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體分離 課題分離 是在分離哪一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傻傻的我一直搞不懂「客體分離」「課題分離」有什麼區別。

不求甚解的我,凹不過想打破沙鍋的我。開始了這趟的求知之旅。

 

你覺得「客體分離」和「課題分離」之間,

到底是冰與火的壁壘分明,

抑或是剪不斷理還亂的量子糾纏呢?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客體分離」和 「課題分離」它們是同一件事嗎?

是否像是,「哪」幾個,和,有「那」些,這樣的異體字的形式?

(異體字是指讀音、意思相同,但字形不同的漢字。異體字又可分為兩種:在任何情況下讀音和意義都一樣的異體字和只在某些情況下才相通的異體字。)

還是 「客體分離」和 「課題分離」它們根本不是同一件事?

 


不如我們先用定義來看看它們的不同之處

 

「客體分離」這個專有名詞,可以在文化背景中和不同的領域有不同的定義。

主觀和客觀的分離:在學術或哲學討論中,「客體分離」是指分離或區分,主觀(個人的意識、感知和觀點)與客觀(獨立於單獨個人之外的事實或真實存在)。之間的概念或現象。

「客體分離」也可能是指在研究、思考或評估特定議題時,試圖將研究者或觀察者的主體性和研究對象或觀察對象的客體性區分開來。這種分離有助於確保研究者的主觀立場不會影響對研究對象的客觀觀察。

 

「課題分離」是指,將具有複雜或者是大型這樣特性的問題、項目或任務分解成較小且更易管理的部分或子問題的過程。這個概念常應用於專案管理、問題解決和任務執行的過程中。

課題分離的核心理念在於將一個複雜的任務或問題分解成更小、更可管理的子部分,以便更容易地管理和處理。

把定義列出來看之後,我們可以很清楚地分別「客體分離」和「課題分離」的差異。

 

現在我會這看待「客體分離」和「課題分離」

 

客體分離:

我們不一樣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境遇


我看自己是主體,別人是客體

別人看我們也是這樣

別人看自己是主體,我則是客體

 

課題分離:

把無法處理的問題,試著拆解成可以處理的大小,一部分一部分來解決。

或是

區分問題是誰的,最後的結果/責任由誰來承擔

到底是

自己的問題

別人的問題

還是

我們的問題

他們的問題

 

現在你會怎麼看待「客體分離」和「課題分離」呢?

你可以分辨什麼是「客體分離」,哪些又是「課題分離」嗎?

