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運動習慣超好,但不要被自律超人綁架

更新於 2020/08/10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如果你仍在糾結如何少吃多動來減肥,或不知不減肥為何要運動,請參考我之前的幾篇短文。少吃多動已經被反覆說了超過半世紀,聽起來似乎有道理,但實際就是沒有用,請不要卡在迷思中,既然增加運動量並不算減肥的有效方法,衡量運動成果的指標就不應該是體重計上的數字。

運動效益知多少

許多研究結果已指出:運動可以緩解壓力、焦慮、消除憂鬱症,運動提升專注力、記憶力,運動還可以讓人更有創意、減緩老化。如果你之前不明白運動不只是減減肥,或這些運動成效聽起來太神奇,推薦閱讀《真正的快樂處方》,重新認識運動對人有許多顯著的影響,重新調整心態,找到開始運動的動力。
每天散步30分鐘就能讓心情變好

自律超人退散

如果明白運動是必要的,卻發現自己無法保持運動習慣,首先,請不要怪罪自己不自律。
簡單一句話:所有需要靠大量意志力的都不長久。請不要相信運動習慣靠的是自律,分析很多明星的運動照片,背後都是有強大的動機支撐,例如身體形象是明星的賣點之一,運動甚至是可變現的人設。不妨留意一下,許多真心喜愛運動的名人、明星,反而不會對外強推自律有多重要,他們盡興運動時不會惦記著自拍的。
要保持運動,最重要的不是自律,不是要練出人魚線、A4腰,也不是和運動器材一起的擺拍好看。最重要的是找你喜歡的運動,或是跟著你喜歡人一起進行運動。

運動習慣和學習外語

相信你身邊一定都有把外語學得很好的人,也一定有聽過沒有上過一天英語課、日語課,卻是把外語講的溜、足夠用的人。你有試過他們的學習方法嗎?是一早起來朗讀或是聽廣播,或是用零碎時間背單字、背句型?最後有得到和他們一樣好的學習效果嗎?還是懷疑有什麼他們沒說的捷徑?或是結論自己沒有語言天分?
沒有考試壓力的現在,仔細回想一下這些外語好的人,是不是都對外語有比較高的興趣、熱情,有喜歡的電動但只有外文界面?交了外國男女朋友?或是有接觸外語的環境?當然也有單純考試高分有成就感,而更願意花時間學習考更好,正向循環的情形。
總而言之,許多例子都是因為喜歡、因為好玩、因為有成就感,所以摸索出自己的一套方法、營造出環境、培養出習慣。而不是先強調自律才能練就習慣學好外語,也不是交了錢固定上補習班,就會讓人自律。
想想你我從小到大花了多少年在學習英語,至少可以發現所謂養成習慣,不只是有目標壓力、花固定時間,就可以培養出習慣,就有外語語感。

找到真愛、不是捷徑

找到自己喜歡的運動,不要找最不花時間的運動,反而要找你願意最多時間的項目。想想喜歡韓劇到學會韓語的朋友,沒有人目標是找最短集數的電視劇來看,他們都是找最喜歡的劇,不管多長集數花多久時間,都願意泡在劇中享受劇情,不可能跳過任何一週的首播。找喜歡的運動,或是找喜歡的人一起,你自然不會跳過任何一週的運動,也不必耗費所有意志力,不必和自律魔人糾纏。
如果你最最喜歡的運動剛好是最不花時間的運動,就是最近十年火紅的高強度間歇訓練 (HIIT) 或是 Tabata,那也非常非常好,這些訓練也許走最短的路,但請記住這都不是捷徑,這種時間超短(7分鐘、甚至20秒)的間歇訓練,也是需要固定訓練周期與心律監管,對身體狀況與動作控制要求高,不是一次見效、終身保固。

