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相對論》請定義「現在小孩到底有多早熟」——朱家安(哲學推廣者)VS. Summerise(插畫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Summerise(左)、朱家安(右)。

Summerise(左)、朱家安(右)。

攝影:、王志元

本集「街頭相對論」,邀請朱家安(哲學推廣者)與Summerise(插畫家)討論「現在小孩到底有多早熟」。兩人從現在小孩有多早熟出發,討論現在大人為什麼反而越來越糟糕(?)。不囉唆,街頭相對論,Battle! 


Summerise:現在小孩子有多早熟?

朱家安:小孩早熟是怎樣?

Summerise:我那天在youtube上看到熱狗(MC HotDog)說,現在小孩很早熟……因為有網路吧,很多資訊比我們以前還容易取得。

朱家安:這樣講,熟不熟看起來是要看他們知道哪些大人不想要他們知道的事情——引起大人尷尬的那種。

Summerise:也是,地雷太多了。這樣聽起來比較像更早就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用經過大人的審查。

朱家安:大人會擔心小孩喜歡什麼?

Summerise:會吧。大人什麼都會擔心!尤其是擔心小孩喜歡太貴的玩具。

朱家安:(笑)如果先不管大人對子女的擔憂,成熟的意思應該是有一些適合和別人相處的技能、習慣和社會化程度。

raw-image

Summerise:如果成熟的定義是社會化,網路也許有一點幫助,畢竟網路上還有真相——如果你要挖掘的話。也有很多社交內容,雖然是虛擬的,仍然可以提升跟別人相處的方式。從這兩點來看,現在小孩可能真的比以前非網路世代早熟。

朱家安:我覺得網路跟見面不一樣。並不是說網路比較單純,而是網路有網路的禮儀和風險,大人在網路上表現得不見得比較好。

Summerise:可是小孩的生活中,跟過去一樣有學校的社交圈,我的認知是跟過去相比,網路的社交範圍擴大了,但學校的社交還是強制性的保有著。

朱家安:小孩在網路上學到的那些大人不懂的交誼方式,可能也讓大人焦慮,覺得代溝增加。我覺得有些大人就是因此覺得「不知道怎麼教小孩」,然後歸咎於其他東西,像是同性婚姻和「玩太多網路所以小孩語文能力下降」。

Summerise:有點像我們跟我們的上一代吧,這可能是世代認知跟立場不同。

朱家安:好像是,只是改變的責任都會落在年輕一代身上。假設代溝是常態,但因為文化會變遷,長輩們還是容易覺得是年輕人不知怎的變得不好溝通。

Summerise:也許可以換個角度思考,對我們的下一代會不會也覺得不好溝通?

朱家安:換我們欺負下一代,機會不容錯過!

raw-image

Summerise:哈哈哈!我自己在教育時常投射自己小時候不足的經驗,像我小時候常常被當小孩(本來就是小孩),大人遇到很多事都是禁止或保持距離。但我自己在教時,會想到這種感覺,所以不自覺就跟三歲兒童解釋起電流原理,所以我們盡量不要玩插頭插座... ...啊,離題了。

朱家安:不會啦。我覺得跟小孩說明對大人來說也是重要練習。練說明技術也練說明心態,沒練習跟小孩說明東西的大人,最後會變成無法跟小孩溝通的大人。而且他自己不見得有自覺,反而會覺得小孩聽不懂、不聽話,是小孩的問題。

