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靈課程受害者的心聲 #1

2023/12/08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個案 1

“在那段身心靈成長課程中,我深陷於一場狡猾的受騙體驗。起初,講師的言辭充滿溫馨與希望,我被他們描述的美好未來所吸引。然而,隨著課程深入,我發現自己陷入一個看似無底的心靈漩渦。

講師巧妙地操控情緒,讓我們相信唯有透過他們的指導才能達到真正的成長。我不自覺地投入更多時間和金錢,渴望能夠追求那種所謂的「超越自我」。然而,隨著課程進行,我漸漸明白這只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騙局。

他們不斷灌輸我們的思想,控制我們的信仰,讓我們變得依賴於課程的存在。在這個過程中,我失去了自己的獨立性和判斷力。最終,我發現所謂的「成長」只是他們為了牟利而設計的陷阱。

這段受騙經歷讓我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不僅是財富上的損失,更是心靈上的創傷。”


個案 2

"我深刻反思參與身心靈課程的經驗,發現自己曾受騙於美好承諾之中。這趟旅程開啟於一片迷人的宣傳,承諾能夠重塑我的身心靈,帶領我走向更美好的人生。然而,實際參與卻揭露了一場虛幻的表演。

一開始,課程帶來的心靈饗宴令我著迷,但漸漸地,我意識到其中充斥著誇大的宣傳與空洞的理論。教師的言教顯得籠統,而實際效果卻遠遠落後於所謂的承諾。身心靈的轉變變成了一場虛幻的遊戲,而我成了無情商業計劃的牺牲品。

更令我深感困擾的是,這些課程強調信任與開放,卻將我們引導至一個看似無法質疑的境地。批評與疑問被視為不開放的表現,讓我感到在這場心靈之旅中,我失去了尋找真相的權利。

經歷這次身心靈課程的旅程,讓我更加珍惜真實、理性與經驗的價值。選擇相信自己的直覺,保持理性的思考,或許才是真正的心靈解藥。"


以上是兩則來自身心靈課程詐諞受害者的心聲,很多人將心靈成長的渴望寄脫在課程上,雖然老師告訴我們她救了多少人,我們所見到的都是她的一面之詞,也很少見到反對的聲音,社會大眾在 10/16 躍上全台新聞版面前都不知道有多少人受害,其實身在其中者就猶如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患者一般而不自知。


當我見到一篇篇的控訴後,我開始盤點這七年來的課程回顧,從AQ到MTP這一系列的管理課程我所學到的知識還比不上PMP(國際專案管理)或NPDP(新產品開發管理)這兩張國際證照來得有用,至少是對職涯有幫助的,含金量絕對優。


被稱為是越上越有錢的金錢課程,從一天的靈魂與鑚石到一週的超覺行銷,說真的除了欠下更多的卡債之外,並沒有帶來所謂的能量,我記得有一次老師說,”她知道我們沒什麼錢上課,但還是要我們不斷來上課,因為這樣才會賺更多的錢,更何況這些錢都是老天給你的...” 這是一段充滿矛盾的語句,很多人卻深信不疑,但如果你敢質疑,隊長或暗樁就會告訴你他們都是這樣才有更多的財富,坦白說如果您真的想要有錢除了有效的管理資產與投資之外,絕對不是靠上課就可以賺得到的,若是如此,那所有的財金台及投資公司與專家都可以捲鋪蓋走人了不是嗎!? 


2020的課程價格

2020的課程價格


向宇宙下訂單的法門在YT就有一堆,真的也不用特別去上那兩天的課程,因為那些知識含量在Google上就有了,不但免費,而且還可免去一些困擾,更何況課程有超過一半的時間都是在推銷其他的課程,那位說得比唱得好聽的鍋先生,自己都深陷在Me2的官司中了!每次都說是邀請您來上課,但實質上根本就是被迫的,我記得有一次助教還直接用我的刷卡資料幫我刷課程,完全不管我本人是否同意,這些鳥事罄竹難書,就不一一贅述了!


何謂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Stockholm syndrome),又稱人質情結,是一種心理學現象,指被害者對於加害者產生情感,同情加害者、認同加害者的某些觀點和想法,甚至反過來幫助加害者的一種情結。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名稱來自於1973年8月23日發生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的一起銀行搶劫案。兩名歹徒揚-埃里克·奧爾松與克拉克·奧洛夫松搶劫了位於諾馬爾姆廣場最大的一家信貸銀行,並挾持了四位銀行職員。在與警察僵持了130個小時後,歹徒最終投降。

在被挾持的130個小時裡,四位銀行職員與歹徒形成了一種奇特的關係。他們對歹徒產生了同情和依賴,甚至在歹徒投降後,還為他們辯護。

以下是一些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常見症狀:

  • 被害者對加害者產生同情心、好感甚至愛意。
  • 被害者會為加害者辯護,甚至幫助加害者逃脫。
  • 被害者會拒絕與警察或其他救援人員合作。

如果您或您認識的人出現了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症狀,請及時尋求心理專業人士的幫助。




Fantanex 是一系列以靈性成長為主題的故事集, 有議題探討, 也有以真實故事改編的小說, 筆者也是個奇幻小說及科幻電影的愛好者, 也將探討電影中與身心靈的關聯與電影中隱喻的部份, 而 Fantanex 的由來是 Fantansy 與 Next 的組合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