是要出門要去餐廳熱鬧熱鬧一番的人啊!!
現在想想也覺得挺奇妙的,以前覺得必須的事情,現在卻是怎麼也提不起勁。

每當有這種moment的時候,都會讓我感受到自己的轉變,談不上是好還是壞,只是單純的一個改變而已。
可能這種微小的改變跟自己現下的心態也有很大的關係。
每天早上起床後,開始正念冥想開始前,我常常會問自己,現在對自己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

老實說這個問題是我最近這幾年才慢慢開始覺醒。
在問自己這個問題的同時,我也赫然發現,我本以為應該是個顯而易見的答案,但如果認真思考,答案卻又不見得是如此簡單就可以有的。
在思考答案的同時,同時也是一種對自己生活的一種反思吧,我想。
同時也是因為要珍惜自己現在最重要的事物,開始想要在生活裡做出一些微小的改變,讓自己跟生活都可以變得更加迷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台灣太太在神戶的沙龍
137會員
880內容數
奔五的老少女的碎碎念
2025/05/03
有點提早太多的收到了我們的日本經營管理簽證,因此最近都是在快馬加鞭的準備著各式各樣的事宜。 老吳跟太太作風不大一樣,太太習慣事事先安排,老吳則是走臨時抱佛腳路線,偶爾還會給一些不太切實際的建議,每每遇到這情況,太太都直接當作沒聽見。 第一個順利解決的是國際搬家公司,跟同樣要搬去日本的台北朋友一比
Thumbnail
2025/05/03
有點提早太多的收到了我們的日本經營管理簽證,因此最近都是在快馬加鞭的準備著各式各樣的事宜。 老吳跟太太作風不大一樣,太太習慣事事先安排,老吳則是走臨時抱佛腳路線,偶爾還會給一些不太切實際的建議,每每遇到這情況,太太都直接當作沒聽見。 第一個順利解決的是國際搬家公司,跟同樣要搬去日本的台北朋友一比
Thumbnail
2025/04/20
最近一直想著要添購一台kindle。 起因就是因為電子書已經變成了一個我的閱讀日常。 當然,我個人還是喜歡紙本書的溫度,但,最近包包內被小哈利的物品佔滿,太太的肩膀可能也無力在包包內添加重量。 就這樣,kindle的需要好像就誕生了。 現在不管是要添購任何產品,太太都要思考很久。 總是希望不要是
Thumbnail
2025/04/20
最近一直想著要添購一台kindle。 起因就是因為電子書已經變成了一個我的閱讀日常。 當然,我個人還是喜歡紙本書的溫度,但,最近包包內被小哈利的物品佔滿,太太的肩膀可能也無力在包包內添加重量。 就這樣,kindle的需要好像就誕生了。 現在不管是要添購任何產品,太太都要思考很久。 總是希望不要是
Thumbnail
2025/04/15
最近一直在想是不是應該要買一副老花眼鏡了。 最近發現自己看遠處的招牌,總是會看不清楚,但是又還沒有到完全看不見的狀態,因此就這樣拖啊拖的,但不知道為什麼最近突然又覺得,該發生的就是會發生,那不如就面對吧。  雖然已經向前邁進,但只要想到妹妹,我還是很容易淚繃,老吳看在眼裡,只能拼命想辦法的逗
Thumbnail
2025/04/15
最近一直在想是不是應該要買一副老花眼鏡了。 最近發現自己看遠處的招牌,總是會看不清楚,但是又還沒有到完全看不見的狀態,因此就這樣拖啊拖的,但不知道為什麼最近突然又覺得,該發生的就是會發生,那不如就面對吧。  雖然已經向前邁進,但只要想到妹妹,我還是很容易淚繃,老吳看在眼裡,只能拼命想辦法的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由於前兩天已經在外面吃過生日大餐了,並沒有特別再過的意思,生日那天,朋友要我過去為我慶祝,還準備了一頓豐盛的晚餐。餐桌上擺滿了各種美味的佳餚,讓人垂涎欲滴。首先是一盤滷豬腳,豬腳滷得色澤金黃,油亮誘人,散發出濃郁的香氣,這是去大賣場買生的,親自滷的,這樣比較軟爛。豬腳的皮軟糯,肉質鮮嫩,一口咬下去,
Thumbnail
由於前兩天已經在外面吃過生日大餐了,並沒有特別再過的意思,生日那天,朋友要我過去為我慶祝,還準備了一頓豐盛的晚餐。餐桌上擺滿了各種美味的佳餚,讓人垂涎欲滴。首先是一盤滷豬腳,豬腳滷得色澤金黃,油亮誘人,散發出濃郁的香氣,這是去大賣場買生的,親自滷的,這樣比較軟爛。豬腳的皮軟糯,肉質鮮嫩,一口咬下去,