Summerise:這確實是大人的問題。

朱家安:只能教育現在的小孩讓他們以後不要變成糟糕的大人。

Summerise:要教育他們有能力來對抗糟糕的大人!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逗點人的沙龍
26會員
145內容數
閱讀是CP值最高的抒壓、充電方式,我們不要放棄它! 桃園市立圖書館與逗點文創結社共同規劃了一系列適合大人與高中生讀者的直播講座,由主持人朱家安帶領大家走進有趣的哲學生活。這一次,我們好好討論現代人的戀愛課吧!。
逗點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0
我們經常聽到「象牙塔」三個字,可能拿來形容學院、醫院或是各種超級專業的領域,你是否想過,身在其中的人究竟是要越踏越深,還是快點走出去呢? 有些專業人士其實不太喜歡知識普及!這次邀請了從事歷史普及的學者翁稷安,以及從事哲學普及的作家朱家安一起討論這個現象,認真思考知識系統如何運作的讀者們,請不要錯過!
Thumbnail
2025/02/20
我們經常聽到「象牙塔」三個字,可能拿來形容學院、醫院或是各種超級專業的領域,你是否想過,身在其中的人究竟是要越踏越深,還是快點走出去呢? 有些專業人士其實不太喜歡知識普及!這次邀請了從事歷史普及的學者翁稷安,以及從事哲學普及的作家朱家安一起討論這個現象,認真思考知識系統如何運作的讀者們,請不要錯過!
Thumbnail
2025/01/06
你記得上一次提筆寫信是什麼時候嗎?那封信最後又寄給了誰?詩人林禹瑄最近從比利時回來台灣,逗點編輯部趁機邀請她與詩人鄭聿一起討論與「手寫信」有關的種種回憶,沒想到中間兩人還岔開討論到各自的創作怪癖。喜歡兩位詩人的讀者們,請不要錯過啦!不囉唆,街頭相對論,Battle!
Thumbnail
2025/01/06
你記得上一次提筆寫信是什麼時候嗎?那封信最後又寄給了誰?詩人林禹瑄最近從比利時回來台灣,逗點編輯部趁機邀請她與詩人鄭聿一起討論與「手寫信」有關的種種回憶,沒想到中間兩人還岔開討論到各自的創作怪癖。喜歡兩位詩人的讀者們,請不要錯過啦!不囉唆,街頭相對論,Battle!
Thumbnail
2023/12/26
「街頭相對論」第一集,邀請柏森(詩人)與陳夏民(出版人)討論「理想的身高」。看兩位小巨人分享個子不高之苦,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不囉唆,街頭相對論,Battle!  
Thumbnail
2023/12/26
「街頭相對論」第一集,邀請柏森(詩人)與陳夏民(出版人)討論「理想的身高」。看兩位小巨人分享個子不高之苦,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不囉唆,街頭相對論,Battle!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本集「街頭相對論」,邀請朱家安(哲學推廣者)與Summerise(插畫家)討論「現在小孩到底有多早熟」。兩人從現在小孩有多早熟出發,討論現在大人為什麼反而越來越糟糕(?)。不囉唆,街頭相對論,Battle! 
Thumbnail
本集「街頭相對論」,邀請朱家安(哲學推廣者)與Summerise(插畫家)討論「現在小孩到底有多早熟」。兩人從現在小孩有多早熟出發,討論現在大人為什麼反而越來越糟糕(?)。不囉唆,街頭相對論,Battle! 
Thumbnail
孩子們青春正好,讓孩子走出去闖蕩,毫不設限地,去開拓他們美好的未來。
Thumbnail
孩子們青春正好,讓孩子走出去闖蕩,毫不設限地,去開拓他們美好的未來。
Thumbnail
「都幾歲了還在玩這個?」 這句話除了是這兩天輿論炎上的教育部少子化廣告核心問題之一,也是我與弟妹血淋淋的真實人生。在大學畢業後的十年間,只要我們房間出現任何和動漫卡通有關的東西,連衣服花樣都包含在內,都會被講這句話。 這是舊世代因為無法理解而壓迫新世代的衝突,源於拒絕理解、沒有同理心,和不尊重。
Thumbnail
「都幾歲了還在玩這個?」 這句話除了是這兩天輿論炎上的教育部少子化廣告核心問題之一,也是我與弟妹血淋淋的真實人生。在大學畢業後的十年間,只要我們房間出現任何和動漫卡通有關的東西,連衣服花樣都包含在內,都會被講這句話。 這是舊世代因為無法理解而壓迫新世代的衝突,源於拒絕理解、沒有同理心,和不尊重。
Thumbnail
「對!你們就是不懂我!」 這是即將升小六的女兒看到我買了這本書的第一個反應😭 本書作者是心理系副教授和他兒子(7年級)的對話。他用32個青少年關心的問題,寫給正值青春期的你/妳,以及青春期孩子的父母
Thumbnail
「對!你們就是不懂我!」 這是即將升小六的女兒看到我買了這本書的第一個反應😭 本書作者是心理系副教授和他兒子(7年級)的對話。他用32個青少年關心的問題,寫給正值青春期的你/妳,以及青春期孩子的父母
Thumbnail
孩子正在暴風少年期,老老實實大家回憶起自己這麼大時又是否馴如白兔?可能我們抬自己父母槓都抬不少呢?孩子回嘴有時我都會氣上心頭,但冷靜下來想一下,這不就是說明孩子們開始有自己的個性和想法,不會100%跟從才有的反應嗎?這不就是孩子們成長的有力證據?他們的身高體重還算可量度得來,可腦袋長大至怎樣父母看外
Thumbnail
孩子正在暴風少年期,老老實實大家回憶起自己這麼大時又是否馴如白兔?可能我們抬自己父母槓都抬不少呢?孩子回嘴有時我都會氣上心頭,但冷靜下來想一下,這不就是說明孩子們開始有自己的個性和想法,不會100%跟從才有的反應嗎?這不就是孩子們成長的有力證據?他們的身高體重還算可量度得來,可腦袋長大至怎樣父母看外
Thumbnail
我與他聊到關於我想為台灣的教育付出時,他說他也認為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事物與教育息息相關,青少年的發展、心理健康、家庭關係等等,包括他自己現在的人生...。 身為青年世代的我們,「趁年輕」究竟可以做些什麼?
Thumbnail
我與他聊到關於我想為台灣的教育付出時,他說他也認為在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事物與教育息息相關,青少年的發展、心理健康、家庭關係等等,包括他自己現在的人生...。 身為青年世代的我們,「趁年輕」究竟可以做些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