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打開方格子時,我默默的發現,我從10月台東旅行回來,下定決心寫部落格時,就這樣累積了30篇以上的文章,有時候會忘記為甚麼要寫,有時候覺得我應該要將我學習到的與大家分享給大家,做個有意義的人。
這次想跟大家分享,我最近在練習去挖掘我的生活模式,人人都會有屬於自己的生活體系,我們也很容易去看見別人跟我們的不同,大多數人會認為「對方錯了!」「不應該如此!」或是「他怎麼會這樣想?」,這世界上會有衝突,是因為我們彼此之間的生活體驗本來就不一樣,連同的對這世界的信念也會不同。
在學習的這段路程中,被提醒著,如果妳想要看見你自己的生活體系,那麼你必須離開你的種族、你的教育體驗、離開你原有的語言,去到不同文化的地方;當你發現日本人對吃麵簌簌聲習以為常,但在台灣會認為這是不禮貌的吃飯禮儀;在印度右手是吃飯,左手是如廁使用的,如果你將你的左手搭在印度人的肩上,他們會認為你是沒有禮貌。
這樣一來,到底是誰有禮貌?誰沒有禮貌了呢 ? 其實,都是因為我們的生長體驗本來就與他人不同,因此也容易會有差異、衝突、不理解出現,透過去到不同的區域,你才有機會開自己的心去感受當地的生活模式。
然而這次我要學習的,在遇見不同習慣的伴侶時,我確實需要打開我的心去觀察,我和他有甚麼不同的生活體驗,我為甚麼會有如此的決定,是跟過去甚麼事件有關係呢?
'我在思考夢想屋子時,想像的過程很美,其中也會參雜著懷疑自己的想法,想著我沒有錢哪可能真的屬於我名下夢想的房子,我就是探索「我為甚麼那麼覺得我不配得?」當回想過去,當我跟媽媽分享美好的願景時,媽媽會告訴我:「不要心太大,你看誰家買了房結果不是壓力好大嗎? 」然而「不要去寄望美好」的印記在我心裡面,當我面對超出我能力範圍的事時,我都會覺得不配得感很重,甚至是不能承擔。
不管是這種大事,生活的一些小事我也會覺得我不配得,例如:跟老公還沒有交往前,他買了一張歌劇門票邀請我一起去,我當時後只是嚇到!因為二千初的票對學生的我來說價格好高,我那時感到壓力好大!我甚至覺得我不能這樣接受別人的禮物,我會感覺欠了他人人情,我心裡面有深深的不配得我可以白白的享受。
從甚麼時後開始有自己的生活體系呢?在媽媽肚子裡面你就開始感受媽媽給你的情緒了,在出生的那一刻,你接觸包裹你身體衣物的感觸、你感受到你在醫院的氣息、醫生、護士大家給你的情緒氛圍,你身上穿的衣服材質、你看見家裡牆上的顏色、你看見媽媽如何跟爸爸溝通,你看見爸爸的坐姿等等的,都是你的生活體系的點滴。
我也遇見了一位朋友,他會注意健康是在他的家人早早的離開他後開始的,他經歷過照顧病人的階段,於是認為到健康的飲食對身體大有益處,他會在幫忙團隊備餐時,用心的準備健康的餐點、食材也比較自然;只不過反映很兩極,大多數的人認為,他所準備的健康餐剪一點都不好吃,而對這個男性有人引發不好的觀點。
其實阿,如果我們可以更細微的,去發現對方有他的生活體系時,去尊重他人有不一樣成長背景,你的世界漸漸的會擁有更多包容與理解,環境會對你越來越包容,因為你也是一位尊重他人生活體系的人。
大家可以依照三個點去思考看看,舉例:
我認為對於擁有「財富這生活體系」,我認為賺錢是努力賺取的,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信念一直存在我腦海中的時後,會影響我認為賺錢要很辛苦才有得進帳,所以我會認為要多賺前就需要多打份工或是增加技能;這樣的想法是從甚麼人事物導致我會如此想的呢?因為我的長輩都告訴我,好好工作穩定工作這樣會是一個好的人生。
那你認為是甚麼可以翻轉這樣的體系呢 ... ... ? (後續檢查點下篇再與大家分享!)
嗨嗨!陌生人,換你可以去思考看看喔!日後我會再分享後續的檢查點!