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漫讀(18):為政以德—『家國同構』的金字塔社會結構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電子書:《論語漫讀》

『為政第二』篇主要談『為政』,『為政』的條目不少,還有幾處論『孝』。但孔子認為『孝』,廣義而言也是『為政』。這也符合現代政治學對政治的廣義解釋,政治就本質而言,是誰控制誰的問題,存在於任何的社會關係之中。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為政第二)。 

raw-image

為政以德, 就是治理國家的人,道德品質要高,能成為老百姓的表率;還要體恤老百姓,不要出臺讓老百姓負擔重的政策。

 

孔子認為,如果君主能以德治國,那麼就能得老百姓的擁戴。為政者就好像北極星位於蒼穹中心,其它的星星圍繞著它旋轉,拱衛著它。

 

從這裡,我們能看出孔子心目中理想的社會結構。就如金字塔一樣,天子或君主位於塔頂,然後下面依次是諸侯、貴族和庶民。庶民構成塔基。

 

老百姓之間,主要是血緣關係,由『孝』來調節。要求子女孝敬服從父母,父母對子女則是基於生物本能的愛護,不需要特別強調。而為政者與老百姓的關係則比擬于父子關係,以『忠』來調節。百姓視君為父,完全地服從奉獻,而為政者則愛民如子。孔子以為,這樣社會就和諧有序了。

 

孔子以『忠孝』為價值構建的儒家社會,被稱之為『家國同構』。意思是家與國都是按同樣的規則建立起來的,具有相同的結構。這跟自然界中存在的『自相似結構』頗為相像。

 

『自相似結構』又稱『分形結構』,就是系統在任何尺度上的結構都是相同的。20世紀70年代,法國數學家曼德爾勃羅特在觀察英國的海岸線時,發現海岸線具有自相似的『層次』結構。並於1975年出版了《分形、機遇和維數》一書,創立了分形幾何學。

      

自相似結構或分形結構在自然界大量存在。比如說海岸線,曼德爾勃羅特發現海岸線在不同尺度下的結構是一樣的。這個與股票的價格波動線非常相像,長期的價格波動線與短期的價格波動線高度一致。雪花、樹葉等等也是自相似結構。

      

儒家社會中的每一個家庭、一個地區,直至整個國家,人與人的關係都是相同的:支配與服從。這毫無疑問是儒家的忠孝價值所至。儒家的國家治理理念與結構與家庭是相同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說也表明了國是家的複製與延伸。

 

金觀濤先生認為儒家社會是一個超穩定結構,具有很強的自我調節能力。而且,在國家崩潰後能通過自我複製而再生。原因就在於其是自相似結構。國家雖然崩潰了,但最基本的組織單元家庭仍然存在;家庭的治理理念和結構會重新複製擴大,重建國家治理結構。非常地頑強。

 

綜上所述,孔子這段話雖然非常短,但卻提綱挈領、微言大義。闡述了孔子關於『為政』的核心思想和描繪了孔子心目中的理想社會圖景。

 