想了解更多可以參考我單一討論的文章「客體分離」「課題分離」

把你的想法帶入生活中試試吧。日常實踐會更有感受喔!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課題分離的核心理念在於將一個複雜的任務或問題分解成更小、更可管理的子部分,以便更容易地管理和處理。
客體分離是什麼呢? 真的很簡單,就是: 關你什麼事? 跟 關我什麼事? 女孩想要有個霸道總裁作為結婚的對象,這個時候霸道總裁就是一個客體。 自我修養的 「內聖外王」 待人處事的 「外圓內方」 有關身心靈的 「善護念」
可是我想增加生命的厚度、去體驗沒經歷過的人、事、物。 德州撲克實體錦標賽,我以前不曾接觸,以後大概率也不會參加。 不如放下這份擔憂,揚帆起航,乘著這陣金風。去看看那裡有什麼。
課題分離的核心理念在於將一個複雜的任務或問題分解成更小、更可管理的子部分,以便更容易地管理和處理。
客體分離是什麼呢? 真的很簡單,就是: 關你什麼事? 跟 關我什麼事? 女孩想要有個霸道總裁作為結婚的對象,這個時候霸道總裁就是一個客體。 自我修養的 「內聖外王」 待人處事的 「外圓內方」 有關身心靈的 「善護念」
可是我想增加生命的厚度、去體驗沒經歷過的人、事、物。 德州撲克實體錦標賽,我以前不曾接觸,以後大概率也不會參加。 不如放下這份擔憂,揚帆起航,乘著這陣金風。去看看那裡有什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想不起來是在什麼機緣下聽到或看到這本書,但依稀記得第一次接觸到有關這本書的內容是:課題分離。當時聽到這四個字還不太懂是哪四個字,還以為是“客體分離”,後來去查了才知道是課題分離這四個字,也才知道“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
Thumbnail
你明白甚麼是「課題分離」嗎?對你而言這個觀念有哪些意義? 容易被影響、總是希望符合他人期望、或很用力的為他人付出型的人,學習「課題分離」,絕對是擺脫自己精神內粍及無止盡付出的重要觀念。 我們把對權威的尊重視為一種必須順從的潛規則,對相異之處、相異的人產生排斥,對人跟對事的判斷被捆綁在一起。 覺
Thumbnail
課題分離是阿德勒心理學的核心概念,強調區分自己的問題和他人的問題。對股票投資者而言,課題分離有助於專注於可控的因素,如了解企業、風隳、承受能力和應對策略。同時,不必過度擔心宏觀經濟、他人的投資績效或企業的競爭行,這些都在投資者無法控制的範范圍内。建議投資者專注於學習和提升自己的决策略品质。
  每一種知識,都有不同派別的解讀方式,對我來說只要能學到知識,不論什麼派別,對我都沒有差別,因為我可以自己去做取捨,自行思考,甚至我覺得,越多不一樣的意見跟想法,對學習就越有幫助。
Thumbnail
在高度競爭的全球化社會,學好課題分離越來越重要。課題分離的概念源自Alfred Adler,在《被討厭的勇氣》出版後廣為人知。阿德勒指出:「所有人際關係中的紛爭,差不多都是因為一腳踩進人家的課題裡,或是自己的課題遭到干涉所引起的。」例如,做父母的總想替孩子的未來多想一點,卻忘了聽聽孩子的心聲。
Thumbnail
觀點是不分主客兩端的,背後的視角差異於是來自不同的思維方式。經過驗證的科學和數學相對客觀,基於個人經驗與社群認同的則相對主觀。說到底,觀點是多面向的,為何僅以主客來區分。
Thumbnail
重點摘要: 課題分離要解決人際的煩惱,要區分什麼是你的課題,什麼是我的課題。 對錯觀-誰的損失大就是誰的錯法學家的對錯觀-依據證據進行判斷經濟學家的對錯觀-看誰付出的成本高商人的對錯觀-個人利益最大化
被討厭的勇氣整體來說他在說如何把決定權交在自己手上,他否定過去創傷經驗對現在自己的影響、自卑感是在為自己找藉口以及課題分離,如何不讓別人的行為影響自己的心態。 課題分離 這本書對我影響最深的是課題分離,書裡最一開始先探討怎樣是自由的人生,如何讓人生變得簡單,於是他給了一個前提是「人類大部分的煩惱
Thumbnail
#哲學諮商 #心理諮商 #心靈探索 昨天體驗了一個小型的哲學諮商活動,過程中我們不談論感受,就純粹的了解「煩惱」,煩惱通常是因為我們被自己的想法觀點遮蔽了,大腦的運作是二元性的,當你框住了妳認為所是的觀點時,在這個觀點以外的全部都被大腦排除,但感受無法處理這個被排除的部分是什麼,進而產生「
Thumbnail
在做「界線」這個課題時,重點不在於「劃分彼此的界線」,界線不是真的一條線,界線是一種認知──認知到每個人都是完整的個體,都有自己的需求,也有各自迥異的天賦,在彼此平等的情況下交流,而非在不平等的狀態下交易。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想不起來是在什麼機緣下聽到或看到這本書,但依稀記得第一次接觸到有關這本書的內容是:課題分離。當時聽到這四個字還不太懂是哪四個字,還以為是“客體分離”,後來去查了才知道是課題分離這四個字,也才知道“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
Thumbnail
你明白甚麼是「課題分離」嗎?對你而言這個觀念有哪些意義? 容易被影響、總是希望符合他人期望、或很用力的為他人付出型的人,學習「課題分離」,絕對是擺脫自己精神內粍及無止盡付出的重要觀念。 我們把對權威的尊重視為一種必須順從的潛規則,對相異之處、相異的人產生排斥,對人跟對事的判斷被捆綁在一起。 覺
Thumbnail
課題分離是阿德勒心理學的核心概念,強調區分自己的問題和他人的問題。對股票投資者而言,課題分離有助於專注於可控的因素,如了解企業、風隳、承受能力和應對策略。同時,不必過度擔心宏觀經濟、他人的投資績效或企業的競爭行,這些都在投資者無法控制的範范圍内。建議投資者專注於學習和提升自己的决策略品质。
  每一種知識,都有不同派別的解讀方式,對我來說只要能學到知識,不論什麼派別,對我都沒有差別,因為我可以自己去做取捨,自行思考,甚至我覺得,越多不一樣的意見跟想法,對學習就越有幫助。
Thumbnail
在高度競爭的全球化社會,學好課題分離越來越重要。課題分離的概念源自Alfred Adler,在《被討厭的勇氣》出版後廣為人知。阿德勒指出:「所有人際關係中的紛爭,差不多都是因為一腳踩進人家的課題裡,或是自己的課題遭到干涉所引起的。」例如,做父母的總想替孩子的未來多想一點,卻忘了聽聽孩子的心聲。
Thumbnail
觀點是不分主客兩端的,背後的視角差異於是來自不同的思維方式。經過驗證的科學和數學相對客觀,基於個人經驗與社群認同的則相對主觀。說到底,觀點是多面向的,為何僅以主客來區分。
Thumbnail
重點摘要: 課題分離要解決人際的煩惱,要區分什麼是你的課題,什麼是我的課題。 對錯觀-誰的損失大就是誰的錯法學家的對錯觀-依據證據進行判斷經濟學家的對錯觀-看誰付出的成本高商人的對錯觀-個人利益最大化
被討厭的勇氣整體來說他在說如何把決定權交在自己手上,他否定過去創傷經驗對現在自己的影響、自卑感是在為自己找藉口以及課題分離,如何不讓別人的行為影響自己的心態。 課題分離 這本書對我影響最深的是課題分離,書裡最一開始先探討怎樣是自由的人生,如何讓人生變得簡單,於是他給了一個前提是「人類大部分的煩惱
Thumbnail
#哲學諮商 #心理諮商 #心靈探索 昨天體驗了一個小型的哲學諮商活動,過程中我們不談論感受,就純粹的了解「煩惱」,煩惱通常是因為我們被自己的想法觀點遮蔽了,大腦的運作是二元性的,當你框住了妳認為所是的觀點時,在這個觀點以外的全部都被大腦排除,但感受無法處理這個被排除的部分是什麼,進而產生「
Thumbnail
在做「界線」這個課題時,重點不在於「劃分彼此的界線」,界線不是真的一條線,界線是一種認知──認知到每個人都是完整的個體,都有自己的需求,也有各自迥異的天賦,在彼此平等的情況下交流,而非在不平等的狀態下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