運動習慣不是光靠自律

給自己足夠的動機,除了了解運動好處,更是來自什麼運動項目是你的菜。重要的都是心態目標後才是策略系統。依照現代對習慣養成的研究,找到你的正向系統:對你容易反覆執行的環境,規劃時間,開始的提示,讓自己得到滿足等等。
運動習慣和所有值得你我花心思養成的習慣都一樣,都不是自律可達,而是我們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與自己真心喜歡帶來的動力,才讓習慣融入日常成為我們人生的支柱。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3會員
44內容數
認識自己 原生家庭課題 情緒勒索 禍福相倚 命運與自由意志 量子宇宙 觀察者效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挑高健身房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世界與生命的變動中,發現自己受惠於健身房的訓練,一路上受了許多善意協助,意識到並深深感謝健身房運動的好處,真的不只是身體動作、體態等等,更是腦袋心理都受惠,並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盡,挑高健身房到底是啥想法,也不是自己已經到達什麼玉山高度,只是想分享我的思考,一個幸運的運動苦手能持續運動的經驗。
以年輕為美的身體形象,隨著社群更加擴張在我們的日常,但台灣已經是定義中的高齡社會了,面對年紀增長的社會,每個人對自己的想像,如果只剩看起來年輕,似乎除了減肥焦慮又走上另一種年紀焦慮,人即使可以不長體脂肪但沒辦法不長年紀啊。  
除了釐清一部份減肥「不要少吃多動」的迷思,更要往源頭認識自己,釐清為何相信自己需要減肥?是自覺健康、日常生活受到影響?因為膝蓋、血壓或是糖化血色素?或是一直以來就在體重焦慮中?看到的廣告電視電影,以及各式社交平台朋友的朋友的照片,都讓人感受到瘦的壓力,以為唯一需要的是減肥。
從小做為跑不快、跳不高、打不到羽毛球的好成績學生,沒有困難的從學校畢業後,運動自然是和我無緣的。上班族的長時間通勤與長期加班,漸漸感到身體僵硬疲憊,似乎是大家說的需要運動的意思,但完全不知道怎麼開始的運動小白就是拖拖拖地沒有固定運動。直到
紐約的人類學家龐瑟(Herman Pontzer)主持一項研究,是首次直接測量現代人和過著打獵和採集生活的原始部落人,兩生活模式下人類一天消耗的卡路里比較。這項研究顯示即使有截然不同的生活模式,但是總消耗的熱量相差不大。 龐瑟補充,現代人的肥胖問題是因為攝取的食物比人類祖先多,而非較少運動*。  
跆拳道選手、拳擊等等在控制量級過磅前,模特走時裝秀前,新人拍婚紗婚禮前,人們有許多減重經驗也累積出許多方法短期見效。許多減肥相關商業活動也是建立於短期獲利模式,因為人天生比較容易受立即的效力、改變吸引,而忽略背後長期的優缺好壞。
在世界與生命的變動中,發現自己受惠於健身房的訓練,一路上受了許多善意協助,意識到並深深感謝健身房運動的好處,真的不只是身體動作、體態等等,更是腦袋心理都受惠,並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盡,挑高健身房到底是啥想法,也不是自己已經到達什麼玉山高度,只是想分享我的思考,一個幸運的運動苦手能持續運動的經驗。
以年輕為美的身體形象,隨著社群更加擴張在我們的日常,但台灣已經是定義中的高齡社會了,面對年紀增長的社會,每個人對自己的想像,如果只剩看起來年輕,似乎除了減肥焦慮又走上另一種年紀焦慮,人即使可以不長體脂肪但沒辦法不長年紀啊。  
除了釐清一部份減肥「不要少吃多動」的迷思,更要往源頭認識自己,釐清為何相信自己需要減肥?是自覺健康、日常生活受到影響?因為膝蓋、血壓或是糖化血色素?或是一直以來就在體重焦慮中?看到的廣告電視電影,以及各式社交平台朋友的朋友的照片,都讓人感受到瘦的壓力,以為唯一需要的是減肥。
從小做為跑不快、跳不高、打不到羽毛球的好成績學生,沒有困難的從學校畢業後,運動自然是和我無緣的。上班族的長時間通勤與長期加班,漸漸感到身體僵硬疲憊,似乎是大家說的需要運動的意思,但完全不知道怎麼開始的運動小白就是拖拖拖地沒有固定運動。直到