2017年5月17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江上小堂的沙龍
99會員
334內容數
從歷史文化、政治經濟等多維度對中國社會透視研判。
江上小堂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1/28
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述而第七)。  這段話也很難理順,怎麼解釋都有說不太通的地方。勉為其難吧! 先建立時間線。互鄉這個地方有個年輕人來見孔子,然後孔子與他對談了一番,弟子
Thumbnail
2024/11/28
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述而第七)。  這段話也很難理順,怎麼解釋都有說不太通的地方。勉為其難吧! 先建立時間線。互鄉這個地方有個年輕人來見孔子,然後孔子與他對談了一番,弟子
Thumbnail
2024/11/21
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述而第七)。 孔子又一次哀歎世道衰落,見不到聖人和善人了,能見到君子和有恆者就不錯了。腹中空空卻自視甚高,內心空
Thumbnail
2024/11/21
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述而第七)。 孔子又一次哀歎世道衰落,見不到聖人和善人了,能見到君子和有恆者就不錯了。腹中空空卻自視甚高,內心空
Thumbnail
2024/10/31
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述而第七)。  孔子多次用『二三子』稱呼弟子們。『非我也,夫二三子也』(先進第十一);『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陽貨第十七)。儀封人也如此稱,『二三子,何患於喪乎?』 (八佾第三)。
Thumbnail
2024/10/31
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述而第七)。  孔子多次用『二三子』稱呼弟子們。『非我也,夫二三子也』(先進第十一);『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陽貨第十七)。儀封人也如此稱,『二三子,何患於喪乎?』 (八佾第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為政第二)    孔子天天給學生講當官施政的學問。就有人感到奇怪,或者暗地擠兌孔子,問孔子,『你怎麼不去從政呢?』言下之意是,你行你上呀!這個得看具體的情景。
Thumbnail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 (為政第二)    孔子天天給學生講當官施政的學問。就有人感到奇怪,或者暗地擠兌孔子,問孔子,『你怎麼不去從政呢?』言下之意是,你行你上呀!這個得看具體的情景。
Thumbnail
『為政第二』篇主要談『為政』,『為政』的條目不少,還有幾處論『孝』。但孔子認為『孝』,廣義而言也是『為政』。這也符合現代政治學對政治的廣義解釋,政治就本質而言,是誰控制誰的問題,存在於任何的社會關係之中。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為政第二)。
Thumbnail
『為政第二』篇主要談『為政』,『為政』的條目不少,還有幾處論『孝』。但孔子認為『孝』,廣義而言也是『為政』。這也符合現代政治學對政治的廣義解釋,政治就本質而言,是誰控制誰的問題,存在於任何的社會關係之中。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為政第二)。
Thumbnail
自漢武帝「獨尊儒術」以來,儒家思想便成為中國文化的主要思想體系,延續至今;二千多年來,塑造了中國人的價值觀、人格和行為模式;主導了中國的政治制度,維繫了中國社會的秩序和運行。而孔子的言行,則奠定了儒學的核心要義,主要體現在其弟子編撰的《論語》一書中。 孔子將「仁」的概念注入到周禮之中,為孝悌的價值理
Thumbnail
自漢武帝「獨尊儒術」以來,儒家思想便成為中國文化的主要思想體系,延續至今;二千多年來,塑造了中國人的價值觀、人格和行為模式;主導了中國的政治制度,維繫了中國社會的秩序和運行。而孔子的言行,則奠定了儒學的核心要義,主要體現在其弟子編撰的《論語》一書中。 孔子將「仁」的概念注入到周禮之中,為孝悌的價值理
Thumbnail
※《禮記》曰:[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禮記》說:[建立、治理國家、領導人民百姓,教育人民學習聖賢之道為第一優先,才能有太平盛世。] 辦教育是政府之責, 那政府應當辦什麼樣的教育,使人民能夠有足夠的知識、能明辨是非善惡,進而提升國力呢? 看看古聖先賢如何說!!
Thumbnail
※《禮記》曰:[建國君民,教學為先。],《禮記》說:[建立、治理國家、領導人民百姓,教育人民學習聖賢之道為第一優先,才能有太平盛世。] 辦教育是政府之責, 那政府應當辦什麼樣的教育,使人民能夠有足夠的知識、能明辨是非善惡,進而提升國力呢? 看看古聖先賢如何說!!
Thumbnail
【論語為政篇。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鰲峰眉批:「屁!」】 一、聖人治世的迷思 二、社會進化 三、結語
Thumbnail
【論語為政篇。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鰲峰眉批:「屁!」】 一、聖人治世的迷思 二、社會進化 三、結語
Thumbnail
在本文中的漢人,指的是居住在中國大陸以及台澎金馬的多數,並直系傳承中國古代文化的族群。筆者認為集體性的起源是自周代起。由來是據說在當時由周公制定的禮樂制度,禮樂制度分禮和樂兩個部分。「禮」的部分主要從形式上規範什麼是正確的外向社會舉止,包括每個身份的人應當履行何種禮儀和義務,最終形成等級制度。「樂」
Thumbnail
在本文中的漢人,指的是居住在中國大陸以及台澎金馬的多數,並直系傳承中國古代文化的族群。筆者認為集體性的起源是自周代起。由來是據說在當時由周公制定的禮樂制度,禮樂制度分禮和樂兩個部分。「禮」的部分主要從形式上規範什麼是正確的外向社會舉止,包括每個身份的人應當履行何種禮儀和義務,最終形成等級制度。「樂」
Thumbnail
老子曰:「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1)若意譯為白話,其文即為:「大道廢棄以後,必有人提倡仁義;若詭智巧辯興作,詐偽即生;家庭六親失和,必有孝慈;國家昏亂不治,必有忠臣。」式觀老子所言,即可窺周代禮治之興衰,道出我國五千年興替之因果,示明儒家……
Thumbnail
老子曰:「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1)若意譯為白話,其文即為:「大道廢棄以後,必有人提倡仁義;若詭智巧辯興作,詐偽即生;家庭六親失和,必有孝慈;國家昏亂不治,必有忠臣。」式觀老子所言,即可窺周代禮治之興衰,道出我國五千年興替之因果,示明儒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