Thumbnail
吃的東西要著時才會好吃,隨著時間更迭,這句話越來越像印刻似的鑽進腦袋裡面。夏天的時候聽著蟬叫的聲音邊吃蒲燒鰻魚炊飯,還有冰透多汁的紅西瓜;冬天的時候得來碗熱騰騰的,填入綠花椰、雞肉、玉米和馬鈴薯的奶油燉菜,飯後擦乾淨了手,是剝橘子的好時光。
Thumbnail
吃的東西要著時才會好吃,隨著時間更迭,這句話越來越像印刻似的鑽進腦袋裡面。夏天的時候聽著蟬叫的聲音邊吃蒲燒鰻魚炊飯,還有冰透多汁的紅西瓜;冬天的時候得來碗熱騰騰的,填入綠花椰、雞肉、玉米和馬鈴薯的奶油燉菜,飯後擦乾淨了手,是剝橘子的好時光。
Thumbnail
「吃什麼?」是我每天的煩惱。 朋友S說:「妳太好命了。」 我跟我爸媽說這個對話,他們瘋狂大笑,頻頻點頭。 我只是覺得吃什麼對我說真的很重要,我願意花很多時間去思考我要吃什麼,就像我昨天晚上突然很想吃看看麥噹噹的麥香魚和蜂蜜紅茶,所以我睡前就做好決定,今天早上就是要去買來吃。
Thumbnail
「吃什麼?」是我每天的煩惱。 朋友S說:「妳太好命了。」 我跟我爸媽說這個對話,他們瘋狂大笑,頻頻點頭。 我只是覺得吃什麼對我說真的很重要,我願意花很多時間去思考我要吃什麼,就像我昨天晚上突然很想吃看看麥噹噹的麥香魚和蜂蜜紅茶,所以我睡前就做好決定,今天早上就是要去買來吃。
Thumbnail
今天又時來興起地為自己做飯了。原因只有一個:突然好想吃麻油蛋椪餅。 先說清楚,我不是在做月子XD。單純是身為台南人,從小就愛椪餅,卻直到歲數大了才聽說這是台南有名的月子餐:麻油蛋椪餅。
Thumbnail
今天又時來興起地為自己做飯了。原因只有一個:突然好想吃麻油蛋椪餅。 先說清楚,我不是在做月子XD。單純是身為台南人,從小就愛椪餅,卻直到歲數大了才聽說這是台南有名的月子餐:麻油蛋椪餅。
Thumbnail
感謝生病的自己,同時也感謝疫情被關在家的自己,還要感謝現在會做菜給自己吃的那個自己。 連假4天,玩了2天,剩下2天,就整理掉媽媽拜拜的煮食。 台灣人拜拜不可少的是,會煮的超級澎湃,因為祖先們會邀請朋友來吃,所以必須...澎湃。 以前,不曾做菜的自己,就是人家端什麼上來,就很夠意思的大快朵頤一番
Thumbnail
感謝生病的自己,同時也感謝疫情被關在家的自己,還要感謝現在會做菜給自己吃的那個自己。 連假4天,玩了2天,剩下2天,就整理掉媽媽拜拜的煮食。 台灣人拜拜不可少的是,會煮的超級澎湃,因為祖先們會邀請朋友來吃,所以必須...澎湃。 以前,不曾做菜的自己,就是人家端什麼上來,就很夠意思的大快朵頤一番
Thumbnail
星期一晚餐,是我們家的麵條日。正男一放學回家,開心的說要自己做麵條,二廚阿妮馬上拿出工具、麵粉、過篩用的篩網、有機甜菜根汁、擀麵棍;兩雙小手忙著加麵粉、加甜菜根汁、加點鹽巴、加點油、揉一揉、搓一搓,揉出的甜菜根麵團好漂亮;正男堅持還要揉另一個原味麵團,紅白麵條真讓我和把拔期待。我和把拔沒和他們一起忙
Thumbnail
星期一晚餐,是我們家的麵條日。正男一放學回家,開心的說要自己做麵條,二廚阿妮馬上拿出工具、麵粉、過篩用的篩網、有機甜菜根汁、擀麵棍;兩雙小手忙著加麵粉、加甜菜根汁、加點鹽巴、加點油、揉一揉、搓一搓,揉出的甜菜根麵團好漂亮;正男堅持還要揉另一個原味麵團,紅白麵條真讓我和把拔期待。我和把拔沒和他們一起忙
Thumbnail
如何讓料理變厲害?除了一般常見的好吃,還有擺盤以及聽起來非常厲害的名字。 過年的時候,媽媽提出今年希望過年想換口味,所以我們除了訂了看起來很厲害的年菜之外,決定找一天兄弟姊妹們各自做出兩三道菜湊成一桌,為此大家開始提出想要做的菜單。 媽媽說他要做「煎蘿蔔糕」、「雞腿排米糕」 爸爸說他要做「炸地
Thumbnail
如何讓料理變厲害?除了一般常見的好吃,還有擺盤以及聽起來非常厲害的名字。 過年的時候,媽媽提出今年希望過年想換口味,所以我們除了訂了看起來很厲害的年菜之外,決定找一天兄弟姊妹們各自做出兩三道菜湊成一桌,為此大家開始提出想要做的菜單。 媽媽說他要做「煎蘿蔔糕」、「雞腿排米糕」 爸爸說他要做「炸地
Thumbnail
不吃傳統年菜已經許多年,自從開始手握鍋鏟大權。
Thumbnail
不吃傳統年菜已經許多年,自從開始手握鍋鏟大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