紐約的人類學家龐瑟(Herman Pontzer)主持一項研究,是首次直接測量現代人和過著打獵和採集生活的原始部落人,兩生活模式下人類一天消耗的卡路里比較。這項研究顯示即使有截然不同的生活模式,但是總消耗的熱量相差不大。 龐瑟補充,現代人的肥胖問題是因為攝取的食物比人類祖先多,而非較少運動*。  
跆拳道選手、拳擊等等在控制量級過磅前,模特走時裝秀前,新人拍婚紗婚禮前,人們有許多減重經驗也累積出許多方法短期見效。許多減肥相關商業活動也是建立於短期獲利模式,因為人天生比較容易受立即的效力、改變吸引,而忽略背後長期的優缺好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你可能認定改變非常困難,或認為自己缺乏動機,無法成功。這些想法都不對,問題在方法,與你無關。 福格博士研究人類行為多年發現,行為 (Behavior)由三項要素構成:動機(Motivation)、能力(Ability)以及提示(Prompt)。《設計你的小習慣》書中以七個步驟引導你逐步改變行為模式。
Thumbnail
人到了中年,你會發現,能擁有一群和你一起打籃球的朋友,可以一起從事需要湊數才能成立的運動,是何等幸福。看一群藝人也不過是凡人,挑戰不一定擅長的運動,但拚了命想做好一件事情,那些贏的狂喜、輸的不甘心,那一刻和我離得好近。這部台灣綜藝,甚至比韓國偶像明星運動會,更勝一籌。
Thumbnail
時間很長,需要透過時間慢慢消化的情緒,那就等著讓它在生活裡轉動,慢慢會消化掉;生活很短,你可以多一點行動力去運動、去書寫、去閱讀、去陪伴⋯⋯ 該發懶的時候發懶、該休息的時候去休息,照顧好自己的情緒,一丁點勉強都不要有,然後想做什麼就去做什麼,「習慣」就會從這之中慢慢成形!
Thumbnail
你有想過你的人生目標是什麼嗎? 拜託千萬不要告訴我結婚、生子、買房子,2020年了,換點新的人生目標吧! 我知道,作為女性,大部分的人生目標就是開始變老,找個人嫁了 幫他生個孩子,離開職場在家顧孩子,住在剛買的新房子裡 但是,我們應該要有點不一樣的人生目標才對 世界上也是有許多擁有家庭、事業的女性
Thumbnail
為什麼養成那些「你希望建立的好習慣」會這麼難?其實是因為在「設定目標」到「成為習慣」之間,你的大腦得經過一段「轉換」步驟,才能從邏輯上的接受,進化到直覺上的反射。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你可能認定改變非常困難,或認為自己缺乏動機,無法成功。這些想法都不對,問題在方法,與你無關。 福格博士研究人類行為多年發現,行為 (Behavior)由三項要素構成:動機(Motivation)、能力(Ability)以及提示(Prompt)。《設計你的小習慣》書中以七個步驟引導你逐步改變行為模式。
Thumbnail
人到了中年,你會發現,能擁有一群和你一起打籃球的朋友,可以一起從事需要湊數才能成立的運動,是何等幸福。看一群藝人也不過是凡人,挑戰不一定擅長的運動,但拚了命想做好一件事情,那些贏的狂喜、輸的不甘心,那一刻和我離得好近。這部台灣綜藝,甚至比韓國偶像明星運動會,更勝一籌。
Thumbnail
時間很長,需要透過時間慢慢消化的情緒,那就等著讓它在生活裡轉動,慢慢會消化掉;生活很短,你可以多一點行動力去運動、去書寫、去閱讀、去陪伴⋯⋯ 該發懶的時候發懶、該休息的時候去休息,照顧好自己的情緒,一丁點勉強都不要有,然後想做什麼就去做什麼,「習慣」就會從這之中慢慢成形!
Thumbnail
你有想過你的人生目標是什麼嗎? 拜託千萬不要告訴我結婚、生子、買房子,2020年了,換點新的人生目標吧! 我知道,作為女性,大部分的人生目標就是開始變老,找個人嫁了 幫他生個孩子,離開職場在家顧孩子,住在剛買的新房子裡 但是,我們應該要有點不一樣的人生目標才對 世界上也是有許多擁有家庭、事業的女性
Thumbnail
為什麼養成那些「你希望建立的好習慣」會這麼難?其實是因為在「設定目標」到「成為習慣」之間,你的大腦得經過一段「轉換」步驟,才能從邏輯上的接受,進化到直覺上的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